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热能是什么(海洋热浪是什么)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1-20 06:50   点击:291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热能是什么

主要包括温度、密度、透明度、海冰等。现简述于下:

1.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是度量海水热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海洋热能不仅驱动大部分的大洋环流,而且还制约着海洋生物系统运转的速率。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有研究表明,到达海面的太阳总辐射的年总量达12.6*1020~13.6*1020kJ。其中8%的热量被反射回大气,其他的全部被海水所吸收。海洋表面年平均温度在-2℃~30℃,全球海洋年平均水温为17.4℃,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要高出3.1℃。

在一年四季中,海洋表层的温度并不稳定。一般来说,低纬度海区的水温,要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同一海区的水温,在夏季高些,冬季低些。赤道海区的水温是最高的。太平洋西部赤道两侧为最高,形成著名的西太平洋暖流。海洋温度除有水平差异外,还会向深层逐渐降低,但上层降温快,下层降温慢,甚至趋向均匀。温度随深度而迅速降低的大洋水层称为温跃层,它是生物以及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分界面,它通常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处。

2.海水密度

所谓海水密度,就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海水的密度要大于淡水的密度,约为1.022~1.028g/cm3,之所以比淡水的密度大,原因就是海水中含有许多溶解盐类。此外,海水会随着温度、盐度和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盐度增加时密度增大,气压加大时密度增大。这就是三者对海水密度的影响。

此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假设有一艘轮船从长江口进入大海,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很明显,不管是在长江还是在大海,同一艘轮船所需要的浮力都是相同的,都等于它的重量,不同的是需要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由于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大,所以,只要排开较少体积的海水,就能获得同样的浮力,也就是说,轮船从长江进入大海时船体会自然而然地向上浮。

3.海水的透明度

自然世界中,并非所有的海水都是清澈透明的,有些地方的海水清澈透明,阳光可以照射很深,而有些地方的海水则比较混浊,阳光只能照射到很浅的海水。为了表示不同海域的海水能见程度,科学家们引进了透明度的概念,即透明度就是表示海水透明程度的一个量,它是人们衡量海水光学性质的重要参考。

那么,该如何测量海水的透明度呢?首先要准备一个直径为30厘米的白色圆板,任何材质都可以,但要保证它能沉入水中,这种圆盘被称为透明度盘。其次在圆盘上系一根绳子,并在绳子上做好长度标记。然后把圆盘放入水中,让它缓慢沉下去,不要让圆盘过度倾斜。仔细观察沉入水中的白色圆盘,直至看不见时,记下圆盘在水中的深度,这就是该处海水的透明度,也可以说是能见度深度。

海水的透明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海水的颜色、水中悬浮物、浮游生物、海水的涡动、入海径流,甚至天空的云量等。

一般远离海岸的海水透明度较高,靠近大陆的海水透明度较低。世界各大洋的透明度值并不是一样的,平均来说,太平洋的水透明度比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要高。

4.南极海冰

淡水结冰是在0℃,海水因含盐度较高,冰点要低于淡水。随着海水中含盐量的增大,海水的冰点降低,这是海水不易结冰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海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低于淡水密度最大时的4℃,且随着盐度的增大而降低。所以,海水结冰的过程较为缓慢。

海冰形成的过程非常复杂。从物理学上讲,寒冷的天气使表层海水散失热量,随之海水温度降低、密度增大,于是海水产生下沉,而底层海水密度偏小,便要上升到表层。这样海水的垂直的对流过程开始进行,对流会使整个水体的密度保持稳定。当海水对流停止时,海水就会逐渐结成冰。

2. 海洋热浪是什么

5夫

海洋热浪是指在一定海域内发生的日海表温度至少连续5天超过当地季节阈值的事件,其持续时间可达数月,空间范围可延伸至数千公里。

3. 海洋热能发电

太阳能

形成海洋温差的源头是太阳能,在各种海洋能之中,海洋温差能属于海洋热能,其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蕴藏在海洋中的太阳辐射能。

海洋温差能发电是利用热带洋面海水和7 60米深处的冷海水之间温度差发电。海洋热能转换装置最大优点是可以不受潮汐变化和海浪影响而连续工作。另外,它不但不产生空气污染物或放射性废料,而且它的副产品是优质的淡化海水。

4. 什么是海洋能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地球动物的80%生活在海洋中。据统计海洋中生物有49门96个纲,共约20万种。海洋中鱼类约有近万种,大陆架是主要的渔业基地,占世界捕鱼量的80%以上;海洋中甲壳类动物共有25000多种;藻类共有10门约10000多种,人类可以食用的海藻有70多种,现在人们已经知道海洋中的230多种海藻含有各种维生素,240多种生物含有抗癌物质;软体动物也是海洋生物中种类最繁多的一个门类,其中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人们对海洋研究的深入,海洋将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及药物。

2.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

海洋中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海洋深处有大量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甲烷,也叫“可燃冰”是地球上蕴藏的石油、天然气总和的若干倍,是非常宝贵的能源。

3.国际海底区域的多金属结核资源

据各国专家调查分析,在海洋中除了海底表层有各种矿产资源外,在2000~6000m 深的海底区域蕴藏着丰富的锰、镍、钻、铜等金属结核资源,其资源总量大约有7万亿t。

4.海水资源

海洋是由巨量的水质组成的,全球海洋的总水量13.7亿m3。海水中深解有大量的盐类,据估计其总量可达500亿t。海水中区测定或估计出含量的有80余种元素。

5.海洋能源

海洋中蕴藏着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自然能源

5. 海洋能的概念

问题好强大,就是说一个毛发也能把大海的水吸干,按佛经所说,须弥山是很大的山,芥子是很小的种子,须弥纳芥,是很自然的事情,须弥山自然是可以容纳一颗小小的种子了。但佛经的说法是“芥纳须弥”,即是一颗小小的种子中能容纳一座大山。这怎么可能呢?

归宗智常禅师就用了一个“小脑袋能容万卷书”的譬喻给我们揭示了“芥纳须弥”的含义。禅和空小弟目前解释不了,道行不够- -

6. 海洋热含量是什么

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被海洋储存,海洋热含量成为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最新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比2019年明显增加,这些热量可以使13亿个1.5升的电热水壶的水同时烧开。在过去80年中,每一个十年海洋都比其前一个十年更暖。海洋变暖也使强台风、飓风和极端降雨变得更多。海洋层结的加强会抑制海洋垂向热量交换和溶解氧输送,从而进一步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研究报告显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出现小幅下降,但全球海洋温度依旧出现了持续的增温并达到历史新高。同时,由于海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缓慢和滞后特性,过去碳排放导致的海洋变暖等影响将可能持续至少数十年之久,这一现象也凸显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7. 海洋热能是电能的来源之一

海洋温差能形成原因是太阳能。海du洋温差能也叫zhi海洋热能,海洋中上层水温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被称为海水温差能。

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60%透射到1米的水深处。有18%能够到达海面以下10米深度,少量的太阳辐射能甚至透射到水下100米以下的深度。海水温度随水深而变化,一般深海区大约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海面到深度约60米左右的地方,称作表层,该层海水一方面吸收着太阳的辐射能,一方面受到风浪的影响,使海水互相混合,这一层海水温度变化比较小。水温大约在26到27摄氏度,第二层从水深60米至130米,海水温度随着深度加深急剧递减,温度变化比较大成为变温层。第三层深度在300米以上,这层海水由于受到从极地流来的冷水的影响,温度降低到4摄氏度左右。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存在着2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是巨大的能量来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