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船员招聘 > 船舶海工 > 江南船厂人员名单(江东船厂领导名单)
江南船厂人员名单(江东船厂领导名单)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2-05 06:30    点击:245   编辑:admin

1. 江东船厂领导名单

南通:长江轮船总公司南通驳船厂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通江东船务有限责任公司南通沪联航海设备有限公司通州市江海冶金化工设备厂南通吉尔达集团公司南通市陈桥军华机械厂南通市港闸造船厂南通天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通州市通洋船务有限责任公司启东市大洋港造船有限公司南通惠港船舶推进器有限公司南通东方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通远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南通市通顺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南通通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南通迪施有限公司南通中远船舶钢结构有限公司南通永汉船务有限公司南通九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南通亚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市旭海船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通州东方船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南通昭和机械有限公司南通天生港船厂南通惠港造船有限公司南通威和船用配件有限公司南通传胜涂装防腐有限公司南通天成机械有限公司南通市华盟船舶机械厂启东市启鑫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通州海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南通三联机械有限公司南通吉达热工机械有限公司海门锦华船务有限公司南通宏运船舶机械有限公司如东县中东船舶船务有限公司通州世发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南通蛟龙重工发展有限公司南通五湖玻璃钢旅游船用有限公司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南通亚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南通如澄船务有限公司南通帝诚华信实业有限公司南通吉尔达钣焊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南通康利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通州东大机械有限公司南通申港船舶螺旋浆有限公司海门市新鑫船舶修理有限公司南通欣楠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滨江船舶修造工程有限公司通州华亚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南通九洲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通通盛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南通濮桥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市苏通船舶有限公司南通市华怡船舶有限责任公司南通瑞德钢业有限公司南通金鹰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南通长青沙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京华钢结构有限公司吉宝(南通)船厂有限公司南通先创航海机械有限公司伊纳克赛(南通)精致内饰材料有限公司如东白桥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京东船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通日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南通华富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通宝船舶有限公司海门市华熠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海门市振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舜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南通通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江海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通通茂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南通宁江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南通航宇船舶配套有限公司南通陇海防腐涂装有限公司南通德金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2.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曾用名江南船坞、江南造船所,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

同治四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奉两江总督李鸿章之命,以4万两白银买下位于上海虹口地区的美商旗记铁工厂的全部设备,又以2万两白银购买该厂的库存材料及工具。李鸿章以此为基础,将江海关道丁日昌、总兵韩殿甲分别在上海开设的2个洋炮局合并进来,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865~1905年)系制造局时期。同治六年,江南制造局从虹口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现址),先后建立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火药厂、枪子厂、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等13个厂和1个工程处以及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中外工匠宿舍等,并建有泥船坞1座,共占地70余亩(4.3万平方米),在设备和规模上已具近代工业的雏型。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火生产,中国的第一批机床、第一炉钢,以及无烟火药、步枪、钢炮、铁甲炮艇等,均始出于此。光绪十七年由于生产的发展,工厂面积从原来占地4.3万平方米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工人由建局初的200多人,增至2913人,加上管理人员,约3600余人。

3. 江南造船厂领导名单

2014年3月28日,上海江南造船厂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建造的“雪燕01”号工作艇签字交船。该艇是“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的配套工作艇。 据了解,“雪燕01”号为双机、双桨、双舵,主船体为钢质,甲板室采用铝合金,主要用于训练、码头维护、救助、交通运输、日常交通以及周边环境和地质调查等作业。

该艇全长21米,型宽4.8米,型深2.8米,续航力为300海里,自持力5昼夜,航速为16节,航行于沿海航区。艇上配员8人,可乘员10人,配有会议室和沙龙区,各项设备设施功能和建造质量均达到设计和各项标准要求。

4. 江南造船厂领导班子简历

江南造船厂在1996年就改制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了,现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是中央所属的军工类国有企业,地地道道的央企,江南造船厂也应视为央企的性质。是央企那当然也是国企。

5. 江南造船领导班子名单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曾用名江南船坞、江南造船所,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

  同治四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奉两江总督李鸿章之命,以4万两白银买下位于上海虹口地区的美商旗记铁工厂的全部设备,又以2万两白银购买该厂的库存材料及工具。李鸿章以此为基础,将江海关道丁日昌、总兵韩殿甲分别在上海开设的2个洋炮局合并进来,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865~1905年)系制造局时期。同治六年,江南制造局从虹口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现址),先后建立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火药厂、枪子厂、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等13个厂和1个工程处以及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中外工匠宿舍等,并建有泥船坞1座,共占地70余亩(4.3万平方米),在设备和规模上已具近代工业的雏型。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火生产,中国的第一批机床、第一炉钢,以及无烟火药、步枪、钢炮、铁甲炮艇等,均始出于此。光绪十七年由于生产的发展,工厂面积从原来占地4.3万平方米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工人由建局初的200多人,增至2913人,加上管理人员,约3600余人。

  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元年(1905~1912年)为江南船坞时期。清政府决定局坞分家,把船坞部分从制造局中划分出来,成立江南船坞;制造局的另一部分成为专门制造军火的兵工厂,辛亥革命后改称上海制造局。民国6年改称上海兵工厂,直至民国21年停办,大部分机器搬迁至杭州和南京金陵兵工厂,小部分并入武汉汉阳兵工厂。局坞分家后,船坞采用商务化的经营方针,生产业务渐有起色,过去船坞长期荒废的局面逐渐改观。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共造船136艘,总排水量21000多吨,其中宣统三年(1911年)建造的“江华”号长江客货轮,船长330英尺,宽47英尺,吃水7.5英尺,排水量4130吨,被当时航运界评为“中国所造的最大和最好的一艘轮船”。在修船方面内外招揽,业务甚广,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的5年间,共修理大小舰船524艘,年均修船量105艘。由于经营业务扩大,营业额和利润猛增。局坞分家时,借用江安粮道库银20万两的开办费,原定10年内分期归还,由于营业状况好转,提前4年全部还清。这一时期的技术力量也不断增强,局坞分家时,固定工人约60~70人,至宣统三年已增至1000余人。

  民国元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为江南造船所时期。

6. 江南船厂领导

上海江南造船厂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的船舶修造企业,成立于2008年。

2008年,江南造船集团从上海市高雄路2号整体搬迁入上海长兴岛,拆分出一小部分搬入吴淞口黄浦江西岸的逸仙路3901号(原东海船厂),即为现今的上海江南造船厂。工厂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码头岸线600米,主要设施为2000吨级垂直升船机和多轨道平移式船台、3000吨级船坞。主营业务为民用工程船舶。

7. 沪东船厂领导

什么专业?

我知道他们的设计现在都搬出来了,不算直接管理了,成立了个新的设计公司。因为造船这块都在往长兴搬。

我认识的10年工龄的6k出头,年底奖金就不知道了,因为看项目多少的。

8. 江东船厂图片

江阴的好厂那可多了去了,上市企业一抓一大把,新桥的海澜,阳光集团,华士的海达,向阳集团,华西村钢厂,周庄的三房巷集团,华宏钢厂,电金合工厂,倪家巷服装厂,云亭的吉鑫风能厂,江阴城区的长电科技封装测试厂,富仁高科厂,靖江园区的扬子江船厂,申港的亚包包装厂,夏港的火电厂和拆船厂。等等希望可以帮到你。。

9. 江南造船厂主要领导

由晚清重臣李鸿章于186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立,当时李鸿章禀报朝廷,其奏可的名称是江南制造总局,但一直到清末,都是用江南制造局的名称,上海制造局为其别名。它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江南造船前身是创建于清同治四年(即1865年)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20世纪50年代初改名为江南造船厂,1998年改为公司制企业。2008年6月,因世博会建设和自身发展需要,江南造船从黄浦江畔整体搬迁到长兴岛。

10. 江南造船厂历任领导名单

第一任:孙家鼐,任职时间:1898年7月—1899年7月

第二任:许景澄,任职时间:1899年7月—1900年7月

第三任:张百熙,任职时间:1902年1月—1904年2月

第四任:张亨嘉,任职时间:1904年2月—1906年2月

第五任:李家驹,任职时间:1906年2月—1907年7月

第六任:朱益藩 , 任职时间: 1907年7月—1907年12月

第七任:刘廷琛 ,任职时间:1907年12月—1910年9月

第八任:柯劭愍 ,任职时间:1910年9月—1911年11月

第九任:劳乃宣,任职时间:1911年11月—1912年2月

第十任:严 复,任职时间:1912年5月—1912年10月

第十一任:何燏时,任职时间: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第十二任:胡仁源,任职时间:1914年1月—1916年12月

第十三任:蔡元培,任职时间:1916年12月—1927年8月

第十四任:蒋梦麟,任职时间:1930年12月—1945年9月

第十五任:胡 适,任职时间:1945年9月—1948年12月

第十六任:汤用彤,任职时间:1951年6月—1951年6月

第十七任:马寅初,任职时间:1951年6月—1960年3月

第十八任:陆 平,任职时间:1960年3月—1966年6月

第十九任:周培源,任职时间:1978年7月—1981年3月

第二十任:张龙翔,任职时间:1981年5月—1984年3月

第二十一任:丁石孙,任职时间:1984年3月—1989年8月

第二十二任:吴树青,任职时间:1989年8月—1996年8月

第二十三任:陈佳洱,任职时间:1996年8月—1999年11月

第二十四任:许智宏,任职时间:1999年11月—2008年11月

第二十五任:周其凤,任职时间:2008年11月—2013年3月

第二十六任:王恩哥,任职时间:2013年3月—2015年2月

第二十七任:林建华,任职时间:2015年2月—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