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尔海军造船厂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德国) 排水量14247吨(标准) 18500(满载)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是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后,德国被容许合法摆脱《凡尔赛和约》建造大型舰只后,建造的破交作战用的大型远洋巡洋舰,具有舰体长、长宽比大、航速高的特点。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首舰1935年开工,1937年下水,1939年服役,计划建造5艘,实际完成3艘,分别为“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和欧根亲王号 主炮8门203毫米主炮,12门105毫米高平炮 12门37毫米高炮,8门20毫米高炮 1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尺寸长212米,宽21.3米,吃水7.2米 功率133631马力,续航力6500海里/17节 航速32.5节,载机4架,舰员1450人 1940年2月17日,”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交付舰队并投入作战使用,并开始攻击盟军,参加了“威塞演习”对挪威作战行动,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大西洋作战。1945年5月3日在基尔德意志船厂的船坞中被其舰员炸毁,船体在1948~1949年间被英国人拖到海肯多夫沙洲拆毁 2. 德国海军造船厂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废弃《凡尔赛条约》,恢复征兵制,德国再武装正式开始,同年6月,为了表示无意向英国挑战,德国主动向英国提出把德国海军的吨位限制在英国海军的35%,英国马上同意并签订了英德海军条约,这解除了德国海军的最後一条枷锁。 德国海军开始扩军,可以在建造5只旧战舰的替代舰的同时,在1936年度开始建造“装甲舰F”一只真正的战列舰,这艘德国海军大规模扩军计划中代号“装甲舰F”的第一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海军自1918年以后建造的第一艘真正的战列舰。 英德海军协定允许德国的新式战舰装备十六英寸主炮,但是德国还没有制造这种口径舰炮的经验,德国人在这之前所研制的最大口径舰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380毫米口径舰炮,为了避免风险和设计难度拖延进度,决定新开发一种380毫米口径主炮装备俾斯麦号战列舰。 俾斯麦级舰体受穿越基尔运河水深限制,适度加宽舰体减少吃水,长宽比为6.67∶1,上层建筑比较紧凑,提高了舰体的稳定性。由于是德国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首次建造纯正的战列舰,为了降低风险,保证研制进度,尽量采用现成的技术,决定采用双联装380毫米口径舰炮,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各布置两座。 其主炮理论射速很高,达到同期战列舰的最高水平,主炮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在中近交战距离拥有很好的威力,但远距离着靶存速性能相应降低。 其装甲防护沿用“全面防护”的设计模式,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尺度,其主装甲堡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同时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 此外,该舰在实现大防护尺度的同时,依赖大防护尺度提供的空间补偿,主水平装甲安排在第三甲板,让其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于弹道上,使舰体要害部位的防护也得到了强化,超越同期建造的战列舰。 1936年7月1日,俾斯麦号战列舰在汉堡港的布隆——富斯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俾斯麦号以普鲁士王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总理人称“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候爵(1815年-1898年)命名,1939年2月14日,俾斯麦号举行下水仪式。俾斯麦候爵的孙女——多萝西亚·冯·洛伊文费尔德女士被请来参加下水仪式。 1940年9月15日,俾斯麦号完成了晒装工程,通过基尔运河前往波罗的海进行海试,1940年8月24日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式服役。 3. 基尔德意志船厂袖珍战列舰是英国在一战以后提出来的一种舰种,最出名的为二战时期德国海军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主要是用于海上破交战。 德意志级战列舰(又称:装甲舰或袖珍战列舰),是二战前德国建造的一级战列舰。 德意志级战列舰实际上是另一个类似战列巡洋舰的方案,不是轻型的战列舰,而是非常重火力的巡洋舰,体形比较小,装有六门280毫米口径主炮,不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而是使用柴油机做动力,二战中德国海军将其重新划分为重巡洋舰,也可以被划分为一战前后盛行的装甲巡洋舰。 德意志级战列舰首舰“德意志”号于1929年2月5日在德国基尔的德意志船厂辅设龙骨,1931年5月19日下水,1931年6月25日服役,计划建造5艘,实际建造了3艘。 4. 基尔海军造船厂地址德意志级战列巡洋舰,国外称装甲舰或者袭击舰。包括“德意志”号(Deutshland),“舍尔海军上将”号(Admiral Scheer),和“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Admiral Graf.Spee)。“德意志”号是基尔的德意志船厂建造。“舍尔海军上将”号和“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均是,威廉港海军船厂建造。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有“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格奈森瑙”号(Gneisenau)。 “沙恩霍斯特”号是,基尔的德意志船厂建造。“格奈森瑙”号是,威廉港海军船厂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有“俾斯麦”号(Bismarck)和“提尔皮茨”号(Tirpitz)“俾斯麦”号在汉堡布洛姆·福斯船厂建造。“提尔皮茨”号是威廉港海军船厂建造。之后的兴登堡级战列舰等建造计划被取消,材料用在潜艇上。 5. 塞瓦斯托波尔海军造船厂克里米亚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有众多的深水良港,曾是前苏联的军工造船基地。在克里米亚的刻苏、费奥多西亚、塞瓦斯托波尔等地均建有大型造船厂,在辛菲罗波尔设有无线电厂。据统计,克里米亚几乎有一半居民从事军工造船行业。 6. 苏联海军造船厂北德文斯克造船厂: 611型(Z级)柴电潜艇、G级弹道导弹潜艇(AB611和629型、627型(N级)核潜艇、阿尔法级、基洛级(为中国建造) 星造船厂(主要负责拆解潜艇) 截至2007年4月1日,该厂拆解了2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扬基级”与"德尔塔-1, -2, -3级"),8艘攻击型核潜艇(“维克托-1, -2, -3级”),2艘奥斯卡级核潜艇等等。 海军部造船厂 1973年至1998年期间,该船厂建造了298艘潜艇,其中包括41艘核潜艇,以及68艘特种潜艇。包括Sever-2型,Tinro-2型,bentos型,Tetis型,Osa型,Argus型和Osmotr型,以及L级潜艇,U级潜艇,X级潜艇,贝罗加级潜艇,Paltus级潜艇。近期建造的潜艇主要有为建造的基洛级潜艇和新式柴电潜艇拉达级潜艇。 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 从1930年2月23日开始建造潜艇,1960年开始建造核潜艇。如C级核潜艇、麦克级核潜艇、塞拉级核潜艇等,常规潜艇包括W级潜艇、R级潜艇、J级潜艇、G级潜艇。2005年为中国建造了一艘基洛级潜艇。 阿穆尔造船厂。原称为列宁共青团第199工厂。(主要为太平洋舰队制造常规潜艇与核潜艇) 1941年前建造Л-11、Л-12两条潜艇。 后造过Y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和D-I级弹道导弹核潜艇,1970年代末开始建造维克托-III级攻击核潜艇以及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基洛级潜艇。目前也建造民用船舶。1936年-2008年,造船厂共建造了270艘舰艇和船只,其中包括56艘核潜艇、41艘柴电潜艇、36艘水面战舰、137艘民用船只。 7. 德国基尔造船厂一艘! 齐柏林号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建造的航空母舰,也是历史上德国唯一下水过的一艘航空母舰! 1936年12月28日在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安放龙骨起造的齐柏林伯爵号,是德国海军在二战时充满野心的“Z计划”之一部分! 8. 海参崴造船厂海参崴的房价也不便宜,市中心的房价大都在1.1万到2.5万人民币左右,当地房子没有房产税,永久产权,无公摊,买房时有1.5%的税和印花税。 1860年11月14日是一个值得所有国人记住的日子,因为就是在这一天,当时的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窃取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并把海参崴改成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统治东方。 如今海参崴是俄罗斯远东联邦区行政中心,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端终点,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驻有俄太平洋舰队,每年的俄罗斯海军节,成了当地最热闹的节日。 海参崴距离莫斯科9288公里,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夏季凉爽舒适,是避暑的好地方。冬季寒冷湿润,降雪较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天然良港。 海参崴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属于最大城市,但经济非常一般,没啥像样的工业,全指望该地区的港口存活,港口内有船厂,当地大部分人从事和港口有关的工作,工资不算高,普通职工的月收入大都在1500元到2300元左右(人民币)。 如今海参崴的户籍居民大都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朝鲜人,也有中国人,但不是当地的,都是从国内去那边做生意的,海参崴也和俄罗斯其他地方一样,没什么轻工业,所有的生活用品几乎全是进口我国的。另外当地日本人和韩国人也不少,以开料理店的居多。 |
上一篇:上海最大的造船厂(上海有哪些造船厂子) | 下一篇:上海船厂地块(上海船厂地块拍卖) |
bw环球航运集团(bw船舶公司) |
2023-03-10
|
查看详情 >> |
散货船水尺计量(散货船水尺计量原理) |
2022-12-17
|
查看详情 >> |
厦门散货国内水运(厦门散货码头) |
2022-12-17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