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26研究所是干嘛的?726研究所,即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六研究所,是国防军工重点科研事业单位。 七二六所致力于水下信息技术体系研究,主要从事水声探测与对抗、舰船消防等专业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生产,水下工程及救援装备、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等产业领域研发及技术服务。 七二六所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5200号,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消防试验研究中心和湖上试验中心。人才体系完备,拥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国防511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等高级人才,设有水声硕士、博士生培养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七二六所多年来完成多种型号装备研制生产任务,为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获“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 七二六所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国防建设、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传承军工严谨求实和海纳百川的精神,秉承“创新超越、人才至上、团结合作、拼搏进取、诚信尽责、高质发展”核心价值观,围绕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叶聪英雄事迹及启发?载人深潜英雄、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企业青年先锋……38周岁的叶聪,面对众多荣誉很是淡然。“没有整个团队的努力,就没有我个人出彩的机会。我感到幸运的是,从事的工作是我喜欢并且愿意坚持做下去的事。”叶聪说。 专注做喜欢的事 从小就对画格子画房子等设计类东西感兴趣的叶聪,来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702所(以下简称“702所”)后,正值7 000米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接近立项,从此开启了他与蛟龙号共同成长的10余年历程。 工作伊始便能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制工作,叶聪在深感自豪的同时,不忘审视自己的不足,大学老师“职业生涯的第一个10年,一定要专注地做一件事”的寄语让他记忆犹新。铆足了劲,叶聪全身心投入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中。“挑灯夜战,翻大门进宿舍”的故事至今仍是同事们笑谈间鞭策年轻人的“经典”事例。2003年,24岁的他被委以重任,负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总布置设计。没有现成的设计标准、规范和参考资料可借鉴,他开创性地进行了“载人潜水器的功能模块化和结构分块化的总体布置及性能优化技术”和“载人潜水器的作业系统与运载器本体的集成技术”两个课题研究,总结提炼了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方法。潜水器最重要的设计文件和图纸——每个设计阶段的任务使命分析报告、均衡计算书、深潜操作流程以及潜水器总图均出自他的手。 这种全身心投入的专注激情,直至今日依旧汹涌地澎湃在他所负责或参与的科研项目中。作为世界最大、国内首型自主研发的全通透观光潜水器的总设计师,他大胆创新采用全通透载客潜水器总体设计方案,带领团队克服全通透有机玻璃带来的密封、连接形式、变形协调等设计安装难题;面对“首吃螃蟹”带来的设计检验规范及营运管理法律法规的空白,他顶住压力组织团队对现行船舶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协助中国船级社、中国海事局开展载客潜水器审图和检验原则的编订以及国内首批商用载客潜水器驾驶员理论与实操培训。如今两艘“孪生姐妹”全通透观光潜水器已正式投入运营,开启了国人看海观海的新维度。 4年、38次和7 000米 “海底是什么样呀?有五彩斑斓的生物么?”过去近10年来几乎每个遇到叶聪的人都会问他类似的问题。作为我国7 000米级载人作业潜水器的主驾驶员,叶聪领略过南海、太平洋、印度洋深蓝色海底不同地质地貌。也许会有人对他担当的潜航员角色充满羡慕,但熟悉的人都知道,深潜背后需要承载多大的风险和挑战。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各项性能指标都需要大量的海上试验进行验证和改進,而试验背后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下潜,就意味着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关键时刻,叶聪主动请缨。2009年至2012年,4年海试,蛟龙号下潜51次,他承担了38次下潜试验主驾驶任务。蛟龙号第一次突破50米、300米、1 000米、2 000米、3 000米、4 000米、5 000米和7 000米深度,都是在他的驾驶下完成的。这些数字背后需要太多的勇气。 载人潜水器看似庞大,但座舱内径只有2.1米,包括驾驶员在内仅可乘坐3人,基本没有多余活动空间,乘员只能保持固定坐姿,想要将腿伸直都有些困难。顶着狂风巨浪,忍受着剧烈的摇晃和颠簸,他圆满完成了一次次下潜任务。“潜航员要遇事不惊,按照操作手册、应急预案以及个人知识积累来分析、处理问题,能够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对潜水器和舱内所有人员的安全负责。”他说。海试期间,他多次有效处理了潜水器水下故障,保证了潜水器和人员的安全。 让被人戏称为“深海的哥”的叶聪感到欣慰的是,通过4年海试和多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考验和经验积累,蛟龙号正带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深入海底进行考察。“越来越多的‘乘客深入海底,我们自己诞生的蛟龙号能够为我国的海洋资源勘探、海洋科考做出应有贡献,我们由衷感到高兴。”叶聪自豪地说。 化压力为不竭动力 伴随着蛟龙号的成长,叶聪逐渐成长为项目副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先后肩负起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书记、主任的担子。担子越来越重,面对新的挑战,他将压力化作前行的动力,蛟龙号10年研制锤炼而成的载人深潜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彰显。 作为4 500米载人作业潜水器的副总设计师和总质量师,叶聪全面负责总体方案设计工作,同时肩负总质量师职责。在总装联调和水池试验阶段,他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计划书和故障排查措施及检验方法,实行每周报告制度,对试验过程遇到的每个问题,他都会与大伙一道仔细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往往令大家茅塞顿开。身边的同事常常被他强大的专业知识面和工作能力折服。对所有已解决的故障和问题,他会细致检查确认,不放过任何隐患。 2016年7月的一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体设计、集成与海试”项目正式立项。这一天,叶聪既喜悦又倍感压力。目前该项目设计工作正有序开展。作为总工程师,他全面谋划做好顶层策划,把握技术方向,协调数十家参研单位的研制进展;同时,他大胆地为年轻的主任设计师们压担子,以身作则投入技术攻关中。 作为702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50余人团队的领头羊,他思虑谋划部门的长远发展、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一方面通过创建深海支部微信交流平台、与员工聊天谈心等方式,关心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在科研海试现场,认真组织支部党员参加海试临时党委组织的学习教育、创先争优等活动。 在繁重的科研管理工作之余,作为中国载人深潜第一人,叶聪在各种场所举办了数十次有关蛟龙号的科普讲座。在他看来,能够增进社会大众对海洋科技的了解,在学生、青年中播撒下“蓝色海洋梦”种子,也是他们船舶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三、2021年辽宁杰出十大青年?2021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事迹 1.马士基大中华区数字创新总经理陈龙 陈龙于2004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国际贸易学士学位,同年加入马士基,于2006参加马士基国际管理培训生(MISK)项目,在客户服务、销售等部门工作。2015年至2016年,任奥林科技华南区商务总监,负责产品设计、市场开发、供应商招聘和管理。2016年,他回到马士基,担任马士基大中华区数字创新总经理。他负责马士基在线预订产品maerskspot(现为马士基)的孵化 此外,在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吴炳清的支持下,他负责马士基大中华区数字创新中心的成立。疫情期间,他带领团队根据客户需求孵化开发了20多种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马士基微信智能客服机器人小电机、e-fcr、电子发票、数字柜台、三角集中运输等。,为保证客户供应链在非常时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赢得了客户和业界的高度赞誉。陈龙拥有17年的国际物流供应链经验,对客户需求和行业痛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在过去的六年里,他专注于物流业的数字化转型。 2、Ltd香港威马化学船务公司上海代表处常务副总经理陈建名 自2012年加入威马以来,陈建明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对航运行业的敏感性和出色的学习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自2019以来,先后担任香港威马化学船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常务副总经理,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执行官。此后,该公司与该公司合作建立并运营了自己的化工船队。船队从0支增加到16支,航线遍布全球,与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世界主要石油公司合作。到2020年底,威马化工船队总运力快速提升,居中国第三、世界第29位。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他带领团队抓住市场燃油成本低的机遇,不断创新,控制成本,优化航线,推动公司利润比上年增长134%。 3.杜若刚,中国港湾尼日利亚拉基港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 杜若刚2007年加入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1月任莱吉港项目公司董事、总经理,从事港口建设、投资、经营14年。他在港口工程管理、市场开发、企业管理和项目投资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成功开发了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尼日利亚莱基港等投资项目,总投资约11亿美元。尼日利亚一带一路口岸是中资企业控制的几内亚港第一个现代化港口。这也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的重要成果。2020,港口基金项目共收到国家发改委国际开发合作委员会等重大投资项目,并获得路透社2020年“非洲基础设施最佳年度交易奖”。2020年亚太发展金融协会“杰出发展项目奖”等7项荣誉。 疫情期间,项目公司在杜若刚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国资委和国家卫生委员会的要求,于2020年成为第一家成功组织复工的中资企业,并与法国大飞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既实现了投资后第一年的建安投资目标,又实现了2020年项目公司和承包商人员零感染的防疫目标,此外,杜若刚还有五项与海外“投资”有关的工作,我国企业“建运一体化”模式与海外港口业务发展。 4、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贸区仲裁中心/计量争议解决中心副秘书长黄晨亮 黄晨亮,现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贸区仲裁中心/计量争议解决中心副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浙江国际海事司法基地智库涉外法律专家,上海航海学院海商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法学研究所海事与商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法学研究生导师。加入海事仲裁委员会以来,黄晨亮作为办案人员,处理了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仲裁案件,领导和参与了《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标准定期租船合同》条款的起草工作。 参与编写了《标准船舶建造合同》(上海格式)、《船舶标准合同丛书》(上海格式)第一卷、《2006年海事劳动公约履约操作指南》、《船舶建造合同的签订、履约和管理》,《标准船舶融资租赁合同》(上海格式)和《船舶标准合同丛书》(上海格式)第二卷;参与船舶燃油加注纠纷快速处理平台和微信applet的设计与发布;疫情期间,为企业举办了5次免费救助法律讲座,在行业内产生了一定影响。 5.新海联船员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欣 刘欣,现任湖北新海联海员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具有多项培训资格。现任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新余生工业学院副院长/理事,武汉交通职业教育新余生海事学院院长/副院长,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航海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刘欣在工作过程中学习进步,鼓励公司引进西方先进的培训认证课程,自主开发了新的海联培训管理系统,实现了船员培训成果的数字化、可视化; 同时,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船员培训服务质量;任总经理期间,公司连续两年荣获甲级、五星级船员培训机构称号。疫情期间,全员关心、正直、创新,全年完成培训近6000人次;在这段时间内,一个一带一路通过外国高级军官的远程培训,培训1000人左右。 6、山东港日照港二公司卸货船队团支部副书记、卸船机司机李璐 李璐,现任山东港日照港第二公司卸货船队分公司副书记、卸货司机。他是日照港山东港首位“90后”技术专家,年卸货量近百万吨。曾在山东港首届装卸工技能竞赛中获得第四名。他除了技术过硬外,还善于创作内容积极、形式生动的高质量原创网络作品,展示中国港航经济文化建设成果,弘扬青年正能量。 作品先后在人民网、中国工业网、中国港口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发表。他被共青团中央提名为“中国青年好网名”,被山东省六部门授予“山东好网民”荣誉称号。中国新闻社一带一路照片,等待爸爸下班。 7.钱立武,克拉克森柏拉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主任 作为克拉克森上海公司最年轻的董事,钱立武在大型干散货航运方面拥有10多年的经验。他致力于长期租船市场,为客户提供不断优化的综合服务和解决方案。他的客户包括船东、贸易商、船舶运营商、矿山和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加入克拉克森之前,钱立武曾在上海航运交易所工作,并完成了FFA发展研究和《中国航运发展报告》等项目。中欧国际商学院金融MBA,上海市虹口区青年联合会会员。 8、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欧洲钻石快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航线运营中心总经理王海贤 王海贤2005年加入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2015年3月被派往中远海运(欧洲)有限公司任商务部副总经理,负责实施区域航线战略。2021年2月起,任欧洲钻石快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航线运营中心总经理。6年来,他积极实施区域航线战略,通过航线规划和合作谈判,将中远品牌自有的欧洲区域航线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到26个国家和50多个港口码头,将区域船队运力排名从20位提升到4位,在亚洲背景航运公司中排名第一。 疫情期间,王海贤站在欧洲一线,带领部门的德国员工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开拓业务版图。最后,钻石快递业务在2020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区域航线总运营箱容量超过300万标箱,运输总收入4.5亿美元,近6年增长超过600%。目前,钻石一号已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比雷埃夫斯港”,形成“11组16支”的完美网络,形成每周“捷克港”,进一步增强中欧、匈牙利、捷克、奥地利、塞尔维亚等国家间联运的可靠性。 9、王振伟,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 王振伟2011年加入山东海运,现任山东海运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法律总顾问。参与山东远洋集团天然气船队的组建,负责公司境外资产股权结构的设计和建立;带领团队完成公司“十三五”和“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成功地完成了一批股权资产优化和战略投资者在公司业务部门的引进,带领团队完成集团内部船舶业务部门的资产重组,为以后山东航运资本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山东航运成功运营,登陆新三板市场。2019年,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目前,他已带领团队启动公司上市准备工作,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公司资产证券化进程。 10、吴建红,上海英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吴建红2008年加入上海英泰律师事务所,成为合伙人律师。长期专注于航运、船舶、港口等各类法律事务,擅长处理各类物流、海事业务案件的诉讼和非诉讼事项。同时,他还担任多家大型跨国航运物流企业的法律顾问,提供公司日常经营、合同审查与修改、律师见证与合规等多种法律服务。他曾多次代表客户在这一领域有独到的观点和经验,并最终赢得了诉讼。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船东、跨国物流企业、P&I协会保险公司和互联网航运企业。此外,他能够及时洞察航运市场的变化,以其严谨的法律专业思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受到业界和同行的高度赞扬。 四、李德明主要事迹50?1. 李德明的主要事迹包括:领导中国第一艘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的建造和航行,创办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促进了中国南极科学事业的发展;主导研制“渤海一号”卫星,实现了我国对海洋资源的高精度观测和监测;领导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建造和海试,实现了中国深海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2. 李德明之所以被誉为“中国南极之父”、“中国载人深潜之父”、“中国船舶海洋工程之父”,是因为他在这些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3. 此外,李德明还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荣誉,成为中国科技界的杰出代表。 五、你在此来到哈尔威船长牺牲的海域你想说些什么来缅怀哈尔威船长?1、船长,你为了保证“船在人在,船亡人亡.”最后关头和这艘船一起沉入大海,你是这艘船上最伟大的人. 2、你是一个真正的船长,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的死就比泰山还重. 3、你虽然沉入了深渊,但是你伟大的灵魂,你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4、亲爱的船长,我只是一个见习水手,一个孩子,但你在危急关头居然想到了我!亲眼目睹了您沉入深渊的全过程,我的心情庄重而悲痛.船长,我们不会辜负你,我们会向你学习!--克莱芒 |
丙二大管升丙二轮机长需要几门课 |
2023-06-30
|
查看详情 >> |
二类轮机长和二类轮机员有什么区别 |
2023-06-30
|
查看详情 >> |
南大管理科学与工程第四轮学科排名 |
2023-06-30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