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制造产业链图7月30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建造的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渔业捕捞加工船“深蓝”号交付使用。该船可满足ICE-A冰区(冰厚度0.8米)及-25℃低温环境的营运要求,主要用于南大洋渔业捕捞,兼顾海洋科考功能。从源头推进我国远洋渔业全产业链纵深跨越,“深蓝”号将为我国远洋渔业加快现代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该船长约120米,型宽21.6米,设计吃水7.3米,设计航速15节,配员99人。“深蓝”号单船日产量可达600吨,配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变水层拖网系统、桁杆连续泵吸系统和多条产品自动化加工线,可进行产品的连续加工处理和自动包装运输作业。船上建有三条工艺领先的生产加工线:冻虾生产线、虾肉提取线和磷虾粉生产线。年产量可达7-10万吨,人均捕捞量达到800吨/年。其中,磷虾粉生产线采用快速加热和低温真空干燥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虾粉品质,而且将我国虾粉蛋白提取效率从12:1提高到7:1,效率提升42%。 “深蓝”号拥有高科技自动化的专业装备,可作为海上移动实验室,随船开展各项科研实验,成为海上动态科技研究平台。 2. 船舶配套产业链不是海运生意,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业务都有包含。公司产品线可以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的造船业务,多年来造船总量、造机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因而,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内船舶制造绝对权威。 3. 船舶供应链仁建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仁建集团)是一家主营业务涵盖“物流、航运、仓储、贸易、投资、冷链”六大板块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员工总数1500余人。 集团以泉州为营运中心,以香港、上海为辐射点,在全国15个省、直辖市设立70余个业务机构,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大中港口城市。 目前,集团拥有和经营仁建系列船舶、安盛系列船舶、长荣系列船舶等,载重吨达85万吨,年货运量超4000万吨,年吞吐量400多万TEU,营运值达60多亿;投入运营的各类集装箱9万余TEU,各种服务物流车队及车辆4500余台,堆场及仓储用地35万多平方米,在煤炭、矿产、粮食、钢材、化工、家电、融资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集团运力规模位居国内民营内贸集装箱企业第一、中国内贸集装箱企业第三。 公司秉承“服务无止尽,诚信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始终以客户为中心,视客户为一起成长的合作伙伴,依托中国海运的资源优势,以优质的服务和完善的信息、运输网络作支撑,构建立足沿海、辐射全国,连接客户的物流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完善优质的中和物流、货代、船代、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供应贸易、贸易融资、装卸及仓储配送等全套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体系。 4. 船舶工业产业链上游能的,长江是航运水路线的重要河流。并没有不能走海船的说法。只有纯粹的船舶限制问题,不超长,不超宽,不超吃水,不超air draft,都可以进。 下游的吃水普遍比上游好,所以很多都是海船直接靠进来,上游吃水太差则通常依靠浅吃水的江船过驳。 5. 造船产业链图谱跨境电商中,物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公司和物流两相配合得很好的话,也能省下不小的成本。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十大跨境物流公司排名及其主要业务。 1、深圳市联宇物流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深圳市,专注美国/日本(海外仓)亚马逊FBA头程等跨境电商物流一站式服务,提供海卡、海派、空卡、空派、快递等专线,专业一手庄家;2、深圳市大森林全球物流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深圳,公司旨在为跨国电子商务运营商提供面向欧盟、北美、日本澳洲等物流配送服务。大森林主营亚马逊FBA门到门运输(含海运空运)、FBA快递及FBA相关配套服务等,数年来不断为电子商务运营商提供便捷式的物流方案,具有专业国际物流经验。公司总部在深圳,在美加英法德日澳等地均有优质清关公司及代理。 3、前海纽酷(深圳)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深圳,专业为跨境企业提供提供美国FBA专线直送、包税海派,以星、美森、产品专线、拆柜海卡、空派、空卡、海外仓一件代发、打单等服务,并为相关企业提供清关、港口提柜、机场提货、海外仓拆柜、短期存储、卡车中转、卡车派送、UPS/Fedex打单等美国尾程代理服务; 4、深圳市港速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国际专线,国际空运,国际海运等,主要线路为欧美专线、日本专线、加拿大专线,全面覆盖跨境电商物流、电商仓储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5、广州市卓志物流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位于广州市,除国际物流服务外还包括清关、通关、仓储等服务,业务包括通关、仓储、运输、海运等,代理了国内外知名的海运服务公司的非洲、美洲、欧洲、东南亚等航线。6、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德国,主营业务包括空运、海运、公路铁路运输、仓储、通关等服务;7、深圳市创蓝商务有限公司(创蓝物流)公司位于深圳,旗下拥有以美国为核心,辐射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数十个海外自建及合作仓库。涉及业务有 一件代发、超大件货物一件代发、FBA退换标、FBA中转、FBA补仓等业务,能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模跨境电商的物流需求; 8、深圳市俄快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深圳,主要服务是中俄物流的航空专线、铁路专线、陆路专线、特殊商品专线、仓储服务等;9、深圳市顺友物流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主要目标市场是欧洲地区,同时部分涉足东南亚地区。主要从事:马来西亚邮政小包、香港邮政小包、瑞士邮政小包、德国邮政小包、中英专线、中美专线、中德专线、中俄专线、DHL以及联邦快递; 10、万邑通(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公司最大的优势是专线小包,整合优质跨境物流渠道资源,通过优邑专线(跨境专线)、万邑邮选(邮政小包)和快邑速递(国际快递)系列产品,提供从国内揽收、干线运输、海外清关到末端配送的直发物流服务,满足出口跨境电商从中国国内直发全球的需求。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跨境物流公司都在深圳。以上跨境物流公司仅代表个人观点,排名不分先后,跨境电商卖家们及有需要的小伙伴们还需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筛选。 6. 高技术船舶产业链制造业出海产业就是生产船舶的,集装箱,码头,海运物流等 7. 船舶制造行业进行实体加工制造的行业,都可以叫制造业。制造业主要分类01 农副食品加工业02 食品制造业0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04 烟草制品业05 纺织业06 纺织服装、服饰业07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08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9 家具制造业10 造纸和纸制品业11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12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3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5 医药制造业16 化学纤维制造业17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1 金属制品业22 通用设备制造业23 专用设备制造业24 汽车制造业25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8 仪器仪表制造业29 其他制造业30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31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8. 造船供应链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9. 军工船舶产业链与军工有关的高端制造业包括:制造飞机的哈尔滨飞机有限公司,沈阳飞机有限公司,西安飞机有限公司,成都飞机有限公司等。 制造军车的北京吉普有限公司,中国一汽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公司,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等。 |
江南造船厂在哪里?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光租服务与干租服务的区别?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中国三大造船厂是谁?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