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就业方向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可到高等院校,海洋、水产、环保系统的中央及地方的科研、管理机构和企业单位,从事与海洋、水产、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教学、科研、应用技术开发等工作;或者从事海域区划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 2. 国家海洋局环境检测中心监测站属于事业编制,待遇也是事业技术人员待遇,工作环境还行,男生可能要多苦点。 3. 海洋环境监测局北海海洋监测中心很好。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北海中心站”)是根据国家海洋局(国海人字﹝2001﹞419号)《关于中心海洋站和海洋站更名的通知》的要求,由原国家海洋局北海中心海洋站更名而来的,属国家海洋局所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是199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与广西海委会共建,以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为基础而成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 同时,北海中心站建立了一支能力强、仪器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的技术队伍;配置了一大批覆盖海洋工作范围的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并通过国家计量认证。 4. 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官网政府组织:国家海洋局系统,其下有北、东、南三大海区分局,一、二、三三个海洋研究所,加上各级政府下属的海洋管理部门。这些政府部门的特点就是偏重法规和行政上的管理,公务及科研任务为主,具体的保护工作他们并不参与,宏观上的指导更多。 事业单位:各沿海地区政府都设有下属的海洋环境单位,例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台、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所和各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单位,这些单位的工作也基本上与政府部门相同,但工作细致一些,直接面对海洋。 另外还有中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各海洋大学等主要以科研、教学为目的的单位。 5.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每年大约有30亿吨的盐分被带进海洋,海洋表面有大量水分蒸发,收入的盐类不能随水蒸气升空,,只得留在海洋之内,海洋就变得又苦又咸了。 每年大约有30亿吨的盐分被带进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3.5%,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每年大约有30亿吨的盐分被带进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海洋本身就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能传送带。海洋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气候的变化和发展有特别大的影响。 6.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载有“海洋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海洋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卫星遥感信息。 海洋二号卫星搭载着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扫描微波辐射计和校正微波辐射计4个微波遥感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连续探测的能力,能够实现全球海洋 高精度、多要素同步测量,可获取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浪高、海流和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实测数据,将改变和加深人们对全球海洋的认识,有效预报海洋灾害,提高海上活动的海洋环境保障能力,服务于海洋灾害监测预报、大洋极地科考、海洋维权执法、海洋资源 开发和保护、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7. 国际海洋环境监测中心1991年由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组织发起建立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lob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GOOS),实现了以全球为基础对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观测。 8.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成立1、政府组织:国家海洋局系统,其下有北、东、南三大海区分局,一、二、三三个海洋研究所,加上各级政府下属的海洋管理部门。这些政府部门的特点就是偏重法规和行政上的管理,公务及科研任务为主,具体的保护工作他们并不参与,宏观上的指导更多。 2、事业单位:各沿海地区政府都设有下属的海洋环境单位,例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台、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所和各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单位,这些单位的工作也基本上与政府部门相同,但工作细致一些,直接面对海洋。另外还有中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各海洋大学等主要以科研、教学为目的的单位。 3、民间和企业性的机构。比如海南的蓝丝带组织、这是三亚南山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组织成立并提供经费的,有专职人员为之工作;冠南民间海洋资源保护协会,由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冠南村的19位青年渔民自筹资金成立;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由一群热心公益的单位和个人会员发起并运作;另外的一些民间志愿者团体也兼职做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 9. 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招聘首先,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也是需要一些工作人员去做事情,每年都招人那是因为单位每年都有退休人员或者是离职的人员,只要有空余的岗位,需要人工作的就会有招聘需求,这属于正常的人事流动,所以招聘属于正常的情况。 |
海洋吃水草的鱼(会吃水草的观赏鱼) |
2024-04-19
|
查看详情 >> |
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培训)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
形成海洋温差能的源头是什么 |
2023-03-21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