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能的优点和缺点海洋能(ocean energy)是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潮汐能和潮流能源自月球、太阳和其它星球引力,其它海洋能均源自太阳辐射。 海水温差能是一种热能。低度纬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水形成温度差,可产生热交换。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和热交换水量成正比。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波浪能都是机械能。潮汐的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和波动水域面积成正比。在河口水域还存在海水盐差能(又称海水化学能),入海径流的淡水与海洋盐水间有盐度差,若隔以半透膜,淡水向海水一侧渗透,可产生渗透压力,其能量与压力差和渗透能量成正比。 地球表面积约为5.1×10^8km^2,其中陆地表面积为1.49×10^8km^2占29%;海洋面积达3.61×10^8km^2,以海平面计,全部陆地的平均海拔约为840m,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却为380m,整个海水的容积为1.37×10^9km^3。一望无际的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源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将太阳能以及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蓄在海水里,不像在陆地和空气中那样容易散失。 特点 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得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 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之分。较稳定的为温度差能、盐度差能和海流能。不稳定能源分为变化有规律与变化无规律两种。属于不稳定但变化有规律的有潮汐能与潮流能。人们根据潮汐潮流变化规律,编制出各地逐日逐时的潮汐与潮流预报,预测未来各个时间的潮汐大小与潮流强弱。潮汐电站与潮流电站可根据预报表安排发电运行。既不稳定又无规律的是波浪能。 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为潮汐能。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与动能。世界上潮汐能最大的地方是加拿大的芬地湾,那里的海潮最高时达到18米,相当于6层楼房的高度。在开发潮汐能中,除我国已建成的江厦潮汐电站外。1967年,在法国最大潮差为13.5米的朗斯河口,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朗斯潮汐电站,其年发电量5.44亿千瓦小时。1984年加拿大在芬地湾建成了取名为安那波利斯的潮汐发电站。 优点: 1、数量被预计。 2、间接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速度减慢。 缺点: 1、产生的能量会因时间和地点而有所不同。 2、成本较高、技术复杂的缺陷。 3、库区淤积、设备腐蚀等问题。 4、有些地区涨退潮不明显,发电效率不大,例如江厦潮汐发电厂。 海流即洋流,大规模常年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海水便是洋流。世界上最大的海流是墨西哥湾暖流。该暖流挟带的水量是世界江河总流量的50多倍。流经我国的黑潮是世界上第二大暖流,其宽度为185千米,平均厚度约400米,平均每天的流速是55千米~150千米,它的总流量相当于全世界陆地上所有河流流量的20倍。利用海流发电,还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 海流能有三个显著特点 : 1、蕴藏量大,并且可以再生不绝。 2、能流的分布不均、密度低。 3、能量多变、不稳定。 盐差能是两种含盐度不同的水体相混时放出的一种能量。其广泛分布于陆地江河入海处。两种水体的含盐浓度相差越大,它们之间产生的盐差能就越多。这使人们想到了死海,死海含盐量高达25%。而地中海含盐量较少,二者相差好几倍。所以一旦把两者沟通,不仅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高度差400米来发电,而且还可以利用两者之间的巨大盐差能。 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波浪、洋流的能量主要是受风的影响。 2. 海洋能源的缺点和优点优点: (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勿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缺点:能流密度很低 3. 海洋能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而且最辨别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它们共同的优点是可再生能源,能极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太阳能发电的缺点是造价太高,风能受地域限制严重,利用潮汐发电对发电设备的防海水腐蚀性能等要求太高。核能有着突出的优点,核能发电的成本主要涉及核电站的基建成本,这要比常规热力电厂高出两倍左右,但是燃料二氧化铀成本低廉,并且容易运输和储存。 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核电站的安全性极高,现在运行的反应堆不会发生发射性物质泄漏的事故,至少在技术上可以完全保证其安全运行。 核电站可以产生大量热能的同时不产生常规电站的粉尘、温室气体等。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其他能源能够取代核能的地位,其他能源在经济和效率上也无法匹敌。核能发电的缺点是没有一个完善、绝对安全的乏燃料处理方法。 4. 海洋能的作用大海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 另外,大海还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空间和设施。 世界水产品中,85%左右产自海洋。以鱼类为主体,占世界海洋水产品总量的80%以上,还有丰富的藻类资源。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已发现的海水化学物质有80多种。其中,11种元素(氯、钠、镁、钾、硫、钙、溴、碳、锶、硼和氟)占海水中溶解物质总量99.8%以上,可提取的化学物质达50多种。由于海水运动产生海洋动力资源,主要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海水因温差和盐差而引起的温差能与盐差能等。估计全球海水温差能的可利用功率达100×10^8千瓦,潮汐能、波浪能、河流能及海水盐差能等可再生功率在10×10^8千瓦左右。 除此之外,大海中的海水淡化后可以提供给人们淡水资源。 5. 海洋的利弊两栖动物是自然世界健康状态的评判者,它们除是构成美丽大自然的固有部分外,还给人类提供了许多益处: 两栖动物不仅是捕食者,也是被掠食者,在食物链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维系着自然的精妙平衡。如果哪里的两栖动物正在消失,那么那里就已经出现了有害的影响。 两栖动物可以捕食害虫,对全世界的农业有很大的益处,并可以减小疾病的传播,包括疟疾和西尼罗河病毒症。 两栖动物的皮肤含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生长的抗菌物质,可能对治疗人类的一些疾病,包括艾滋病具有良好效果。 生物学家将两栖动物看作是“煤矿中的金丝雀”。因为它们是对环境刺激最先做出反应的生物之一,因此,当两栖动物在野外出现衰减的时候,就为其他生物,包括人类拉响了警报。 两栖动物的皮肤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够使它们呼吸空气和吸收水分。很不幸的是,与此同时污染物也就进入了两栖动物的体内,从而使两栖动物意外的成为了环境质量的指示物。它们对污染非常敏感,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人类潜在危害物的哨兵。 蛙类在数百年来的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作为幸福生活的吉祥物而受到人们的珍爱。 两栖动物对人类没有直接危害! 但是,两栖动物体会带有寄生虫,人类食用后有感染几率。 部分地区两栖动物为入侵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影响经济发展。 还有些两栖动物具毒腺或皮肤黏液有毒,接触伤口甚至会致命。 总而言之,只要人类不去捕捉、食用两栖动物,就没有危害。 6. 海洋的利与弊终究还是弊大于利吧。因为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还是比较大的。不管是捕杀还是环境污染,对于海洋来说,都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7. 海洋资源的优点和缺点海洋是生物进化的发源地!地球上第一种生物体——单细胞生物就是在海洋中最早出现的!譬如:我们现在初中课本上学的草履虫!然后就出现了腔肠动物!也是在海洋中!...之后就出现了脊椎动物——鱼。再后来经过地壳变迁,气候变化的变化,自然条件的影响下鱼类慢慢“爬”上陆地...(有科学家认为鸟类也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环,而且还很重要不过我不了解不好意思!呵呵!)...出现了哺乳动物——灵长类(猴子猩猩等)之后就众所周知了猴子便成了我们大家! 人们常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命起源于海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是细菌、蓝藻、一些单细胞组织,逐渐从海洋向陆地发展,又从猿到人,因此海洋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地球71%的面积是海洋。海洋能够吸收太阳能,太阳能的4/5被海洋吸收以后,再慢慢地向外发散能量。所以人类的热能、清洁空气来自于海洋。同样在海洋里有很多生物,海洋就是通过海洋中的植物吸收太阳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结果就产生了人类生命所需要的氧气。地球上的氧气大约70%,也就是每年360亿吨的氧气是从海洋产生的。除了产生氧气以外,它还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大气的60倍。 8. 海洋的优势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一些地方地表水不足,会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如果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则会引起海水流入内陆地下,补给地下水,形成海水倒灌,地下水库存在保证了地下水的供给,保持了较高的地下水位,所以能够防止海水倒灌. |
海洋吃水草的鱼(会吃水草的观赏鱼) |
2024-04-19
|
查看详情 >> |
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培训)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
形成海洋温差能的源头是什么 |
2023-03-21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