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谁负责交通运输部海上救捞局 国家海上专业救捞队伍 交通运输部海上救捞局,担负着海上人命救生、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清障、海上消防、海上溢油清污清障。 交通运输部海上救捞局简介 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是国家海上专业救捞队伍,担负着海上人命救生、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清障、海上消防、海上溢油清污清障,以及其他海上安全运输、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同时,代表中国政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海运双边协定等国际义务。 交通部救捞局是国家海上专业救助打捞力量。下设3个专业救助局、3个专业打捞局和4支专业救助飞行队,共有8000余名职工,183艘救捞船舶和11架救助航空器,其中10架救助直升机,1架固定翼飞机。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我国沿海及内水的水上人命救助、财产救助和环境救助,沉船沉物打捞,以及代表国家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海运协定等国际义务。 为履行水上人命救助职责,交通部救捞系统在中国沿海水域设有20个救助基地,部署专业救助船58艘和救助航空器11架以及18支应急反应救助(分)队担负救助值班待命任务,确保海上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及时出动并实施有效救助。据统计,2005年共救助遇险人员3600多名,2006年共救助遇险人员3800多名,2007年截至11月底救助遇险人员3200多名。应该说救助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2.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面板说明工作原理:它是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联动输出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装置组成的,它具有能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火焰等物理量,通过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时间等。 使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期火灾,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人们同火灾做斗争的有力工具。 3. 船用火灾报警器当船舶发生火灾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或由自动探火和失火警报器显示火警时由驾驶台迅速向全船发出火灾警报。一般警报设备是警铃、汽笛同时还伴有灯光显示。 火警信号是连续短声1分钟,表示火警区域的信号是在连续短声1分钟后鸣一长声,表示船舶的前部;鸣两长声表示船舶的中部;鸣三长声表示船舶的后部;鸣四长声表示船舶的机舱内部;鸣五长声表示船舶的上层建筑内部。例如船舶后部着火信号为: •••••• 连续1分钟— — —。 4. 船舶火灾警报信号1.船舶发生火灾跟火灾大小,发现人员必须首先激发火警报警或大声呼叫报警,并立即报告驾驶台或船,立即使用附近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2.船长应按照船舶应变部署表的分工,组织全体船员进行灭火,并及时报告公调度室。 3.关闭所有通往火场的通风,切断通往火场的电源。 4.因事火情,派出熟悉现场情况的探火员,携带必要的消防用具,探明火源的位置,火势和火的性质。 5.在施救过程中,如有人在火场生命受到威胁,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6,如在港外或航行时,应注意减速操纵船舶,火区处于下风处用水扑救时,要充分考虑船舶稳性和负性。 7.在港时发生火灾,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船长应迅速报告港口当局,根据火情决定是否对外发出火警救援请求。 8.在释放二氧化碳前,需通知在舱室内的所有人员撤离清点人数,确认舱,室无人,关闭通风切断电源,向室内释放二氧化碳灭火剂时,要一次性放足并随时检查舱,室的封闭情况,防止二氧化碳泄露。 9.如需救助船长应及时发出救助的请求,并报公司,救助人员登船后应介绍火情。 10.灭火后,组织探火员对火场进行检查,确认火已彻底熄灭,严防死危复燃,及时清点施救人员并救护伤员。 11.注意保护火灾现场,保留现场必要的实物照片或录像带等有效证据。 5. 常见的船舶火灾自动报警器主要有光敏报警器又叫声光警号, 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报警响度和安装位置的特殊要求而设置。同时发出声、光二种警报信号。专用领域:钢铁冶金、电信铁塔、起重机械、工程机械、港口码头、交通运输、风力发电、远洋船舶等行业; 是工业报警系统中的一个配件产品。 光敏报警器(又叫声光警号)是一种用在危险场所,通过声音和各种光来向人们发出示警信号的一种报警信号装置。防爆声光报警器适用于安装在含有ⅡC级T6温度组别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场所,还可使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防爆要求的1区及2区防爆场所,也可以露天、室外使用。非编码型可以和国内外任何厂家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套使用。当生产现场发生事故或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火灾报警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启动声光报警电路,发出声和光报警信号,完成报警目的。 6.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谁负责维修主机的监管也就是监测的意思,也就是说是设备反馈的,就是信号阀、水流指示器等就是监管的输入模块的。 一、公司信息室负责监控火灾报警控制主机,工程技术部维修人员负责对该系统实施维修保养。 二、火灾报警系统应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负责使用、管理和维护,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触动。消防设备维修后必须恢复原来状态,不得随意更改原器材、线路。属保修内容,立即通知保修单位修理、保养,并记录在案。 三、消防设备故障维修一般不超过8小时,若在8小时内无法解决的故障,应将故障原因、解决时间上报公司,限期解决。 四、凡是夜间发生的,不影响用户生活、工作的,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消防设备故障,可以由早班维修工进行维修。 五、值班员应熟悉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信号与各火灾监测点之间的对应和编排。 六、设备投入正常使用后,为确保运行正常,工程技术部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保养项目计划表》进行检查: 1.每日检查:火灾报警控制主机各项功能(如火警功能、故障功能)是否正常,有无指示灯损坏或异常,进行主、备用电源自动转换试验,消防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自检功能检查,将检查结果填写在《消防设施每日保养记录表》中,自检功能检查步骤如下: (1)按自检键,让报警控制器进行自检。 (2)然后按消声键,消去控制器的声音。 2.每月检查: (1)完成每日检查保养全部内容。 (2)控制器主要工作电压测试。 (3)公共场所烟感器、温感器安装倾斜度不大于45度,与底座接触是否良好,外观是否洁净完好。 7. 船用火灾报警控制器操作说明1、先消音, 2、查看火灾位置, 3、确认是否为火警。如误报: 1)、现场检查误报原因并处理,并将火灾报内警按钮用专用工具恢复,并按下消防控制主机上复位键, 2)、如反复误报,上报领导并联系维保单位维修。 如真火警, 1、先将火灾报警控制器打到自动位容置,拨打119报警、通知上级领导。 2、等灭火工作结束后,将火灾报警装置恢复到正常监视状态,做好值班记录。 8. 船用火灾报警系统一、火灾探测器的种类 各种各样的火灾探测器归纳起来可分四类:感烟类探测器、感热类探测器、感光类探测器和联合类探测器,每种形式探测着火的阶段及感应的现象有所不同。 二、、各类探测器的原理与特点 1、感烟类探测器 主要是感应悬浮微粒和烟气来探知火灾的发生。比如常用的离子室式探测器,其原理是当有悬浮微粒或烟雾进入离子室时,离子流通阻力加大,因此电流表的电流就大大降低,电流的变化预示着火灾的发生。其他形式的感烟探测器其核心部件通常是由光敏电阻或光敏电池组成的平衡电桥。当有悬浮微粒和烟雾存在时,要么一个光电阻被遮挡,要么一个光电池由于烟粒子的折射发散而得到光照,因此电桥失去平衡,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电流的产生预示着火灾的发生。 感烟探测器探测的是火灾的初期阶段和发烟阶段,它的优点是比较早地探知火灾的发生,灵敏度高。其缺点是容易发生误报,而且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一般其探头必须设在室内。它适宜探测纤维素火灾及其他产生大量烟雾的火灾。离子室式可探测火灾的初期阶段,预报最早,所以在居住区目前使用离子室式的最多。 2、感热类探测器 主要通过感应辐射热来探知火灾的发生。此类探测器包括很多形式,但其应用原理只有两个,要么是利用热膨胀;要么是利用熔点低的金属受热熔化。这类探测器工作可靠不易发生误报。它所探测的是火灾的火焰阶段并且当辐射热达一定能量时探测器才动作。它的缺点是探测火灾比较晚,也可以说其灵敏度不高。比较而言差温式(或称温度速升式),灵敏度要高一点。 3、感光类探测器 都是利用光电原理而制成的,也就是说设法把光信号变为电信号,电信号经处理后就能推动报警。现阶段在平台上常用的是紫外线、红外线探测器,他们所感应的是频率较低的火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而不感应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常安装延时器以防止引起的假警报。它的特点是比较可靠,不受风雨等环境的影响,适宜室外安装和探测气体火灾,但对浓烟滚滚的火灾不易探测。 感光类和感热类虽然感应的都是火陷阶段,但感光类探测器比感热的要灵敏,也就是说探测得比较快比较早。 4、联合类探测器 从上述探测器的特点中可知,能够提早预报的探测器往往可靠性差,而可靠性好的探测器常常不能及时预报,联合类探测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见到有介绍的是一种感烟感热联合探测器,这种探测器主要由发光体和接受器两部分组织。当有烟气存在二者之间时,减少了接受器的接受强度;当有热流干扰存在时,使光折射和发散导致接受器光强度减少,而预示着火灾的发生,这种探测器既能探测发烟阶段,又能探测火焰阶段,但目前在船上使用较少。 9. 船上火灾报警的方式有哪些J-SAM-GST9116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海湾最新推出的新型隔爆手动报警按钮,主要应用于工业防爆场所,当人工确认火灾发生后按下报警按钮上的按片,可向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J-SAM-GST9116型手动报警按钮外壳为隔爆型和粉尘防爆型结构,防爆等级ExdⅡB/ⅡCT6,DIP A20 TA,T6,外壳防护等级为IP66。 船舶上可以采用J-SAP-840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
江南造船厂在哪里?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光租服务与干租服务的区别?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中国三大造船厂是谁?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