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电气自动 > 长江船运形势(长江航运发展问题)
长江船运形势(长江航运发展问题)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31 02:00    点击:377   编辑:admin

1. 长江航运发展问题

  

1、沿江有很多大城市,交通运输量需求大。(两个直辖市、几个省会、很多中等城市);  

2、长江是连接中部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城市群的重要纽带,中部地区的资源、能源、人员是以上海为龙头的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支撑;  

3、中部到三角洲,此段长江水道适合较大的船航行;  

4、航运成本低,只要时间不紧,大家更愿意选择航运,所以长江上航运量很大。

2. 阻碍长江航运发展的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干支流横贯东西,流量丰富,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江阔水深,水流平稳,长江支流众多,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冬季不结冰,全年可通航,通航里程长。

2、社会经济:长江流域是我国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客货流量大。干流与多条铁路、公路相交,既沟通内地与沿海,又联系了南北。 自然因素: (1)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且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 (3)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通航里程长; (4)长江流域无结冰期,宜宾以下河段全年可通航。

人为因素: (1)长江流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长江航运的市场需求量大; (2)长江流域经济发达,对长江航运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航运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3)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改善了长江的航运状况; (4)有多条铁路、京杭运河与长江干流直交,长江航运运量大,运输费用低。网络是密集的和粗囊。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沉淀和大量的水。这条河有大量的水和丰富的水能主要的溪流从东到西方运行,支流从北向南传播,形成河流网络。

社会原因:

1,大量水量,水流稳定,运输条件优越。

2.长江沿着长江的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3.它与分布在柱中的铁路网络互补,以减少铁路运输压力。

4.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沿海地区,对航运有了很大帮助。

它经青海省,四川省,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西省,江苏省上海。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长江长,主要溪流从东到西,并连接内陆到海洋; 有许多支流,连接南北,并通过水道连接黄河,淮河,珠江,珠江等水域;

全年没有冰河年龄,水量大而稳定,航行人工里程长,运输能力大; 经济腹地广阔,流经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地区,开发的产业和农业,大群人口和密集的城市。

3. 长江航运发展报告

重庆的话大概只能通行3000吨的船。武汉的话可以通行五六千吨的船。南京以东可以通行一万吨以上的船。可能是三峡的秭归屈原沱附近,长江干线通行货船平均吨位为1007吨,现在最大的船有三十万吨级的,上游及中游也不过5—5米、大的有几万吨级的,长江河道货船最大吨位也就是1600GT。

上游段河宽300。一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也就是说要求其通行的水域和,,具体,,内河二等船舶总吨划分是600GT,,长江各段深度不,,羊角滩7米羊角滩,,大小都有。也有人说200米,长江已知

4. 长江航运瓶颈

我国水资源面临三大瓶颈问题:

一是,洪涝灾害频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威胁大。90年代以来,我国几大江河发生了5次较大洪水。特别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充分说明洪涝灾害仍是我们的心腹之患。

二是,干旱缺水日趋严重。农业、工业以及城市都普遍存在缺水问题。北方河流干枯断流情况愈来愈严重。

三是,水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我国水体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全国约10万公里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占46.5%。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

5. 长江航运便利的原因

中国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是长江,主要原因在于:

1.长江没有冰冻期,四季通航.

2.长江流量大,通航能力强,能通大吨量的船只. 3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也很多,长江腹地广阔各地航运发达便利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6. 长江航运发展问题有哪些

近年来,一直有说法认为南京长江大桥净空太低(俗称太矮),使万吨级轮船无法通过,阻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大桥的净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阻挡海轮西进的绊脚石。其实建桥与航运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矛盾,长江大桥的兴建基本上都会“通了南北、阻了东西”,但在现有的大桥净空条件下,万吨级以上的海轮要在长江通行,关键还要看水深。专家认为,长江水深、航宽以及航道位置是季节性的,与江水所携带的泥沙有关,南京以上长江江面比较窄、湾道多,万吨级海轮掀起的浪大,对长江航道里的内河船舶构成威胁,对护岸江堤的威胁更大,因此并不适合万吨级以上的海轮。

解决方案:

1、业内分析,真正受南京长江大桥影响较大的可能是芜湖市,因为芜湖到南京段,不管是丰水期还是枯水期,吃水深度都超过7米。据了解,安徽省多位官员曾公开表示,希望改造南京长江大桥。

2、实际上,要让长江变成“黄金水道”,解决三峡大坝的航运通畅已是个日益紧迫的问题。据21世纪网报道,继前几年三峡大坝部分阻碍航运,使得过大坝的船只等待时间相对较长外,近两年三峡大坝接近达到通闸设计极限的时刻正在到来。目前解决三峡大坝碍航,有源头分流、坝区分流和翻坝运输三种分流运输方式。但可能存在“投资大、成本高、能力有限,只能起到环节过闸运输紧张局面的应急补充作用。”因此,未来为适应持续增长的三峡过闸货运需求,十分有必要尽快开辟三峡水运新通道。

3、立体交通走廊破题。其实,为了解决日趋严峻的长江航运通道问题,国家目前编制的长江经济带相关规划,将从公路、水路、铁路等多个方面重新规划,建成贯通东西2000多公里的新的交通大通道。同时,整个长江经济带有望建成三条东西贯通的高铁,而新的货运铁路也在酝酿,成为三峡大坝的新通道。

7. 长江航运发展问题研究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困难重重,高质量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城发展与产业发展往往存在一定程度脱节,产城联动效应不明显,产城融合不够紧密。新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主要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出发,信息化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度有待加强。区域总体上缺少城镇空间布局整体规划,存在盲目扩建,还没有摆脱依靠土地出让、房屋建设拉动GDP增长的粗放城镇发展模式。

(二)产业布局不尽合理,资源环境面临负载较重的挑战。

重化工业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保护难度,不仅基础原材料和能源重化工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较大,如成渝经济区和云贵地区占近60%;而且长江沿江省市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长江沿岸分布着40余万家化工企业等大型石油化工基地;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与资源、市场脱节,如煤炭等能源基地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钢铁、石化、建材等耗能型企业则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三)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高,资源承载力承受巨大压力。

一是水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长江经济带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同时,长江干线危险化学品运输量超过1.6亿吨,作业品种超过250种,化学品泄漏和废水事故性排放等环境风险概率显著增加。二是人口、经济和土地城镇化矛盾明显。长江经济带土地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但人口和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40%,从上游到下游区域,经济、人口承载比重逐步趋多,但土地资源占比逐步减少。三是污染排放强度高,环境风险隐患突出。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区域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长三角地均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4倍以上。

(四)协调机制不健全,生态补偿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一是生态补偿指标理论上比较全,但选取具有代表性和操作性的指标难以明确。二是长江经济带涉及十一个省(市),一些省(市)存在互为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关系比较复杂,难以确定归属问题。三是现有的生态补偿大都是以资金补助为主,市场化补偿较弱,所起到的效果也较有限。

(五)“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区域协调发展良好氛围还末形成。

从各省市出台的政策和创新举措看,主要涉及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这些政策与举措,有力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但省市间的协调发展政策与举措较少,还远没形成区域协调发展良好氛围。

8. 长江航运发展问题分析

自2006年首次跃居世界最大通航河流后,长江连续8年夺得世界内河货运量第一位。

  长江航务部门2013年投资34.65亿元人民币建设基础设施,加快沿江货运转型升级。目前,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1170吨,长江干线生产性泊位达429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459个。  唐冠军表示,目前长江航运发展正处于多重重大机遇相互叠加的“钻石机遇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将为长江航运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政策空间;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的提升,将为长江航运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经济空间。

9. 长江航运的不利影响

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与“黄金水道”之称,但是水能资源的80%都集中在上游地区,而上游地区又很多地方因为地形条件复杂、工程设施困难、投资大等原因,利用效率还比较低。

长江的航运条件再中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因为季风气候的影响,水量不稳定;宜宾以上河段通航能力较差;上游河段因地势变化大,河流湍急,通航能力较差。

长江三峡水库的建设能够改善上游地区的通航状况,进一步提高长江的运输能力。

10. 长江航运发达的原因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航运价值高"。

具体原因如下:

1.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加之长江沿线的航道不断得到整治,进入21世纪,长江航运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运量最大、航运最繁忙的通航河流。

2.长江航运在港口吞吐能力、船舶运力、安全保障等几个方面也取得了重大发展和新突破。 长江一年四季不冻,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3.长江流域内共有通航河流3600多条,总计通航里程约7×10km(其中,0.7m以上水深的等级航5.7×10km),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各项运网密度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运网密度每万人高于全国平均50%,运网密度每100km为全国平均的3倍多,综合密度和经济相关密度也在全国平均2倍以上,显示出长江水系航运网的优势

11. 长江航运现状

长江通航时间长。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78千米流经中国十一个省市区。长江上游即湖北宜昌以上河道狭窄落差很大,不适合通航。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宜昌以上也有很长一段和部分支流可以通航。

长江中游自宜昌到江西湖口,常年可以通航3~5千吨级货轮和客轮,且四季通航,枯水期航行船只吨位会受到限制。

在长江下游河道平缓宽阔,江面常年都在千米以上,万吨级轮船可以通航到安徽芜湖。今年来,国家在长江安庆市附近下游对江底礁石爆破,丰水期万吨级轮船可以抵达江西九江港。因此,长江中下游是四季通航的黄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