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生物简介及图片1、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评比中,箱形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问鼎最危险头衔。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轶事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 2、虎鲨 但最可怕的鲨鱼并非大白鲨,而是虎鲨,更多的人实际上命丧它们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够让人天生恐惧的动物并不多见,鲨鱼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热带和温带水域,都能发现虎鲨的踪迹,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岛屿周围。有记录显示,大白鲨每年袭击人的次数确实要高于虎鲨,但致人死亡的事故发生数量则不及虎鲨。 3、石鱼 石鱼之所以跻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们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鱼;另一个则是,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 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痪症,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4、海蛇 人类对蛇拥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正是这种恐惧让海蛇顺利跻身榜单之列。虽然也像陆上同类一样释放可怕的毒液,但海蛇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个“海洋隐士”,因此并不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2. 海洋生物内容简介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海洋生物学主要研究海洋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类和分布、发育和生长、生理、生化和遗传,特别是海洋生态。 其目的是阐明生命的本质,海洋生物的特点和习性,及其与海洋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进而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 3. 常见的海洋生物图片及名称和简介1、后肛鱼 这是一种小而有趣的动物,它的尺寸在15至25厘米之间。它生活在200至1000米深的地方,它的头部虽然结实但却是透明的,可露出部分器官。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前眼垂直位于颅骨内部,可以在游泳时朝水面观察。他绿色眼睛中的色素可以过滤阳光,以帮助它检测猎物的生物发光。 2、欧氏尖吻鲛 与其它鲨鱼种类不同,这种深海鲨鱼拥有粉红色的皮肤。欧氏尖吻鲛通常位于200至1300米之间的海底深度之间,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它那粉红色的外貌可能与皮肤半透明表面附近的血液有关。欧氏尖吻鲛比较有趣的特征除了粉色皮肤之外,还有其嘴巴凸起的部分。它们会通过这种长状的尖嘴来感觉猎物。由于它属于古老的鲨鱼家族,因此也可称其为活化石。 3、皱鳃鲨 在海底1500米处可以找到皱鳃鲨,它同样也是真正的活化石。这是一种卵生的海洋动物,这意味着该物种的妊娠来自于在母亲子宫内孵化的卵,即从那里喂养幼仔。它有 300颗尖锐的三尖齿,可用来捕食猎物,包括其他鲨鱼。 4、高体金眼鲷 这种成年时期大小为17厘米的食肉鱼通常发现在500至2000米深的地方,但有时甚至可以在海平面以下5000米的地方找到它们。与它的身体相比,它的锋利牙齿是海洋中最长的。此外,它每天都在迁移:白天在较浅的水域中觅食,而在晚上,它寻找更多的觅食深度。 5、深海龙鱼 这种鱼虽小但也令人生畏。其牙齿比白鲨和食人鱼等其他掠食者的牙齿更坚固,这一点激发了科学家的好奇心,因为仍有很多与这种动物有关的事情需要解释。据信,当它张着嘴等待猎物掉入致命的洞穴时,它那透明的牙齿可以散射光线。除此之外,龙鱼还配备有能产生光的小型荧光体,据了解,这种能力使其在2173米深处非常有用。另外,同样也有在5000米的深度看到过它们的身影。 6、“鬼鱼” 在2016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进行的持续探索中,首次看到了一种生活在世的吸须鳚科物种。它是在海底2500米的深度被看到的,它体长10厘米,所拥有的半透明皮肤,可以避免它们被轻易看见。另外,其身体上没有鳞片,有着神秘而无色的眼睛。 7、古海参 为了在一个寒冷而阴暗的世界中生存,有些生物选择让自身成为道路上的亮光,但这不是一种哲学上的推理,而是一种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而来的能力。在2016年,当时人们在海平面2970米以下看到了像古海参这样会发光的海参物种。 8、长鳍鱼 长鳍鱼也叫琵琶鱼,它生活在1000至3000米的海洋深处。这种生物同样拥有独特的发光“附件”,实际上是产生光并帮助捕食猎物的器官。这种生物的雌雄之间拥有巨大的体型差异,而且雄性会留在雌性身体区域并终生寄生。 9、小飞象章鱼 1990年,首次见到的这种生物是被发现在海底2815至3932米之间的一个深度,它被认为可以到达高达6000米深度的深海平原,这使其成为已知的软体动物种可以到达的最大深度。它的名字得益于它的侧脚蹼,让人联想到迪斯尼著名的角色小飞象。其头部实际上是一个包含所有器官的肌肉袋。尽管它的外观很可爱,但它却像雨伞一样张开嘴,吞噬着猎物。 10、阴曹蛇胸鳝 这种生物是一种明显没有外部眼睛的海洋动物,最初是在19世纪70年代的“挑战者探险”中捕获而被发现的。它位于海底3935米至5100米之间,长28.7厘米。它是卵生的,并且像许多深海动物一样,它的幼崽漂浮在开阔的海面上。 4. 海洋生物图片和介绍章鱼和乌贼这两种海洋动物被称为“海洋变色龙”。 1、乌贼乌贼是水中的变色能手,其体内聚集着数百万个红、黄、蓝、黑等色素细胞,可以在一两秒钟内做出反应调整体内色素囊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颜色,以便适应环境,逃避敌害。乌贼的体内有一个墨囊,里面有浓黑的墨汁,在遇到敌害时迅速喷出,将周围的海水染黑,掩护自己逃生。 2、章鱼章鱼不仅可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而且还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猎物,而猎物根本没有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章鱼能利用灵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缝及海床间爬行,有时把自己伪装成一束珊瑚,有时又把自己装扮成一堆闪光的砾石。澳洲墨尔本大学的马克·诺曼,在1998年于印尼苏拉威西岛附近的河口水域发现一种章鱼能迅速拟态成海蛇、狮子鱼及水母等有毒生物,避免攻击。扩展资料:章鱼表面分布着一种细胞,名为色素细胞(chromatophores)。每个色素细胞包含四种天然色素中的一种:黄色素、红色素、棕色素或黑色素。只有在色素细胞收缩的情况下,才能看到这些色素。章鱼可以通过一次只收缩一种色素细胞来变换自身的颜色。它还可以通过伪装躲避掠食者,还可以通过呈现出与清水、沙质海底或黑色岩缝一样的颜色来捕捉猎物。当有敌人迫近的时候,章鱼会变为深粉色,从墨囊里释放出一团黑色的墨汁(称为乌贼墨(sepia),然后颜色变淡,迅速逃离。 5. 海洋的生物图片图中物品就是海参,只是这海参还未煮熟,表面受热收缩了而已。 海参是海底动物群落中的一种,其它的还包括有海鞘、海星、海蛤蝓、珊瑚虫、蛤、海绵和海胆,海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海参外形特征: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 20个,触手坛囊发达,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功效作用:海参含有蛋白质、钙、钾、锌、铁、硒、锰等活性物质外,海参体内其它活性成分有海参素及由氨基已糖、已糖醛酸和岩藻糖等组成刺参酸性粘多糖,另含18种氨基酸且不含胆固醇。 6. 海洋生物简介及图片大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78种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种)。我国海洋生物种类约占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 1、海洋哺乳动物,我国现有各种海兽39种。如:各种鲸类、海豚、海豹、海狮、儒艮等。2、海洋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上繁殖的变温动物。3、海洋鸟类,海洋鸟类的种类不多,在中国海共记录了183种海鸟。如红喉潜鸟、黑脚信天翁、海燕、小军舰鸟、海雀、白鹭、海鸥等等。4、海洋鱼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级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海洋鱼类3023种,其中软骨鱼类237种、硬骨鱼类2786种,约占我国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1/7。5、海洋节肢动物,目前,在中国海共记录节肢动物4362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种的1/5。如鲎、虾类、蟹类等。6、海洋软体动物,在中国海共记录到各类软体动物2557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种的1/8。如石鳖、贻贝、珍珠贝、扇贝、牡蛎、文蛤、乌贼、章鱼等。7、海洋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因其特有刺细胞,故又被称作为刺胞动物。目前,在中国海记录到各种海洋腔肠动物,共计是1010种,它们分属于腔肠动物门的三个纲。8、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 我国海域生物种具有明显的中国海域特色,具体表现在不仅有很多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而且还保存有许多在北半球其它海域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物种,和一些在进化上属于原始以及孤立的类群。其中,属于原始的物种有鹦鹉螺、中国鲎、柱头虫、文昌鱼以及海豆芽和酸浆贝等;属于孤立的类群也很丰富,仅鱼类就有80种。 7. 海洋生物大全图片及名称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这里富含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8. 海洋生物简介及图片视频在生物学家眼中,章鱼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能像近亲墨鱼那样变换体色,也能模仿海洋中各种生物或非生物,甚至能有目的地玩耍和学习。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水族馆,章鱼都以出色的“逃跑”能力著称,它们甚至会为了食物而在夜晚突袭隔壁的水族箱。。一只名为“Inky”的章鱼就在新西兰水族馆上演了“胜利大逃亡”,钻入排水管逃回了大海。或许对章鱼来说,水族箱和海边的潮池并没有太大不同,只是进出时要多费点劲而已。当然,章鱼家族令人瞠目结舌的高超本领还不止这些。 喷水的章鱼 在新西兰的奥塔哥大学,一只章鱼会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朝着灯泡喷水,致使电线短路,从而达到关灯的目的。最后,研究者被迫野放了这只章鱼,因为维修电路的成本太高了。当然,这只章鱼并不是真的知道这么做可以让自己重获自由,它只是不喜欢明亮的灯光。和其他所有章鱼一样,它会朝各种各样惹恼自己的东西喷水。 有趣的是,同样在奥塔哥大学那间遭遇“熄灯”的实验室里,一只章鱼无缘无故地讨厌起某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只要后者经过水族箱,头部后方就会遭到章鱼的喷水袭击——水量将近两升!无独有偶,在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的实验室中,养了一只会对新访客喷水的乌贼,但不会对熟悉的人喷水。2010年的一项实验表明,北太平洋巨型章鱼能够辨别人类个体,即使穿着制服也能区分。 使用工具 1984年,科学家在百慕大海域观察到一只真蛸(又称普通章鱼)有用小石头在巢穴前方筑起“石墙”的行为。有人认为这说明了章鱼会使用工具,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章鱼的本能行为,而不是经过计算的结果。 那么,有没有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说明章鱼会使用工具呢?这里就要条纹蛸出场了。2009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一些条纹蛸会挖出落在海底的废弃椰子壳,用水流清洗之后把它们拖动多达20米的距离,再重新组合成一个庇护所。在潜水者拍摄的视频中,条纹蛸把椰壳凸出的一面朝下,用触腕“抱住”椰壳,以一种非常喜剧的方式“走”过海床。虽然看起来很缓慢、笨拙,并且耗费许多能量,在遇到天敌时也更加脆弱,但条纹蛸愿意接受这些风险,以换取未来能获得保护。这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据,表明章鱼确实能使用工具。 会玩又会学 除了会使用工具,章鱼还很会玩。玩耍通常是高认知能力动物的专利。很难准确定义什么是“玩耍”,但在广义上,玩耍可以视为一种不会马上带来好处而只提供乐趣的活动。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8只北太平洋巨型章鱼放入没有其他东西的水族缸中,再放入一些能漂浮的塑料药瓶。一开始,这些章鱼都把药瓶放到嘴里,显然是想知道能不能吃,之后就把药瓶丢到一边。 几次实验后,其中两只章鱼开始对着药瓶喷水。这些药瓶翻滚到水族缸的另一端,又被水流推回章鱼身边。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探索性的玩耍行为。当身处新的环境时,章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探索。它们对新事物的态度会逐渐从“这有什么用”转变为“我能用它来做什么”。 科学家还对章鱼的个性差异进行了研究。他们在水族缸里养了44只太平洋红蛸,在两周时间里,研究者每隔一天打开水族缸盖子,用试管刷触碰章鱼,并给它们美味的螃蟹吃。研究人员记录了19种不同的反应。可以看出,不同的章鱼有着非常不同的“个性”,比如有的章鱼会比较被动,有的则过分好奇。 章鱼还能通过不断尝试来解决问题。北太平洋巨型章鱼在摄食不同贝类时有不同的方法,为了吃到美味的贝肉,它们会打碎外壳比较脆弱的贻贝,拉开外壳相对较硬的花蛤,以及用齿舌钻入坚硬有力的蚌蛎外壳。如果三种贝类都在眼前,章鱼会更青睐贻贝,因为它们花最少的力气就能饱餐一顿。 伪装大师 在所有伪装者中,拟态章鱼毫无疑问是“伪装大师”头衔的最有力竞争者。其他章鱼能改变体色和皮肤纹理来欺骗掠食者,而拟态章鱼是唯一能模拟其他动物形态的章鱼。它们能改变形状、运动和行为方式,模仿至少15种动物。 在沙质海底移动的时候,拟态章鱼会把触腕贴着身体放平,并像有毒的比目鱼一样上下起伏地游动。在开阔水域中游动时,它们又会模仿蓑鲉——同样是有毒的。拟态章鱼的另一个把戏是将6只触腕放入一个洞穴里,然后伸出剩余的两只触腕,就像一条有毒的海蛇。 迷宫测试 科学家观察到,章鱼在捕猎之后通常不会走老路返回巢穴。它们会在捕猎中不断造访生活范围内的不同地方。章鱼具有复杂的记忆能力,能记住已知地点的捕猎价值,以及最近造访过哪些地方。 当动物利用地标来帮助导航时,它们必须理解地标在环境中的关联性。这种能力被称为“条件区辨”,是一种复杂的学习形式,通常只有脊椎动物才具备。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把加州双斑蛸放入两个不同的迷宫。每次实验中,章鱼必须从一个中央被照亮的水族缸爬回黑暗的洞穴——它们更加喜欢的环境。为了达成目标,章鱼还必须避开一个假洞穴,那里面被一个翻转的玻璃瓶堵住。几次实验后,大部分章鱼都学会了识别自己所处的是哪一种迷宫,并且能很快地朝着正确的洞穴移动。这个实验表明章鱼也具有一定的“条件区辨”能力。 相似而又不同 章鱼的大脑在许多方面与我们人类的大脑很类似。它们具有与脊椎动物类似的折叠脑叶,这一特征正是复杂性的表现。此外,章鱼大脑的电生理模式也与哺乳动物十分相似。 章鱼还具有单眼视觉,即喜欢一只眼的视觉胜过另一只眼。这一特征通常出现在那些大脑两个半球具有不同特殊功能的物种中,最初还被认为是人类独有,并且与更高的认知技能(比如语言)有联系。 章鱼甚至在储存记忆的方式上也与人类相似。人类与章鱼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要追溯到多细胞生命历史的最初阶段,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生命。也就是说,这种大脑结构的相似性是独立演化出来的。 比这些相似性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差异性。在章鱼5亿个神经细胞中,有超过一半位于触腕,这意味着它们的8只触腕既能独立行动,也能互相合作。研究者发现,章鱼的触腕被切断后,捏起来时还会收缩——甚至是在切断一小时后。很显然,章鱼的触腕在相当程度上能够自主活动。 章鱼为什么会如此聪明?一项新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科学家发现,章鱼和鱿鱼等动物能通过编辑自己的基因来学习新的技能,但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演化速度的减慢。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鱿鱼的RNA(核糖核酸,负责蛋白质合成的分子)编码区域表现出非常高的编辑率。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海洋生物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乌贼大脑中超过60%的RNA转录物是通过重编码记录下来的,而人类身上这一比例只有1%。 在后续研究中,科学家在其他3个头足类物种中发现了同样活跃的RNA编辑水平。这3个物种包括两种章鱼和一种墨鱼,它们都属于蛸亚纲(Coleoidea)。研究人员还鉴别出了数千个演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RNA重编码位点。RNA编辑现象在这些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尤为突出,影响了许多在大脑功能和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合成。 9. 海洋生物名称及图片回答: 鲨鱼水母 、海豚、鲸鱼、海马、章鱼、 乌贼、 龙虾、 海狮 、 海星 、 珊瑚 、螃蟹、 章鱼 、龙虾、贝类 、 鲨鱼、海参、乌贼、 虾子 、海豚、金鱼、白带鱼、牡蛎 、珊瑚、海胆、虾、水母、海马、乌贼、 章鱼、海牛、狮子鱼、魟鱼、鲸、海星、海豚、鲨鱼、海龟、寄居蟹、海獭、 海狗、海象、海豹、海葵e、海绵、蟹、 管口鱼、小丑鱼、海狮、金鳞鱼、 蝶鱼、比目鱼、刺河魨、海蛇。 10. 海洋生物图片名称及介绍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动物的寿命动物中寿命最长的可能是龟.1737年、科学家们在印度洋的一个岛上捕获了一只象龟,据鉴定它的年龄当时是100岁左右.这只龟被送到英国,在一个动物园又活了很长的时间,20世纪20年代还生活在那里.假如捕获这只象龟时动物学家的计算是正确的话,这只象龟的寿命大约在300多岁.鱼类的寿命都是很长的,1794年在莫斯科近郊的一个湖里捉到一条狗鱼,它的鳃盖上穿着一个金环,上面刻着:“沙皇鲍利斯放生”.沙皇鲍利斯生活的年代是1598~1605年,这条狗鱼在湖里生活了200年左右.可是许多现代专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狗鱼只能活70~80年.现在科学家们已研究出一种从骨胳和鱼鳞上的年轮来确定鱼的年龄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已测出大白?能活100多年.人工饲养的鱼就比较好确定它们的寿命了,如人工饲养下鲶鱼能活60岁,鳗鱼能活55岁,金鱼能活30岁.两栖纲动物中的鲵的寿命非常长,在人工饲养下它能活130岁,鸟类中渡鸦比较长寿,在人工饲养下能活70岁,雕也是长寿者,在人工饲养下能活到80岁,鹦鹉也许是由于性情开朗的缘故,能活到100岁左右,家禽中的鹅能活到40岁,鸡可活20年,家鸽能活到30岁,无脊推动物中,寿命最长的可能要算是软体动物巨砗磲,能活80~100年.什么动物的寿命最短呢?无脊椎动物草履虫和变形虫的寿命是以昼夜或小时来计算的,它们的寿命最多是一昼夜.脊椎动物中,寿命最短的是弹涂鱼,这种身长才几厘米的小鱼,寿命不到一年.昆虫类的寿命很特别,普通的苍蝇的成虫寿命是15~25天,如果连它的幼虫期和蛹期都包括在内,它的寿命则是25~70天.5月的金龟子在成年情况下可活1~2个月,但它的幼虫却可以在土里活3~4年.春天和夏天出生的工蜂只能活6周,而秋天出生的却能活6个月,蜂王的寿命要长得多,它能活5年.一些大的哺乳纲动物,熊和虎能活40~50年,小形的动物狼和狐狸可活10~15年、梅花鹿的寿命大约是20年,松鼠和野兔能活10年,猫、狗的寿命大约是十几年.从各类动物的寿命数字中,人们奇怪地发现,蚯蚓和狐狸,蛤蟆和马,乌鸦和大象,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动物,它们的寿命却大致相同.生物界的千变万化在动物的年龄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海龟早在二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正因为龟是海洋中的长寿动物,所以,沿诲人仍将龟视为长寿的吉祥物,就像内地人把松鹤作为长寿的象征一样,沿海的人们也把龟视为长寿的象征,并有“万年龟”之说.海洋中目前共有八种海龟,其中有四种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福建、台湾、海南、浙江和广东沿海,我国群体数量最多的是绿海龟.海龟常循洄游路线在沿岸近海的上层活动,它们到20-30岁时才发育成熟,每当繁殖季节到来的时候,便成群结队地返回自己的“故乡”,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它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出生地,并把卵产在那里.如果出生地的环境被破坏,它就有可能终生不育.海龟产卵数最多的可达200个左右,最少的也在90个以上,卵的数量虽说比较多,但是孵化成活率很低.当小海龟出壳后,首先要自己从沙堆里钻出来,然后急忙忙地奔向海洋.从沙坑到海边对小海龟来说充满了危险,有的幼龟跌人沙坑中,拼命挣扎也爬不出“陷井”,同时一些天敌例如各种海鸟不断在空中盘旋,它们把这些幼小生命作为美味佳肴.最后能顺利到达海洋的只是一部分,这些幸存者将在海中生长发育,传承繁衍后代的新循环.海龟是怎样找到自己的“故乡”的,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生活在我国沿海的绿海龟,其产卵期在每年的4-10月.这时节,每当晚上,它们一个接一个地从海中悄悄爬上沙滩,用后肢挖一个宽20厘米左右、深约50厘米的坑,然后开始产卵.卵呈白颜色,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由于卵成熟的时间不一致,它有时要分几次才将卵产完.产完卵后便用沙将洞口堵住,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温度比较高,卵全靠自然温度孵化,其时间需要40-70天不等,一般在50天左右.海龟卵不但靠自然温度孵化,而且其性别也是由温度的高低来决定的,温度高时孵出的是雌性,温度低时孵出的是雄性.海龟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维持性别平衡的,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海龟除出生和繁殖在陆地之外,其主要生活在海中,它们既能用肺呼吸,也能利用身体的一些特殊器官直接从海水中获得氧气,它的足呈桨状,适宜于划水,海龟在陆地上虽然比较笨拙,但是到了海里却浮沉自如,它完全适应了海洋环境.海龟的个体大、活动量大,其食量比陆龟大得多,它每天要吃很多的鱼、鱼卵、虾、甲壳类和软体类以及藻类,它们的牙齿坚硬有力,能够轻易地咬碎软体动物的外壳.从海龟的生活习性来看,其长寿的秘诀,不外乎是食量大、活动缓慢,有坚硬的外壳保护.海龟一身都是宝,它的肉昧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其自身能长寿,而且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品,食用也能使人延年益寿.正是由于海龟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结果引来了人类的滥捕乱杀.据有关自然保护组织估计,在80年代每年大约有30多万只成年的海龟葬送在人类的手中,以印度尼西亚为例,前几年捕杀的海龟数在2万-5万只之间.每到海龟的繁殖季节,渔民守在岸边,等海龟上岸后,突然跑上前去,把它们一个个地翻过来,海龟的脚很短,一旦翻过来自己就翻不过去了,只能卧等待毙.由于过度捕杀,近几年来巴厘岛上再也看不到海龟了,有些渔民见岸上抓不到,就下海去抓.过去巴西也有这样的情况,捕海龟、捡海龟蛋的现象很盛行,使沿海海龟面临绝境.难怪有人说,虽然海龟是长寿之物,但由于人的捕杀已使该物种的平均寿命降至最低点,百年龟龄的海龟已成稀罕之物.海龟数量的减少已经引起了沿海国家的普遍关注,并且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拯救.例如巴西从1983年开始一直想方设法保护生活在沿海1000多千米海岸线附近的海龟头一年挽救了2万多只海龟,后来逐年上升,现在每年挽救的海龟在27万只以上.10多年来,被换救的海龟总数超过了150万只;南太平洋保护环境组织为了制止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沿海国家肆意地捕杀海龟,他们将1995年定为“海龟年”,试图引起人们关注海龟面临灭绝的处境;在泰国南部的普吉岛上,每年4月13日都要举行一次幼龟放生节,帮助那些刚出壳的“小精灵”爬向大海,防止在途中遭到其他动物的伤害;我国政府对海龟的保护历来十分重视,1985年5月在广东省惠东县的“海龟湾”建立了第一个海龟自然保护区,并将海龟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湾的面积虽说只有0.1平方千米却是一个重要的海龟产卵地,产卵最多可达数十万枚.海龟看似笨拙,实际上很通人性.1995年7月下旬,海军某部770艇在南海训练时,发现一只海龟老是在艇周围游来游去战士们好奇地捞上来一看,原来是它腿上受伤已溃烂,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才痊愈.水兵们用红油漆在背上写了“放生”两个字后将其放回大海,没有想到的是三个多月后,这只海龟又回到水兵的身边,此地距离放生的地方有60多海里.海龟为何这般留恋着水兵,它又是怎样找到他们的,这些令人惊叹不已.人救海龟,海龟也救人.1987年菲律宾沿海有一艘轮船因失火而沉没,有一位身穿救生衣的妇女已在海上漂泊了12个小时,正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有两只海龟游到她身子下面,将其托出海面,她就这样又在海上漂流了两天两夜,直到被菲律宾海军发现救起为止.总之,海龟是人类的朋友,它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2亿多年,为了让这著名的“活化石”能永久地同我们人类一起生活下去,我们不能再乱捕滥杀它们和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了. 11. 海洋生物介绍图片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有生命的物种,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红海星,鲸鱼,鲨鱼等。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鱼类、头足类(例如我们常吃的乌贼,也叫墨鱼)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 |
海洋吃水草的鱼(会吃水草的观赏鱼) |
2024-04-19
|
查看详情 >> |
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海洋食品营养基础知识培训)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
形成海洋温差能的源头是什么 |
2023-03-21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