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动物海龟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动物的寿命动物中寿命最长的可能是龟.1737年、科学家们在印度洋的一个岛上捕获了一只象龟,据鉴定它的年龄当时是100岁左右.这只龟被送到英国,在一个动物园又活了很长的时间,20世纪20年代还生活在那里.假如捕获这只象龟时动物学家的计算是正确的话,这只象龟的寿命大约在300多岁.鱼类的寿命都是很长的,1794年在莫斯科近郊的一个湖里捉到一条狗鱼,它的鳃盖上穿着一个金环,上面刻着:“沙皇鲍利斯放生”.沙皇鲍利斯生活的年代是1598~1605年,这条狗鱼在湖里生活了200年左右.可是许多现代专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狗鱼只能活70~80年.现在科学家们已研究出一种从骨胳和鱼鳞上的年轮来确定鱼的年龄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已测出大白?能活100多年.人工饲养的鱼就比较好确定它们的寿命了,如人工饲养下鲶鱼能活60岁,鳗鱼能活55岁,金鱼能活30岁.两栖纲动物中的鲵的寿命非常长,在人工饲养下它能活130岁,鸟类中渡鸦比较长寿,在人工饲养下能活70岁,雕也是长寿者,在人工饲养下能活到80岁,鹦鹉也许是由于性情开朗的缘故,能活到100岁左右,家禽中的鹅能活到40岁,鸡可活20年,家鸽能活到30岁,无脊推动物中,寿命最长的可能要算是软体动物巨砗磲,能活80~100年.什么动物的寿命最短呢?无脊椎动物草履虫和变形虫的寿命是以昼夜或小时来计算的,它们的寿命最多是一昼夜.脊椎动物中,寿命最短的是弹涂鱼,这种身长才几厘米的小鱼,寿命不到一年.昆虫类的寿命很特别,普通的苍蝇的成虫寿命是15~25天,如果连它的幼虫期和蛹期都包括在内,它的寿命则是25~70天.5月的金龟子在成年情况下可活1~2个月,但它的幼虫却可以在土里活3~4年.春天和夏天出生的工蜂只能活6周,而秋天出生的却能活6个月,蜂王的寿命要长得多,它能活5年.一些大的哺乳纲动物,熊和虎能活40~50年,小形的动物狼和狐狸可活10~15年、梅花鹿的寿命大约是20年,松鼠和野兔能活10年,猫、狗的寿命大约是十几年.从各类动物的寿命数字中,人们奇怪地发现,蚯蚓和狐狸,蛤蟆和马,乌鸦和大象,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动物,它们的寿命却大致相同.生物界的千变万化在动物的年龄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海龟早在二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正因为龟是海洋中的长寿动物,所以,沿诲人仍将龟视为长寿的吉祥物,就像内地人把松鹤作为长寿的象征一样,沿海的人们也把龟视为长寿的象征,并有“万年龟”之说.海洋中目前共有八种海龟,其中有四种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福建、台湾、海南、浙江和广东沿海,我国群体数量最多的是绿海龟.海龟常循洄游路线在沿岸近海的上层活动,它们到20-30岁时才发育成熟,每当繁殖季节到来的时候,便成群结队地返回自己的“故乡”,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它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出生地,并把卵产在那里.如果出生地的环境被破坏,它就有可能终生不育.海龟产卵数最多的可达200个左右,最少的也在90个以上,卵的数量虽说比较多,但是孵化成活率很低.当小海龟出壳后,首先要自己从沙堆里钻出来,然后急忙忙地奔向海洋.从沙坑到海边对小海龟来说充满了危险,有的幼龟跌人沙坑中,拼命挣扎也爬不出“陷井”,同时一些天敌例如各种海鸟不断在空中盘旋,它们把这些幼小生命作为美味佳肴.最后能顺利到达海洋的只是一部分,这些幸存者将在海中生长发育,传承繁衍后代的新循环.海龟是怎样找到自己的“故乡”的,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生活在我国沿海的绿海龟,其产卵期在每年的4-10月.这时节,每当晚上,它们一个接一个地从海中悄悄爬上沙滩,用后肢挖一个宽20厘米左右、深约50厘米的坑,然后开始产卵.卵呈白颜色,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由于卵成熟的时间不一致,它有时要分几次才将卵产完.产完卵后便用沙将洞口堵住,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温度比较高,卵全靠自然温度孵化,其时间需要40-70天不等,一般在50天左右.海龟卵不但靠自然温度孵化,而且其性别也是由温度的高低来决定的,温度高时孵出的是雌性,温度低时孵出的是雄性.海龟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维持性别平衡的,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海龟除出生和繁殖在陆地之外,其主要生活在海中,它们既能用肺呼吸,也能利用身体的一些特殊器官直接从海水中获得氧气,它的足呈桨状,适宜于划水,海龟在陆地上虽然比较笨拙,但是到了海里却浮沉自如,它完全适应了海洋环境.海龟的个体大、活动量大,其食量比陆龟大得多,它每天要吃很多的鱼、鱼卵、虾、甲壳类和软体类以及藻类,它们的牙齿坚硬有力,能够轻易地咬碎软体动物的外壳.从海龟的生活习性来看,其长寿的秘诀,不外乎是食量大、活动缓慢,有坚硬的外壳保护.海龟一身都是宝,它的肉昧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其自身能长寿,而且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品,食用也能使人延年益寿.正是由于海龟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结果引来了人类的滥捕乱杀.据有关自然保护组织估计,在80年代每年大约有30多万只成年的海龟葬送在人类的手中,以印度尼西亚为例,前几年捕杀的海龟数在2万-5万只之间.每到海龟的繁殖季节,渔民守在岸边,等海龟上岸后,突然跑上前去,把它们一个个地翻过来,海龟的脚很短,一旦翻过来自己就翻不过去了,只能卧等待毙.由于过度捕杀,近几年来巴厘岛上再也看不到海龟了,有些渔民见岸上抓不到,就下海去抓.过去巴西也有这样的情况,捕海龟、捡海龟蛋的现象很盛行,使沿海海龟面临绝境.难怪有人说,虽然海龟是长寿之物,但由于人的捕杀已使该物种的平均寿命降至最低点,百年龟龄的海龟已成稀罕之物.海龟数量的减少已经引起了沿海国家的普遍关注,并且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拯救.例如巴西从1983年开始一直想方设法保护生活在沿海1000多千米海岸线附近的海龟头一年挽救了2万多只海龟,后来逐年上升,现在每年挽救的海龟在27万只以上.10多年来,被换救的海龟总数超过了150万只;南太平洋保护环境组织为了制止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沿海国家肆意地捕杀海龟,他们将1995年定为“海龟年”,试图引起人们关注海龟面临灭绝的处境;在泰国南部的普吉岛上,每年4月13日都要举行一次幼龟放生节,帮助那些刚出壳的“小精灵”爬向大海,防止在途中遭到其他动物的伤害;我国政府对海龟的保护历来十分重视,1985年5月在广东省惠东县的“海龟湾”建立了第一个海龟自然保护区,并将海龟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湾的面积虽说只有0.1平方千米却是一个重要的海龟产卵地,产卵最多可达数十万枚.海龟看似笨拙,实际上很通人性.1995年7月下旬,海军某部770艇在南海训练时,发现一只海龟老是在艇周围游来游去战士们好奇地捞上来一看,原来是它腿上受伤已溃烂,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才痊愈.水兵们用红油漆在背上写了“放生”两个字后将其放回大海,没有想到的是三个多月后,这只海龟又回到水兵的身边,此地距离放生的地方有60多海里.海龟为何这般留恋着水兵,它又是怎样找到他们的,这些令人惊叹不已.人救海龟,海龟也救人.1987年菲律宾沿海有一艘轮船因失火而沉没,有一位身穿救生衣的妇女已在海上漂泊了12个小时,正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有两只海龟游到她身子下面,将其托出海面,她就这样又在海上漂流了两天两夜,直到被菲律宾海军发现救起为止.总之,海龟是人类的朋友,它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2亿多年,为了让这著名的“活化石”能永久地同我们人类一起生活下去,我们不能再乱捕滥杀它们和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了. 2. 海洋动物海龟图片答:海龟不是最长寿的海洋动物。这种动物一般有150年的寿命。海洋中还有活的更久的动物。鲸鱼活到211岁。北极哈也有220岁的寿命记录。最长寿的还有灯塔水母。 海龟是龟鳖目海龟科动物的统称。中国产的属于日本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长可达1米多,寿命最大为150岁左右。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海龟适应在水中生活,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四肢变成鳍状,利于游泳,主要以海藻为食。一般仅在繁殖季节离水上岸,雌龟将卵产在掘于沙滩的洞穴中。 3. 海洋动物海龟图片大全相比较而言,绿海龟更稀有。 蠵龟:又称红海龟,跟脂肪绿壳不绿的绿海龟不同。甲壳的颜色从黄橙色到红棕色不等,而腹甲通常是淡黄色。 红海龟与绿海龟简要对比红海龟:有着较大的三角形头部和强有力的喙,以螃蟹,软体动物和水母为主食。背甲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较平坦,幼体背部具3条强棱,成体背部无棱。 绿海龟:有着圆润且较小的头部,吻部短圆,成年后以海草和海藻为主食。相比红海龟12-30年成熟,绿海龟则需要20-50年才会成熟。 红海龟有着领域性,并会与其他种类的海龟竞争。同种之间雌性与雌性的竞争在其他海洋脊椎动物中是相当罕见的,但在红海龟里是常见的情形。 从示威到展开攻击是有一定步骤的,这种冲突主要发生在觅食场所。在竞争过程中,尾巴直立表示有要战斗的意愿,而卷曲尾巴则显示退缩。当胜利后可以得到更好的觅食场所,但是由此带来的代价很高,可能使海龟虚弱。 红海龟是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列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一。绿海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绿海龟也被列入了《华盛顿公约》附录Ⅰ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 4. 海洋动物海龟有哪些现存海洋爬行动物包括海龟、海鳄和海蛇三类,已灭绝的包括鱼龙,蛇颈龙等。 海龟与海蛇类爬行动物现主要生产于暖水海洋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青岛近海,只是偶然的机会,在夏、秋季海水温度升高的时候才能发现其行迹,而且数量较少。 海龟是海洋中最为常见的而且是最为温驯的海洋爬行动物之一,其中有很多罕见的种类,比如鹰头龟,是在2005年时沿海渔民发现的,因为这种海龟原不是本海域种类,所以比较罕见,其性格比较凶猛,以小虾、小鱼为食,是海龟中比较少的纯食肉类海龟;我国青岛记录的海龟鳖目海龟科有海龟和蚋龟;棱皮龟科有棱皮龟,均以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饵,是国家保护动物。 海蛇以海蛇科的青灰海蛇、青环海蛇和淡灰海蛇三种较常见,一般栖息于近海无人居住的海岛附近。海蛇在我国青岛沿海也不多见。 5. 海洋动物海龟的英语怎么说乌龟是:tortoise 虾米是: shrimp 鱼缸是:aquarium 6. 海洋动物海龟作文大家好,我是海龟,生活在大平洋中,我们和乌龟很像,我们最独特的地方就是龟壳,背上和腹部都披了一层坚硬的盔甲。它可以保护我们不受侵犯。但我们比乌龟大很多,我的身子有1米多长,足有900多千克重,但我还不是最大的,还有体重达到一吨多的。而且我们的四肢无法缩到壳里。 我们可以在水下待几个小时,但还是要浮上海面调节体温和呼吸我的四肢很大,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趾各有一爪,让我们在海底自由游动。 我的喙却非常锐利,可以磨碎螃蟹、软件动物、水母和珊瑚。。 我们平时都生活在海里,到产仔的时候才会上岸。 我经常“流泪”,其实是我在吃水草的同时也吞下海水,摄取了大量的盐,我是通过泪水排盐。 7. 海洋动物乌龟海龟(学名:Chelonia mydas)是海龟科、海龟属动物。头背具对称大鳞,前额鳞一对。上颌平出,下颌略向上钩曲,颚缘有锯齿状缺刻。吻部短圆,上颚前端不成钩曲。 背甲呈心形,盾片镶嵌排列;椎盾5枚;肋盾4对,第一对肋盾不与颈盾相接,缘盾每侧11片;喉盾前有单枚问喉盾;背腹甲间有一系列下缘盾。四肢桨状,前肢长于后肢,每肢内侧各具1爪。背甲橄榄色或棕色,杂有黄白色放射纹;背甲橄榄色或棕褐色,杂以浅色斑纹;雄陛尾长,达体长的二分之一,前肢的爪强大而弯曲成钩状。 海龟生活于亚热带近海上层,终身生活于海洋中。大多数海龟居住在沿岸的浅滩水域,有些种类的海龟冬季居住在食物丰富的水域,到了季产卵季节会作一次长途迁徙。食性很杂,以鱼类、头足纲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中的温暖海域。 8. 海洋动物海龟简笔画用彩色笔画一只乌龟,在龟背上画出八卦图片即成了。 9. 海洋动物海龟特点1、头、颈、四肢都可缩入骨匣,免被掠食。四肢短粗,覆以角鳞,指、趾5枚,短小而有爪。海生种类四肢鳍状如桨,指、趾较长,但爪数较少。尾短小。雄性尾较长,腹甲略为凹。 2、交接器单枚。泄殖孔圆形或星裂。颅顶平滑无雕饰纹,腭缘平阔无齿,而覆以坚厚角鞘,前端狭窄成喙。喙尖有外鼻孔。头侧眼圆而微突,有眼睑与瞬膜,鼓膜圆而平滑。 3、头顶后段覆以多角形细鳞;头颅骨片连接牢固,无顶孔,颞部无窝,或有次生小窝孔;次生腭骨质完整;舌短阔柔软,粘附口腔底,不能外伸。颈椎8枚,衔接灵活,无颈肋。 10. 海洋动物海龟怎么画用fill命令,首先画一个长方形,随后海龟到长方形中央(只要是中间的行了)输入fill即可。 注意 1、填色的颜色是海龟的颜色。海龟的颜色用setpc x(x为0-15)改变。 2、填色图形的轮廓必须与所填的颜色一样。 当然,我个人觉得这个十分麻烦。 所以建议画长方形时用(stamprect x y "true)填色,方便。(x,y)为长宽。 如不填色用stamprect x y 圆形 stampoval x y 11. 海洋的海龟1、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评比中,箱形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问鼎最危险头衔。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轶事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 2、虎鲨 但最可怕的鲨鱼并非大白鲨,而是虎鲨,更多的人实际上命丧它们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够让人天生恐惧的动物并不多见,鲨鱼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热带和温带水域,都能发现虎鲨的踪迹,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岛屿周围。有记录显示,大白鲨每年袭击人的次数确实要高于虎鲨,但致人死亡的事故发生数量则不及虎鲨。 3、石鱼 石鱼之所以跻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们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鱼;另一个则是,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 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痪症,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4、海蛇 人类对蛇拥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正是这种恐惧让海蛇顺利跻身榜单之列。虽然也像陆上同类一样释放可怕的毒液,但海蛇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个“海洋隐士”,因此并不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
上一篇:海洋造型蛋糕(海洋世界蛋糕图案) | 下一篇:上海海洋测绘(上海海洋测绘招聘) |
形成海洋温差能的源头是什么 |
2023-03-21
|
查看详情 >> |
洋流分布图(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简图) |
2023-03-17
|
查看详情 >> |
世界海洋日是哪天(世界海洋日在几月几日) |
2023-02-16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