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物理学全国排名姚桐斌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早年主要进行冶金铸造方面研究;回国后开始从事导弹与航天工业的工艺、材料技术工作。1968年6月8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无端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198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嘉墀 杨嘉墀(1919.7.16-2006.6.11)江苏吴江人,空间自动控制学家。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包括第一颗卫星在内的多种卫星的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30多年来,多次参与中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献。 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朱棣文 朱棣文(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美国第12任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 庄逢甘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2010年11月8日),江苏省常州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者之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钱伟长 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王大珩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汉族,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名誉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高锟 高锟(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华裔物理学家、教育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黄鸣龙 黄鸣龙,有机化学家。1898年7月3日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7月1日逝世。他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特别是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为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和甾体药物工业的建立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束星北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1983年10月30日),江苏扬州市人。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讲课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是中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晚年,为开创中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2. 物理海洋专业排名594分,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综招物理录取分数线为594分。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那么,对于2022届考生来讲,最低需要594分才能考上这所大学。 3.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学排名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实力雄厚,列居全球第6名,其次是厦门大学,排名50。 4. 海洋物理学全国排名高校:物理学专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毕业生既具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也具有在应用物理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高科技开发的实际业务能力,适合在工业、交通、邮电、金融;商业等行业从事科技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 物理学专业学生所特有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具有持久的专业发展后劲和较强的开拓能力,因而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5. 海洋地球物理学排名1、方宗熙(1912年~1985年) 福建云霄人,我国海藻遗传育种工作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 2、毛汉礼(1919年~1988年 ) 浙江诸暨人,物理海洋学家,我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之一。 3、朱元鼎(1896年~1986年) 浙江鄞县人,鱼类学家和水产教育家,中国鱼类分类学主要奠基人。 4、朱树屏(1907年~1976年) 山东昌邑人,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 5、刘恩兰(1905年~1986年) 山东安丘人,地理学家,我国第一位女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地理学的创始者之一。 6、刘光鼎(1929年~2018年) 山东蓬莱人,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 7、刘瑞玉(1922年~2012年) 河北乐亭人,海洋生物学和甲壳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之一。 8、任美锷(1913年~2008年) 浙江宁波人,地貌学家、海洋地质学家。 9、汪德昭(1905年~1998年) 江苏灌云人,物理学家、我国水声事业奠基人。 10、吴宝铃(1925年~1998年) 辽宁绥中人,海洋生物学家,第一位考察北极的中国科学家。 6. 海洋物理专业大学排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的物理海洋挺强的,山东青岛,环境不错,这也是该校的特色专业 7. 海洋物理学全国排名大学985大学物理学专业排名: 1北京大学 A+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3清华大学 A 4复旦大学 A 5上海交通大学 A 6南京大学 A 7南开大学 A- 8吉林大学 A- 9浙江大学 A- 10武汉大学 A- 11华中科技大学 A- 12中山大学 A- 13北京师范大学 B+ 14哈尔滨工业大学 B+ 15同济大学 B+ 16华东师范大学 B+ 17厦门大学 B+ 18山东大学 B+ 29西安交通大学 B+ 20兰州大学 B+ 21国防科技大学 B+ 22中国人民大学 B 23大连理工大学 B 24湖南大学 B 25中南大学 B 26四川大学 B 27重庆大学 B 28西北工业大学 B 29东北大学 B- 30中国海洋大学 C- 8. 海洋物理学全国排名学校中国海洋大学:正厅级,非34所自划线,非59年第一批重点大学,非自主审核学位高校,A类学科不到10个,常年综合排名不如一帮211。生源也挺尴尬的,干不过中南财大,就业更加。海大真实实力就是中国矿大的水平。 A+学科2个:水产、海洋科学;B+学科共4个: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B学科共8个:应用经济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C+学科共5个:数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C学科共6个: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C-学科共6个:物理学、地质学、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海洋吃水草的鱼(会吃水草的观赏鱼) |
2024-04-19
|
查看详情 >> |
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培训)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
形成海洋温差能的源头是什么 |
2023-03-21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