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 豪华私人船,多设施,旅行探险

  • 快速水上运动艇,多用途

  • 利用风力的船,多种用途

  • 设备多样,功能全面

  • 多样刺激,乐趣无限

  • 船只停靠的场所,设施齐备

主页 > 海洋工程 > 海洋里有什么(海洋里有什么生物)
海洋里有什么(海洋里有什么生物)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2-28 19:26 点击:157 编辑:admin

1. 海洋里有什么生物

1、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评比中,箱形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问鼎最危险头衔。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轶事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

2、虎鲨

但最可怕的鲨鱼并非大白鲨,而是虎鲨,更多的人实际上命丧它们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够让人天生恐惧的动物并不多见,鲨鱼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热带和温带水域,都能发现虎鲨的踪迹,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岛屿周围。有记录显示,大白鲨每年袭击人的次数确实要高于虎鲨,但致人死亡的事故发生数量则不及虎鲨。

3、石鱼

石鱼之所以跻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们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鱼;另一个则是,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

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痪症,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4、河豚

有一种动物,即使被制成美食摆到餐桌上也能置人于死地,它就是河豚。河豚又被称之为“气鼓鱼”,体内携带的毒素毒性超过氰化物。经过特殊培训的日本厨师会将安全的部位制成美食,但用餐者中毒身亡的悲剧却也屡有发生。

2. 海洋里有什么生物和鱼

常见的两栖动物:雨蛙、树蛙、蟾蜍、大鲵、蝾螈、蚓螈、吻蚓、鱼螈、山鳖、石蛙、和鲵鱼等等。

两栖动物是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一些蚓螈除外),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体的湿润;其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长大后用肺兼皮肤呼吸。

两栖动物可以爬上陆地,但是一生不能离水,因为可以在两处生存,称为两栖。它是脊椎动物从水栖到陆栖的过渡类型。现在大约有七千多种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冷血动物。两栖动物由鱼类进化而来。

长期的物种进化使两栖动物既能活跃在陆地上,又能游动于水中;与动物界中其他种类相比,地球上现存的两栖动物的物种较少,目前正式被确认的种类约有4350种,分无足目、无尾目和有尾目三目。

3. 海洋里有什么生物图片

海洋哺乳动物有白鲸、白熊、海豹、海狗、海牛、海狮、海豚、海象、虎鲸、蓝鲸、抹香鲸、儒艮、小温鲸、一角鲸、中华白海豚、座头鲸等。

主要包括鲸目、海牛目、鳍脚亚目三大类。鲸目包括鲸和海豚,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适应水栖生活的一支,外形和鱼相似,已经完全不能在陆地上生活。其中包括一些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而多数则是中等体型。海牛目是仅有的适应海洋生活的植食性动物,也是仅次于鲸目最适应水栖生活的动物。海牛目体型肥胖,有很厚的脂肪层,脑不发达,行动比较迟缓。 鳍脚亚目或鳍脚目是水栖性的食肉动物。鳍脚类平时生活在水中,在水中觅食,但是需要在陆地上繁殖。鳍脚类身上有厚的脂肪层或者毛皮来抵御海水的寒冷。

4. 海洋里有什么生物有毒

有毒不有毒咱给你整理整理,鸡心螺是务必要小心的,多看看图形千万别乱摸,我国沿海已发现的鸡心螺种类就达70多种。除了鸡心螺还有很多有毒且危险的生物。

1、鲨鱼、魔鬼鱼,狮子鱼,石头鱼, 海蛇,毒水母....还有海龟(海龟一口咬掉你的手指不成问题)? 我们谁都惹不起!!!? 不要去摸来摸去!!!? 不要什么都捡起来拍照!!!

2、暗流、海底逆流  正常的近岸海流会把你向岸边推,但当你游得较远,或者风浪较大时,就有可能遇到一股逆流,将你向外海的方向,导致你使劲游也原地不动,或者越游越远,如果这个时候紧张,体力耗尽或者呛水,事故就有可能发生。一方面控制自己的浮潜区域,最好有专家带领。另一方面别光顾着看海底,时不时抬起头看看自己在哪。

最后祝你玩得开心,尽兴

5. 海洋里有什么生物简笔画

答案:鲸鱼珍珍简笔画。

1/4首先在纸上,用黑色勾线笔画出鲸鱼的身体轮廓。我们用笔画出鲸鱼的鱼鳍和鱼尾。

2/4用笔画出鲸鱼的眼睛,在眼睛里用黑色勾线笔局部填充。我们在鲸鱼肚皮上画出一些线条。

3/4黑色勾线笔加粗这些线条,蓝色闪光笔画出鲸鱼头顶喷出的水柱。用笔为鱼尾局部上色。

4/4黑色勾线笔画出海洋的海水波纹,蓝色闪光笔在波浪中画出些许泡泡。这幅画就完成了。

6. 海洋里有什么生物名称

1、海葵是腔肠动物,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它连最低级的大脑基础也没有,但是海葵有毒。

2、海蜇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可食用,广布于中国南北各海,可供食用和入药。

3、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属腔肠动物,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体内含水量一般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4、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外壳。

扩展资料: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辐射对称,有的为两辐射对称

2、两胚层和原始消化腔

3、细胞出现原始的组织分化

4、网状神经系统(扩散或散漫神经系统)

5、特有的刺细胞

6、有性和无性生殖,有世代交替现象,海产种类有浮浪幼虫期

7. 海洋里有什么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这里富含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8. 海洋里有什么生物像椭圆形

1、章鱼,俗称就叫八爪鱼,章鱼长有八个腕足,没有墨囊不会喷墨。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

2、乌贼,也叫墨鱼:乌贼身体可区分为头、足和躯干三个部分,躯干相当于内脏团,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质内壳。

头位体前端,呈球形,其顶端为口,四周围具口膜,外围有5对腕。头两侧具一对发达的眼,构造复杂。眼后下方有一椭圆形的小窝,称嗅觉陷,为嗅觉器官,相当腹足类的嗅检器,为化学感受器。

3、鱿鱼,也长有十个腕足,也没有墨囊不会喷墨,鱿鱼体内没有硬骨,乌贼体内有硬骨。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

4、目鱼,其实就是比目鱼:比目鱼又叫鲽鱼,硬骨鱼纲鲽形目鱼类的统称。体甚侧扁,呈长椭圆形、卵圆形或长舌形,最大体长可达5M。成鱼身体左右不对称。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或右侧。口稍突出。鳍一般无鳍棘。背鳍和臀鳍基底长,与尾鳍相连或不连。

扩展资料

海洋动物(marine animals)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海洋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海洋动物是生物界重要的组成部分。

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有很大差异。微小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有长可超过30米、重可超过190 吨的鲸类。从海面上至海底,从岸边或潮间带至最深的海沟底,都有海洋动物。

海洋中各门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十分不同的异养型生物的总称。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只能以摄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动物及其有机碎屑物质为生。

海洋动物现知有大约20多万种,它们形态多样,包括微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一直到高等哺乳动物——鲸类等;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海域,从海面到海底深处,从海岸到超深渊的海沟底,都有其代表。海洋动物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等3个大的类群。

9. 海洋里有什么生物资源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图3.14《深海锰结核》)。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海洋渔业生产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图3.15《大陆架剖面示意》)。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这些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图3.16《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因此,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中国在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图3.17《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