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裂流是怎么引起的
海水暗流一般是指海底水的流动和水的漩涡现象称为海水暗流。海洋气象里常用词。
汉语拼音: àn liú
释义:海底水的流动和水的漩涡现象称为海水暗流。
离岸流,学名裂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其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有的长达700~800米。这束水流虽然不长,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达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
扩展资料:
特征:
1、流速快
流速每秒2米,甚至更快。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
2、隐蔽性
离岸流往往暗藏在波光旖旎的海面下,成为海滨浴场的最大危险。
3、突发性
离岸流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它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4、不可预见性
离岸流的强度和状态因波浪、潮汐、天文、风力风向等多种因素而改变,所以不可预见。它有巨大的能量,有时连海面上的救生艇也会被吞噬掉,因此一旦遇上离岸流,会十分危险。
2. 海洋涡流的形成原因
黑洞可能是宇宙中最可怕的东西,没有任何东西能从黑洞中逃逸,即使连速度最快的光线都不能。
人们以往总以为,这样的黑洞肯定在地球外的宇宙空间中,但最近科学家们发现,地球上也存在类似黑洞的物体,尤其是在有很多涡流的大西洋南部。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黑洞被光量子球体包裹着,由于黑洞的密度因素,该区域引力作用非常强,导致光线在轨道中传播,同时,仍保留着光量子平衡性。它们既不落入黑洞,也不逃溢,在黑洞边缘形成一个光子层。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南大西洋漩涡时发现,一些漩涡周边出现了类似宇宙黑洞的现象:有一个围绕漩涡旋转的喷雾带,但是没有液体落入其中。3. 裂谷海洋形成的原因
东非大裂谷是一个巨大的断裂带,北端与红海相连,最北边可以到达亚洲的死海,往南边贯穿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往南一直可以延伸到赞比西河的河口,总长度达到了惊人的5800千米,其长度达到了地球赤道长度的大约七分之一,就像是地球脸上的一道巨大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是非洲板块内部的张裂而造成,板块之间相互分离,导致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裂谷,随着板块不断的分离,东非大裂谷的宽度将会不断的扩大,最终海水进入,将会变成海洋。
实际上位于东非大裂谷北部的“红海”就很好展示了东非大裂谷的未来,红海也是位于生长边界上,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相互张裂,而形成的,红海东西两岸的海岸线几乎能相互吻合,而且岩层也能够相互吻合,就是很好的证据。
4. 海洋波动对海流的影响
海水温度对气象有着重要影响。
海洋与我们的天气、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量和动量、物质交换等海气相互作用可导致不断变化的天气气候现象或极端事件,如台风,造成全球或区域气候异常和气象灾害的。海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气的运动和气候变化。洋流内部的运动和海陆之间的热差,塑造了地球上不同风格的自然景观和复杂多样的气候天气现象。
海洋在调节全球天气和气候系统、调节地球天气和气候条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海洋的热惯性,同样体积的水可以储存超过大气热量的2000倍。海洋、地球昼夜温差、冬夏温差和温度波动对人类居住来说太大了。根据一些数据,海洋提供了地球上90%的降雨,吸收了90%的多余热量,通过洋流将其重新分布到世界各地,这样地球就不会一直变热或变冷。
5. 大海洋流形成原因
许多人都认为大海中的水是固定的,这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海水也是会流动的。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于大量河水流入海里,入海口的水平面就会略高于远离海岸的海平面。
海水有了落差,它就会从近海流向外海。
这种海流,叫“坡度流”。
其次,水还有一个特点,即从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浓度低的地方。
大海里的海水含盐量并不是均匀的,有的地方含盐量高,有的地方含盐量低,这主要是下雨或融冰、结冰等原因造成的。
由于海水含盐浓度不同,于是含盐高的地方的海水会流向含盐低的地方,这叫“密度流”。
此外,由于海洋浩瀚无边,它们在地球上跨越了热带、温带和寒带,所以海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正是由于海水温度不同,温暖海洋的海水会流向寒冷海洋,而寒冷海洋的海水会流向温暖海洋,分别叫“暖流”和“寒流”。
于是,海水在以上几种洋流的作用下,就产生了流动。
6. 海洋洋流怎么形成的
海洋下垫面的性质是不均一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冷、暖洋流上。洋流的形成有许多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定向风的推动。世界各大洋的主要洋流分布与风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洋流流动的方向和风向一致,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热带、副热带地区,北半球的洋流基本上是围绕副热带高气压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在热带由于信风把表层海水向西吹,形成了赤道洋流。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遇到大陆,便向南北分流,向高纬度流去的洋流为暖流,向低纬度流去的洋流为寒流。
湾流是世界上第一大海洋暖流,如闻名世界的墨西哥湾流。墨西哥湾流虽然有一部分来自墨西哥湾,但它的绝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当南、北赤道流在大西洋西部汇合之后,便进入加勒比海,通过尤卡坦海峡,其中的一小部分进墨西哥湾,再沿墨西哥海湾海岸流动,海流的绝大部分是急转向东流去,从美国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这支进入大西洋的湾流起先向北,然后很快双向东北方向流去,横跨大西洋,流向西北欧的外海,一直流进寒冷的北冰洋水域。它的厚度200米~500米,流速2.05米/秒,输送的水量
比黑潮大1.5倍。
湾流蕴含着巨大的热量,它所散发的热量,恐怕比全世界一年所用燃煤产生的热量还要多。由于它的到来,英吉利海峡两岸每1米长的土地享受着相当每年燃烧6万吨煤所发出的温暖。如果拿同纬度的加拿大东岸加以对照,判别更为明显: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可低到-10℃,而同纬度的西北欧地区可高到10℃。
东澳大利亚暖流
太平洋南赤道暖流约在东经170°、南纬23°附近的西分支。它沿澳大利亚东岸南下,再沿新西兰西岸转向北,最后汇入西风漂流。其流速约为0.2—0.8米/秒。
7. 海洋内部张裂形成
海岭又称海脊,也叫做海底山脉,一般在海面以下,高出两侧海底可达3-4千米,海岭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也是板块生长扩张的边界。
世界各大洋洋底都有海岭分布,其中以大西洋最典型,在大西洋中间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的海岭,也叫做大洋中脊,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
8. 海洋张裂形成什么
一、原理不同1、地壳运动: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
2、板块运动: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二、特点不同1、地壳运动:呈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2、板块运动:岩石圈板块总体向西漂移的定向性;岩石圈板块运动强度的非平稳性;岩石圈巨型构造系的反对称性。三、原因不同1、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由内应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
2、板块运动:地球表面的高山深壑在天体运动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惯性动量的分布不均衡,不同板块的整体惯性动量的差异会引起板块间运动速率的微差,结果是形成板块间挤压,这种挤压的表现形式就是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