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电气自动 > 船舶低硫油(船舶低硫油换油程序)
船舶低硫油(船舶低硫油换油程序)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1-08 09:10    点击:213   编辑:admin

1. 船舶低硫油换油程序

低含硫柴油采用的是压燃式,做功效率也比汽机油高,因此现在一些轿车也在使用柴油机。柴油车用来跑长途的居多,且多为长时间的持续运作,柴机油长期处于高速运转的工况下,高温、高氧化的环境对柴机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温抗氧化和热稳定性能:柴油机通常在重负荷的环境下工作,缸内温度长期处于250℃~300℃之间甚至更高。高温环境和严苛工况,容易导致润滑油油品发生氧化变质,热稳定性不好的油品容易形成酸性物质腐蚀发动机,因此高温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使对柴机油的基本要求。

2.良好的粘温性能:柴油车经常跨越东西南北,地域跨度很大,温差也十分明显,从零度以下到几百度的高温,要使润滑油保持一致的润滑性能,就必须要求柴机油能够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粘度不随温度变化太大,始终保持良好的粘度效果。

3.抗磨性:柴油机在高负荷环境下工作,零部件承重压力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润滑油能够适应高负荷的条件,并且能够持续良好的工作,抗磨性必不可少。

4.清静分散性:柴油机在工作时,容易产生积炭和烟炱,这与柴油机的工作环境有关。产生的杂质通过聚集变质,容易对发动机造成磨损。这就要求润滑油能够快速、稳定的清洗发动机内的杂质,使杂质溶解或分散在润滑油里。

5.酸中和性:柴机油在运作过程中容易产生酸性物质,除了自身氧化之外,其自身含有的硫化合物也是产生酸性物质的来源。酸性物质对发动机具有腐蚀性,因此这就要求柴机油具有中和酸性物质的能力,不断中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

当然,高温环境和严苛工况也要求柴机油具有抗泡性、热剪切稳定性、抗磨损性等性能。柴油车不像汽油车换油间隔时间长,柴油车来回跑一次长途可能就要更换机油,更换频率高,但就是在长时间工作的过程中,给润滑油提出了很多高要求。正是随着运输范围和路况要求的不断提升,导致柴机油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2. 船舶低硫油换油程序规定

润滑油等级划分1引 言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的润滑油技术规格为美国石油学会 API规格,国际润滑剂标准化及认证委员会ILSAC规格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 规格。2润滑油质量等级划分2.1 API——美国石油协会用于汽油发动机服务的机油属于API的“S”(服务)类别。目前共有SA、SB、SC、SD、SE、SF、SG、SH、SJ、SL、SM、SN这12种等级,以SN等级为最新。SH到SA机油已过期作废,不再拥有API许可。SJ-用于1997年后生产的采用新型材料和新技术的中高档电喷的汽油机,具有更好的清净分散性和高温抗氧化性,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SL-用于2000年后生产的汽油机,能提高油品的燃油经济性,保护尾气净化系统,防止催化转换器的催化剂中毒,对发动机有更好保护,能提供更长的换油周期。SM-用于2004年后生产的汽油机,能提高氧化安定性,控制沉积物,环保节能,抗磨损及低温性能更优异。SN-用于2010年后生产的汽油机,在活塞的清洁性能方面提高了14%以上,能更有效减少积碳保护涡轮增压。用于柴油发动机服务的机油属于API的“C”(服务)类别。目前CA到CE机油已经过期作废,不再拥有API许可。CF-用于1994年机型-用于各种发动机,尤其间接喷油柴油发动机。CF-2-用于1994年机型-用于重负荷(二冲程),可有效防止磨损、粘环及沉积物生成。CF-4-用于1994年机型-用于高速苛刻四冲程柴油机。在机油耗和活塞沉积物控制方面性能优越。此种油品特别适用于高速公路行驶的重负荷卡车。。CG-4-用于1994年机型-用于低硫燃料

3. 船舶低硫油使用注意事项

船用燃料油现行国家标准GB17411-2015是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船用燃料油标准ISO8217制定的,是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有运动粘度、硫含量、硫化氢、闪点、水分、酸值、总沉淀物等。

  运动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硫含量:残渣燃料油硫含量取决于调合组分油的硫含量,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根据国际海事组织要求,2020年1月1日起,所有行驶在公海区域的船舶使用燃料油的硫含量需低于0.5%m/m。燃料油买方有责任根据船舶发动机的设计、排放法规、设备以及燃料油将要使用区域的现行法规限制,确定燃料油的最大硫含量。

4. 船舶低硫油换油程序样本

大型散装海轮在特殊区域,为了控制硫等排放量,会使用含硫量低于百分之零点五的低硫油,非特殊区域使用含硫量低于百分之三点五的重油,但废气排放必须经过脱硫塔后,仍低于百分之零点五以下,由于开放式脱硫塔在排放冲洗水时,有一定污染性,所以特殊区域不允许使用脱硫塔,只能更换低硫油

5. 船舶低硫油换油程序由谁批准

sp机油清澈。

SP为目前汽油机油的最高级别,机油的等级越高,其各种技术指标越高,可以明显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延长换油的周期和维修周期,并减少汽车保养费用。

由于SP标准的机油要求要低SAPS(低硫、低磷、低灰分)的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效避免过多机油燃烧后的副产物附着在颗粒捕捉器上,从而降低堵塞的可能。

6. 船舶加油后的操作程序

船舶油舱有管道通到左右舷甲板,加油船用管子接上,往里面泵就行了。

7. 船舶低硫油换油程序图

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  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连杆颈,(还有其他)。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曲轴的润滑主要是指与摇臂间轴瓦的润滑和两头固定点的润滑. 这个一般都是压力润滑的,曲轴中间会有油道和各个轴瓦相通,发动机运转以后靠机油泵提供压力供油进行润滑、降温。发动机工作过程就是,活塞经过混合压缩气的燃爆,推动活塞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杆将力传给曲轴,由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也是整个船的源动力。  曲轴制造技术/工艺的进展  1、球墨铸铁曲轴毛坯铸造技术  (1) 熔炼  高温低硫纯净铁水的获得是生产高质量球墨铸铁的关键。国内主要是以冲天炉为主的生产设备,铁水未进行预脱硫处理;其次是高纯生铁少、焦炭质量差。目前已采用双联外加预脱硫的熔炼方法,采用冲天炉熔化铁水,经炉外脱硫,然后在感应电炉中升温并调整成分。目前,在国内铁水成分的检测已普遍采用真空直读光谱仪来进行。  (2) 造型  气流冲击造型工艺明显优于粘土砂型工艺,可获得高精度的曲轴铸件,该工艺制作的砂型具有无反弹变形量等特点,这对于多拐曲轴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曲轴生产厂家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引进气流冲击造型工艺,不过,引进整条生产线的只有极少数厂家,如文登天润曲轴有限公司引进了德国KW铸造生产线。  2、钢曲轴毛坯的锻造技术  近几年来,国内已引进了一批先进的锻造设备,但由于数量少,加之模具制造技术和其他一些设施跟不上,使一部分先进设备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讲,需改造和更新的陈旧的普通锻造设备多,同时,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仍占据主导地位,先进技术有所应用但还不普遍。  3、机械加工技术  目前国内曲轴生产线多数由普通机床和专用机床组成,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粗加工设备多采用多刀车床车削曲轴主轴颈及拐颈,工序的质量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难以达到合理的加工余量。一般精加工采用MQ8260等曲轴磨床粗磨-半精磨-精磨-抛光,通常靠手工操作,加工质量不稳定。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到来,各厂家已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纷纷进行技术改造,全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先进设备和技术,进展速度很快。就目前状况来讲,这些设备和技术基本依赖进口。下面就哈尔滨东安动力、一汽大柴、文登天润曲轴、滨州海得曲轴等公司的情况作以介绍。  哈尔滨东安集团曲轴生产线为全自动柔性流水生产线,粗加工生产线由德国的专机自动线(LINDENMAIER)、数控车-车拉、数控高速随动外铣(BOEHRINGER)、圆角滚压机(HEGENSCHEIDT-MFD)和止推面车滚专机、淬火机(EMA)等组成;精加工生产线由日本的数控高速CBN磨床(TOYODA)、动平衡机、抛光机(IMPCO-NACHI)、检测机、清洗机等组成。连杆轴颈加工则采用了数控高速随动加工技术,全线采用高速CBN砂轮磨削技术,磨削线速度达到120m/s。  文登天润曲轴通过引进德、美、意等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组建了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曲轴生产基地,由CBN磨床、HAAS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意大利SAIMP磨床、德国HELLER曲轴内铣床和SA-FINA抛光机等设备组成的机加工生产线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  一汽大柴曲轴生产线粗、精加工工序位于不同的车间,从而保证了精加工车间的清洁。粗加工有曲轴质量定心机、数控内铣床等设备,精加工设备由英国LANDIS、日本TOYADA数控曲轴磨床等进口先进设备组成。  滨州海得曲轴经过技术改造,组建了数控曲轴机加工生产线,粗加工设备由数控车床、数控曲轴铣床等设备组成,精加工设备由数控磨床、数控砂带抛光机、滚磨光整机等设备组成,近期准备购进日本TOYADA工机数控磨床等关键设备,检验设备有美国ADCOLE曲轴三坐标测量机(见图3)、粗糙度仪等组成。值得一提的是,海得曲轴公司在全国专业曲轴生产厂家中率先应用了球墨铸铁曲轴圆角滚压和滚磨光整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辽宁鸿发曲轴生产线经过技术改造后,主要由三台数控车床(进口VT36、CAK6163、CAK6150)、两台数控内铣(S1-305B)为主的粗加工设备;七台数控曲轴磨床(1台进口CBN砂轮3L1、2台H197B、4台H229B)和荧光磁粉探伤机等精加工设备;去应力采用8台井炉,氮化处理采用7台离子氮化炉,淬火热处理采用法国进口EFD公司生产的CIHM12全自动淬火机床和推杆式回火炉。同时由美国进口的曲轴综合测量仪可以对曲轴进行全尺寸检验,产品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具备了三条生产线同时加工的生产能力。  可以看出,发动机曲轴制造技术进展最为迅速的是机械加工装备,比较典型的加工工艺是铣削和磨削。下面简要介绍GF70M-T曲轴磨床和VDF 315 OM-4高速随动外铣床,其先进程度可见一斑:  GF70M-T曲轴磨床是日本TOYADA工机开发生产的专用曲轴磨床,是为了满足多品种、低成本、高精度、大批量生产需要而设计的数控曲轴磨床。该磨床应用工件回转和砂轮进给伺服联动控制技术,可以一次装夹而不改变曲轴回转中心即可完成所有轴颈的磨削,包括随动跟踪磨削连杆轴颈;采用静压主轴、静压导轨、静压进给丝杠(砂轮头架)和线性光栅闭环控制,使用TOYADA工机生产的GC50 CNC控制系统,磨削轴颈圆度精度可达到0.002mm;采用CBN砂轮,磨削线速度高达120m/s,配双砂轮头架,磨削效率极高。  VDF 315 OM-4高速随动外铣床是德国BOEHRINGER公司专为汽车发动机曲轴设计制造的柔性数控铣床,该设备应用工件回转和铣刀进给伺服连动控制技术,可以一次装夹不改变曲轴回转中心随动跟踪铣削曲轴的连杆轴颈。VDF 315 OM-4高速随动外铣采用一体化复合材料结构床身,工件两端电子同步旋转驱动,具有干式切削、加工精度高、切削效率高等特点;使用SIEMENS 840D CNC控制系统,设备操作说明书在人机界面上,通过输入零件的基本参数即可自动生成加工程序,可以加工长度450~700mm、回转直径在380mm以内的各种曲轴,连杆轴颈直径误差为±0.02mm。  4、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技术  曲轴的热处理关键技术是表面强化处理。球墨铸铁曲轴一般均采用正火处理,为表面处理做好组织准备,表面强化处理一般采用感应淬火或氮化工艺。锻钢曲轴则采用轴颈与圆角淬火工艺。引进的设备有AEG全自动曲轴淬火机床、EMA淬火机床等。  据国外资料介绍,球墨铸铁曲轴采用圆角滚压工艺与离子氮化结合使用进行复合强化,可使整条曲轴的抗疲劳强度提高130%以上。国内部分厂家近几年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曲轴圆角滚压加工方面,德国赫根塞特(HEGENSCHEIDT-MFD AUTOMATIC)生产的机床应用了变压力滚压和矫正专利技术,是比较好的圆角滚压设备,但价格昂贵。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的“曲轴圆角滚压强化与滚压校直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解决了国内企业化巨资引进国外技术的问题,该课题获得了原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曲轴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铸造技术  (1)熔炼  对于高牌号铸铁的熔化,将采用大容量中频炉进行熔炼或变频中频炉熔炼,并采用直读光谱仪检测铁水成分。球墨铸铁处理采用转包,研制新品种球化剂,采用随流孕育、型内孕育及复合孕育等先进孕育方法。熔化过程的各参数实现微机控制和屏幕显示。  (2)造型  消失模铸造将得到发展和推广。在砂型铸造中,无箱射压造型和挤压造型将受到重视并继续在新建厂或改建厂中推广应用。原有的高压造型线将继续使用,其中部分关键元件将得到改进,实现自动组芯和下芯。  2、锻造技术  以热模锻压力机、电液锤为主机的自动线是锻造曲轴生产的发展方向,这些生产线将普遍采用精密剪切下料、辊锻(楔横轧)制坯、中频感应加热、精整液压机精压等先进工艺,同时配有机械手、输送带、带回转台的换模装置等辅机,形成柔性制造系统(FMS)。通过FMS可自动更换工件和模具以及自动进行参数调节,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测量。显示和记录锻件厚度和最大压力等数据并与定值比较,选择最佳变形量以获得优质产品。由中央控制室监控整个系统,实现无人化操作。  3、机械加工技术  曲轴粗加工将广泛采用数控车床、数控内铣床、数控车拉床等先进设备对主轴颈、连杆轴颈进行数控车削、内铣削、车-拉削加工,以有效减少曲轴加工的变形量。曲轴精加工将广泛采用CNC控制的曲轴磨床对其轴颈进行精磨加工。此种磨床将配备砂轮自动动平衡装置、中心架自动跟踪装置、自动测量、自动补偿装置、砂轮自动修整、恒线速度等功能要求,以保证磨削质量的稳定。高精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估计短期内不会改变。  4、热处理技术和表面强化技术  (1)曲轴中频感应淬火  曲轴中频感应淬火将采用微机监控闭环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具有效率高、质量稳定、运行可控等特点。  (2)曲轴软氮化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曲轴来说,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今后将采用微机控制的氮基气氛气体软氮化生产线。氮基气氛气体软氮化生产线由前清洗机(清洗干燥)、预热炉、软氮化炉、冷却油槽、后清洗机(清洗干燥)、控制系统及制气配气等系统组成。  (3)曲轴表面强化技术  球墨铸铁曲轴圆角滚压强化将广泛应用于曲轴加工中,另外,圆角滚压强化加轴颈表面淬火等复合强化工艺也将大量应用于曲轴加工中,锻钢曲轴强化方式将会更多地采用轴颈加圆角淬火处理。  曲轴止推面磨削烧伤工艺分析  在磨削淬火钢曲轴止推面时,可能产生以下3种烧伤:  1.回火烧伤  如果磨削区的温度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止推面表层金属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将转变成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索氏体或托氏体),这种烧伤称为回火烧伤。  2.淬火烧伤  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再加上冷却液的急冷作用,表层金属发生二次淬火,使表层金属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组织,其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体的高,在它的下层,因冷却较慢,出现了硬度比原先的回火马氏体低的回火组织(索氏体或托氏体),这种烧伤称为淬火烧伤。  3.退火烧伤  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而磨削区域又无冷却液进入,表层金属将产生退火组织,表面硬度将急剧下降,这种烧伤称为退火烧伤。在曲轴成形磨削中,多属于此种烧伤。  改善磨削烧伤的途径  磨削热是造成磨削烧伤的根源,故改善磨削烧伤有两个途径:一是尽可能地减少磨削热的产生;二是改善冷却条件,尽量使产生的热量少传入工件。  1.有沉割槽的曲轴止推轴颈  在图1中,曲轴止推轴颈有较深的沉割槽,而沉割槽已在以前工序加工好,在磨削时不用磨削沉割槽,只需磨削止推轴颈和两个止推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使用成形砂轮磨削,只要使用强力冷却、合理的磨削余量和选择好砂轮参数,一般情况下可以避免磨削烧伤缺陷的出现。在使用窄砂轮磨削止推轴颈时,可采用的方案是:调整程序和砂轮的角度磨削,使砂轮从轴颈的右侧以斜切方式进入,磨削至要求尺寸,再快速沿原角度方向斜退出;使砂轮从轴颈的左侧以斜切方式进入,磨削至要求尺寸,再快速沿原角度方向斜退出;使砂轮从轴颈的中间快速切入磨削至要求尺寸,再快速退出。在上述磨削时,要应用强力冷却。至此,止推轴颈及两侧面磨削完毕。  2.无沉割槽的曲轴止推轴颈  图2所示曲轴止推轴颈无沉割槽,在磨削时需磨削止推轴颈和两个止推面,另外还有两个成形圆角。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使用窄砂轮磨削,使用强力冷却,也很难避免磨削烧伤缺陷的出现。下面分两种磨削方式来分述解决方案:  (1)成形磨削。在成形磨削中,其产生烧伤的主要原因是磨削热的大量积累和冷却液无法进入而造成的退火烧伤,退火烧伤造成曲轴止推面硬度下降,表层产生退火组织,止推面的耐磨性变差,严重影响发动机的运行稳定性。根据其造成烧伤的主要因素,我们分别从3个方面入手:选择合适的砂轮、选择合理的磨削余量和改善冷却条件。  ①选择合适的砂轮。淬火钢曲轴止推面硬度高、面积大,砂粒易磨钝。为了避免砂粒磨钝而产生大量磨削热,砂轮硬度宜选软些,以便磨钝的砂粒及时脱落,保持砂轮的自锐性。组织较软的砂轮气孔多,其中可以容纳切屑,避免砂轮堵塞,又可将冷却液或空气带入磨削区域,从而使磨削区域温度降低。  在保证曲轴止推面粗糙度要求的前提下,宜选择较粗粒度的砂轮,以达到较高的去除比率;另外,砂轮必须精细地平衡,以便砂轮工作时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砂轮必须及时修整以保持其锋利;影响砂轮修整频次的因素很多,包括被磨材料的纯度和类型、冷却液的净度等;修整砂轮的金刚石支座必须牢固,若金刚石表面上有0.5~0.6mm的磨损量,标志金刚石已磨钝了,应及时更换;严格控制砂轮传动系统及砂轮心轴的间隙;砂轮传动带松紧调整合适。  ②选择合理的磨削余量和磨削参数。在生产实践中,常以提高工件速度,减少径向进给量来减少工件表面烧伤和裂纹。有一种经验为0.1mm磨削法,即在最后加工的0.1mm余量中,逐渐减少进给量,可以去掉前两次磨削行程中产生的表面损伤层,以减少磨削烧伤。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曲轴止推轴颈多工序磨削,分为粗磨、半精磨和静磨等工序。经过多工序磨削后,曲轴止推轴颈直径余量为0.15~0.25mm,止推面单边余量为0.04~0.07mm,成形磨削再配以强力冷却等措施,可有效避免烧伤缺陷的产生。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合理的磨削余量,还可以防止止推面出现喇叭口形状(因防止烧伤,一般选择较软的砂轮,余量太大,磨粒脱落较块,容易出现锥面)。  ③改善冷却条件,实施强力冷却。冷却液必须有效充分,冷却液必须喷到磨削区域;流量一般为40~45L/min,以实现充分冷却;压力一般为0.8~1.2N/mm2,以冲去粘在砂轮上的切屑;保持冷却液的纯净,妥善地过滤,以清除冷却液的切屑、磨粒等脏物;冷却液的容器要足够大,以免掺入过多的气体或泡沫;防止冷却液的温度急剧升高或降低,一般控制冷却系统的容积和工作间的室温,就足以控制冷却液的温度,然而在特殊储况下应当使用散热器。  (2)窄砂轮磨削(砂轮宽度低于止推轴颈档宽尺寸)。在使用窄砂轮磨削中,成形磨削采用的防烧伤措施均可应用于此种方法的磨削,只不过窄砂轮磨削在砂轮进给方式上可有更多的选择。一种是径向切入法磨削,此种磨削如调整不当可造成前文所述的喇叭口形状;另一种是斜切方式磨削,第一步,使砂轮从轴颈的右侧以斜切方式进入,磨削至要求尺寸,再快速沿原角度方向斜退出;第二步,使砂轮从轴颈的左侧以斜切方式进入,磨削至要求尺寸,再快速沿原角度方向斜退出;第三步,使砂轮从轴颈的中间快速切入磨削至要求尺寸,再快速推出。其工序磨削余量和冷却方式与成形磨削采用一致的参数。

8. 船舶换油操作

1、降低原动机转速;

2、减少气隙;

3、检查变阻器;

4、应随着注意电流表勿使其超过额定值,并注意负载的功率因数是否太低,以免使磁场线圈过热;

5、更换磁场线圈;

6、拆换已短路的线圈;

7、将电机内部吹干净 轴承过热;

8、更换轴承;

9、用煤油清洗轴承换油,加油工具要保持清洁;

10、重新对接,校正中心轴线。

9. 船舶低硫油换油程序是什么

换油周期可以达到10万公里

劲霸K10用的是低灰分、低硫、低磷的配方,比较环保,满足国六排放标准。K10是全合成油,还有高动能保护技术,能做到油耗更低、发动机保护更好,使用寿命更长。K10氧化稳定性比之前的产品提高了250%、抗沉积性提高了80%,抗磨损性能提高了70%。

10. 船舶使用低硫燃油指南

中国石化生产的是低硫船用燃料油。

2019年12月27日,中国石化镇海炼化首罐4500吨低硫船用燃料油分析合格,标志着镇海炼化已做好低硫船用燃料油出厂准备。

低硫船用燃料油与一般重质船用燃料油相比,硫含量从3.5%下降到0.5%,能够有效降低油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镇海炼化自接到生产任务后,多次组织攻关会,寻找适产组分,通过对各调和组分的预测分析及分批试验,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最终确定采用加氢精制蜡油等组分进行调和生产。

同时,为满足船用燃料油的生产、调和和出厂要求,从7月开始,该公司对低硫船用燃料油产品罐及组分进罐流程、出厂流程进行设计改造,目前已具备20万吨/年低硫船用燃料油加工和出厂能力。

11. 船舶进长江怎么换低硫油

怎样种植管理油菜能高产: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的含油量约占种子干重的35—45%,菜油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近年来由于优质油菜(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1%或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单低油菜和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双低油菜)的育成和推广,菜油品质大有提高,人体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提高近一倍,芥酸含量甚微,不含胆固醇。是人民生活中主要的生活用油;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机械、化工、纺织、医药都有广泛的用途。油饼含蛋白质40%左右,低硫甙含量的饼粕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提高油菜产量,不仅能为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促进轻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而且能培肥土壤,为后作提供早茬口、肥茬口,减少化肥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一、 选用良种

良种是增产的内在因素,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各品种的增产优势,要因地制宜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和农业部推荐的适合长江流域种植的中熟、中晚熟的优质高产杂交良种。如:湘杂油4号,油研10号,油研50、万油25等。

二、 适期早播

根据气候、种植制度和品种特性,抓住有利时段,适期早播,利用冬前温光资源,避免秋季连阴雨的危害,促进秋发,形成壮苗越冬,为高产奠定基础。中晚熟品种的适宜播期,坝区为9月中旬上候,其它地区为中旬下候;中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推迟7—10天播种,早熟品种比中熟品种推迟7—10天播种。

三、培育壮苗

培育矮健壮苗适时早栽是夺取油菜高产的关键环节。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保证年前有较大的营养生长体和健壮的根系生长,为春后迅速转向生殖生长,形成大量分枝花序和有效荚果打下基础。必须革除苗床面积小,栽老弱苗,高脚苗的习惯。

(一)壮苗的形态特征 株型矮健紧凑,叶密集丛生,根颈粗短,无高脚苗,弯脚苗,叶数多(6—7片),叶大而厚,叶柄短,苗高17—20cm,根颈粗0.6—0.7cm;主根粗壮,支根、细根多;无病虫害。

(二)培育壮苗的技术环节 1、选好留足苗床地,苗床应选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地势平坦、肥沃疏松、靠近大田且两年未种十字花科作物的砂壤土作苗床。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例为1:5—7,每亩苗床播种0.5公斤左右。2、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整地应做到“细、平、实”,才能保证播种时落籽均匀,深浅一致。苗床按1.3—1.7m开沟作厢,以便田间管理。苗床底肥,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粪20—30担,尿素5公斤,过磷磷酸钙20—25公斤,草木灰或堆渣肥100公斤,硼砂1公斤,将肥料均匀泼、撒在厢面上,欠入土中,做到土、肥混合均匀。3、适时播种。4、分厢定量,稀撒匀播。播前晒种1—2天提高种子的活力,将种子分厢定量并拌适量的草木灰均匀撒播,用细土或灰渣肥盖种。5、加强苗床管理。苗床管理要做到两早两勤。(1)早间苗、定苗。油菜幼苗生长较快,间苗稍迟就易形成高脚苗、弯脚苗。一般间苗2—3次,齐苗后第一次间苗,将拥挤成丛的苗拔去,做到苗不挤苗。有一片真叶时间第二次苗,保持苗距3—6cm,做到苗与苗之间叶不搭叶。有三片真叶时定苗,保持苗距8—9cm左右。(2)早追肥。油菜种子小,出苗时即处于“离乳期”,必须及早追肥,方能防止老苗。一般在定苗时施第一次追肥,隔10天左右看苗酌情施第二次追肥。移栽前6—7天施一次“送嫁肥”促进多发新根,移栽后成活返青快。(3)勤防病虫。苗床期油菜的主要病虫有蚜虫、菜青虫、霜霉病、猝倒病等,用10%的吡虫子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蚜虫,用20%氰戊菊酯乳油每亩20ml防治菜青虫,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猝倒病和霜霉病。必须早治、勤治,移栽前一天全面防治一次。(4)勤排灌。遇干旱及时浇水,雨多土湿要及时理沟排水。6、喷施多效唑培育矮壮苗。多效唑能有效地调控油菜幼苗生长发育。在三叶期亩用15%多效唑粉剂30克兑水50公斤喷施一次可以促进幼苗叶数增加,根颈增粗,叶柄变短,叶和根的干重增加,移栽后成活快,抗性增强,增产显著,同时还可以提高苗床利用率20—30%。使用多效唑需注意:播种期要适当提早,增加施肥量,幼苗长势不旺的不能施用多效唑。

四、 整地移栽

(一)精细整地。油菜对土壤及整地质量的要求 油菜需要肥沃疏松、水分适宜酸碱度(PH值)为5.5—7.5,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的土壤条件,才能满足良好的生长发育要求。油菜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深耕整细,较好地调节土、水、气、热之间的关系,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释放,确保高产。

1、稻田 稻田种油菜关键是搞好开沟排水。无论是推行免耕或翻耕。一般应在水稻“散籽”时排水。免耕田在水稻收后抢晴挖沟开厢排水,翻耕田要及时翻耕炕土。厢宽2—3米,开好主沟、厢沟、围沟,主沟深50cm,宽40cm;厢沟、围沟深宽各33cm,做到沟沟相通,防湿除涝。

在欠地前10天用化学除草剂20%克芜踪水剂亩用100—200g兑水40公斤喷雾。移栽前1—2天欠细整平,清理沟内散土。

2、旱地 当前季作物收后深翻23—27cm,清除四周杂草,施足底肥,开好厢沟和围沟,以利排水。

(二)适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 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还必须抓紧季节适时早栽,力争冬前有较长的有效生长期。一般苗龄在25—35天移栽为宜,控制移栽至冬前应有40—50天的有效生长期,以利形成壮苗越冬。为了取苗时少伤根,多带土,取苗前一天用水浇湿苗床。移栽时严格要求 “三带”、“三要”、“三边”和“四栽四不栽”。

“三带”是:带泥、带肥、带药到本田。

“三要”是;行要栽直,根要栽稳,苗要栽正。

“三边”是;边取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

“四栽四不栽”是:大小苗分栽不混栽,栽新鲜苗不栽隔夜苗,栽直根苗不栽弯根苗,栽壮苗不栽弱苗。保证移栽质量,以利成活返青快,加速新根和叶片生长。

五、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就是合理安排单位面积上的种植密度,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达到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高产的目的。根据土壤、施肥水平、品种特性和播期等,调整种植密度,做到合理密植。过稀过密都会影响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生长,发挥不出品种的增产潜力。

(一)合理密植的原则:

1、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施肥水平较高,排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宜稀,反之则增大密度。

2、早播早栽,生育期增长,密度宜稀,反之则增大密度。

3、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分枝部位低的品种,种植密度宜稀,反之宜密。

4、低坝秋冬气温较高,油菜生长势较旺,株体大,种植密度宜稀;高寒山区宜密。

(二)种植密度

种植方式实行条栽。即移栽时采取6尺开厢,行距1.2尺,株距1尺,每窝栽1株,亩栽5000株。

六、科学施肥

(一)油菜需肥量和吸肥特性

优质杂交油菜植株都比较高大,需肥量较大。亩产100公斤菜籽需纯氮8—11公斤,五氧化二磷3—3.9公斤,氧化钾7.5—11.8公斤,氮:磷:钾约为1:0.4:1。甘篮型油菜对磷、硼肥反应较敏感,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5mg/kg,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时,就出现明显的缺素症状。油菜在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营养吸收,苗期和蕾苔期对氮肥,分别约占总量的42—44%和33—46%;蕾苔期对磷、钾的需要量分别约占总量的22—65%和54—66%。

(二)施肥原则及时期

在施肥原则:坚持氮、磷、钾、硼配合施,有机与无机结合施,硼砂必须施。

在施肥时期:应掌握底肥足,苗肥早,苔肥稳,花肥巧的原则。

1、 施足底肥 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硼砂1公斤(硼肥6小包),拌匀混合堆沤10—15天,施入厢面欠入土中或集中施入窝中。

2、 早施、苗肥 在移栽成活后或直播定苗后,及时亩施人畜粪20—30担,尿素5公斤,以利促进冬前幼苗生长。

3、 重施腊肥 亩施发酵油饼15—2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水粪15—20担或尿素7—10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保冬壮,促春发。

4、稳施苔肥 苔高17cm左右时施用苔肥,亩施人畜粪15—30担,尿素5—8公斤。

5、巧施花肥 用0.2—0.4%的磷酸二氢钾液喷施,提高千粒重和含油率。

6、硼肥必施

(1)硼在生产中的作用

硼对促进油菜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分配,加速生长点分生组织的生长,促进花器官分化发育,刺激花粉粒发芽和花粉管伸长,对维持叶绿体正常结构和增强植株对菌核病等真菌病害的抵抗力,都有重要作用。油菜缺硼会产生“萎缩不实症”,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施用硼肥一般可增产20%以上,对严重缺硼的土壤可增产50—60%,且含油量提高。

(2)油菜缺硼症状

土壤中严重缺硼(有效硼含量低于0.4mg/kg),造成油菜苗期和苔期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根的木质部空心呈褐色或发生根肿;叶片皱缩,下部叶倒卷,叶色失绿(甘蓝型油菜呈紫红色,白菜型油菜呈淡黄色);抗逆性弱,大多数病株越冬时萎缩死亡。少数越冬病株,蕾苔延伸缓慢,或纵向破裂,不能正常开花,多畸型角果,果内籽粒少,严重影响产量。因此,适量增施硼肥效果十分显著。

(3)施硼方法

先是亩用硼砂1公斤与有机渣肥、磷钾肥混匀基施。在基施的基础上,在苔高17cm时叶面再喷施一次,浓度为硼砂0.1公斤(先用少量50℃热水溶化)兑水50公斤。叶面喷硼选择晴天下午为宜,做到每张叶片喷湿。

七、加强管理

( 一)查苗补缺 移栽7天后,对缺苗要立即带土补栽,保证全苗。

(二)清沟排湿 理通三沟,排除渍水,减轻湿害和病害的发生。

(三)中耕培土 油菜移栽返青后应及时浅耕松土,促根壮苗,清理杂草。

(四)病虫草害防治

杂草防治,翻耕欠地前10天,亩用20%克芜踪水剂0.1—0.2公斤兑水40公斤喷雾或亩用10%草甘膦水剂0.5—1公斤加0.1公斤洗衣粉兑水30——50公斤喷雾。

病虫防治,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蚜虫和菜青虫。菌核病、霜霉病的防治: 1、水旱轮作,减少病源量;2、用10%的盐水选种,剔除病籽和菌核;3、清理三沟,排水防渍,降低湿度;4、合理密植,建立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5、摘除老、黄、病叶;6、药剂防治,在苗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霜霉病,初花期用500——1000倍液防治菌核病,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菜青虫和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八、油菜生产技术农时历

月份 物候期 农事操作要求

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及大田准备期 1、水稻收后立即挖沟开厢排水,厢面无水时翻田炕土2、选择好地作苗床,施足底肥欠细整流器平,晒种2天后拌少量草木灰适时均匀撒播,播后用人畜粪泼施,用草木灰盖种,再用毒饵撒于厢面。

9月中旬至10上旬:苗床管理及耕整大田 1、一叶一心和三叶一心时各施一次人畜粪水加少量尿素提苗。2、三叶一心时喷施多效唑培育矮壮苗。3、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4、大田底以农家肥为主,搭配氮、磷、钾、硼,将肥料欠入土中。

10月中旬至10下旬:移栽期 1、移栽前7天施一次“送嫁肥”;移栽前2天喷一次农药。2、精细移栽,栽后施定根肥水。3、上等肥力田亩栽4000—4500株,中等肥力田栽4500—4800株,下等肥力田栽5000株。4、10月下旬下候移栽结束。

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苗前期 1、移栽后7天查苗补缺,保证全苗。2、栽后10天追第一次苗肥,以后看苗情再施一次,3、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和霜霉病。4、天干抗旱,多雨排涝。5、中耕、除草、培土。

12月中旬至1月下旬:苗后期 1、到“冬至节”时,油菜绿叶数应达13片左右。2、12月中下至1月上旬重施一次开盘肥。3、1月下旬于晴天下午第一次打老、黄、病叶。

1月中旬至2月下旬 蕾苔期 1、月上中旬苔高约5寸时在晴天下午喷施一次0。2%的硼砂液。2、在2月下旬再打一次老、黄、病叶。

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开花期 1、初花后7天左右用药菌核病,一周后再用药一次。2、3月上旬或中旬第三次打老、黄、病叶。3、对长势较差的再施一次人畜粪水或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液。4、注意理沟排湿。

3月下旬至4月下旬:灌浆结实期 1、重点防治蚜虫。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收获期 1、当全田2/3的角果呈枇杷黄色,主序中下部角果内籽粒现黄色时即可收获。2、脱粒后即时凉晒,除去杂质,当水份降到9%以下即可装袋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