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海洋产业体系还很不完善
完善如下海洋制度: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20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要点)
2. 我国海洋产业体系还很不完善的原因
一、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坚持陆海统筹,做好海岸带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提高海域开发利用效率、调整海岸带生产布局、提升生态岸线功能等。着力发展低能耗、污染少、效益高的海洋产业,推进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构建海岸生态保护与海洋循环经济等绿色生产方式。
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十四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鼓励发展海洋高端服务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三、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坚计划,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完善产业创新链。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完善海洋科技成果交易和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覆盖度。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链条,“十四五”培育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
四、完善涉海金融服务,助力产业加速发展。以现代金融助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海洋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体系,建立健全产融对接常态化机制。完善普惠金融服务,重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
就目前全国而言,四大海洋产业(按海洋GDP排):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与海水利用业
海洋经济,一般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由这样一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
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2003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给出定义: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2020年5月,《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
4. 我国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
保护海洋现存问题
一是我国近海生物资源枯竭和生态系统退化,沿海滩涂和海湾面积持续减少,近海捕捞强度始终未减。某省近海渔业资源在过去40年已减少73%
二是入海污染物排放监管不力,近岸海域仍处于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爆发的高峰期,赤潮、绿潮等灾害频发。
三是沿海产业布局低质同构,大部分都依托港口发展石化、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港口布局密度高、效率低。
四是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足,涉海工业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多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还处在培育阶段,海洋科研力量分散且分布不均衡。
五是海洋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理顺,海域管理和土地管理界限存在交叉重叠现象。
六是违法用海用岛问题亟待解决,普遍存在海域直接违规办理土地使用证等问题,大量违法违规围填海项目增加了地方债务风险和信贷风险。
5. 我国海洋产业体系还很不完善,高附加值
医药医疗器械。疫情以来,威海市迅速打造了涵盖口罩、防护服、医疗车等在内的应急物资产业链,正在争创国家应急医疗物资产业示范基地。威高集团联合中石化、万华集团等上游企业,加紧对248种主要进口材料开展国产化验证,初步确定52种可以国产替代。
打印设备及智能服务终端。联想打印机项目签约落地,高区智能办公自动化设备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获评五星级基地(全国34个)。泓淋电力、天力电源等企业进入打印机整机配套体系,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超过70%。
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光威集团建成省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光威精机成功研发可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铺丝铺带装备制造技术。初步确定今年英创会围绕碳纤维、稀土等新材料领域筹备召开。
海洋食品。海洋生物食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