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船员招聘 > 船舶海工 > 海洋航运知多少(海洋运输航线)
海洋航运知多少(海洋运输航线)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29 19:35    点击:189   编辑:admin

1. 海洋运输航线

  连云港——黄海——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墨西哥湾——大西洋——纽约。  海运航线是连接各要素的纽带,是船舶在系统中运行或行进所循的轨迹,在海运空间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海上运输的航线分布于各大洋之间,这也是海运较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所在。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利用这一优势,是系统组织中重要的问题。航线在系统中受其他要素的制约,在选择航线时,要考虑到货物、船舶以及港口各要素的状况,对系统组织作全面的评估后方能作出合理的选择方案,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要素。

2. 海洋运输航线分为

班轮运输 (liner transport)

船舶沿固定的航线,经固定的港口,按事先公布的固定船期运输货物,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的船舶运输方式。货物由承运人负责配载装卸,运价中已经包含货物的装卸费用,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不计滞期费和速遣费。由于定时、定线、定港、定价,所以班轮运输的不确定性相对小。为了保证船期,班轮的船舶一般设备齐全,船况较好。在班轮停靠的码头都有班轮公司自己的专用码头,货运质量有保证。货物一般为小额贸易货物,现在多为集装箱作为运输单元,提单是主要的运输单证。

租船运输 (shipping by chartering)

租船运输又称不定期船运输,没有预定的船期表、航线、港口,船舶按租船人和船东双方签订的租船合同规定的条款完成运输服务。根据协议,船东将船舶出租给租船人使用,完成特定的货运任务,并按商定运价收取运费。采用租船运输的货物主要是低价值的大宗货物,例如煤炭、矿砂、粮食、化肥、水泥、木材、石油等。一般都是整船装运,运量大,租船运输的运量占全部海上货运量的80%左右。运价比较低,并且运价随市场行情的变化波动。租船方式主要有航次租船、定期租船和光船租船三种:

航次租船(voyage charter)

航次租船又称为定程租船,是以航程为基础的租船方式。在这种租船方式下,船方必须按租船合同规定的航程完成货物运输服务,并负责船舶的经营管理以及船舶在航行中的一切开支费用,租船人按约定支付运费。航次租船的合同中规定装卸期限或装卸率,并计算滞期和速遣费。航次租船又可以分为单程租船、往返租船、连续航次租船、航次期租船、包运合同租船几种:

单程租船(single voyage charter)

单程租船也称为单航次租船,即所租船舶只装运一个航次,航程终了时租船合同即告终止。运费按租船市场行情由双方议定,其计算方法一般是按运费率乘以装货或卸货数量或按照整船包干运费计算。

往返租船(round trip charter)

往返租船也称为来回航次租船,即租船合同规定在完成一个航次任务后接着再装运一个回程货载,有时按来回货物不同分别计算运费。

3. 海洋运输航线选择题

(1)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沿海航线一般以福建厦门为界,分北方沿海航线和南方沿海航线。北方沿海航线以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 (2) 在远洋航线里我们七个主要的远洋港口: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广州和湛江 (3)东北老工业基地;鞍山钢铁公司;沈阳,哈尔滨,长春等等;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过程中面临着资金、人力资本、资源与环境、体制等多方面的约束。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就需要从加强东北亚合作、东北区域合作,推动制度创新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现在形成了以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为轴线的东北工业基地。辐射有齐齐哈尔,大庆,吉林,鞍山,本溪等等工业城市。  辽宁主要以钢铁和机械重工业为支柱;吉林则是以汽车和新兴的生物医药为主,而黑龙江重在石油和煤炭工业。

4. 海洋运输航线 物联网

        该专业面向海洋工程与海洋装备的通用与先进技术,重点为海洋与海洋装备的监测与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海洋工程结构物与装备的先进材料制备技术,水下装备的密封技术等。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学基础、工程流体力学、海洋学概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装备设计基础、海洋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控制基础与应用等。

5. 海洋运输航线图

一、海洋运输的优点:

海洋运输借助天然航道进行,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通过能力更强。随着政治、经贸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可随时调整和改变航线完成运输任务。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现代化的造船技术日益精湛,船舶日趋大型化。超巨型油轮已达60多万吨,第五代集装箱船的载箱能力已超过5000TEU。

海上运输航道为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所建,经营海运业务的公司可以大量节省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为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海洋运输的缺点:

海洋运输是各种运输工具里速度最慢的运输方式。由于海洋运输是在海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台风,可以把一运输船卷入海底,风险比较大,另外,还有诸如海盗的侵袭,风险也不小。

海洋运输易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航期不易准确,遇险的可能性也大。

6. 海洋运输航线按照航行范围可分为

      交海线是“海上交通运输线”的简称,是海洋上交通运输的航行路线。由沿海岸(岛晌)装卸港口、中间港口和海上航线构成。按海洋地理空间,可分为远洋交通线、近海交通线和沿岸交通线等。是国际国内交流的通道,并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

战时是海军机动兵力、运输补给的战略通道,保障海上交通线安全畅通,对保持连续作战能力和增强战争潜力,赢得海上战争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7. 海洋运输航线形成的因素包括

航海知识的涉猎面很广,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气象也懂一点,但虽然广却不深,只局限在实用的层次。

航海主要是做二件事:一是定位,船舶要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在海图上的位置),以避免搁浅或触礁。二是避让他船,防止碰撞。

一、建立地球的坐标系统

将地球的赤道作为零纬度,把赤道分为360度,每度分为60分,每分分为60秒,这就是经度。经度以英国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所在地点为零经度,分别向东、向西各分180度,称为东经和西经,东、西经180度的结合线称为日界线。向东通过日界线,日期要重复一天,反之要跳过一天。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二个半球,每个半球分别向南北平均分为90度,同样每度分为60分,每分分为60秒,这就是纬度。在北半球的称为北纬,在南半球的称为南纬。在赤道附近的纬度和经度的长度是相同的,每分的长度为1852米,定为1海里。

由于地球是圆的,越向南,越向北,纬度圈就越小,纬度的长度没有变,但经度的每度的长度就越来越小。所以,计算航程是以纬度来丈量的。但是我们定的船位是画在海图上的,怎样将地球的坐标系统体现在纸上呢?现在使用的是二种方法,一种是心射投影法,即假设在地球的中心放一个光源,将地球坐标系统投影到纸上,称为“心射投影图”,主要用于大圆航行。另一种是圆柱型投影法,即将纸卷成圆柱型,将地球坐标放在中间投影,这样投影出来的图,经度和纬度的交叉成90度,使用起来很直观很方便。这是由科学家墨卡托发明的,现在称这种海图为“墨卡托海图”。

有了地球坐标系统,有了海图,船舶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可以都在海图上标出来。

由于地球要自转,每转一圈为24小时。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时区的概念。由于人类已经将赤道分为360度,所以,地球24小时旋转了360度,每小时旋转了15度,每转1度需要4分钟。人们把时间和地理结合起来,把地球分为25个时区。将东经7。5度和西经7。5度定为零时区(世界时),分别向东、向西各设12个时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为7。5度。我们使用的“北京时”是以北京附近的秦皇岛(东经120度)为基准,定为东8区,即从东经112度半到东经127度半都使用北京时。所以,如果要将“北京时”换算到世界时,应将“北京时”减8个小时。

8. 海运 航线

楼主你好!南北线就是指船舶去北方拉煤炭,到长江以南的地区卸货(包括长江),即为南北线;进江是指这条船的每个航次要进长江或者是珠江内的港口卸货。

就这么简单。不懂还可以问我!

9. 中国海洋运输航线

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

据丁正华所著《中国航海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吴国和齐国航海活动活跃。齐国发展了源于山东半岛至渤海湾的航海。崛起于北方的燕国把航海发展到朝鲜半岛,进一步与日本之间沟通了海上交通,可以看作是中日之间海上航路的开始。

汉朝时远航印度洋

汉代是古代航海史中有突出成就的时期。汉使船舶的远洋航程来回达8000海里以上,途径暹罗湾和斯里兰卡。汉使远航印度洋,是开拓我国至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也是东西洋之间海上交通的创举。

唐代已有东西洋航线

由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对外开放措施,唐代的航海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唐代地理学家贾耽曾记载中国至东西洋的海上航线,“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当时已是中国至朝鲜半岛的习惯航线。去西洋的“广州通海夷道”,详细记述了从广州出发,经南海、马六甲海峡,越印度洋,过斯里兰卡、印度半岛、巴基斯坦,又渡波斯湾、幼发拉底河,历末罗国(今巴士拉),后由陆路到缚达城(今巴格达)。

明代的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最伟大的事迹之一。其先后历经西南太平洋、南亚、印度洋和东非等30余国。

明末清初趋于衰落

明晚期至清朝,由于海禁锁国等政策,航海事业趋于衰落。新中国成立之后,海上运输线又重新被重视。

10. 海洋运输航线的形成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海洋是世界运输的大动脉。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国际分工的日趋明显,战后海洋运输业发展甚为迅速。船只不断增多,船体越来越大,货运量逐年增加,港口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并开辟了一些新的航线。海运业之所以获得较快发展,与其本身存在许多优点分不开。海上运输与陆上运输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航路是天然的,是大自然“赐给”的,开辟航路不需花费大量资金,也省去了日常维修的费用;(2)海上航线是水平的,没有陆地上的高山与洼地,因此,船舶的行驶不必消耗额外的燃料去爬高或减速下坡;(3)海上航线的通过能力一般不受限制,在主航线上可以有多条航线通行;(4)海洋是一个连续的水体,中间不必经过转运,船只可以直接到达大陆沿海及岛屿;(5)运送的货物品种不受限制,各种形态、各种形状的物品都可靠海上运输;(6)船舶容积大,一船载重几万吨、十几万吨,目前最高达55万吨,很适宜量大、体重的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总之,海运所需的费用少,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货运的成本最低。海上运输但海上运输也有其不足之处:(1)速度慢。海洋运输速度仅快于内河航运,远慢于航空、公路、管道和铁路运输。因此,不易运送易腐货物,如需承担这方面的任务,必须投资在船上建冷藏装置。(2)航运仅限于沿海,不能满足陆上所有地区的需要。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在各港口筑建铁路及其他运输线路。(3)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遇到恶劣天气,需及时改变航向或推迟航期,否则有使船只遇难之危险。为了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就需要增加投资造双底船,或装备昂贵的导航设备等。

11. 海洋运输航线的四个影响因素

安全因素:海洋运输,最重要的是船只的安全,因此决定选择哪条航线,首先就要考虑航线的安全因素。

港口因素:在选择航线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港口的相关情况,主要是从港口的装卸货速度、港口停泊条件、气候条件和交通便利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政策因素:货物运输最主要的还是要盈利,因此,政策的变动往往也会影响到海运航线的选择,比如说一些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航运政策、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