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的造船业行情如何华一船舶位于江苏常州,在1997年成立的常州市武进天马船艇厂的基础上注资2000万元成立的一家制造玻璃钢船舶的企业,属常州玻璃钢造船业老牌企业之一。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高性能船舶生产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等一系列服务。交货快,厂家直销,经久耐用,造型美观,物美价廉,产品齐全,规格多样。 我公司是一家从事画舫船,公园游船,观光游艇,公务执法艇等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玻璃钢制造企业。 公司产品设计新颖、性能稳定、品质优良、做工精湛。我们以“高标准、高品质、高服务”为经营理念,用玻璃钢船舶制造技术,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公司先后获得了江苏省船舶检验局颁发的《船舶修造厂生产技术条件认可证书》;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了由船舶检验和海事部门颁发的“质量优胜企业”“质量信得过企业”等荣誉。 公司一贯秉承“以科技为生产力、以高品质协同市场发展、以诚信赢得市场”的发展原则,努力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使得公司迅速发展。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拼搏有游船、游艇近200个品种,坚持以人为本,技术力量为坚强后盾,不断开发设计多类型船舶来满足客户和多元化市场需求。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公司为适应市场发展,将增加铝合金船、钢制船和玻钢结合艇的设计研发。 为不断扩大的市场前景下,为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我公司已于2014年在常州金坛薛埠工业园区选址新建生产基地,新厂房建设1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总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60亩,2016年年底正式投入生产运营,旨在打造玻璃钢船艇制造企业,建造高质量的玻璃钢游艇! 2. 目前造船业的市场情况中国在2020时隔两年再次在造船领域重夺全球第一霸主地位,新船接单量全球占比高达48.8%。曾经的造船霸主——韩国位居第二,而日本则仅排在全球第三,全球市场份额约为7%。中国造船曾经在2021年一季度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5%、41.5%和42.4%,三大指标继续位居全球领先位置。尤其在全球造船业激烈的竞争中,成绩相当不错。 2021 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手持订单量为 18913 万载重吨,中国占有 45.79%,韩国占有 34.9%,日本占有 15.66%;全球造船完工量为 4663 万载重吨,中国占有 44.86%,韩国占有 32.10%, 日本占有 20.07%;全球新接订单量为 7497 万载重吨,中国占有 51.01%, 韩国占有 39.83%,日本占有 7.62%。可以看出,中国现有订单量是全球最多的,接单量更是占比超过50%,未来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 根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所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的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中国包括三家国有造船集团(中远海运重工、招商局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和两家民营船厂(扬子江船业和新世纪造船)在内的Top 5造船集团今年已接单356艘合1,159万修正总吨,以修正总吨计占全国接单量的86%,这一比例在2015年为67%。目前,中国Top 5造船集团手持订单占比为78%。 3. 中国造船业景气指数英国造船业为英国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世界航运业比较景气,因此,造船业的前景比较好。萊垍頭條 4. 今年造船行情不会下跌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2021年下半年钢材价格难以出现明显下降的可能,全年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1.从需求看,由于前期钢材价格上涨速度较快、幅度较大,造船、家电等下游用钢行业难以承受钢价持续高位,后期钢价难以持续大幅上涨。 2.从长远看,钢铁进出口政策调整将有利于减少对进口铁矿石依赖,调整国内供需关系;新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将促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5. 中国造船业发展趋势最有前景主要从事船舶设计类的工作的职位,其岗位规划主要是从助理设计师→设计师→设计经理→设计总监。 这需要实习生从助理设计师做起,所以,对于刚刚进入船舶行业的新人而言,助理设计师是比较热门的职位。 其中也是相对于技术部而言,设计部下船厂的时间相对较少,工作环境较为舒适,是众多新船人追求的部门。 但由于设计部与技术部门相关性较高,需要有一定的现场工作基础,在实习过程中还需设计部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生产经验,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6. 造船业价格指数全球经济最发达的10个城市,美国独占4个,中国拥有2个,日本、法国、英国、韩国各有1个。这十个国家,简单的可以分成三个档次。 第一档次:纽约、东京都 纽约和东京都可谓双子星,高中状元和榜眼,也是全世界独有的两个GDP过万亿美元的城市。 纽约 一座城市的GDP总量达到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如果把东京都或纽约当作一个独立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几乎等同于世界排名第16位的印度尼西亚。印尼2020年的GDP总量为1.06万亿美元,但是人口足足有2.62亿之多,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而东京都人口仅为1378万,纽约更是只有区区850万,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富可敌国! 原先东京都的经济总量一直高于纽约,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但由于整个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纽约后来居上,反超东京都,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家与城市是相辅相成的,日本经济的低迷直接拖累了东京都的发展。 纽约,位于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被誉为“世界之都”,纽约被GAWC评为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 有17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位于纽约,最出名的,是位于曼哈顿的华尔街,被誉为世界的金融中心。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证交所。纽约时代广场位于百老汇剧院区枢纽,被称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娱乐产业的中心之一。纽约还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等名校。 纽约曼哈顿金融区 但光鲜亮丽的背后,却又是美流浪汉最多的城市,最新数据显示,流浪汉人数已接近不可思议的10万人!流浪汉大多是破产者,付不起房租只能露宿街头,可想而知,当地的治安有多差,民众晚上一般根本不敢出门。此外,纽约的地铁曾经是城市之光,但现在之破败,犹如第三世界。 而东京都,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东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东京都是日本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时尚之都,服装走秀闻名世界。 东京都拥有47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同时有超过日本一半的大学,著名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都在这里。 东京 东京都所在的东京都市圈人口达3850万,汇聚了日本30%的人口,创造了日本40%的GDP。太过繁华,导致全日本的年轻人都想去东京都生活工作。日本其他地区因为东京都市圈的虹吸效应,日渐衰落,就连第二大城市大阪都不能幸免。 第二档次:洛杉矶、伦敦、巴黎、芝加哥和休斯敦。 以上五个城市GDP总量在6000亿到7500亿美元之间,彼此差距不大,但距离前二名还是有一定距离,尚且看不到超越的可能性。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第一大城市,也是美国第二大城市,被称为“天使之城”。全市拥有400万的人口,GDP总量超过7千亿美元。洛杉矶最有名的当然是好莱坞,是美国的娱乐中心,也是重要的工商业、贸易、科教、娱乐和体育中心。洛杉矶还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高校,比如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等。 洛杉矶 如果说纽约和东京是世界的双子星,那么,伦敦和巴黎就是欧洲的双子星,欧洲没有第三座城市可与之比肩。伦敦是欧洲金融中心,跟纽约和香港并称为“纽伦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巴黎是浪漫之都、时尚之都,全球奢侈品牌聚集地,是女性最向往的购物天堂。 巴黎 芝加哥,位于美国密歇根湖的南部,全美第三大城市,美国制造业中心。休斯敦,是德克萨斯州的第一大城,全美第四大城市,墨西哥湾沿岸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美国的航天之城。美国最强的四个城市正好位于全美的东西南北,地理均衡,可见发展均衡。 芝加哥 第三档次:上海、北京、首尔。 我国的城市隆重登场了!上海和北京,是中国排名前二的城市。虽然目前仅排在世界第八和第九的位置,但是过去几十年我国进步神速,经济飞速发展。1995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跟一个东京都差不多,但看看现在,简直如有神迹。 上海是我国金融、国际经济、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全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2020年常住人口2487.09万人,GDP总量5610亿美元,离第七名休斯顿仅余几百亿美元的差距。 上海 上海虽然现在排名世界第八,但却是未来几十年,最有可能超越纽约和东京都的城市。国际货币经济组织预测,2028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的上海自然有成为世界第一的潜力。 上海的人口比纽约和东京都之和还要高出不少,GDP总量超越并非难事。另外,相对于纽约和东京都,上海有两大优势。 第一大优势,上海是全球极少数集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制造为一体的城市,无所不包,非常全面。东京都和纽约都是其本国的科技和金融中心,但都缺少制造业。而与之相对的是,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却是上海的强项,未来成长空间巨大。上海的高端制造业有造船业,大飞机产业、芯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等。 国产飞机发动机 第二大优势,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会让上海更快超过东京都和纽约。我国正在持续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前景和人民币资产。国外资本持续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利于人民币的升值。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理所应当会受到国外资本的热捧,从而加速其发展。 再来看北京,我们亲爱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北京拥有全球最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近年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独角兽数量全国领先。北京拥有众多名校,清华北大更是世界名校。北京被世界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 北京 最后是首尔,韩国首都,也是韩国人的骄傲,是韩国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都市圈,GDP总量占到了全国的一半多,由于各种资源过度集中,导致韩国的地方城市,空心化日渐严重。 首尔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像深圳、广州、重庆和苏州这四座城市,GDP总量跟首尔差距并不大。特别是深圳,GDP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跻身世界前十只是时间问题。未来10年或20年,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中国城市成为世界十强或五十强。 当然我国人口众多,不能光依赖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发展也得与时俱进。这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德国虽然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却没有一个城市跻身世界前二十位,然而不并妨碍德国成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靠的就是小城市集群发展。 我国人口多达141178万人,大城市能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但要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中小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最近几年,我国不断增加在中小城市的投入,结果是喜人的,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稳步提升。 7. 2016年的造船业行情如何了1莱昂纳多公司 原芬梅卡尼卡集团意大利最大的军工企业 莱昂纳多公司Leonardo S.p.A(2016年以前旧名称为Finmeccanica芬梅卡尼卡集团),是意大利最主要的航空航天与防务企业,是全球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领导者,是意大利规模最大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军工企业,意政府持有30%的股权。其著名子公司阿莱尼亚·马基航空公司Alenia Aermacchi,已成为其飞机事业部,该子公司曾有百年历史,曾参与狂风战机、台风战机、F-35战机等的研发。 02芬坎蒂尼造船集团 200多年历史的综合型造船集团世界最大豪华邮轮制造商 芬坎蒂尼造船集团(Fincantieri SpA),为意大利主要军工企业,1780年成立,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高度全球化的造船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豪华邮轮制造商,产品覆盖豪华邮轮市场上所有的船型,在世界造船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集团同时也致力于军用舰艇的研发生产,旗下军工产品较多,有U212A托达罗级潜艇、意大利212A型潜艇、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等。 03皮埃特罗·伯莱塔有限公司 400多年军工史的枪械巨头 意大利军工巨头,诞生于16世纪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著名的枪械生产工业组织之一,他们的武器被全世界军队、警察和平民广泛使用,长期占据着意大利最大轻武器供应商的宝座。其著名武器产品有M9手枪、M12冲锋枪、Px4风暴手枪等。其中M9手枪更是斩获了美军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轻武器订单,荣膺“世纪手枪”美誉。该公司入选意大利军工集团排名榜前五。 04比亚乔公司 老牌军机制造商电动飞机研发商 比亚乔公司(Piaggio Aero Industries S.p.A.),是老牌军工企业,其研发的飞机种类多、口碑好,一度成为欧洲航空界的翘楚,亦是意大利重要的军用飞机制造商。近些年,该公司遇到经营问题,不过好在2018年重振雄风,开始破产重组。不久后,意大利国防部宣布购买其6架P.180涡轮螺旋桨飞机。未来,比亚乔公司会专注于电动飞机领域,开展相关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主动适应时代变化。 05阿莱尼亚宇航公司 意大利航空工业的排头兵曾与中国卫通合作 阿莱尼亚宇航公司(Alcatel Alenia Space)创建于1990年,主要业务包括设计、制造军用和民用飞机的整机和组件,旗下的子公司Aeronavali则为军用和民用飞机提供检修、维护和升级服务。作为意大利著名军工集团,阿莱尼亚曾参与欧洲台风和IDF项目,也为包括波音和空中客车系列在内的许多民用航空产品提供组件。 8. 造船业产值1、造船工业。挪威的造船业是其传统产业,曾是挪威经济的支柱,现在仍是挪威的主要产业之一。 2、海洋养殖业。挪威在海洋养殖技术上取得突破后,海洋养殖业在挪威迅速发展,主要的养殖品种有大西洋三文鱼、虹鳟鱼等。人工养殖三文鱼56.7万吨,出口额达140亿挪威克朗,占挪威渔产品出口总额的40%。 3、油气工业。2005年挪威是世界第8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国、第3大石油天然气出口国。油气生产挪威最重要的经济领域,其产值占GDP的四分之一,其出口占总出口的52%,石油为这一北欧小国带来了滚滚财源。 4、环境保护。挪威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挪威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并反映在挪威的各行各业,发展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9. 国内造船行业分析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10. 造船市场行情约合2.3亿美元 现代尾浦造船旗下越南子公司Hyundai Vinashin Shipyard(HVS) 与希腊船东Empire Chemical Tankers签订了4+2艘5万载重吨级MR型成品油船的建造合同,单船造价约为453亿韩元(约合3833万美元),包括备选订单在内的合同总金额约2718亿韩元(约合2.3亿美元),这批新船的交付期限为2023年第四 货船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种类和自动化程度,吨位,价格悬殊,差异巨大。比如运输液化气的货船,价格大概在两个亿左右。装煤的,装集装箱的,运油的,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价格不一。 |
上一篇:机器人焊接造船(船舶智能焊接技术) | 下一篇:黄埔造船协力工(黄埔造船厂厂长) |
bw环球航运集团(bw船舶公司) |
2023-03-10
|
查看详情 >> |
散货船水尺计量(散货船水尺计量原理) |
2022-12-17
|
查看详情 >> |
厦门散货国内水运(厦门散货码头) |
2022-12-17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