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一证书怎么考?(一) 要专业学历和培训 申报乙类和丙类水手及GMDSS限用操作员适任证书的船员,应具有主管机关规定的专业培训时间,进行专业培训或航海类学校的相关专业学历。 (二)要海上资历 申报乙类丙类机工水手适任证书者考试者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后,需6个月的海上实习资历(航区:无限航区、近洋航区、沿海航区均可)。 (三)要专业培训 报乙类、丙类、水手、机工的必须要经过正式培训单位6个月的专业培训,其中必须经过海员“基本安全”和“精通艇伐”专业培训。 (四)要海上实习 乙类丙类水手、机工的船员,获得“考试合格证”后要进行6个月的海上实习(远洋、沿海均可)。 (五)要安全记录 无论队那类船员,凡在海上工作中出现失误或有责任事故的,海事主管部门确认后,按表现和事故情况,确定能否申报各类适任证书。 二、丙一船长扩大航区甲一船长需考哪些科目?丙一升甲一,属于航区扩大。 考试需要四门,即航海学、航海气象、航海英语、船舶管理;评估两门,即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航线设计。其他条件,根据04规则第十五条“持有沿海航区船长或甲板部船员适任证书并实际担任其职务满6个月者,可跨航区申请无限航区相同等级和职务的适任考试、评估”,所以如楼主所言,需半年丙类三副资历。至于培训班嘛,恐怕只能随着甲类三副培训班进行了。 三、船员甲类一等什么意思?甲类船员只有甲类一等,是对于船员等级的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第九条,适任证书的类别、等级、职务和适用范围: (一)适任证书类别分为甲、乙、丙、丁类四种。 (二)适任证书适用的船舶等级分为: 1.一等适任证书:3000总吨及以上或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千瓦及以上船舶; 2.二等适任证书:500至3000总吨或主推进动力装置750至3000千瓦船舶; 3.三等适任证书:未满500总吨或主推进动力装置未满750千瓦船舶。 (三)甲类适任证书适用于: 1.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的船长、大副、二副和三副; 2.无限航区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千瓦及以上船舶的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和三管轮; 3.GMDSS一级无线电电子员; 4.GMDSS二级无线电电子员; 5.GMDSS通用操作员。 四、丙一三管轮考试科目有哪些?丙一三管轮理论考试科目《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管理》《船舶辅机》《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轮机英语》,考试有效期是3年,3年内限考5次。 考试科目:航海学、船舶值班与避碰、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航海英语、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管理、船知舶结构与设备7满门;评估科目:货物积载与系固、海图作业、航线设计、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4门 五、船员证丙类和丁类证的区别?丙类适任证书适用于:沿海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的船长、大副、二副和三副;沿海航区500至3000总吨船舶的船长、大副、二副和三副;沿海航区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千瓦及以上船舶的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和三管轮等。 丁类适任证书适用于:近岸航区未满500总吨船舶的船长、大副、二副和三副;近岸航区主推进动力装置未满750千瓦船舶的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和三管轮;近岸航区未满500总吨船舶的值班水手;近岸航区主推进动力装置未满750千瓦船舶的值班机工 六、丙二实习水手能上丙一船吗?丙二实习水手不可以,需要扩证才能上丙一。两个证书能上的船不一样。 上丙一船海上服务资力12个月就可以啦!不过你考的是丙2证书的话,那没用。需要扩大考试才可以! 丙一证书的船舶吨位是3000总吨以上国内沿海航线船舶 丙二证书的船舶吨位是500总吨---3000总吨之间的国内沿海航线船舶 七、内河一类大管轮换考沿海丙二大管轮需要什么条件?你好,内河一等大管轮只能申请海船丁类大管轮或甲、乙、丙类二管轮。 申请参加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的内河船员,应持有效的内河船舶职务适任证书,最近5年内安全记录良好,且至少具有12个月与其所持证书等级职务相应的内河船舶服务资历。 凡在1998年8月1日前已持有三等或三等以上内河船舶职务适任证书的内河船员,申请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免除对申请人的学历要求;对1998年8月1日以后才持有三等或三等以上内河船舶职务适任证书的内河船员,申请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应满足《04规则》中对相应的申考人的学历要求。 由于各地海事局可能执行不同,请咨询拟报考的海事局。 八、我持沿海丙一水手证,想要申请无限航区水手证书,有什么要求吗?沿海水手要申请无限航区的证书,需要到海事机构认可的航海技术专业学校报名,参加水手的英语考试,近海航线的水手和远洋航线的水手区别就是英语课程,近海航线的水手不学英语,英语考试合格后,还要办理海员证和护照,这些都是跑远洋航线必须的证书。 |
丙二大管升丙二轮机长需要几门课 |
2023-06-30
|
查看详情 >> |
二类轮机长和二类轮机员有什么区别 |
2023-06-30
|
查看详情 >> |
南大管理科学与工程第四轮学科排名 |
2023-06-30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