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海发现四艘英国沉船是否真实?真实。 最近,随着我国水下考古进程的不断推进,继2007年国家斥巨资在南海打捞出了南海一号宋代古沉船后,考古工作者们加紧步伐,又在东海打捞出了4艘装满各种珍宝的英国沉船。 这4艘英国沉船中装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列强从圆明园中掠夺的财宝。或许在运输途中出现意外,这批珍宝因为海难最终还是留在了中国领域。 二、我国渔民打捞出英国沉船,发现大量圆明园遗失文物,该归谁?一个国家要想走向强大,那就不仅要在成功中总结经验,更要学会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对于我们中国来说,19世纪后期是我们历史上一段惨痛的回忆。 由于当时封建统治的腐朽与没落,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 之后的几十年里,他们逼着软弱无能的清廷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还掠夺了很多我们的国宝。 在他们多次的掠夺中,对圆明园的掠夺是情况较为严重的一次。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进而被园里面无数奇珍异宝吸引,随即展开了疯狂掠夺。 园内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英军里面有一个名叫郝利思的军官,他凭借在园内掠夺的宝物致富,此后成为了一个富翁。当时园内本有欧式钟表441件,劫后仅剩1件。 事后清点时记录被土匪抢走和被英法联军遗弃物件的共1197件,但这些仅有园内的千分之一二。 当时《泰晤士报》估计被英法联军掠夺的财产超过600万镑。但由于园内记录物件的名册被焚毁,因此至今我们仍然没有一个具体数据。 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不会任人宰割,因为几千年的历史教会了我们自强不息,后发制人。 经过我们国家各阶层人民的艰苦奋斗,我们击败了一个又一个侵略者,终于可以再次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再也不会有侵略者敢来拿我们的一林一木,一砖一瓦。可是,依靠掠夺来获取财富的国家,无论怎样用文明来掩饰自己,他们的骨子里依然会有强盗的基因。 可能有朋友会好奇为什么我会这样说,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对事不对人。之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国渔民在东海捕鱼时,意外发现了一搜沉船。 船上有许多中国古代的文物,经考古学家研究鉴定,这批文物都是从圆明园流出的。这艘船应该就是英法联军侵华时英国的货船,可能在运输时遇到恶劣天气进而沉没在此。 这个消息一出,中外各国都十分关注,尤其是英国,他们十分关心中国如何处理这批价值昂贵的文物。 在消息发出后不久,英国方面向我国进行了交涉,并提出了一个十分荒唐的要求。他们说沉船是英国的,因此上面的文物也应该属于英国,希望中国政府能尽快归还。 看看,这就是一个以文明自居的国家提出的无理要求,虽然大家都明白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这批文物都是属于中国的。 但我国是礼仪之邦,凡事都讲究以理服人。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这批文物该属于我们中国。 首先,英国当初拿到这些文物的手段是抢,并不是正规的交易。因此这些奇珍异宝并不是两个贸易往来的商品,而是英国掠夺侵略我国的证据。因此作为侵略者,英国无权获得这些文物。 其次,东海是我国领海,是我国的国土。在我国国土上发现的我国文物,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讲,都应该属于我国。英国如果坚持要拿,那么他们最多只能拿回拿条千疮百孔的沉船。 如果英国仍不死心的话,我们可以拿出考古学家的专业鉴定结果来证明这些文物属于圆明园,出自中国清朝工匠之手。 虽然这些举措看起来都没必要,但如果对方坚持强词夺理,我们国家也不介意奉陪到底。当初他们从我们的国土上拿走这些文物,靠的是抢,是暴力。 但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礼仪之邦,我们要留下这些国宝只会凭德,凭道理。 其实,我们骨子里的礼仪和品德才是我们真正的国宝。它之所以比有型的艺术品更珍贵就在于它可以传承,也不怕毁坏。 而且,任何人也不能抢走它。不论是谁,如果真的想抢它,那就要像我们一样,用数千年的时间去磨炼,去沉淀,方可显现这种独一无二的品质。 三、中国东海发现了多少沉船?中国东海打捞出了4艘装满各种珍宝的英国沉船。 这4艘英国沉船中装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列强从圆明园中掠夺的财宝。或许在运输途中出现意外,这批珍宝因为海难最终还是留在了中国领域。 四、圆明园打捞现状?我国的考古研究不仅在陆地上,有一部分考古工作者,甚至还会对海洋进行考古探索。因为海里有不少沉船,如果能够打捞上来的话,也会对考古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之前,我国的考古专家,在海里打捞出了4艘古沉船,满载圆明园文物,英国却要求立刻归还他们。 五、中国打捞船最大多少吨?打捞的船只最重的是5000吨,这是29日从交通运输部得到的消息,有国际先进水平的5000吨打捞起重船德合轮正式列为烟台打捞局。 六、沉船打捞全过程?浮力打捞法就是让沉船恢复浮力,使沉船浮出水面。 我国古代怀丙和尚就用这个方法打捞沉船。 浮力打捞法具体过程:先在船上放泥沙,然后把绳子一头栓在船上,另一头栓在要打捞的船上,把泥沙从船里抛出去,船质量减轻,由于水的浮力作用上浮,沉船浮出水面。 我国古代怀丙和尚用这个方法将沉船打捞上来。 现在打捞沉船方法很多,常用打捞方法是浮筒打捞法,即用若干浮筒在水下充气后,借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 由于采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产生的水浮力大而可靠,施工方便、安全,所以经常使用浮筒打捞法来打捞沉船。 七、南海一号考古全过程?考古发掘过程: ●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在台山市上下川岛海域发现了深埋在23米之下一条古代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 ● 1989年冬,中国水下考古队伍进行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下水,对海底沉船进行细挖掘、细打捞,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 ● 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号”古沉船起吊,12月22日上午10时,在现场举行“南海一号”出水仪式。2007年12月,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经整体打捞出水,之后移驻位于广东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开水下文物“原址保护”。12月28日,“南海一号”完成整体打捞。 ● 2011年3月底,开始对古沉船“南海一号”第二次试发掘,本次试发掘主要目的是确定船艏和船艉的准确位置,并采集水、泥和沉箱等标本进行试验和测算。 ● 2015年1月28日,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日,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 ● 2016年1月9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在广东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发布“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最新进展。 ● 2019年3月20日,“南海一号”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清理的船载文物已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将超过16万件,比最初预计的多出一倍。 ● 2019年8月6日,“南海一号”宋代沉船船舱内货物清理完毕,堪称中国水下考古之最,其中尤以铁器、瓷器为大宗。 ● 目前,“南海一号”发掘阶段结束,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余件。 八、东海发现英国沉船里的宝藏有多少?东海就发现日本侵略我国的时候搜刮的财富运往日本的时候被美国击沉的阿波丸号沉船,并没有英国的沉船,具体宝藏也没对外公布的 |
应急打捞船(打捞救援船) |
2023-04-08
|
查看详情 >> |
邢台打捞船(邢台划船) |
2023-04-08
|
查看详情 >> |
手摇打捞船(打捞船水手是做什么的) |
2023-04-08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