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气象观测站
气象海洋观测是通过记录、分析海洋气象、水文数据为海洋运输、渔业、海洋资源开发甚至海军提供气象保障。这个专业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但是会比较辛苦,如果选择这个专业要有心里准备
2. 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海气通是一款拥有台风、潮汐、海浪预报功能的海洋预报app。
海气通的主要功能有:
1、台风预报:应用具备台风预报功能,让你能随时随地掌握最新台风动向,一键了解最新台风路径,让你能做好及时防范台风的准备。
2、潮汐预报:应用支持金沙滩、第一海水渔场等多个海域的潮汐预报,并且拥有浪高、潮汐时间、持续时间等有详细的数据支持。
3、预警报:应用支持海洋恶劣天气预警报功能,当近期有风暴潮、海浪、海冰等自然灾害情况方发生时,应用会做出相应提醒。
4、各类雷达图:应用还包含有天气图、卫星云图、雷达图等丰富的云图资源,让你全方位的分析近期天气发展情况。
3. 海洋气象中心
气候变化小,一年之中,一日之中都如此,大海边的气候就如此,四川是崇山围绕的“海洋”。
我国许多海滨城市也不能和四川相比。大连、天津、青岛就不用说了,冬天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冷的北风完全控制了这些城市,冬天的寒和夏天的热构成强烈的对比。就连上海也不例外,冬季,从北方来的寒潮频频光顾这个城市,据说上海有几次气温骤降的记录,那是1908年4月24-26日。24日午后,气温曾高达31.6℃,已是暑热的天气,但是从北方吹来的冷空气一到,气温立刻开始下降,到了第二天清晨,气温竟然降到7.7℃,平均每小时降低2℃,一日气温变化达23.9℃。这样的气温变化,四川盆地从未有过。4. 海洋气象台
舟山渔场
今天、明天、后天东北风6-7级阵风8级,浪高:2米。15日偏东风6级阵风7-8级,浪高:2米。16日偏东风6-7级阵风8级,浪高:2-3米。17日偏东风5-6级阵风7级,浪高:1-2米。18日东北风6-7级阵风8级,浪高:2米。
舟外渔场
今天、明天东北风6-7级阵风8级,浪高:2米。后天东北到东风6级阵风7-8级,浪高:2米。15日偏东风6级阵风7-8级,浪高:2米。16日东南风5-6级阵风7级,浪高:2米。17日东南风5-6级阵风7级,浪高:1-2米。18日东南风6-7级阵风8级,浪高:2米。
舟山市海洋气象台
2016年09月12日15时发布
(舟山渔场只有两个地方的风力预报,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5. 海洋观测网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创建于1959 年,是国家海洋局直属的国家级业务中心,肩负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两个监测体系的业务组织与管理。
6. 海洋气象观测站有哪些
奥长达斯站
1904年2月24日,阿根廷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南极科考站——奥长达斯站。该站位于南奥尼克群岛苏里岛的斯科舍湾。四年之后,澳大利亚探险家埃奇沃思大卫,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人类营地——埃奇沃思大卫营。
在此后的多年,人类对于南极营地的建设陷入停滞。但是,这两颗星星之火却在三十多年后逐渐燃烧起来……
主权争夺(1908~1941)
1908~1941年,随着机械化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人类对南极的探索逐渐走进了机械时代。早前参与南极探险工作的七个国家: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智利、阿根廷、挪威等国先后对南极大陆的特定区域提出主权要求,面积约占南极大陆总面积的83%。
英国和智利、阿根廷三国所宣称的南极主权土地甚至有大量重合,在南极地区利益分配的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新的矛盾点。
第一次高潮(1941~1957)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抢夺在南极的权益,英国于1943年秘密进行了“塔巴林”南极探索行动。作为回应,在1947年智利也开启了该国的第一次南极探险活动,同年,阿根廷、智利、英国三国在都宣称自己拥有主权的南极半岛上,相继建立了三座观测站,作为各自国家抢夺南极利益的关键点。
此后,以英国为代表的非南美国家,同智利、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在南极利益问题上剑拔弩张。1952年,英国极地科考人员在乘坐船只试图恢复自己在霍普湾的基地时,甚至遭到了阿根廷军人的武力驱赶。
三国的争执也刺激了世界各国的神经,引起了在南极建立观测站的高潮。澳大利亚于1954年建立了Mawson站,法国于1956建成了Dumont d'Urville站。同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也分别开启了两个观测站的建造项目,并在1956年末建造了McMurdo站和苏联的米尔尼站。
根据统计,截止1957年第三个国际极地年前,南极共有18个各类观测站,属于阿根廷、智利、英国三国占比超过72%。
《南极条约》时代(1957~1983)
由于在早前发现与探索时期的缺位,美国在南极的“主权宣誓”缺乏合理的理由。而南极争端的日益白热化,更让身处美苏冷战格局下的美国深感无力应对。
因此,借着1957-1958第三个国际极地年期间,与南极有关的12个国家在南极事务中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1958年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致函其他11国政府,邀请他们派代表到华盛顿共同商讨南极问题。
当年底,经过12国代表60多轮的谈判,12个国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