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船员招聘 > 船舶海工 > 中远海运货轮(中远海运货船)
中远海运货轮(中远海运货船)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27 17:25    点击:236   编辑:admin

1. 中远海运货船

       公司目前拥有规模和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的特种运输船队,经营管理半潜船、多用途重吊船、汽车船、木材船和沥青船等各类型船舶100多艘近300万载重吨。

       中远海特原名“中远航运”,主要经营特种船业务(半潜船、重吊船、木材船、沥青船等)半潜船也称半潜式母船,它通过本身压载水的调整,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以便将所要承运的特定货物(像驳船、游艇、舰船、钻井平台等)从指定位置浮入半潜船的装货甲板上,将货物运到指定位置。

      半潜船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公司战略重点为“一主两翼”,“一主”即以半潜船为核心的海洋石油工程业务,“两翼”即多用途船和重吊船为核心的中国装备制造出口业务。截止2016年底,中远海特控制半潜船8艘(6艘自有运力+2艘外部联营运力),控制全球近20%多的半潜船,多用途船和重吊船的多用途船主要用于运输远洋杂货,重吊船主要用于装载和运输大型机械、设备和大型项目货载。

2. 中远海运大船

1、中国三大造船厂是大连造船厂、上海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

2、大连造船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资产817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建造产品最齐全、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之一,也是拥有军工、造船、海洋工程、修船和重工五大产业的综合企业集团。大船集团是国内最早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和出口船舶的企业,是国内唯一拥有从千吨级、1万吨级、3-10万吨级直至三十万吨级各级船舶专用建造设施的船厂,可以满足从驳船、拖船、渔船、军船到货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滚装船等各类别船舶,以及FPSO、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各类海洋工程装备的全系列建造需求。先后为国内外用户设计建造各种船舶3000余艘。

3、上海江南造船厂:指长兴岛造船厂,全称上海江南长兴造船厂,隶属于上海江南造船集团(简称中船集团),前身是上海江南造船厂,于2008年6月3日正式告别故土乔迁长兴岛。年造船生产能力450万吨,共有3条造船生产线。它是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造船基地。

4、广州造船厂:广州造船厂(简称广船)成立于1954年8月1日。1971年4月28日,第一艘南海“051”型战舰建成下水。1972年11月、1973年1月,“051”型1号舰先后在广州珠江口和湛江南海海域航行10个航次,总计航程2831海里,进行了各种项目试验。1974年6月30日,“051”型1号舰(舰身舷号160)在广州造船厂正式建造完工,交付海军南海舰队服役。至1987年,广州造船厂共建造了5艘“051”型驱逐舰。“051”导弹驱逐舰的制造,标志着广州造船工业技术和国防工业已具备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生产水平。

3. 中远海运集装箱船

货代是中介业务,收费参考房产中介, 运价的5%,全国统一收费。

中远海控是以集装箱航运、码头业务为核心的企业,通过下属公司“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和东方海外国际全资附属公司“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经营集装箱运输业务。中远海运集运自营船队包括373艘集装箱船舶,运力达1,903,294标准箱,集装箱船队规模世界排名第四、亚洲第一;

  中远海运集运共经营362条航线,其中227条国际航线(含国际支线)、49条中国沿海航线及86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支线,所经营的船舶,在全球约90国家和地区的289个港口挂靠。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通过140多组周班航线构成的全球服务网络,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设有330多家分支机构,以提供以客为尊的物流方案、精益求精及不断创新的服务精神享誉业内。中远海控通过下属公司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经营码头业务,在全球21个港口经营集装箱泊位达123个,年处理能力达6,575万标准箱,以总吞吐量计算,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1.6%,位居世界第二。

4. 中远海运货船怎么样

9月23日上午,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远华洋”轮在大连大船集团码头正式交船,这是目前国内登记的最大载重吨船舶,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第4艘注册“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的国际航行船舶,成为“中国洋浦港”首艘载重吨超30万吨的超级巨轮。

“远华洋”轮是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第二艘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国际船舶。今年7月3日,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中远海运能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中远海运能源公司在洋浦保税港区投资注册设立海南中远海运能源运输有限公司,将新造船和条件成熟的营运船注入到新公司。这是中远海运落实海南自贸港建设重大国家战略的又一举措。

海南国际船舶登记优惠政策实施3个月来,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海事部门探索建立“一事通办”高效便捷的船舶登记程序,“中国洋浦港”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据统计,单船登记载重吨位从6月的6万吨,到8月的15万吨,再到9月的30万吨,3个月实现了3级跳,海南自贸港航运正步入发展快车道。

“远华洋”轮是大船集团为中远海运集团量身打造的新一代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型防泥沙VLCC产品,该轮于2019年4月3日开工建造,耗时近1年半。“远华洋”轮总长约333米,型宽60米,最大载重约31.9万吨,可装载220万桶原油,可通过马六甲海峡,续航里程超过26000海里,可在全球范围航行,不仅节能环保,还能降低运营成本。交付命名仪式完成后,“远华洋”轮将首航韩国丽水,并装载成品油运往马来西亚。

5. 中远海运的船

海洋联盟

2021年4月9日,全球最大集装箱海运联盟——海洋联盟在天津港开通欧洲新航线,这是天津港今年新开通的首条外贸远洋干线。

此次开通的海洋联盟欧洲新航线,由海洋联盟成员长荣海运公司投入10条14000—20000标箱船型远洋集装箱船,周班运行,从天津港出发,途经新加坡、科伦坡、苏伊士运河,抵达安特卫普、汉堡、鹿特丹等欧洲主要港口,将为京津冀和中国“三北”地区进出口企业提供一条通达欧洲的便捷海上运输通道。

海洋联盟由中远海运、达飞轮船、长荣海运、东方海外等4家船公司组建,2017年4月正式运营,合作运力在各国际海运联盟体中排名第一。2021年,海洋联盟继续完善在全球航线网络布局,合作运力约330余条船舶,总运力规模约合410万TEU。[1]

6. 中远海运货船模型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7. 中远海运客船

有的船可以上网,有的船不可以上网。能不能上网主要是决是于船上是否安装了一部卫星网站收发器,无论是远洋还是近海,只耍安装了无限收发卫星网的仪器就可汄上网,最后中远海运的客滚船大连开烟台航线上绝大多数船已经安装了,方便乘船旅客上网自如并免费开放

8. 中远海运集团有多少条船

目前装载集装箱最大的船,可装载21237个标准集装箱。

2018年6月12日, 由中船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箱位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宇宙轮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交付。

中远海运宇宙轮总长400米,船宽58.6米,型深33.5米,最大吃水16米,设计航速22海里/小时,最大载重量198000 吨,最大载箱量21237TEU,配备1000 个冷藏箱插座,入LR 和CCS 双船级,技术先进、性能优良、节能环保、高度智能。

9. 中远海运散货船

上海到巴拿马城约九千海里(一海里等于1.852公里)如中远的集装箱船(船速约23海里/小时)约16天,如杂货船或散货船(船速约13海里/小时)约29天。

10. 中远海运货船图片

中国最大的远海渔船 深蓝”号总长约120米,设计排水量约12000吨,可满足ICE-A冰区(冰厚度0.8米)及零下25℃气温环境中作业的条件要求,每年可在包括南大洋在内的深远海连续作业8—10个月。

“深蓝”号的成功建造,融入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船黄埔文冲船厂等多家单位在整船装备、连续泵吸捕捞、精深加工等系列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成果及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加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远海科学考察船队后,“深蓝”号将成为我国在南大洋开展海洋研究的流动“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