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湛江大学
GDOU
广东海洋大学,英文名称为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中文缩写为广东海大,英文缩写为GDOU。
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几经迁徙和更名,于1963年6月易名为湛江水产专科学校,1979年9月升格为农业部直属本科院校,更名为湛江水产学院。
1997年1月,湛江水产学院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
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
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2010年6月起,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与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 湛江欢乐海洋电话
有啊,在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里面有个海洋博物馆,算是比较大型的。
3. 湛江海洋经济
学校在祖国大陆南端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和阳江市办学,校园环境优美,依山伴水,绿树长青,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2万人。
4. 海洋湛江大学寸金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于今年正式更名为湛江科技学院。
而湛江科技学院2021年物理类录取的本科批最低分为445分,最低位次为206304名。而要求是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而2021年湛江科技学院在历史类本科批的招生,最低分为456分,最低位次为87594名,而要求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而湛江科技学院今年也乔迁校址迁去了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区,湖光岩是湛江5A级风景区,具有玛瑙湖等优美的景色。而浙江科技学院附近环境优美,于学习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 湛江 海洋
随着湛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还有湛江湾实验室的建设,还有各大高校培养的人才队伍,海洋科技对于湛江的经济建设发展至关重要,市政府在海洋领域投入的资金也会占较大的比例!
6. 湛江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湛江市市情简介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全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710多万人。现辖四区、五县(市),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1999年以来,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湛江投资环境的五大优势 一、潜力巨大的港口城市,深水港口条件得天独厚。 港口与岸线是湛江最重要的优势资源。湛江港湾众多,建港条件优越。全市已形成以湛江港为中心、环雷州半岛中小港口相互配套的港口群。湛江港是粤西、环北部湾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主枢纽港,也是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有万吨级泊位以至5万吨级泊位20多个,拥有全国第一座30万吨级岸上油码头。中国第三、华南第一的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新近投产。特别是30万吨级航道今年底竣工后,将成为华南沿海最深的航道。 深水航道和特大型原油、矿石等专业化码头,加上与国际重要能源、铁矿石产区海运距离最短,是湛江港相对于其它港口所独有的、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这些优势必然使湛江成为重化工业布点的最佳选择。近年来,每年经湛江港进口的石油、铁矿石及粮食、化肥均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总量的1/10。湛江港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石油进口大通道及油品储备、交易中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和南方大型粮食、化肥中转基地,已经具备构建内联泛珠三角、外连东盟十国的国际性物流平台的条件。 二、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交通优势。 湛江位居中国南大门,东接珠三角,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内联“三南”,外通“五洲”,处于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战略位置。从广东看,湛江是粤西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全国看,湛江是大西南的主要进出海大通道和华南地区重要的门户城市;从中国南疆周边地区看,湛江是环北部湾地区中国段唯一的大城市,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佳的海上“桥头堡”;从全球看,湛江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 目前,湛江拥有海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综合运输体系,是全国海上运输主枢纽港、全国45个公路枢纽城市之一和广东4大铁路枢纽之一。广湛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湛江与大珠三角4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渝湛高速公路开通在即,黎湛铁路复线湛江段、洛湛铁路广东段即将动工,大西南进出海大通道将更加顺畅。凭借发达的立体交通优势,湛江的经济腹地在巩固西南、扩大中部的同时,将延伸到黄河流域、拓展到中原、西北地区。 三、美丽富饶的热带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湛江四季植物青翠、水果飘香,是中国大陆唯一的热带城市。湛江的海洋优势资源主要有:一是海产资源。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占广东省海岸线的46%,占全国的1/10。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广东省之首,海养珍珠产量占全国的2/3,对虾产量占广东省的40%。二是矿产及海洋油气资源。湛江的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和泥炭土等非金属矿产,储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濒临湛江的南海北部大陆架盆地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2004年产油气当量910万立方米,未来几年将达到1500万吨。三是滨海旅游资源。除了碧海、银沙,我市还拥有全国唯一而且规模最大的火山湖和火山群,拥有我国大陆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我国大陆近海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珊瑚自然繁殖区。 四、粤西和环北部湾地区的大城市,具有一定的产业比较优势。 2005年上半年,湛江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5%。海洋产业总产值仅次于广州、深圳,居广东省第三位。已初步形成临港石化、近海油气开发、电力、造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纺织、电器机械八大支柱产业和南方石化、农海产品加工出口、高级纸业、小家电制造业四大基地。随着一批大型、特大型工业项目的陆续兴建和启动筹建,临港石化、电力、造纸、钢铁产业正在成为湛江工业化的领航产业,湛江正成为全省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农业方面,湛江是全国四大糖蔗基地之一,去年糖产量达76.84万吨,今年可望达到100万吨;湛江也是全国最大的桉树、剑麻、红树林基地,是我国著名的菠萝、芒果、红橙之乡和南菜北运基地,全市建成5大类21个农业商品基地。同时,第三产业已有相当规模,是粤西和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 五、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具备良好的创业和人居环境。 2003年,湛江已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今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功,明年一次性申报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湛江是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2004年度城市环境质量评比,湛江列广东第一全国第二。近几年,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增加的绿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每年有两个公园落成。目前,椹川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改造完成,一批大型公园和社区园林绿地相继建成,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南国热带园林城市的风貌已经凸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