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的起源演化地球形成时基本上是各种石质物的混合物。初始地球的平均温度估计不超过1000℃,所以当时的地球上并没有水。 原始地球不可能保持大气和海洋,它们都是次生的。 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是“外源说”和“自源说”两种。 “外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1、撞击地球的小行星,2、太阳风吹到地球上大量的原子与地球本身的原子发生化学反应。 “自源说”认为当时的地球充满了氢气,就如现今观察到的木星一样。后来与地幔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了水。 2. 海洋的诞生和演变海陆变迁的原因与实例: 1、地壳运动海洋、陆地的形成与漂移;造山运动——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表上出现的海相石灰岩; 2、海平面升降冰期消失、地面冰块融化引起的地面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地。 3. 海洋的起源演化过程海洋的诞生的与地球的演变以及一场长达十几亿年的星球大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地球从她的母亲—太阳里脱胎而出时, 还是一团熔融状态的岩浆火球。不过,火球的热量很快就开始散失了,地球表面迅速冷却,首先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地壳。与此同时,地壳内部由于温度继续下降,发生了冷缩变化, 导致裂缝产生。然而, 这种状态并没有维持太久 ,因为接踵而来的星球大战将使地球变得“面目全非”。自地球形成起,一些彗星和小行星就不断地撞击地球, 这 种 野 蛮 的 “侵略”行为一直持续了十几亿年。在一次大撞击中,薄薄的地壳终于被撕裂, 内部的岩浆顺着裂缝喷涌而出,这就是火山爆发。地表的岩浆缓缓流动,逐渐冷却下来,成为了新的地壳层。就这样,地壳层不断地加厚,但是在星球大战中留下的裂缝却无法复原,它们形成了地壳层上的缺口, 这就是最早的洋盆。 4. 海洋是如何起源的海洋中的溶解氧,主要是来自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的溶解过程。另外,浅海的水生植物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比如海藻。 海藻可以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它们行光合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氧气,更是动物们呼吸所不可缺少的;海洋世界之所以如此缤纷热闹,海藻的功劳实不可没。 相关原理: 海洋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不具有叶绿体,而直接由细胞本身进行。属于原核生物的蓝藻(或者称“蓝细菌”)同样含有叶绿素,和叶绿体一样进行产氧光合作用。 事实上,普遍认为叶绿体是由蓝藻进化而来的。其它光合细菌具有多种多样的色素,称作细菌叶绿素或菌绿素,但不氧化水生成氧气,而以其它物质(如硫化氢、硫或氢气)作为电子供体。不产氧光合细菌包括紫硫细菌、紫非硫细菌、绿硫细菌、绿非硫细菌和太阳杆菌等。 5. 海洋文明起源海洋文明的三个特点 开放性 海洋文明不是一种闭关自守的文明,而是一种不断从异质文化汲取营养的文明。海洋文明的开放是多方位的。从经济上讲,它是一种对外贸易依赖型的文明,发展海外市场,开拓海外殖民地成为这种文明的最重要的经济要求。从人口流动上讲,它在不断吸收外来人口的同时,又不断向外殖民。人口的流动改良了人种的素质,又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开放。 文化的多元性 容忍异质文化和多种文化共存和竞争成了这种文明开放性的补充。多种文化的共存使每一种文化都随时意识到竞争的存在,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都要设法不断发展,以发展求生存。由于海洋的分隔,希腊文化的各个实体保持了它的多样性。多样性促进了竞争,而竞争又促进了发展。 原创性和进取精神 人从陆地进入海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征服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较少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束缚。从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出,在希腊人的眼中,没有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神也是如此。 6. 海洋的进化史生命,起源于海洋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其中的97.2%是海洋。约在38亿年前,原始海洋中最早形成了生命的原生体,诞生了生命。经历了漫长的生命进化史,地球上逐渐演变成当今世界这样众生万象的生物圈。 太古时期,在原始海底出现了原始细菌和蓝藻;古生代初期,菊石、鹦鹉螺等软体动物一度称霸海洋;古生代中期,是脊椎动物鱼类的极盛时期;古生代晚期,海生动物逐渐爬上陆地,有了两栖动物和陆生动物,形成了恐龙世界;新生代,地球成了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天下;约在500万年前,才进化为人类。 一切陆生动物都是由海洋生命进化、从海上迁徙陆地演变形成。 7. 海洋的起源演化过程图片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达11521米(根据《地理知识1977年8期》数据),平均深度是: 太平洋 4282米 大西洋 3627米 印度洋 3897米 北冰洋 1200米 海洋和生命的起源关系密切,生物的演变进化离不开海洋。时至今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海洋。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独有的特点令宇宙中大多数天体黯然失色,那就是,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大量液态水的星系。如果乘航天飞机俯看地球,你会清楚地看到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淡蓝色的水球,而陆地只不过是浩瀚大洋中的一个个岛屿。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地球称做水球或者是海洋之球,似乎更为贴切些。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7亿平方千米,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仅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29.2%。 海洋对自然界,对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没有人不认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直接受益于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它在控制和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资源的保护,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穷尽的资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它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海洋是现代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基地,它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空间。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海洋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特殊空间,无论是它的物质资源价值,或是政治经济价值,都远远超出人们原有的认识。人们对海洋的需求不再只是渔人之利、舟揖之便了。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有条件以进军姿态走向海洋。 然而,谁也不可否认,20世纪全球环境的恶化,经济的畸形发展,使能源、粮食和水危机的阴影重重笼罩在人们的头上。陆地已不堪重负,而海洋有可能是人类第二个生存空间。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只有一捧海水。洁净明亮的海水,对于我们人类,对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灵是多么的重要呀! 让我们记住一位哲入曾经说过的话:海洋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海洋。作为生命最初的摇篮中的后代,我们光滑的皮肤,我们血管里的血,我们体内循环的水,都是海洋的所有,我们只是海洋的一分子。 8. 《海洋的起源》海水来源之谜: 广阔无垠的海洋储存了地球表面总水量的97%,这么多的海水从哪里来的,以前一直是个谜。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家对地球和海洋起源的了解日益深刻,大多数人认为海水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积累起来的。 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物质构成岩石初期,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气体。 由于地球的重力作用,岩石间越来越挤紧,硬是将岩石中的水气赶出来,它们不断汇集在地下,终于使地球产生地震,引起原始火山喷发。 这时在地下受到挤压的大量水气,终于摆脱岩石的桎梏,随着火山、地震从地壳中呼啸而出。这些水气进入空气中遇冷凝结,便形成暴雨降落下来,并在原始的小行星碰撞地球形成的地壳低凹处的地方聚集起来。 由于漫长的地质的积累,于是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海洋。 海水含盐之谜: 如果我们喝一口海水,就会感到又苦又咸,再口渴也只能望洋兴叹,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一定的盐分。然而与之相连的江河水都是淡淡的。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原始的海水并非一开始就充满了盐分,最初它和江河水一样也是淡水。 但是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运动,每年海洋表面有大量水分蒸发,其中部分水分通过大气运动输送到陆地上空然后形成降水再落到地面上,冲刷土壤,破坏岩石,把陆上的可溶性物质(大部分是各种盐类)带到江河之中,江河百川又回归大海。 这样,每年大约有30亿吨的盐分被带进海洋,海洋便成了一切溶解盐类的收容所。 而在海水的蒸发中,收入的盐类又不能随水蒸气升空,只得滞留在海洋之内。如此周而复始,海洋中的盐类物质越积越多,海水也就变得越来越咸。 当然,这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当经过数亿年甚至更久的岁月,积累的盐分就相当可观了。 海水颜色之谜: 晴朗的夏日,面对烟波浩渺的大海、蔚蓝色的海面,辉映着蔚蓝色的天穹,极目远眺,水天一色,极为壮观。 而事实上,海洋水和普通水并没两样,都是无色透明。为什么看见的海水呈蓝色呢?原来,五颜六色的海水形成的原因是海水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缘故。人眼能看见的七种可见光,其波长是不同的,它们被海水吸收、反射和散射程度也不相同。 其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穿透能力较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引,射入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 一般来说,当水深超过100米,这三种波长的光,基本被海水吸收,还能提高海水的温度。 而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和部分绿光穿 9. 海洋生物的起源与进化先看一下海洋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海洋生物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海洋中鱼、贝、虾、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且易于被人体吸收。所以说海洋生物首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与营养来源,海洋资源还为工业、制药等重要行业提供原料。目前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比较有限,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其次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一部分,对科研和物种进化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丰富的海洋资源的观赏价值给人们带来愉快,给电影、动画、故事等提供题材,广阔的海洋带给人无限的享受和感叹。 这都体现了海洋生物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性,为人类做出很大贡献,关系密切。 人类如何与海洋生物相处,很显然要在开发利用的同时更注重保护这些可贵的海洋生物资源,一些重要的海洋身生物,如鲸类、海豹等,数量逐渐减少,人为的原因居多,捕杀或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人类应该以善心珍惜保护海洋生物,不能只为了眼前的利益滥捕滥杀或者破坏它们来意生存的平衡生态环境。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好!学习进步哦!及时采纳,谢谢。 |
上一篇:深圳海洋大厦(深圳海洋大厦初中学位) | 下一篇:海洋之心优化(海洋之心优化海报去衣) |
形成海洋温差能的源头是什么 |
2023-03-21
|
查看详情 >> |
洋流分布图(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简图) |
2023-03-17
|
查看详情 >> |
世界海洋日是哪天(世界海洋日在几月几日) |
2023-02-16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