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船舶类型 > 汽轮船 > 二战最大的蒸汽轮船(二战最大的蒸汽轮船是什么)
二战最大的蒸汽轮船(二战最大的蒸汽轮船是什么)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4-05 05:58    点击:292   编辑:admin

一、世界上最大的蒸汽轮船?

它长212英尺,是世界上最大的轮船。它虽然由木材建造,但它包含一个强大的蒸汽机,它专门设计用于穿越粗糙的北大西洋。

二、世界上最大的蒸汽机货轮?

世界上最大的货轮——马可波罗号长达396米

世界上最大的货轮马可波罗号隶属于法国达飞轮船公司,由韩国大宇造船和船舶工程公司制造。船长396米,宽约54.2米,吃水深度15.8米,载重187,625吨。甲板面积相当于四个专业足球场,比超级客“玛丽女王”2号长51米,比空客A380大5倍,也远大于西欧最大战舰——法国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

上世纪80年代,普通集装箱货船只能装载1600个集装箱,而“马可波罗”号的装载能力提高了十倍,能装载1.6万个集装箱,无愧于“海洋巨人”的称号。此前,世界最大集装箱货船是建造于2006年的“艾玛马士基”号,其装载能力约为1.56万个集装箱。

如果你对上面这些数字没什么概念的话,我们就拿帝国大厦和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来对比,马可波罗号货轮可以同时撑下帝国大厦和埃菲尔铁塔,或者是2个埃菲尔铁塔,够不够恐怖,够不够大!现在你该明白这艘世界上最大的货轮有多大了吧!不过曾经的保持者马士基号不甘寂寞,现在正在寻求方法重夺“世界上最大的货轮”的头衔。

二、世界上最早的轮船

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轮船”,当时的人们称它为“车船”、“车轮轲”。“轮船”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在唐朝以后。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李皋曾发明了一种“浆轮船”。它采用人力踩动浆轮轴为船只提供前进的动力,这便是轮船的雏形。

1807年,美国工程师富尔顿制造出一艘长45.72米,宽9.14米,重达100吨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克莱蒙特”号轮船。它以72马力的蒸汽机为动力,速度可达7.74千米/小时。8月17日,富尔顿驾驶着“克莱蒙特”号轮船从纽约出发,开始了行程为240千米的实践航行。在此之后,富尔顿开通了纽约至奥尔巴尼之间的航线,他不但开启了轮船航运的新纪元,还因此而被誉为“轮船之父”。

三、二战中英国最大最强的战列舰是?

  第1名:前卫级战列舰  标准排水量:46102吨;  满载排水量:51420吨;  全长248.3米;舰宽32.9米;吃水10.6米  动力:8座锅炉,4台座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30000马力;  燃料:重油,4850吨  最大航速:30节,  续航力:5500海里/12节,4000海里/20节  武备:8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6门双联装5.25英寸/50倍口径高平两用炮,73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六联装10座,双联装1座,单装11座)  装甲:主装甲带13.7-14.7英寸,首尾水线4.5英寸;炮塔正面13英寸,顶部5.9英寸;炮座13英寸;司令塔4英寸;装甲甲板4.9-5.9英寸。(有一种说法是甲板装甲6.3-1.7英寸)  舰员:1590-2000人  第2名: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排水量:35,000吨(设计排水量)/38,641吨(标准排水量)/44,650-45,360吨(满载排水量)  尺度:全长227米,水线长225.5米;全宽34.2米;最大吃水10.8米  主机:8台锅炉,4座蒸汽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10,000马力。燃料:重油,3800吨(最大装载)  航速:29节(海试最高航速)  续航力:14000海里/10节(设计值,实际测试值减半),3900海里/22节  武备:10门14英寸/45倍口径主炮(四联装炮塔两座,双联装炮塔一座);16门133毫米/50倍口径高平两用副炮;32-48门40毫米以及20毫米高射炮;4座20管防空火箭(后被小口径高射炮所取代)。  装甲:主装甲带13.7-14.7英寸,首尾水线4.4英寸;炮塔正面12.75英寸,顶部5.9英寸;炮座12.75英寸;司令塔4英寸;装甲甲板4.9-5.9英寸。防雷系统设计要求为抵御1000磅TNT炸药当量。装甲总重12612吨。  舰员:1530-1900人  动力装置  锅炉  8 台海军 3 缸 锅炉  主机  4 Parsins 涡轮蒸汽机  马力  110,000 轴马力  螺旋桨轴  4  续航能力  15,000 海里 10 节  6,300 海里 20 节  3,200 海里 27 节  最大速度  27.5 节  29.2 节(最大)  舰载燃油  3,842 吨  防护  主装甲带  舯部 15.4英寸 (391mm)  尾部 5英寸-7英寸 (127-178mm)  下部主装甲带  3英寸 (76mm)  甲板装甲  7英寸 (178mm)  炮塔装甲  正面 16英寸 (406mm)  侧面 11英寸-12英寸 (279-305mm)  炮座装甲  16英寸 (406mm)  司令塔装甲  15英寸 (381mm)  第3名:纳尔逊级战列舰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33950吨,满载排水量38000吨  尺度:全长216.5米,水线长212米;全宽32米;最大吃水10米  动力:8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主机功率45000马力;最大航速:23.5节;续航力:7000海里/16节,5500海里/23节  武备:9门三联装16英寸/45倍口径主炮;6座双联装6英寸/50倍口径副炮;6门4.7英寸口径炮;8门40毫米炮(1938年加装16门40毫米高炮,战争期间加装60门20毫米高炮);620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主装甲带13-14英寸;横向装甲(前部)8-12英寸, (后部)10-4英寸;装甲甲板(动力舱)3英寸,(弹药库)6英寸;炮塔(正面)16英寸,(顶部)7英寸,炮座15-12英寸;指挥塔13英寸。  舰员:1314-1640人  第4名: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正常排水量:29150吨/满载排水量:33020吨;1937年改装后正常排水量:32468吨/满载排水量:36300吨。  尺寸:长195米/宽27.6米(改装后31.7米)/吃水9.2米  动力:24台锅炉(改装后8台),主机功率75000马力(改装后85000马力),4轴.  航速:25节,改装后航速:24节-23.5节;续航力:8,600海里/12.5节  武备:8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2门6英寸/45倍口径副炮,2门76毫米炮(1934年改装中马来亚号、厌战号加装双联装4英寸口径高射炮4座,加装八联装40毫米高射炮;1937年改装中勇士号、伊丽莎白女王号拆除副炮改装双联装4.45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炮10座,加装40毫米和20毫米高射炮.),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改装中拆除)  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13英寸,主甲板2.5-5英寸(第二次改装中在机舱与弹药库顶部敷设63毫米~102毫米装甲),炮塔(正面)13英寸、(顶部)5英寸,炮座10英寸,司令塔11英寸。装甲总重8100吨。  舰员:925人(改装后1124人)  第5名:复仇级战列舰(R级战列舰)  正常排水量:28150吨/满载排水量:31500吨(改装后满载排水量:33500吨)  尺寸:长190.3米/宽27米(改装后31.2米)/吃水9.2米  动力:18台锅炉,4台蒸气轮机,主机功率40000马力,航速:21.5节;续航力:7500海里/12.5节,2400海里/21节  武备:8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4门6英寸/45倍口径副炮;2门76毫米炮;水下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1940年拆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装40毫米和20毫米高射炮.  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13英寸;主甲板3-1英寸;炮塔(正面)13英寸,(顶部)4.5英寸,炮座10英寸;司令塔11英寸  舰员:940人  狮级战列舰未建成。

四、大密苏里号到底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本·罗杰斯。

本·罗杰斯是汤姆索亚的朋友,扮演一只蒸汽轮船“大密苏里号”。而且也是一个让汤姆“害怕”的男孩,汤姆最害怕他的讥讽。

《汤姆索亚历险记(青少版名著)》是2010年6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马克・吐温,由韩晶翻译。本书深刻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贪婪以及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虚伪。

五、蒸汽轮船发展史?

蒸汽轮船

在探索船舶推进方法中,除了桨、橹、 帆这些工具外,在埃及、罗马和我国古代都曾发明过用明轮的方式推进船舶。罗马人还使用奴隶和畜力带动明轮。17世纪以前,船舶推进动力方式已到了需彻底变革的时期,当时世界各大洋上繁忙的贸易往来需要解决船舶动力问题。

真正解决船用蒸汽机的是詹姆斯·瓦特。他在1765年发明了双缸蒸汽机。1768年他与英国伯明翰轮机厂的老板马修·博尔顿合作,专门研制了一台用于船舶推进的特殊用途的蒸汽机,这就是世界上早期蒸汽机船上普遍使用的博尔顿--瓦特发动机,船舶用上了蒸汽机,出现了蒸汽机轮船,从而完成了船舶动力的第三次革命。船舶用蒸汽机作动力,使人类有可能建造越来越大的船,运载更多的货物。

由于蒸汽机体积大、功率小、效率低,所以,蒸汽机轮船也逐步被淘汰。现代舰船的常用的动力装置是内燃机和汽轮机

六、蒸汽轮船什么时候出现的?

1783年法国发明家乔弗莱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波罗斯卡菲”号,但是航行30分钟后,船上蒸汽锅炉发生爆炸。

(1918年9月,美国新泽西州,一艘轮船正准备从造船厂的船坞中启航;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在世界上强势崛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