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兰十七世纪称霸海洋的原因
17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荷兰成为“模范国家”、“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等,但到了17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急剧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保持高速增长的资源。 “海上马车夫”意指17世纪的荷兰,因荷兰在17世纪海洋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2. 荷兰能够称霸海洋建立世界霸权的原因
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荷兰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荷兰的商船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这段时期在荷兰被称为“黄金年代”。
称霸原因:建立殖民地、发展航运贸易
荷兰不可能在大陆上取得什么发展。荷兰,南方是仍然控制在西班牙手中的弗兰德斯,在往南是拥有强大陆军的法兰西。往西是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很分裂,总体实力不容小觑。就凭荷兰的人口,无论如何发展陆军也是没有希望取得什么扩张的。就只有选择海洋了。 荷兰在大陆上也没有什么威胁。神圣罗马帝国主要对付法国,内部又分裂得一塌糊涂,没有力量侵略荷兰。西班牙虽然和荷兰有仇,但由于要全力对付法国,也没有多余兵力进军荷兰。法国虽然是天主教国家,而荷兰是新教加尔文派,但是法国当时国内面临严重的宗教问题,对外面临哈布斯堡家族的包围,而荷兰又恰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绝对不可能打击荷兰(直到路易十四时期由于欧洲大陆和英国的形势巨变,才造成荷兰与法国敌对)。所以他也能比较安心地发展海军。 荷兰航海业的基础比较好。荷兰曾经是西班牙帝国的一部分,对于地理大发现的成果一定是继承了。而且荷兰领海正是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在那个时期的欧洲,北海的鲱鱼是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所以荷兰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许多有经验的水手与航海家。这给荷兰航海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新航路的变迁,世界局势的混乱。随着地理大发现,地中海的商贸路线衰落,大西洋航线兴盛。而本来强大的西班牙帝国正好被英国击败,失去了往日的统治力;本来统治北海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的汉撒同盟也基本解体;英格兰由于严重的政治内乱无力顾及海外。所以荷兰有了可趁之机。但是由于荷兰本土的实力实际很弱,所以英国一旦稳定下来,就成功地在两次英荷战争中击败了荷兰(那个时候离工业革命还远着呢)。 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荷兰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显然有一定优势。而且荷兰发达的金融业也给航海业提供了丰富的资金,这是其他国家的农业经济不可能提供的。
3. 17世纪海上霸主是英国还是荷兰
十五到十七世纪海上霸主是西班牙。
西班牙帝国或西班牙殖民帝国,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被认为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环球探险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贸易繁荣,路线从西班牙横跨大西洋到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到东亚。
西班牙征服者摧毁了阿兹特克、印加帝国和玛雅文明,并对美洲大片领土宣称主权。一时之间,凭著其经验充足的海军,西班牙帝国称霸海洋;凭著其可怕、训练有素的步兵方阵,它主宰欧洲战场。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维拉尔称之为“演绎出人类历史最非凡的史诗”,西班牙在16世纪至17世纪间经历其黄金年代。西班牙与敌对国家持续斗争,引起领土、贸易和宗教冲突,都使得西班牙国力在17世纪中叶开始下滑。
在地中海与奥斯曼帝国战事频繁;在西欧,法兰西殖民帝国逐渐崛起并威胁西班牙的霸权;在海外西班牙首先与葡萄牙帝国竞争,后来的对手还包括大英帝国和荷兰殖民帝国,而且英、法、荷三国支持海上抢劫,西班牙过度动用军力、政府贪污渐趋严重以及军费导致经济停滞,最终导致帝国的衰落。1713年的乌得勒支和约使西班牙失去在亚平宁半岛和低地国家的剩余领土,结束其欧陆帝国的历史。
4. 荷兰17世纪强大的原因
17世纪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历史一直为学者所重视。延续一个世纪的荷兰经济奇迹造就了欧洲的“第一个现代经济体”。17世纪后期荷兰的国民收入比英伦三岛之和还高出30-40%。而这时的荷兰人口不过200万,只有英国人口的2/5,国土面积更小得多。然而,即使以经济成长为中心,将17世纪荷兰的历史主要描绘成商业资本发展的历史、或者用任何单一因素或终极因素来解释其经济成就,都会有悖于史实。
应当具体分析其背后的多重动因,例如: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对它的积极开发利用;传统的贵族阶层不太强大;独立前相对普及的教育和独立后现代教育的发展;在造船业、交通、金融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城乡之间的开放流动;职业选择的灵活性;宗教宽容政策造成的人才随移民大量流入;社会宽容和个人享有较多的自由空间;荷兰人长期保持的节俭习惯和勤劳不懈的生活态度;等等。在诸多动因当中,独立的荷兰国家的创设居于重要地位;其中最引人注意、也是最有争议的,是独立战争中形成的“联省共和”政治体制的作用。
发展的活力在多大程度上源于当时荷兰政治经济制度的分权性质,被认为是这一段历史的核心问题。
5. 十七世纪为什么被称为荷兰的世纪
荷兰原称尼德兰,最开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现在是荷兰共和国。
荷兰在16世纪前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6世纪初受西班牙统治。
15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也就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退位,将西班牙和低地(被称为北方省)分给他的儿子腓力二世,将奥地利等其他地区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统分给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就这样,北方省属于西班牙王国。
1568年,因反抗西班牙国王的中央集权和对新教加尔文派的迫害,爆发持续80年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
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区域)成立了乌得勒支联盟,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这被认为现代荷兰的开始。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联盟正式宣布独立,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战争在继续,直到164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才签订《明斯特条约》,承认七低地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
1588年,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6. 荷兰十七世纪称霸海洋的原因是
啊,说起荷兰的海上马车夫经历,那可是有渊源了。我们现在人们普遍对荷兰的印象是鲜花之国,郁金香之国,水之国…….总之是一个超级浪漫的国度啊,可是你一定没有想到在遥远的十七世纪,荷兰也是海洋上的一个霸主吧。
“海上马车夫” 就是指的十七世纪的荷兰,在17世纪海洋贸易中荷兰依靠自己强大的海洋实力,以及商人的贸易本能,扮演了主要角色,故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在17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多。当时的世界贸易通道主要在海上,船在当时就像陆路运输的马车一样,船就是海上的马车,哪个国家掌握了海上的马车,它就是海上的马车夫。
众所周知,荷兰的造船业在当时的世界上首屈一指,这个国家造的船可以抵御几乎一切的海洋上可能发生的危险,再加上那些训练有素的航海家和探险者,荷兰犹如神助一般的成为了世界海洋贸易的大哥。这个大哥一当可就是一个多世纪啊,最鼎盛的时期,荷兰的船只总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法国总和的一倍之多。
7. 荷兰十七世纪称霸海洋的原因是什么
16世纪是指公元1500年到公元1599年这100年时间,而在16世纪的时候荷兰率先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同期的中国正处于大明帝国的统治时期,而由于当时的大明帝国深受倭寇的侵略,使得当时的大明帝国禁止渔民出海丧失了对海洋的探索。
而当时的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铜世界上各个国家进行贸易,当时的贸易额占时借占比的40%左右。
8. 17世纪称霸海上贸易的荷兰
荷兰地处欧洲西北部,和英国隔海相望。荷兰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国家,有1/3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之下,靠海堤防护。
荷兰在17世纪时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人口不到200万的国家,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一、尼德兰革命建立主权国家
荷兰历史上是“尼德兰”(低地国家)的一部分,古罗马时期,这里生活着日耳曼人和高卢人。
中世纪长期封建割据。从13世纪起荷兰人排水筑堤,围海造田。
鲱鱼业是荷兰人的主业,从捕鱼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如今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建筑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
16世纪初处于西班牙王室统治之下,西班牙对尼德兰竭力搜刮。
1566年爆发了大规模的“破坏圣像运动”,尼德兰革命的火焰由此点燃,经过“八十年战争”,1648年,荷兰共和国为欧洲各国正式承认,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尼德兰革命以加尔文教为旗帜,以发展资本主义和实现民族独立为主要内容,赢得了民族独立和宗教信仰的自由,为17世纪荷兰的经济繁荣奠定了政治基础。革命胜利后的荷兰是一个联邦国家,联省会议是最高权力机构,执政由奥兰治∙威廉家族世袭,首都在海牙。
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17世纪是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代,荷兰充分利用了西班牙及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取得了安全发展的时机。
荷兰人养育奶牛;垄断了鲱鱼、鲸鱼的捕捞业;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形成了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使自己成为“世界的运货人,贸易的中间人和欧洲的经济人”。
荷兰迅速崛起并确立经济霸权,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高效健全的金融体系。
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是世界上第一个近代银行。
荷兰人使用科学的复式记账法。
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被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并出现了类似期货的交易方式。
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投机,是有据可查的历史上最早的泡沫经济案例。郁金香原产于土耳其,适宜荷兰的水土,成为荷兰的国花,被疯狂炒作,1637年2月,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如同所有的泡沫经济一样,郁金香投机风潮也破灭了。
三、“海上马车夫”地位的确立
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历史上最早的股份公司之一,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实行贸易垄断,独占了香料等土特产的专卖权。
1624年荷兰侵占中国台湾,1662年被郑成功逐出。
1641年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战略要冲——马六甲海峡。
海战中击败西班牙船队,确立了当时海上第一强国的地位。
荷兰积极开拓殖民地,1622年荷兰在哈德逊河口获得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城,1660年被英国夺占后改名为纽约。
到17世纪中叶,荷兰的贸易额占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马克思这样评价道:“1648年的荷兰已经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伦勃朗(1606~1669年)是欧洲17世纪大画家,作品有《夜巡》等。
维米尔(1632~1675年)绘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四、在竞争中衰落的荷兰帝国
17世纪末荷兰由盛转衰,英国取而代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霸主。
18世纪欧洲列强纷纷崛起,展开竞争,荷兰国小人少,发展后劲不足。地理上又缺乏险要,法国可以轻易直扑腹心,荷兰久战而衰。
荷兰对军事力量的投入不足,维持海上霸主必须维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荷兰没有做到这一点, 18世纪海上霸权转移到英国,荷兰沦为二流国家。
拿破仑时期荷兰被法国吞并。
后独立,一战中立,二战中被德国占领。
梵高(1853~1890年)是荷兰伟大的画家,作品有《星月夜》、《向日葵》等。
足球界的无冕之王,历史上的球星有克鲁伊夫、荷兰三剑客。
现代荷兰是发达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毒品、性交易和堕胎方面的法律是全世界最宽容的。
荷兰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和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五、结语
17世纪时,荷兰成就世界商业霸权的社会文化成因:
首先,宽容的宗教政策是荷兰强盛的重要因素,荷兰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思想自由促进了出版业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到17世纪中期,尼德兰拥有5所大学,并吸引了许多留学生。
其次,荷兰人崇尚自由,善于创新,制度创新使荷兰成为商人们可以来、愿意来、来而无忧的世界性商场。
荷兰利用资本的力量创造了奇迹,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进入18世纪,因为荷兰过分依赖贸易,未能完成由商业王国向工业巨人的转变。英国则加速本国的工业发展,最终超越荷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夺取了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