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与自然海洋世界虎鲸与大白鲨
大白鲨是海洋中除蓝鲸外的最大生物,当然比虎鲸大。海洋中鲸鱼种类很多,除一百多吨重的蓝鲸外还有座头鲸,抹香鲸,虎鲸等,不过重一二十吨,虎鲸重不足二十吨,是最凶猛的鲸鱼。大白鲨重二三十吨,身体呈流线型游速极快,牙齿锋利,捕食大型海洋生物。
2. 人与自然 海洋
那一刻,我触摸到,我的精神与自然之间,原本有一条天然的脐带相连。当精神被人为的一切包围而变得虚弱委顿时,自然能给它的慰藉,超过思想能给予的。
在大海旁,旅行者总有一天要与自然相遇,像世界遇到它的造物主那样全然开放,并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正在自然的秩序中。
3. 人与自然之海洋世界
2021年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也是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联合国确定“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The Ocean: Life & Livelihoods”(海洋:生命和生计),自然资源部确定我国纪念“世界海洋日”“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海市“世界海洋日”“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共建新城 经略海洋。
4. 大自然海洋世界
第一名:美国
美国陆地面积世界第四名,不过美国的海洋面积确实世界第一。目前为1135.1万平方千米,比美国的陆地面积要大得多。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海洋面积,和美国领土有很大关系。美国本土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西北的阿拉斯周边的海洋面积非常广。除此之外,还有夏威夷州,周边的海洋面积也非常多。还有就是美国在太平洋上有众多的岛屿,这些岛屿周边的海洋也都是属于美国的。可以说美国的海洋面积非常让其他国家羡慕。
第二名:法国
很少有人能想到,法国的海洋面积居然是世界第二。法国的海洋面积高达1103万平方千米,仅次于美国。要知道法国的陆地面积只有67万平方千米,法国的海洋面是陆地面积的十几倍。法国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海洋面积,主要是其殖民扩张的结果。法国在全球各地都有众多的岛屿,目前还拥有殖民地。可见,法国在海洋上的实力非常强大。
第三名: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唯一一个独自占领一块大陆的国家,也正是因为这样,澳大利亚周边的海洋也都是属于自己的。澳大利亚的海洋面积高达814万平方千米,和陆地面积差不多。澳大利亚的这种状况,很多人都是想得到的,毕竟周边的海岸线太长了。
第四名:加拿大
加拿大陆地面积世界第二名,同样海洋面积也靠前。加拿大在大西洋和北冰洋上有众多的海域,加起来高达560万平方千米。和美国相比,加拿大才是上帝的宠儿,人口少,面积大。连海洋面积都如此的大。
第五名:中国
我国的海洋面积目前为470多万平方千米,不过还有100多万争议地区。不过总面积还是很多的,世界第五。
第六名:日本
日本海洋面积为448万平方千米。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都会大吃一惊,估计和看到法国的数字一样。日本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海洋面积,主要因为日本是岛国,而且周边没有其他国家。海岸线延伸非常大。
第七名:新西兰
新西兰海洋面积为408万平方千米,这个国家面积并不大,但人家是岛国。和日本一样,海岸线延伸很厉害,领土四周都是自己的地盘,想不大都不行。
第八名:英国
英国海洋面积为397万平方千米。英国和法国一样,在世界各地有众多的岛屿,所以海洋面积才非常大。要知道,英国当年可是世界霸主,现在的海洋面积和当年完全无法相比。
第九名:巴西
巴西海洋面积为366万平方千米。巴西不仅陆地面积是世界大国,海洋面积也同样是世界大国。
第十名:俄国
俄国的海洋面积为222万平方千米。我们都知道俄国的陆地面积世界第一,不过海洋面积和陆地相比,确实很少。主要是俄国领土大多都是高纬度地区。
5. 人与自然海洋深处
海洋最深处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为11千米。平均深度是6-11千米。马里亚纳海沟全长两千多公里,平均宽度为70公里,这条海沟形成的时间有6000万年。
最深处水压很高,黑暗,温度低,含氧量低,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这里是地球上最恶劣的地方之一。
6. 海洋与人类生活
大海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
另外,大海还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空间和设施。
世界水产品中,85%左右产自海洋。以鱼类为主体,占世界海洋水产品总量的80%以上,还有丰富的藻类资源。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已发现的海水化学物质有80多种。其中,11种元素(氯、钠、镁、钾、硫、钙、溴、碳、锶、硼和氟)占海水中溶解物质总量99.8%以上,可提取的化学物质达50多种。由于海水运动产生海洋动力资源,主要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海水因温差和盐差而引起的温差能与盐差能等。估计全球海水温差能的可利用功率达100×10^8千瓦,潮汐能、波浪能、河流能及海水盐差能等可再生功率在10×10^8千瓦左右。
除此之外,大海中的海水淡化后可以提供给人们淡水资源。
7. 人与自然海底世界
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人与自然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在6月4日下午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未来(科学)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在致辞中如是表示。
他提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海洋酸化等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世界气象组织(WMO)在今年的4月19日发布了《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其中指出,2020年,极端天气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给数全球百万人造成双重打击。
尽管发生了具有降温效应的拉尼娜事件,但2020年仍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2℃左右。2011-2020年则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WMO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当时表示,“即使我们的减缓措施取得成功,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趋势仍将持续数十年。”
许宁生在致辞中表示,去年9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承诺,中国将积极响应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年4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强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各国,包括科技界,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打赢这场气候战斗。”许宁生期待,当天举行的论坛可以让气候、环境、生态及健康领域的国际顶级科学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