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设11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负责局内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会议安排、机要文电、信息综合、督查督办、政务公开、资料档案、保密保卫、维稳信访、应急管理、新闻宣传等工作。负责海区海洋事务的综合协调。负责海区内的军警地协调对接。 人员编制:6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其他工作人员4名。 (二)海洋自然资源管理处。负责海区海洋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陆海统筹的政策实施。承担海区海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价值评估。监督管理海区海洋矿产、油气、海洋能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有偿使用。承担海区海洋经济调查、监测和评估和规划政策实施相关工作。负责行政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工作。承担海区海洋事务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有关工作。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人员编制:5 名。其中,处长1名,副处长1名,其他工作人员3名。 (三)海域海岛管理处(海洋国土空间规划处)。承担海区海洋空间类、发展类规划相关工作,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和近岸陆域一体化管理。开展海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对海洋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负责海区海域海岛监督管理和海底电缆管道铺设审批管理相关工作。负责权益岛礁和领海基点等特殊用途海岛的保护管理。监督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使用等活动。 人员编制:5名。其中,处长1名,副处长1名,其他工作人员3名。 (四)海洋生态修复处。组织实施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组织开展海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海洋生态红线的监测评估。负责海区海洋生态修复重大备选项目相关工作。监督管理海区海域、海岸线和海岛修复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监督检查地方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施、生态保护与整治修复工作。承担海区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组织实施海洋生态、海域海岸带和海岛修复制度、标准规范。 人员编制:5名。其中,处长1名,副处长1名,其他工作人员3名。 (五)海洋自然资源调查与科技处。组织实施海区海洋自然资源的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评价。开展海洋科学调查与勘测。承担海区海上测绘活动和涉外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参与极地、深海的调查、监测和科学考察工作。负责海区海洋科技、海洋测绘与地理信息、国际合作交流等有关工作。承担海区海洋科技成果、标准计量、海洋信息档案、海洋基础数据及资源样品等管理工作,开展海区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体系建设。承担外事管理工作。开展推动海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参与海洋权益研究。 人员编制:5名。其中,处长1名,副处长1名,其他工作人员3名。 (六)海洋预警监测处(军民融合办公室)。组织海区海洋观测预报业务运行,开展海洋断面调查。承担海区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与管理。指导海区地方政府海洋预警监测工作,监督管理社会力量参与海洋预报活动。组织海区海洋预报、灾害警报和公报的编制发布等工作。组织开展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风险排查和调查评估。承担海区海洋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关工作。参与重大海洋灾害应急处置。组织开展极地、深海及重要航线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工作。 人员编制:5名。其中,处长1名,副处长1名,其他工作人员3名。 (七)海洋督察室。落实海区海洋督察工作制度、工作计划。统筹组织协调海区海洋督察工作。对海区内地方人民政府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海洋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及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督察。开展海洋督察工作调研、培训。 人员编制: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其他工作人员2名。 (八)安全生产处(船舶管理处)。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船舶飞机和陆岸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维修保障、调度指挥等工作。 人员编制:4名。其中,处长1名,副处长1名,其他工作人员2名。 (九)财务与资产管理处。拟定财务、资产和政府采购等有关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财务及国有资产监管。负责组织部门预决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内部审计工作。负责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基本建设及重大专项投资、重大装备。 人员编制:5名。其中,处长1名,副处长1名,其他工作人员3名。 (十)人事处。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和教育培训管理等工作。指导全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人员编制:5名。其中,处长1名,副处长1名,其他工作人员3名。 (十一)离退休办公室。负责机关并指导所属单位的离退休管理工作。监督指导海警未转隶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 人员编制:3名。其中,主任1名,其他工作人员2名。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设机关党委办公室。 人员编制: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其他工作人员2名。 机关纪委。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纪律检查工作。开展对所属单位巡察等相关工作。设机关纪委办公室。 人员编制: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其他工作人员2名。 第六条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事业单位的具体职责和机构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2.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在哪海洋真正综合性的海洋研究所有三个,山东青岛的海洋一所,浙江杭州的海洋二所,福建厦门的海洋三所。另外非综合的有天津的海洋技术所、海洋信息中心,杭州的海水淡化所,北京的战略所、卫星应用中心,大连的监测中心等。青岛北海分局,上海东海分局,广州南海分局也做一些研究,有不少研究室。 3.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公益一类目前我国在南海只有1座石油钻井平台。 但是随着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设的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的问世,并且成功坐落在南海。据悉,“海洋石油981”整个钻井平台长114米、宽78米、最大钻井深度达10000米,要知国外深水钻井深度才有3000米,在面对15级台风的时候依然稳定。同时,海洋石油981也成功让中国跻身世界深水装备第一梯队。要知道这些年我国也接连建造出了,蓝鲸1号钻井平台、中海油兴旺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等等,相信中国今后在南海的钻井平台不再是一座了。 4.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院长研究院所是独立于教育部和高校系统之外、以科研工作为业务核心的各级、各类研究机构。 独立研究院所有很多种,其中实力最强、名气最大、分布最广、数量最集中的是直属国务院的中科院、社科院两大科研系统中的各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另一种独立研究院所是直属国家各部委的,主要是为本部委和所属行业提供科研成果,还有一种是直属各省市相关单位的研究机构。 1. 中科院广州化学所 中科院广州化学所成立于1958年,园区面积27万平方米,定位以应用研究为主,具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研究梯队,现有职工2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3人,博士硕士导师18人,先后引进了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国外留学回国人才23人。 主要优势重点学科领域:天然资源化学增值研究,新型建材与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与特种精细化工材料,电子有机聚合物材料,化学灌浆材料与工程技术,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我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招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现设有1个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3个硕士点(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 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是国立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现有在职职工618人,其中正高级人员104人,研究生导师19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 拥有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海洋科学一级博士后流动站。 重点学科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与生态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与油气资源、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和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机构之一,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于1929年创建。 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并易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956年建立华南植物园以及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培养单位之一,现设有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和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工程专业学位),并设有2个一级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研究生426人,其中硕士生252人、博士生174人。 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1973年成立的广东省地热研究室。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院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并入广州能源所。 我所拥有热能工程为中科院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海洋地质三个学术型硕士点,三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质能、天然气水合物、太阳能、海洋能、固体废弃能、地热能、先进能源系统、先进燃烧和能源战略等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现有硕士导师41名,博士生导师39名。 本所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第一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进行学位课程学习,主要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年起回广州能源所学习,完成实验及学位论文。 2020年我所拟计划招收硕士生(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40余名。 5.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前身是1987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整建制搬迁部分学科、研究室、学术带头人与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合并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1994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使用现名。 广州地化所拥有5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9个专业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培养点及2个专业工程硕士培养点。2018年在学研究生567人(博士研究生339人,硕士研究生228人)。设有地质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站博士后72人。 6.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生物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学生物学、感染与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装备研制等研发的科研机构,于2006年3月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与地方共建、共管、共有的新型研发机构。 广州生物院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药物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共建院系、“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等覆盖本、硕、博层次的教育合作;接收了来自西班牙、德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留学生攻读学位。 5.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招标属于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南海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南海有丰富的海洋油气矿产资源、滨海和海岛旅游资源、海洋能资源、港口航运资源、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岛和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分布区。 6.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待遇政府组织:国家海洋局系统,其下有北、东、南三大海区分局,一、二、三三个海洋研究所,加上各级政府下属的海洋管理部门。这些政府部门的特点就是偏重法规和行政上的管理,公务及科研任务为主,具体的保护工作他们并不参与,宏观上的指导更多。 事业单位:各沿海地区政府都设有下属的海洋环境单位,例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台、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所和各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单位,这些单位的工作也基本上与政府部门相同,但工作细致一些,直接面对海洋。 另外还有中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各海洋大学等主要以科研、教学为目的的单位。 7.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电话南海的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南海有丰富的海洋油气矿产资源、滨海和海岛旅游资源、海洋能资源、港口航运资源、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岛和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分布区。 南海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 南海处在亚洲大陆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与其他海区比较,其特点是热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春秋短,夏季长,冬无冰雪,四季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 8.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魏征拆为囗、玉。 部首:囗 结构: 全包围 笔画:8 國 囯 guó 〈名〉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3)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4) 国家 [country;state;nation]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5) 古代王、侯的封地 [feud] 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 薛。——《战国策·齐策》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6) 帝王 [emperor's]。 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7) 部落 [tribe] [韩]凡七十八国。 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8) 地方 [place] 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国。——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9) 家乡 [hometown] [侃]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10) 姓 |
海洋吃水草的鱼(会吃水草的观赏鱼) |
2024-04-19
|
查看详情 >> |
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培训)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
形成海洋温差能的源头是什么 |
2023-03-21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