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解海洋微生物
海洋中生活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是以单细胞或以群体形式存在,能独立生活的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及原生动物等等。但按狭意所指仅为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细菌。微生物体积大多非常微,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如海洋细菌,它的直经大多仅为几个微米到零点几个微米。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颇大。如胶州湾每毫升海水中生活着几百个,多至几千万个细菌。它们对我们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参与海洋中物质循环,如果没有这些微生物,那么海洋中生物尸体无法分解。生物所必须营养元素逐渐枯竭,生命无法繁延。同时海洋微生物在消除海洋中污染物质、海洋自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能将石油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类氧化菌,能分解有机酸等有机物的光合细菌,还有许多细菌能分解农药。海洋中污染物质几乎都能被微生物分解,只是速度快慢而已。海洋中还有许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用作药物、酶制剂等微生物制剂。
但是海洋中也有一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如夏天我们吃了不新鲜的又没有很好煮孰的蛤蜊等贝类,能引起呕吐和腹泻,这主要是贝类中生活着付溶血孤菌之故,水产养殖中鱼、虾、贝、藻等病害发生,大多也是由于感染了致病微生物造成的;另外,港口、码头、船只污损都是有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2. 讲解海洋微生物的书籍
语文数学英语微生物学
3. 海洋微生物介绍
生物学,因为海洋微生物是属于生物学的。
4. 海洋的微生物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有生命的物种,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红海星,鲸鱼,鲨鱼等。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鱼类、头足类(例如我们常吃的乌贼,也叫墨鱼)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
5. 海洋微生物科普
海洋微生物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原核微生物(如细菌)、真核微生物(如真菌、藻类和原虫)和无细胞生物(如病毒),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种类多。凭借其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和遗传适应性,它们能够在许多极端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不得不令人类对它们刮目相看。下面对海洋微生物中的几种作以介绍。
1.海洋细菌
海洋细菌是原核微生物的一大类群,不含叶绿素和藻蓝素,只能在海洋中生长、繁殖,是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海洋微生物。它们个体直径一般不超过1微米,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或分枝丝状,具有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壁,无真核。海洋中有自养和异养、光能和化能、好氧和厌氧、寄生和腐生,以及浮游和附着等类型的细菌。海洋真菌不超过500种,仅有陆地真菌种数的1%。现知的深海真菌只有5种,它们能够生活在水深5315米的海洋深处。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海洋细菌的特征。它一共分为三种类型:体形近似球形的叫球菌;身体细长的是杆菌;体形弯曲的是螺旋菌。它们都属于单细胞,内部结构与普通的植物细胞相似。如果细菌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小群体,叫菌落。菌落带有不同的颜色,如绿脓杆菌的菌落是绿色的,葡萄球菌的菌落是金黄色的。细菌菌落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是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
2.海洋真菌
从生物进化史看,海洋真菌的出现要比细菌大约晚10亿年,因此它是微生物王国中最年轻的家族。真菌由多细胞丝结构,能产生孢子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真菌和细菌、放线菌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拥有真正的细胞核,因此真菌的细胞又称为真核细胞。从原核细胞发展到真核细胞,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大部分海洋真菌大多数栖于某种基物而生活,只有少数真菌不依赖基物而自由生活。根据海洋真菌的栖生习性,可将它划分为五种基本的生态类型,分别为木生真菌、寄生藻体真菌、红树林真菌、海草真菌、寄生动物体真菌。
海洋真菌在海洋食物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海洋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无机营养物的再生过程,为海洋生物不断提供生命所需的物质。特别是在海洋沉积物中的真菌丝体和酵母菌体,是很多海洋动物的食物来源。有些海洋真菌能产生抗菌素和结构独特的活性物质,在生态和应用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降解海洋中的污染物、促进海洋自净等。利用海洋真菌加工麦皮、甘蔗渣、稻草等,可制成微生物碎屑混合物,用作水产养殖中的饲料。这种做法有可持续发展、质量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3.病毒
海洋病毒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具有形态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特征。海水中海洋病毒离海岸越近密度就越高。在海洋真光层中较多,随海水深度增加逐渐减少,在靠近海底时又有回升的现象。
海洋中病毒会感染多种海洋生物。海洋噬菌体的裂解致死占异样细菌死亡率的60%;海洋蓝细菌、海洋真核藻等重要海洋初级生产者也会受到海洋病毒感染。病毒还能裂解某些种类浮游动物。众所周知,病毒的感染致病,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对虾养殖地区普遍发生的、危害性极大的机型流行病,是由一种杆状病毒所引起的。除了破坏性的一面,海洋病毒也有好的一面,有些海洋病毒能够帮助某些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生存有益。目前,人们已越来越关注海洋病毒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
6. 海洋微生物的特性
海洋水体的主要特点在于:
有机质等营养物的含量低、盐含量高、温 度低,因此,海洋微生物具有耐压、嗜冷和低营养要求的特点。
7. 海洋微生物的概念
海洋微生物是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但由于学科传统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本文不介绍单细胞藻类,而只讨论细菌、真菌及噬菌体等狭义微生物学的对象。
海洋细菌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海洋细菌分布广、数量多,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海洋中细菌数量分布的规律是:近海区的细菌密度较大洋大,内湾与河口内密度尤大;表层水和水底泥界面处细菌密度较深层水大,一般底泥中较海水中大;不同类型的底质间细菌密度差异悬殊,一般泥土中高于沙土。
大洋海水中细菌密度较小,每毫升海水中有时分离不出1个细菌菌落,因此必须采用薄膜过滤法:将一定体积的海水样品用孔径0.2微米的薄膜过滤,使样品中的细菌聚集在薄膜上,再采用直接显微计数法或培养法计数。
大洋海水中细菌密度一般为每40毫升几个至几十个。
8. 海洋微生物学
海洋微生物资源丰富,在正常海水中的密度一般少于106 cells/mL。在1L海水里会有超过2万种海洋微生物,也就是说,在大海里游泳时,如果不小心咽下了一口海水,那么就等于咽下了1000种细菌。
这些微生物绝大多数为海水中的正常菌群成员,在海水、海洋动植物体表、体内广泛存在。
海洋微生物中有些为条件病原菌,在正常海洋环境中大量存在,在海洋动物机体体质下降、环境条件恶化或该种微生物大量繁殖等情况下,有可能引起海洋动物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