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 豪华私人船,多设施,旅行探险

  • 快速水上运动艇,多用途

  • 利用风力的船,多种用途

  • 设备多样,功能全面

  • 多样刺激,乐趣无限

  • 船只停靠的场所,设施齐备

主页 > 海洋工程 > 渤海海洋生物图鉴(渤海海洋生物图鉴图片)
渤海海洋生物图鉴(渤海海洋生物图鉴图片)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2-30 13:09 点击:520 编辑:admin

1. 渤海海洋生物图鉴

渤海最深处有86米。渤海(Bohai Sea),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同时也属于内水范畴。海岸线全长约3800公里。东西宽约346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8米。渤海沿岸水浅,特别是河流注入地方仅几米深;而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达到86米。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载:渤海是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山东省志·海洋志》则还包括渤海海峡,共5部分。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年径流总量达888亿立方米。地势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峡倾斜,地形单调平缓。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线和古河道残迹。渤海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第四纪沉积物厚达300~500米,主要为陆源物质。

2. 渤海海洋生物图鉴图片

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

渤海,地处中国大陆东部北端,位于北纬37°07′~40°56′和东经117°33′~122°08′之间,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东面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岬经庙岛至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岬的联线与黄海分界。其它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

3. 所有海洋生物图鉴大全大图

海洋生物资源还提供了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海龙、海马、石决明、珍珠粉、龙延香、鹧鸪菜、羊栖菜、昆布等,很早便是中国的名贵药材。当前,海洋生物药物已在提取蛋白质及氨基酸、维生素、麻醉剂、抗菌素等方面取得进展。

以贝壳制造工艺品已在中国成为一种行业,一些珊瑚是很受欢迎的艺术品。海鸟粪含磷达20%,是极好的天然肥料。鲸油既可食用又是重要化工原料,抹香鲸头部的油是精密仪器的高级润滑油。海藻的提取物,特别是褐藻胶和琼胶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4. 中国海洋生物图集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5. 世界海洋生物分布图

一 中水母,澳洲方水母生活在澳大利亚亚沿海人若触及其触手,30秒钟后会便会死亡,最多的是香水母,不过这只是香水母中的一种变种,一般的香水母是可以安全使用的,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当时澳洲最大的海产品罐头加工厂由于没有先烈的关系,所产生的一个罐头中混入了长约一厘米的剧毒水母的触手

6. 渤海海洋生物种类

渤海海域海底以沙低为主,而其他海域多是泥低,因此渤海海域生产的贝壳类海鲜品质最佳。如大连的海参、鲍鱼、虾爬子很有名,而黄海东海海域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则闻名于世,南海海鲜品种丰富多样。

水越凉的地方,出产的海鲜越好吃,鲜度越高,营养价值也高。地我国海岸线漫长,由北至南,分别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广阔的海域,每年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着各种海鲜产品,满足各地吃货们的

7. 渤海海洋生物图鉴大全

渤海相邻的国家主要有朝鲜,韩国和日本。渤海位于我国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所包围的渤海湾,是我国四大海洋中面积最小的海,只有在渤海的东南部有一个出口,面向朝鲜,韩国东南,面向日本。渤海是由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半包围的一个相对封闭式的内海

8. 渤海鱼类图鉴

渤海有鱼的种类如下:

赤魟,俗称洋鱼、劳板鱼,有的地方称黄鲼、黄鲂,尾部细长如鞭,有毒腺,被蜇后引起剧烈肿痛。赤魟不仅可食用,还有一定药用价值,有补气功效。

黄颡鱼,也有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昂刺鱼等的,因其会发出“嘎嘎”的声音,故而得名。黄颡鱼常见于淡水,其实海水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黄颡鱼肉质鲜美,少刺,煮汤味道更佳。

狼鰕虎鱼,听名字就知道这种鱼很凶猛。其实,它不只看着凶,本性也真的很凶猛,以小鱼小虾为食,当然了,有时碰到大鱼,它也敢去咬几口。但它优质鲜美,是沿海居民的一道美味,主要做法是把鱼煎得酥脆,然后加上切成细条状的萝卜干,再加一点干沙茶干煸,据说那种美妙滋味,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

马面鱼,学名为绿鳍马面鲀,俗名橡皮鱼、剥皮鱼。鱼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大众化食品。它仅次于带鱼,是我国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

绵鳚,也叫“鲇光鱼”“傻鲇光”“傻楞巴”,是底层鱼。皮肤呈灰色或灰背腹黄色,体形似胡萝卜,头大而扁,略似淡水鲇鱼,嘴大但无须。一般天然鱼一龄有15--20厘米,一龄以上可到30厘米。

石鲽鱼,又叫石夹鱼、石浆子鱼,其背部长有数块石骨,硬如老茧而得名。石鲽鱼肉质白细味美、入口滑嫩,是沿海一带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吃过一次会想第二次,这种鱼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佳品。

眼斑拟石首鱼,又名红拟石首鱼、红鼓鱼、黑斑红鲈、斑点尾鲈等,属鲈形目。体呈纺缍形,外形与国产大黄鱼相近,成鱼腹部以上体色微红,幼鱼尾柄基部上方有1—4个圆形黑斑,尾鳍边缘呈蓝色。 为广温广盐、溯河性鱼类。

真鲷,又叫加吉鱼、红加吉、大头鱼等,有些地区还叫海鲫鱼,上海地区俗称其为铜盆鱼,广东南澳及潮州一带则称之为赤鯮。真鲷体型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1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其寿命较长,最长寿者可达30岁、长1米。

竹荚鱼,又叫刺鲅鱼,属鲈形目,其体成纺锤形,侧扁,侧线上全披棱鳞,棱鳞高而强,形如用竹板编制的组合隆起荚,竹荚鱼由此得名。这种鱼为中上层洄游性鱼类,游泳迅速,喜欢结群聚集,有趋光特性。日本料理中,经常会用到这种鱼。

鮟鱇鱼,长相丑陋,有又叫海鬼鱼、蛤蟆鱼、老头鱼等。其实,鮟鱇鱼虽然长相恐怖,可是它的营养却十分丰富,肉质富含胶质。安康鱼肝味道鲜美,因此也被称为“海中鹅肝”。

9. 海洋史前生物图片

1. 咬合力最强的生物 —— 巨齿鲨

身长:20.3米。体重:103吨。咬合力:28-36吨,是咬合力最强的生物。生活于早上新世至晚上新世。它因牙齿巨大而得名,牙齿长15厘米。巨齿鲨以捕食鲸类为生,主要捕食须鲸类和抹香鲸类。是当时的海洋霸主。在那个时代,能与巨齿鲨匹敌的海洋生物大概只有梅尔维尔鲸这种巨形抹香鲸类,而且一不小心,它也会成为巨齿鲨的食物。可见,巨齿鲨是不折不扣的海洋之王。在2018年8月2日上映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巨齿鲨》,而且 还改编成了一本同名科幻小说。而且,巨齿鲨是目前已发现最大的鲨鱼。

2.最厉害的海洋爬行动物 —— 沧龙

身长:21米。体重:38吨。咬合力:不详。沧龙是可捕食鲨鱼和蛇颈龙的大型海洋爬得动物。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虽然它不是个头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但却是目前已知物种当中最厉害的海洋爬行动物。虽然说沧龙是那时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但在它们幼年时期,很容易遭到蛇颈龙、白垩刺甲鲨、海王龙等海洋生物的攻击。不过,这些曾经的敌人,在沧龙成年后,都变成了它的食物。但和巨齿鲨比起来,咬力和体重远不及前者,故排名第二。

3. 能挑战巨齿鲨的鲸 —— 梅尔维尔鲸

身长:17.65米。体重:65吨。咬合力:不详。梅尔维尔鲸属利维坦鲸科,是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体形最大的齿鲸。与巨齿鲨同属海洋食物链的顶端。有时也会捕食须鲸。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捕食者。目前我们手头关 于梅尔维尔鲸的资料尚少,但根据它能和巨齿鲨抗衡的情况,我们推算,它在史前海洋生物中的地位,大概可以排名第三。随后,我们会在专栏里陆续补充关于梅尔维尔鲸的资料,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和沧龙比起来,梅尔维尔鲸在速度上欠缺很多,排名第三。

4. 史前恐怖巨鱼 —— 邓氏鱼

身长:8-10米。体重:6吨。咬合力:5吨。邓氏鱼以捕食鲨鱼、无脊椎动物以及比自己体形小的同类为生。邓氏鱼没有牙齿,但是嘴中长有齿片,在捕食的时候,它们会用齿片杀死猎物。因为邓氏鱼没有牙齿,所以无法咀嚼,只能将食物大块吞下。邓氏鱼的胃有时很难消化这些大肉团,只能将其吐到海底。和梅尔维尔鲸相比,邓氏鱼在体形和脑容量上逊于前者,故排名第四。

5. 捕猎蛇颈龙的海洋爬行动物 —— 滑齿龙

身长:25米。体重:66吨。咬合力:不详。滑齿龙生存于侏罗纪中晚期,在那个时代没有哪种海洋生物能与它匹敌。滑齿龙因牙齿的侧边平滑而得名。海洋中的鳄鱼、体形巨大的利兹鱼、鱼龙甚至其它上龙类都可能会受到滑齿龙的攻击。上龙类是海洋爬行动物蛇颈龙的成员,滑齿龙这种类群有时也被称为短颈蛇颈龙。滑齿龙在速度上低于邓氏鱼,所以排名第五。

6. 敢与沧龙对抗的海洋爬行动物 —— 海王龙

身长:15米。体重:据估算约有28吨。咬合力:不详。海王龙是一种体形与霸王龙一样大的沧龙类海洋爬行动物。海王龙可能以古巨龟、海中的鳄鱼、菊石、鸟类、鲨鱼和蛇颈龙为食,有时也会捕食在海面上捕鱼的翼龙。海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并和恐龙一起灭绝。海王龙的体形小于滑齿龙,所以排名第六。

7. 白垩纪的咽喉 —— 白垩刺甲鲨

身长:8米。体重:据估算大概为10吨。咬合力:不详。白垩刺甲鲨昵称“金厨鲨”,可以用像餐刀一样的牙齿把猎物切成薄片。白垩刺甲鲨以剑射鱼幼年沧龙等其它海洋生物为食。白垩刺甲鲨是成群捕猎的鲨鱼。虽然它们是海洋霸主,但是也会受到沧龙的攻击。由于在体形上不及海王龙,所以排名第七。

8. 史前鲸类的噩梦 —— 丘布特凯克鲨

身长:15米。体重:35吨。咬合力:不详。丘布特凯鲨又名丘布特拟噬人鲨。它以原始鲸类为食,一般会捕食10米以下的鲸类,偶尔会捕食10米以上的鲸类——当然,这对丘布特凯克鲨来说,也不算什么大的挑战,就像异特龙捕食梁龙一样。可能大家对它并不熟悉,因为光芒全被巨齿鲨所掩盖。但它在食物链顶端的地位,并没有被巨齿鲨所抢走。虽然它的体形大于白垩刺甲鲨,但白垩刺甲鲨是群体作战,因此能够战胜单打独斗的丘布特凯克鲨,让后者排名第八。

9. 侏罗纪时期的鲨鱼 —— 弓鲛

体长:2米。体重:据估算3吨。咬合力:不详。弓鲛是一类游泳速度很快的鲨鱼。它们的食物有:鱼类、乌贼、戴壳的生物、软体动物和海胆。弓鲛的骨骼由柔软的软骨构成,无法保存为化石。然后有一些极为罕见的弓鲛化石却保存了用于防御的多刺背鳍。因为在体型上远不及丘布特凯克鲨,所以排到第九。

10. 丑陋的白垩纪鱼类 —— 剑射鱼

身长:6米。体重:据估算5吨。咬合力:不详。剑射鱼是种凶猛的肉食性硬骨鱼类。除鱼类外,剑射鱼还猎食黄昏鸟这类海鸟,甚至还有翼龙。剑射鱼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游动。这种速度足以猎食当时的海鸟和鱼类。因为在速度上逊于弓鲛,故排名第十。

10. 史前海洋生物图鉴

远古海洋生物化石中,最古老的化石是距今10亿——8亿年的元古代蓟县纪的菌藻、古藻类叠层石岩。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古生代碳酸钙质沉积岩,其中有三四亿年前的珊瑚、海绵、菊石、海百合生物,还有腕足类、腹足类等生物。这些生物死后,保存了它们躯体的地层,经过沧桑巨变,才最终形成了石头,此化石重:465.3g。

近几年化石在全球的价格节节攀升,化石收藏开始慢慢转变为“有钱人的游戏”。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化石收藏与交易市场非常成熟,国内最近几年也掀起了一股收藏化石的高潮,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