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船员招聘 > 船舶海工 > 中国船舶重工七0九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0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七0九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0研究所)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2-04 00:10    点击:100   编辑:admin

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0研究所

不是央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又称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是专业从事声学、光学、磁学探测设备研制的重点军工骨干研究所。资料显示,研究所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声学技术委员会水声分委会(ISO/TC43/SC3)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第87分委会(IEC/TC87)在国内的技术对口单位。

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七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地处武汉“中国光谷”。七一七研究所主要从事以工程光学为基础、以激光技术与红外技术为重点的光电与导航技术研究和大型特种光电与导航系统的研发,主导专业涉及光电检测、精密机械、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软件工程、系统集成及其他相关领域,是国防骨干科研机构和军用光电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

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五研究所是高技术公司,总部在西安,主要从事交通/运输/物流| 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经营开发。

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是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军工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研究所),是CSIC直接管理的骨干科研院所,是国家重要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

我们拥有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完备的科研与试验设施,具有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级综合跨介质(水下、水面、空中)试验检测、评价鉴定等技术优势,主要从事国家重点项目(特别是国家重要的水下与空中特种高新技术装备)与海洋工程等研发、试验与建设任务,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研究研发机构。

我们的科技与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具有上百项国家与部级科技成果和数百项专利,经济总量每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一研究所

楼主你好,进去第一年的话一般不会太高,第二年每年十万左右,保证你在武汉生活的很好

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零一研究所

1、中国舰船研究院前身隶属国防部,现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军品技术中心、科技开发中心,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各研究所有机构成完整的舰船武器系统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技术体系。

2、中国舰船研究院在北京,是以前所有船舶研究所的主管单位(也就是说,以前701所也归属其下),偏行政,后来船舶系统改革,把各研究所剥离出来自立门户,各研究所与中国舰船研究院并列,地位相同,研究院也就自力更生、自己做项目了。

701所在武汉,全称是叫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就是从事船舶总体设计的单位,是各种军用主力驱逐舰、护卫舰以及“大船”的研究设计单位,现在也在做民船项目。

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七一一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以船用柴油机和动力装置为主专业,集研发、生产、服务、工程承包和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体。

所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江路18号,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600人。

七一一研究所下设三个事业部和两个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一个柴油机生产制造工厂。2005年,与芬兰瓦锡兰公司合资成立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

七一一研究所科研力量雄厚,历年来共获得各类成果奖365项,其中国家级奖30项,省部级奖225项。本所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3名,形成了柴油机和气体发动机、热气机、动力系统解决方案、舰船机舱自动化系统、热能动力设备和装置等五个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主导专业。

七一一研究所一贯坚持以科技引领动力,以诚信塑造品牌,以创新铸就成功,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一研究所

中船重工722研究所待遇非常不错,这是一家国营企业,从事船舶研发,毕业到这里的工作,工作稳定,待遇也还非常不错,只要你勤奋工作,工作业绩突出,绩效奖金还是非常不错,在这种单位工作不会为发不出工资发愁,但也别奢望有发财的机会,因为这是一家国有企业。只要你勤奋工作,综合能力素质强,将来的职业规划还是非常不错的。

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

是央企

中船重工718所(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创立于1966年,总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分部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占地面积约90万平方米,是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主要从事高能化学、三防技术、制氢及氢能源开发、特种气体、精细化工、石油测井、环境工程、气体分析、自动控制、核电消氢、变频节能、空气净化、医用制氧等方面的专业研究设计。

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0七研究所

有,汪顺亭(1935.1.7-)惯性技术与导航设备专家。原籍山东省肥城县。1935年1月7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汉族。1962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包曼国立技术大学。曾任国防部七院七零七所(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零七所)总工程师、副所长、科技委主任等职。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顺亭,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0七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舰船惯性导航系统、原理方案和惯性平台研制工作。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船用高精度、长寿命、动压马达液浮陀螺惯性导航系统主要完成人,1994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完成了多型惯性导航系统的研制。第一代三型舰船惯性导航系统原理方案课题负责人。第二代舰船惯性导航系统主任设计师。

创造性地设计了原理方案,采用双重信息导航方式、三点两组位置误差信息精校准等先进技术,应用符合实际的工程设计方案,解决了“奇点校准”难题,提出提高系统精度和可靠性的新方法-“无监控陀螺的H调制技术”(系统监控),仿真证明可行,有工程实践基础。

汪顺亭在《惯性技术》等学术刊物及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上还发表有《船用惯性系统中多重信息的获得与应用》、《船用惯性系统的研制》等多篇论文。主持审查了多项惯性技术与导航设备标准。合译著《惯性导航应用理论》;参编的《船舶导航仪器设计手册》获船总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第三获奖人。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