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高孝洪,主要从事轮机仿真、内燃机代用燃料、智能交通系统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国防工业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任专家组副组长、组长;他所主持的课题获“七五”、“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被评为国家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严新平,主要从事运输机械(系统)监测、诊断与控制;摩擦学系统与磨损预防;智能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运输安全与运载工具智能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等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湖北省青年科技精英和新长征突击手称号;首批入选交通部跨世纪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计划;入选国家教育部“万千骨干教师计划”;教育部“万千骨干教师计划”优秀教师。获得省部级成果19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和湖北省、武汉市等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项目16项。 杨建国,主要从事柴油机监测、诊断与控制;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研究。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曾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机械系做访问学者,;曾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航海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范世东,一直从事动力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与检测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陈辉,长期从事船舶及内燃机系统的计算机实时建模;仿真及仿真训练器的研究;开发工作和智能交通仿真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交通部青年教师奖、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交通部“新世纪”人才学术带头人。 刘正林,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推进系统性能优化、摩擦学系统及表面工程。现任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有5项课题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省教学优秀成果奖;在各种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40多篇论文,其中有4篇被国际四大检索系统“ISTP”收录;8篇被“EI”收录。 鲁凯生,主要从事控制理论与应用、多元有理函数系统和电网络,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测与控制、应用软件开发、GPRS技术应用、单片机和DSP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英国科学文摘等收录50多篇次。有两项科研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部评为优秀项目。 周瑞平 ,长期从事舰船动力装置CAD、船舶动力装置经济性与可靠性、振动与噪声等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特别是轴系集成计算软件、集装箱船和散货船装载仪、柴油机推进轴系振动分析系统、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标准(船舶工业行业标准)等成果,在国防和民用船舶设计、修造、教学等部门得到了很好地应用。近5年来,共主持科研项目11项,参与科研项目18项,现在研项目6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按姓氏笔画顺序) 丁彰雄 向阳 吕林 李格生 周新聪 钟骏杰 赵在理 钱作勤 喻方平 特聘、名誉教师 姓名 所在单位及职务职称 温诗铸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院士 徐滨士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院士 冯常学 美国Bradley University 丁光健 澳大利亚Monsh大学、高级研究员 孙小波 美国IMPCO公司高级工程师 宋又王 德国德中教育交流中心 J.E.S Vena-t 加拿大新 斯威克大学教授 金东寒 711所总工程师、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Mohamad.S.Qatu 美国Ohio州立大学 陆 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交通工程专业终身教授 严 立 大连海事大学金属所、教授 潘卫民 上海711研究所热气机工程中心教授 王 津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教授 彭永和 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总轮机长 周民彪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研发中心研究员级高工 邢申生 长航(集团)货运总公司总工程师兼船技处长 杨其明 北京铁路局北京科学技术研究所 李 健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二、武汉海事院校有哪些?简介:武汉海事职业学院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滠口经济开发区十里棚特1号,交通便利,环境怡人,占地近600亩,现已建成综合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评估楼、船员考试楼、学员公寓、运动场馆等,整体建筑面积近10万多平方米。 教学和训练设施齐全,学院建有30多个媒体教室、500余台教学网络计算机,建有船舶操纵模拟器、船舶轮机模拟器、雷达模拟器、航海仪器实验室、船舶主机实验室、船舶辅机实验室、船舶消防与液货船训练场、客滚船训练场、水上训练基地等30多个实验室。 持有海船三副、三管轮适任证书及以上的教师91人,其中持有无限航区船长、轮机长适任证书的教师30人。注册资本:1457万人民币 三、长江沉船事故?2015年6月1日晚,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东方之星”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省荆州市监利段水域发生翻沉。事发时客船上共有454人,其中旅客403人,船员46人,旅行社工作人员5人。旅客多为旅行社组织出游的老年人,其中有359名游客购买了旅游意外险,其中75岁以下保额10万元,超过75岁保额是5万元。截至6月12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442名遇难者遗体均已找到,身份通过DNA比对确认,遗体全部移交事故善后处理组。沉船事件中12人生还。 8日下午,联合验收组经过两个小时的全面细致检查后确认清理完毕,各方代表分别在验收清单上签字。至此,“东方之星”现场排查清理工作全部完成。 13日起搜救工作结束。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要继续认真细致做好善后处理、事件调查等相关工作。 此前获救的“东方之星”号船长、轮机长已被控制并展开讯问。相关专家还将在船上搜寻工作完成后登船调查。专家将登船分别对船舱整体结构、气象条件以及周边水域水文条件进行调查,解答事发前是否有天气预警,为何有船选择抛锚而“东方之星”却选择续航等疑问。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中共涉及保险金额925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