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船只抛锚后便无法行进?如果随风移动,是水平运动,向侧弯锚尖就抓住地了,起锚是垂直运动,锚尖就变为侧上方,也就脱离了地面。 船锚的作用主要就是固定、稳定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锚要起作用,最基本的条件是在海底等钩住东西。 如果锚链不够长,锚不会起作用。 如果海底是平坦的,或者是锚钩住的东西不是固定的,或者是钩的不太牢,如果是风平浪静还可以,一但海浪过大,造成锚钩不住东西,会使锚失去其作用,这叫“走锚”,船在抛锚期间,出现走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船在抛锚的时候一般主机都停了,如果立即开船,需要时间,没有动力的船四处漂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才有了锚地这个概念,锚地,言外之意,海底下比较粗糙,另外,要能避风。 2、锚链的重量对于船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点摩擦力,不会起多大作用的。 另外,如果你注意一下,一般来说,抛锚时的船,锚链都是笔直的,你认为这个时候锚链会有什么摩擦力吗? 如果你在海边,会发现有很多的小渔船,她们的锚链是粗绳子。 3、在船上面看,锚链是直的,但是在水下 有一段是和海床接近于平行(其实是贴着海底的)的 锚提供抓力,而后通过锚链传递给船舶 借此抵抗海流、风浪的外载荷对于定位的影响 之所以有一段是贴着海底的 是要考虑到受力的影响 想想看,一个锚,锚链直挺挺的一拉就容易走锚 而有一段贴着海底,可以提供一个裕度 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的。 锚的重量是不大,但是多大的船用多大的锚是有规定的 这就是由于锚可以产生的抓力以及自身惯性力的因素 锚链摩擦力也是有作用的 总的说来在深海如遇到大风浪,基本就只有看老天页的意思了。 转一个资料 锚是确保船舶安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设备,船锚主要有锚冠。销轴、锚爪、锚柄、锚杆(也叫横杆或稳定杆)及锚卸扣等组成。 锚的抛投方式 船舶抛锚停泊是常用停泊方法。其过程大致是:船上以锚链或锚索连接的锚抛入水中着地,并使其啮入土中,锚产生的抓力与水底固结起来,把船舶牢固地系留在预定的位置,根据不同的水域、气象条件和作业要求、锚的抛投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方式有首抛锚、尾抛锚及首尾抛锚。 二、船只为何需先起锚才能航行锚是抛入水中后能啮入底土产生抓力,并通过锚链而使船停泊在某一水域的设备。 不起锚,没法走! 三、抛锚怎么使船停稳抛锚是利用锚自身的重力以及锚入水后产生的抓泥力来使船固定锚泊在一个位置的。相当于一根或两根缆绳。 但有时也易发生走锚事故,即船本身受力超过抓泥力,使锚不能再固定,在海水下面划行。 四、船舶触礁抛锚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就是船舶走着走着卡到礁石上了。这时要抛锚固定船舶,迅速根据应急预案排查系统,制定抢险方案,防止船舶不受控移动撕裂搁。浅位置。 五、船舶进出锚地有什么注意事项进出锚地注意事项: 4.1 抵港前,船长应仔细查阅相关的航海图书资料,备妥最新版海图,熟悉新加坡海峡、港口、锚地及其附近水域的情况,认真研究和制订进港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4.2 当船舶进入新加坡VTIS控制区并向其发送船舶抵港报时,船长应立即向VTIS申请锚地并请求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确切的锚位通知本船,以便提前确定进入锚地的方案; 4.3 当锚位确定后,应合理选择进入指定锚位的转向点。考虑到新加坡海峡的流向主要表现为偏东或偏西方向,在拟定航线时,不论东行或西行船舶,建议将其转向指定锚地的最后一个转向点设定在指定锚地的正南或接近正南处,如当时环境许可,船舶顶流时该转向点可适当提前,顺流时则适当推后。如此,当船舶转向指定锚地时通常可呈现为偏顶流或横流的态势。船舶以这个角度驶向锚地只需在距指定锚位一定距离(视不同船型而定)适当向左转或向右转就可形成顶流抛锚的有利局面而避免在拥挤的水域内作180度的调头。以东行船舶为例,当遇逆流(偏西流)时,船舶应在抵达指定锚位的南面前视当时西行通道内船舶的通航情况择机穿越通航分道并转向指定锚位;反之,当遇顺流(偏东流)时,船舶应在抵达指定锚位的南面后继续沿着通航分道东行适当的距离再视当时西行通道内船舶的通航情况择机穿越通航分道并转向指定锚位。然而,由于新加坡海峡通航密度很大,高峰时经常会遇到西行通道内的西行船舶一艘接一艘几乎首尾相连而难以找到穿越的时机,在此情况下,即使船舶到了该转向指定锚位的位置,也不论顺流或逆流,船长均应沿着通航分道继续保持船舶慢速东行并尽可能把所有同向船舶放在本船右舷(南面),耐心等待穿越时机,切忌盲目穿越!尤其在夜间,更应慎之又慎!一旦时机来临则应适当进车增加舵效并尽量缩短穿越时间,当船舶越过西行通道中心线后则应视指定锚位的远近立即减速或停车,及时、有效地控制余速;安全穿越西行船舶流后,再根据当时的船位选择合适的航向驶往指定锚地。必须注意的是,船舶穿越通航分道前应提前告知VTIS,并通过其协调周边船舶的行动,确保安全穿越。此外,个别东行船舶会在引水员登船点EASTERN BOARDING GROUND A(图中引水站3)南面的警戒区先行穿越通航分道,尔后再继续东行至指定的锚地。由于在该引水员登船点附近常有船舶在接送或等待引水员,且船舶穿越警戒区后将与西行船舶逆行并需在港区内航行较长的时间,各类船舶众多、环境相当复杂,对航行安全十分不利,因此,不应予以采纳。对采用这种航法的船舶,新加坡VTIS一经发现将会及时予以阻止。对西行船舶而言,其航法较为简单,因西行通道与锚地在同一侧,只需视港区内的通航情况在到达指定锚地南面附近时根据当时的水流情况择机转向指定锚地即可。 4.4 谨慎驾驶,尽早备妥主机,适时减速,严格控制船舶驶进锚地的余速。众所周知,新加坡海峡和新加坡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和港口之一,经过和进出新加坡的船舶数不胜数,随着近年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在此海域的通航密度越来越大;加之,海峡、港口及附近水域加油船、补给船、渔船和渡船等等来往穿梭,通航环境相当复杂。特别在夜间,明亮的背景亮光,使得许多船舶的信号灯光难以辨识。船长应十分谨慎地驾驶,必要时增加人员加强瞭望,同时充分利用雷达、AIS等协助瞭望;遇到动态不明的船舶,还可请VTIS提供对方的资料并从中协调双方的行动。此外,由于船舶抵达时锚地被占用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以至于VTIS通知船舶指定锚位的时间也早晚不一,甚至当船舶驶近锚地时出现临时变动指定锚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避免当遇到诸如VTIS通知指定锚位的时间一再推迟或指定锚位突然变更时因主机未备妥或船速过快而出现难以控制的紧张局面,船长至少应以距离本船最近的一个锚位作为参考点,根据所在船舶的操纵特性尽早备妥主机,适时减速,严格控制余速,以便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尤其是重载和超大型船舶由于惯性大操纵困难,加之,海峡内水流强劲,更应预留充分的安全余量。宁可先将船速降至可控范围,再据情适当慢进车,以策安全。以好望角型船舶为例,在距指定锚位约1海里时,无论如何,应将船速减至5节以下,满载时如能减至3节左右将更为安全,然后再据情适当用车将船安全、准确地驶入指定锚位。否则,很可能因船速过快不得不过度使用倒车,造成船位偏差较大而必须重新调整船位才能抛锚的局面。不仅船舶安全受到威胁,且船舶一旦进入锚地后可供回旋的水域非常有限,势必给船舶操纵带来极大的困难,耽误更长的时间,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余速,不盲目开快船,是保证船舶安全驶进锚地并在指定锚位准确抛锚的关键之一。 4.5 离港时,应逐渐加速和注意避让港区内来往穿梭的大小船舶,必要时,宁可停车等候,切忌起锚后即盲目加快车。西行船舶可视情逐渐驶入西行通道;东行船舶则应耐心等待穿越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则应果断加车尽快穿越西行通道内的西行船舶流,与此同时,应特别注意并让清来自本船右舷的东行船舶逐渐驶入东行通道或汇入东行船舶流。 |
上一篇:海员换证规定 | 下一篇:有 船舶设计,飞机设计 专业的好的大学有哪些 |
江南造船厂在哪里?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光租服务与干租服务的区别?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中国三大造船厂是谁?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