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世界海洋稀土(海洋稀土资源)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1-21 07:52   点击:9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稀土资源

一千倍。

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称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3500~6000米深海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稀土资源,可开采量约是陆地的1000倍。

 

海底淤泥中稀土含量较高,且几乎不含有妨碍开采的放射性元素铀、钍,比较容易回收。研究结果中没有提及开采所需费用,认为“这不仅是对日本,对全世界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稀土是钕等17种元素的统称,属于流通量较小的“稀有金属”。

 

加藤的研究小组对东大海洋研究所等机构迄今在太平洋约80个地点采集的海底地层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包括夏威夷岛在内的太平洋中部约880万平方公里海域及东南部塔西提岛附近约24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淤泥中,含有高浓度的稀土。

2. 海洋稀土资源与陆内稀土资源有何异同

1,东欧。

中东欧地区作为连接欧亚两洲之重要纽带,“物流通道”是中东欧地区在战略中最为突出的功能定位。

“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麦金德。

蒙古人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由东向西发起对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欧洲的进攻而征服世界的,但是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拿破仑和希特勒正好相反,由西向东发起的进攻,就是因为没有占据世界心脏地带这个战略制高点而一败涂地的!

2,中亚。

中亚五国系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北与俄罗斯联邦相接,西边与俄罗斯联邦、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

中亚地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大洲的中心区域,中亚发挥着十字路口的作用。世界通过海洋实现广泛联系之后,中亚的地位日益提升。作为资源争夺的中心,亚洲成为各大力量汇集的焦点。野心勃勃的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先后试图控制中亚,然后是苏联,接着是美国,成就世界级霸权的国家没有不把手伸向中亚的。

3,中东地区。

a,波斯湾: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58%。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

石油输出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60%,主要供给世界上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所产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宝库”之称。

b,地理方面,它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区,对政治、军事和宗教等等具有重要意义。

4,帝国坟场---阿富汗。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亚和西亚结合部,自古就是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

阿富汗东北与中国相邻,北部是苏联(苏联解体后,现为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土库曼斯坦三国),西部是伊朗,东南部是巴基斯坦,东北部是克什米尔地区。

(英阿战争)

阿富汗居高临下,控御四方,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当代,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三大国都对阿富汗发动过战争,妄图占据这个战略要点。

(阿富汗战士)

a,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在其最强盛时期,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先后三次入侵,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和数亿英镑军费,最后主动选择与阿当局签订和约。

(苏联入侵阿富汗)

b,号称“战斗民族”的苏联,1979年12月悍然入侵阿富汗。结果十年战争伤亡近5万人,耗资200多亿美元。阿富汗战场成为苏联不停流血的伤口。1988年,苏联被迫撤军,不久后国家解体。

c,2001年10月,美国以“反恐”为由,出兵阿富汗,至今伤亡近3万人,耗资至少7千亿美元。鉴于阿国境内仍驻有相当数量的美军,这两个数字仍在增长。

3. 海底稀土资源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总面积约为216万平方千米,格陵兰岛周围200海里范围内的广阔海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等。

其次是岛上分布着铅、锌、冰晶石、铀、铜、金和钼矿,不仅如此据勘探,格陵兰岛上蕴藏着丰富的稀土资源,其稀土资源蕴藏总量可能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4. 海洋稀土资源与陆内稀土资源异同

一、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按土地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大致分为农业用地、工业交通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和其他类型土地(如荒山、荒地、沼泽、海涂、沙漠等)。

二、水资源

自然界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海洋、冰川、江河、湖泊和沼泽)、地下水和大气水 3种类型

三、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来源之一。

四、气候资源

由光照、热量(温度)、降水、风力等要素组成的各种气候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光、热、水、风等气候要素与相应的土地、生物、水资源的地域组成,往往对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和旅游业提供一定的条件。

5. 海洋稀土储量

海洋矿物资源有石油、海滨砂矿、可燃冰、锰结核、富钴结壳等。1、石油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

2、海滨砂矿海滨砂矿是指在海滨地带由河流、波浪、潮汐和海流作用,使重矿物碎屑聚集而形成的次生富集矿床。

它既包括现处在海滨地带的砂矿,也包括在地质时期形成于海滨,后因海面上升或海岸下降而处在海面以下的砂矿。

它主要有金红石、钽铁矿、磁铁矿、磷钇矿、金矿、铁矿、金刚石、石英砂、煤等矿种组成。

海底及海底以下埋藏着丰富的固体矿物,主要包括海滨砂矿和锰结核、海底热液矿等深海矿产。

其中海滨砂矿广泛分布于沿海国家的滨海地带和大陆架。

世界上已探明的海滨砂矿达数十种,主要包含金、铂、锡、钍、钛、锆、金刚石等金属和非金属。

3、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4·xH2O。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

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4、锰结核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锰矿球、锰矿团、锰瘤等,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

锰结核的形态多样,有球状、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扁平状、炉渣状等。

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

锰结核是沉淀在大洋底的一种矿石,它表面呈黑色或棕褐色,形状如球状或块状,它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其中最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锰、铜、钴、镍等。

5、富钴结壳富钴结壳又称钴结壳、铁锰结壳。生长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面的皮壳状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因富含钴,名富钴结壳。

表面呈肾状或鲕状或瘤状,黑色、黑褐色,断面构造呈层纹状、有时也呈树枝状,结壳厚05~6厘米,平均2厘米左右,厚者可达10~15厘米。构成结壳的铁锰矿物主要为二氧化锰和针铁矿。其中,含锰2.47%、钴0.90%、镍0.5%、铜0.06%(平均值)、稀土元素总量很高,很可能成为战略金属钴、稀土元素和贵金属铂的重要资源。

6. 海洋稀土资源有哪些

答:格陵兰岛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锌、铅、铜、稀土、黄金居多。上世纪70年代,又发现储量丰富的海洋的石油。成因:因为整个岛屿是我们地球上最古老的陆地,岛的西南部又有大西洋的暖流流向东北,所以就有了丰富的海洋动植物资源,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海洋石油就是符合逻辑的了。

又因为整个岛屿是最古老的陆地,有各种矿产资源,就更符合逻辑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