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夏日海洋冰(海洋冬天暖夏天凉)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1-21 13:01   点击:13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冬天暖夏天凉

比热容不同

陆地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散热快,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散热慢,降温慢。

夏季:

陆地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所以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

陆地比热容小,散热快,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散热慢,降温慢。所以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2. 冬天的海洋

冬天的大海都结冰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暖

3. 为什么海洋冬暖夏凉

太平洋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是冬暖夏凉。原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下,西风来自于海洋,湿润空气比较多,海洋的热容量大,夏季升温比较慢,比同纬度的大陆气温低,比较凉爽,冬季降温速度慢,比同纬度的大陆气温高,比较温暖。所以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是冬暖夏凉的特征。

4. 夏天海洋温度

  海洋性气候是大陆性气候夏日炎热不同的气候,主要取决于地表面性质的不同。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在同样的太阳辐射下,它们增温和散热的情况大不相同。海水吸收热量的本领要比陆地强得多,辐射到海洋上的太阳热量很少被反射回去,大部分被海水吸收,并通过海水的波动,把热量存贮在海洋内部。这样,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海洋里的温度也不会骤然升高。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洋里温度的变化要小得多。到了冬季,虽然太阳辐射减少了,但海洋里所贮存的大量热量开始稳定地释放出来,于是,海洋及其附近地域的温度比同纬度的其他陆地地区要高。因此,海洋犹如一个巨大的温度自动调节器。

5. 夏季的海洋

. 表层海水的水平分布规律

①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②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影响、纬度制约以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同一季节,不同海区——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高 ,寒流经过海区水温低

2.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表层海水以下变化很小。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6. 为什么靠近海洋冬暖夏凉

1、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

2、冬暖夏凉,年温差小:海洋性气候区内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特别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流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带影响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由于冬暖夏凉,年温差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小得多。

3、全年雨季,冬雨较多:此区正当温带气旋活动的路径上,气旋雨量丰沛,特别是冬季时温带气旋更为活跃,雨日很多,但降水强度并不大。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占比例稍大,全年没有干季,用一句话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4、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年变化的极值一般比大陆后延1个月,如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在高纬地区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秋季暖于春季。

5、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云雾多,湿度高

7. 冬天海洋温度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白天海洋升温慢,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高空陆地流向海洋,近地面海洋流向陆地。

冬季,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加大,此季节陆地形成强盛的高压,海洋形成的低压,海陆气压差特别大,因此该季节盛行偏北的冬季风强盛,掩盖了海陆气压的日变化,导致冬季海陆风出现天数最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