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船员招聘 > 船舶海工 > 韩国船舶事故(韩国轮船事故)
韩国船舶事故(韩国轮船事故)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1-28 06:10    点击:271   编辑:admin

1. 韩国船舶事故

a.从造船量来看,中日韩三国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民用造船业(88%的民用市场),2016年年吨位居世界第一,总得来说每年民用造船吨位第一名就是中日韩不断的更替,那美国哪儿去了?军费超多的美国造军用的去了,民用造船业承受不起高昂的人工费。

b.从人均产能效率来看,韩国造船业人均年产量约450吨,韩国造船业的人均年产出为400万人名币左右, 均在我国之上。

c.而从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是体现造船综合技术水平的3个主要方面,从这个角度看,根据韩国产业经济与贸易协会报告显示,通过对中、日、韩的综合技术水平进行评估比较可以发现,如果以韩国的水平为1,中,日则均在1.7至1.8之间。

d.从造船厂排名来看,世界十大造船厂韩国企业占7个,韩国造船业的发展长久以来以 “产业集群”优势在釜山和南海岸一带,创造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带,并集中赋予了与造船相关的配套企业和研究机构,拥有巨大的集群配合优势。

为何那么强

a.源头还是要归功于美国

70年代末美国开始将他们认为的“低附加值”(包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的价值在附加值中占次要比重)工业生产转移到日韩,大大提升了日韩经济发展和造船技术储备。

b.和韩国经济体制紧密相关

韩国是外向型经济体,由于需要优先发展出口产品,所以对海运的需求十分巨大,再加之地缘上和中日相邻,引进技术和进口配套零部件,原材料也更加便利。

c.选择中国建造船舶分段

在韩国具备了先进的造船业技术后,国家还提供贷款资金支持,并且一部分船舶的分段建造选择在中国进行,最后在韩国组装,其目的是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具体强在哪儿

衡量造船强,就要看最有难度的船能不能造,世界公认最具难度的船舶依次是LNG船(液化天然气),航母,豪华邮轮。

而韩国的强项就是建造LNG船,LNG船也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该船要求在-162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其建造难度也是最高的。

韩国三大造船厂:现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皆可以制造LNG船,全球70%的LNG船订单也都交给了韩国,目前一艘LNG船的造价在2亿美元左右。

而日本则主要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中国沪东中华船厂也具备制造LNG船的实力。

数据显示,2018年现代重工实现133亿美元的订单,大宇造船拿下68亿美元三星重工完成63亿美元的订单。

而航母韩国也能造,只不过没啥实际需求,造得比较小,但实力绝对是有的。

豪华邮轮方面,准确来说邮轮不同于游轮,邮轮通常吨位更大,不过这不是韩国的强项,但并不是不能造,因为豪华邮轮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内饰而不单单是船体,所以在这方面还是欧洲人的强项。除了民用造船,在军用造船方面韩国也有很强的优势,不仅本国造出了万吨大驱,在海外造船订单也有很强优势,但其原因在于美国处处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公正的出口,在海外船舶订单中,中国不止一次两次被美国的幕后操作而导致中标失败,所以作为盟国的日韩自然脱颖而出,而韩国凭借相比日本的价格优势多次拿下国际订单,最惊讶的是,2012年韩国签下7亿美元的4艘大型综合补给舰合同,是有史以来韩国的第三大军贸出口订单,其客户竟是英国!不过英方也是无奈之选,失去昔日本国造船风光,如今又造了两艘大航母,为了维持大国地位,以及为美国等盟国承担相当责任而选中了韩国大宇造船公司。总得来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造船实力的国家本身就不多,而韩国确是造船产业链非常完善的国家之一,并在某些领域创造过世界第一,造船业专业在韩国也比较受青睐,因为找工作也相对容易,以上就是韩国造船业的简单介绍,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 韩国轮船事故

2014年4月16日8时58分,载有470人的世越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沉船事故,造成296人死亡,172人受伤,8人下落不明。

3. 韩国船舶事故2012

韩国“世越号”沉船所属清海镇海运公司不是三星的船舶

4. 韩国遇难船

韩国官方的说辞是意外沉船事故,即:船上的货物严重超载,一些本来就该固定的货物,并未固定好,这就导致了船向一侧倾斜,再加上船上的人员相互推诿责任,救援力度不够,未第一时间展开救援,所以便导致了“世越号”的沉船。

对于官方的这一说辞,许多人一直都不相信。

5. 韩国船事件原因是什么

世越号原译为“岁月号”,指韩国“SEWOL号”客轮(6825吨级)。

当地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SEWOL号”客轮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观梅岛西南方向约3公里海上沉没。

2014年4月17日,韩国沉船事故现场众多船只参与救援。由于沉船船体的部分性崩塌和障碍,导致搜索几乎无法进行,失踪者家属们同意切割“世越号”(原译为“岁月号”)船体的一部分。

6. 沉船事故韩国

时间是2014年4月16日。

韩国当地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一艘载有470人的“岁月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船上有325名中学生,15名教师,30名船务人员,以及89名其他乘客。此外还载有150-180辆汽车和1157吨货物。

7. 韩国船只失事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129号班机空难发生于2002年4月15日,是从中国北京到韩国釜山的定期航线。当时使用波音767-200ER客机,机身编号为B-2552,机长是吴新禄,他在空难后仍然生还。意外原因主要是天气恶劣,加上机场设备故障和机长吴新禄因为一系列对话而分心,导致了客机撞山坠毁。166人有128人死亡。

8. 韩国船舶事故视频

斗山发动机提供从柴油发电厂设计至器材供给、建设、试行、发电厂运营、维护及修理的综合服务。并设计供给满足各国环境规范的中低速柴油发电厂、非常规发电设备、原子能非常规发电设备等。

斗山发动机供给装载于集装箱船、散装货轮、VLCC和ULCC等原油运输船等大型船舶的二冲程低速柴油发动机和适用于客船及特殊船的主机和辅助发动机的四冲程中速柴油发动机。

9. 韩国游船事故

如果您的时间充裕的话,并且不晕船的话,一次坐船出行的旅行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如果坐船前往韩国的话,可以选择釜山港、仁川港等。

10. 韩国船舶事故案例

1973年,玉浦船厂开工,这是大宇造船的前身。1978年正式成立大宇造船,1994年与大宇重工公司合并,成为大宇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大宇集团在韩国企业界曾堪称奇迹,创始人金宇中仅用了20年就将大宇从一个初创服装店发展成韩国数一数二的大集团。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1997年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这完全改写了亚洲四小龙的进程。此时人们回顾那段历史,大宇集团往往被视为最经典的失败案例。当危机初现,国外银行和投资机构偷偷撤走资金时,大宇集团却依靠韩币贬值带来的优势,继续扩大产出提高出口。

1999年11月,金宇中辞职标志着大宇集团的落没。其子公司亦命运各异,比如韩国第二大车企大宇汽车于2000年破产,后被美国通用收购。而大宇造船也从大宇重工中分离出来,在韩国政府的全力扶持下,韩国产业银行为其注入大量资金,成为其控股股东。大宇造船实际成为了国有企业的子公司。

作为韩国前三大造船企业之一的大宇造船海样,曾不止一次面临被收购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不仅是造船业、航运业,世界经济形势连年向好。大宇造船提出了股权出售计划,经过一波三折的招标,韩华集团获得了最终收购权。然而一切都没有金融危机来的迅速,09年订单量的锐减和收购谈判的破裂给大宇造船带来了双重打击。除此之外,浦项制铁,甚至俄罗斯石油公司都曾试图收购大宇造船股份,但由于不同原因都不了了之。

10年之后,因为油船和海工类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订单一度得到恢复,但连年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和14年高端装备市场的低迷使韩国三大造船业再度陷入重大危机。造船业根本上受航运市场的影响。

【后韩进时代】

2016年8月1日,韩国最大航运企业韩进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韩进的倒闭重创了韩国航运业,恢复元气遥遥无期。此时的韩国造船业也正经历着最寒冷的冬天。

2017年,航运市场迎来小回春,市场信心陡增,积压多年的资金迅速涌入造船业。加之韩国新政府上台,一心扶现代商船上位,帮其贷款下了20条船的大单。2018年,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剧增带动LNG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企业凭其优势又扳回一局。韩国政府顺势推出《韩国振兴航运五年计划》,韩国造船业向好。

大宇造船董事长郑圣立终于有底气坚持他的大宇造船并购计划。如今,现代重工向韩国发展银行接手了大宇造船的股份,似乎一片大好,但现实真的会如愿?笔者认为其危机和挑战仍在。

首先韩国国内航运企业表现不佳。航运业发展直接影响造船业,韩国政府虽然大力支持现代商船,企图重造一个韩进,但现代商船近几年表现无不令其失望。连年亏损来自其公司内部管理的漏洞,显然他还没做好成为一家顶梁企业的准备。如今国际航运形势依然难说乐观,如此扩张船队规模,只会使原本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更加竞争激烈。恶性循环最终会回到造船业。其次现代重工对大宇造船的收购很大可能会受到中国和日本反垄断调查的阻碍,尤其日本早已于去年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质疑韩国政府向韩国商业造船厂提供财政支持。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的组合无疑对中日其他造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除此,韩国国内的公会组织也是收购过程中一个巨大阻力。合并后的新企业在用工人数上肯定会进一步裁减。政府扶持造船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看重造船业劳动密集型特点,裁员无疑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大宇造船工人曾多次举行罢工抗议。

收购之路是好是坏,历史上不同企业给出过不同的答案。但不论国外形势如何,中国造船企业仍然面临产业转型的艰难历程。高附加值船型的自主建造是必然的方向,挑战同时也是机会。全球造船业谁的名字将沉没于历史长河,谁又会激流勇进,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