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 豪华私人船,多设施,旅行探险

  • 快速水上运动艇,多用途

  • 利用风力的船,多种用途

  • 设备多样,功能全面

  • 多样刺激,乐趣无限

  • 船只停靠的场所,设施齐备

主页 > 海洋工程 > 海洋旅游规划(海洋生态规划)
海洋旅游规划(海洋生态规划)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2-28 21:10 点击:182 编辑:admin

1. 海洋生态规划

一是谋划杭州湾新建港区,意义重大,挑战不少。我们要树立“一城一港”的理念,把杭州湾海域作为一个研究整体,这对深度开发宁波舟山港岸线资源,扩大港口腹地、改善集疏运条件、推动甬舟深度融合、提升前湾新区区位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总结前期研究成果,为系统研究提供精准目标。慈溪、余姚、杭州湾三地要认真总结前期工作成果,整理现有资料,对照工作初步方案,查漏补缺,形成问题清单。

三是注重研究论证相关限制性政策突破路径,特别是海域海洋生态红线和无居民海岛等政策。做到提前预判,提前谋划,提前把握。

四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积极取得省发改委和省交通厅的支持和协调,适时邀请部级规划研究机构为本次研究工作作好技术支撑。待条件成熟时启动编制报批程序,为杭州湾新建港区规划纳入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创造必要条件。

2. 海洋生态资源

珊瑚礁是海洋中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珊瑚礁能维持渔业资源对许多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类而言,珊瑚礁提供了食物来源及繁殖的场所。在马来西亚,有百分之三十的渔获来源都是从珊瑚礁丛中捕得的。例如:海参、龙虾、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无脊椎动物等。保存了珊瑚礁,就同时确保了渔业发展、渔民的工作及食物的稳定供应。

2.珊瑚礁维护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财富。在所有的海洋生态系中,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是最丰富的,珊瑚礁的破坏无宁就是对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再从伦理上来考量,有许多实际的理由说明何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在珊瑚礁中有许多资源可资制造药品、化学物质及食物,当珊瑚礁被破坏了,许多物种也就在被发现其作用前消失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破坏了什么,但我们若不停止破坏,珊瑚礁恶化的情况将会持续,且许多尚未被发现的价值将会损失掉。

3.珊瑚礁保护了我们的海岸线珊瑚礁对于保护脆弱的海岸线免于被海浪侵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健康的珊瑚礁就好象自然的防波堤一般,约有70-90%的海浪冲击力量在遭遇珊瑚礁时会被吸收或减弱,而珊瑚礁本身会有自我修补的力量。死掉的珊瑚会被海浪分解成细沙,这些细沙丰富了海滩,也取代已被海潮冲走的沙粒。

由于珊瑚对水温非常敏感,水温升高会造成珊瑚白化,随着气候变暖,珊瑚礁大面积的死亡,这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

3. 海洋生态产业

该专业非常好,就业前景不错,就业方向多,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不错,毕业生将可在海洋生物行业、环保等单位或部门从事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调查、评价、增殖放流、受损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或重建,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经营和管理方面工作。

4. 海洋生态规划的例子

人们常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大自然的巨大变化。的确,在地球演变的漫长历史中, 海洋变为陆地,陆地沉沦为大海的事件是常有发生的。我国的华北平原,数亿年前曾是碧波 万顷的大海。后来经历了多次的地壳运动与海陆更替,直到距今270 Ma B. P.,才结束了被 海水淹没的历史,成为陆地。然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国的华北平原以及东部广大地区 从海洋变为陆地的时候,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还沉睡在茫茫的海底之中。

距今180 Ma B. P.,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区还是一片汪洋,这片汪洋就是分隔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的古 地中海,地质历史上称其为“特提斯海”。距今40 Ma的时候,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 下降,沉积了厚达3000多米的海相地层。在距今约20 Ma B. P•,地壳发生一次强烈的构 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从此,喜马拉雅地区结束了海洋史。到距

今约3 亿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经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 000 m左右的热带草原。其后, 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终于形成了。科学 研究结果证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晚脱离海洋的地区。与青藏高原北部 的昆仑山和藏北地区相比,从海洋变为陆地的历史整整晚了 200 Ma。

5. 海洋生态经济

《联合国海洋公约》赋予了沿海国在管辖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诸方面的多项权利,主要表现在:

1.《公约》明确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12公里的领海,对其领海、领海的上空、海床及底土享有等同陆地领土的主权;沿海国可在领海以外建立毗连其领海的、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毗连区,并有行使“必要”的管制的权利。

2.根据《公约》,沿海国可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作为其陆地领土自然延伸的大陆架,对这两个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等事项享有管辖权,并享有为此而采取一定措施的权利。

3.在公海享有六项自由: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的自由、建立人工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海洋科学研究的自由。此外,《公约》还确立了“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的原则,赋予沿海国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自由。

6.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二章 岸线分类保护

第八条 国家对海岸线实施分类保护与利用。根据海岸线自然资源条件和开发程度,分为严格保护、限制开发和优化利用三个类别。

军队管理使用的海岸线,其保护利用纳入国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范围。

第九条 自然形态保持完好、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显著的自然岸线应划为严格保护岸线,主要包括优质沙滩、典型地质地貌景观、重要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所在海岸线。

严格保护岸线按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要求划定,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本行政区域内严格保护岸段名录,明确保护边界,设立保护标识。

除国防安全需要外,禁止在严格保护岸线的保护范围内构建永久性建筑物、围填海、开采海砂、设置排污口等损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第十条 自然形态保持基本完整、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较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海岸线应划为限制开发岸线。

限制开发岸线严格控制改变海岸自然形态和影响海岸生态功能的开发利用活动,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严格海域使用审批。

第十一条 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岸防护与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海岸线应划为优化利用岸线,主要包括工业与城镇、港口航运设施等所在岸线。

优化利用岸线应集中布局确需占用海岸线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占用岸线长度,提高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优化海岸线开发利用格局。

第十二条 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技术规范,指导监督省级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军事设施利用海岸线的,应当征求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港口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河口整治规划等涉及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相关规划,应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的管理要求。

7. 海洋 生态

海洋生态系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生态系(Ecosystem)一词,系英国A.G.坦斯利于1935年提出。在此之前,德国K.A.默比乌斯(1877)和美国S.A.福布斯(1887)曾分别用生物群落(Biocoenosis)和小宇宙(Microcosm)这两个词,记述了类似坦斯利所说的内容。

8. 海洋开发规划

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是2006年发布的

9. 海洋产业规划

1:海洋渔业生产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2: 海洋油、气开发

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延伸的油气矿藏。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3:海洋空间利用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海洋曾经是人类从事交通运输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将海洋屏障变为海上坦途。最初,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5:围海造陆

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激化,使人们将眼光投向大海。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荷兰有 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

6: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们会从海里获取藻类,加工成食品,如海带,马尾藻什么的。人们可以捕捉南极的磷虾,磷虾的产量是每年50-60亿吨,人们在不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下捕捉10亿吨的磷虾,就可以满足一百亿人一年的蛋白质需求。

7:海洋可以发电,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现在我们用来发电,将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又价格低廉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