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1b卫星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是风云一号;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共4颗,是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共发射了4颗,即FY-1A卫星,FY-1B卫星,FY-1C卫星、FY-1D卫星。风FY-1A卫星和FY-1B卫星分别在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发射升空。 风云一号卫星系列主要用来探测昼夜的云图、地表图像、海洋水色图像、水体边界、海洋面温度、冰雪覆盖和植被生长,用以获取全球性气象信息,向全世界气象卫星地面站发送气象资料,并具有探测空中粒子成分的功能。 2. 海洋卫星参数海洋卫星是地球观测卫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气象卫星和陆地资源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高档次的地球观测卫星,包括军用海洋监视卫星、综合性的海洋观测卫星、各种专用的海洋学研究卫星等。 3. 海洋1c卫星是,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风云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气象卫星,于1988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4A运载火箭发射。是中国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气象是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共4颗即FY-1A卫星、FY-1B卫星、FY-1C卫星、FY-1D卫星,主要为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航空、航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公益性、专业性和决策性服务。 4. 海洋1号卫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事业阔步前行。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共发射各类航天器500多个,在轨运行的超过300个。诸多空间技术成果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21世纪,我国载人航天、北斗、探月等重大工程相继实施,范含林认为,中国卫星技术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如今,我国空间技术继续高歌猛进。在重大工程方面,载人航天工程即将进入空间站任务飞行阶段,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完成组网,“嫦娥五号”探测器即将实施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在通信卫星领域,“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首发星已成功定点,该平台将带动我国大型卫星公用平台升级换代,能力跨越式提升。在遥感卫星领域,“高分”系列卫星相继发射,推动我国空间分辨率迈进亚米级时代;“风云”“海洋”系列卫星均有多星在轨运行,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近年来“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太极一号”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等“科学新星”冉冉升起,将为科学界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发挥重要作用。 5. 海洋卫星是什么近年来,科学家搜寻地球之外生命主要基于“类似地球”的条件,因此类似地球的星球很可能支持孕育生命。然而,目前科学家提议一些星球并不一定类似地球也能孕育生命,一些生命体可以幸存于其它化学物质为基础的无水环境。科学家特别关注土卫六,这颗卫星拥有液体甲烷海洋,而不是液态水海洋,美国康奈尔大学最新研究表明,这样的甲烷海洋可能存在无氧生命形式,很可能宇宙中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星球会存在生命。 康奈尔大学科学家提议的这种生命形式叫做“含氮体”,它是由小型有机氮化合物构成,能够幸存于零下180摄氏度的液态甲烷环境。目前地球上类似条件下,任何生命形式都无法生存。 该项研究第一作者、研究生詹姆斯-史蒂文森说:“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第一种具体的生命蓝图。”地球生命依赖于渗透性水基外部物质——囊泡或者脂质体,它可以容纳任何细胞的有机物质。 地球上的生命无法离开水,因此天文学家多年以来寻找恒星宜居地带、存在水的星球,这样的星球不热,也不太冷,潜在适宜生命存在。但是如果生命形式可以存活于甲烷环境,而不是水,意味着它们可以生存在更寒冷的气候,甲烷具有较低的熔点。 理论上“含氮体”生命形式是由氮、碳和氢分子构成,这些元素都存在于土卫六冰冷的甲烷海洋。然而这种异域极端环境可能幸存的生命形式也像地球生命一样具有稳定性和柔韧性。 有趣的是,为了制造这样的生命结构,科学家想象这种细胞使用一种叫做丙烯腈的化合物进行构造,该物质具有较强的屏蔽性,可阻止分解腐烂。 丙烯腈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液态有机化合物,用于制造腈纶和热塑性材料,它也存在于土卫六大气层中。化学工程师波莱特-克兰西(Paulette Clancy)博士称,下一步将尝试和证明这些细胞在甲烷环境中的反应。 6. 海洋2b卫星星链卫星。 美国东部时间4月7日12时34分,SpaceX第24批60颗“星链”卫星搭乘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此次发射是自2019年5月首批60颗“星链”卫星上天以来,SpaceX专项组网部署的第24批“星链”卫星,也是今年以来的第8批“星链”组网专发。 截至目前其已累计发射1443颗“星链”卫星,如果算上2018年2月发射的两颗测试卫星Microsat-2A和Microsat-2B,SpaceX发射了1445颗“星链”卫星。不过据SpaceNews此前报道,其中已有60多颗卫星脱离轨道。 7. 海洋2号卫星是海洋卫星。 海洋一号( HY-1)卫星是海洋水色卫星,分为A卫星及B卫星。 海洋一号A(HY-1A)卫星已于2002年5月15日发射,设计寿命两年,实际运行685日。它上装有两台遥感器,一台是10波段的水色扫描仪,另一台是4波段的CCD成像仪。卫星的主要任务分别是探测海洋水色环境要素(如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含量、可溶性有机物)、水温、污染物及浅海水深和水下地形。 |
形成海洋温差能的源头是什么 |
2023-03-21
|
查看详情 >> |
洋流分布图(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简图) |
2023-03-17
|
查看详情 >> |
世界海洋日是哪天(世界海洋日在几月几日) |
2023-02-16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