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海会结冰
海水你可以看成浓度较高的盐水 是可以结冰的 比如北冰洋 但是冰点较比水低一些 大约在零下1.8℃ 但一般来说大海不会结冰 因为虽然气温可能比较低 但是海水表面温度达不到冰点
2. 为什么海不容易结冰
海水会结冰的,温度足够低就可以,参照南北极情况。
3. 海也会结冰吗
大海在冬天是不会结冰
普通的清水到零度一定会结冰,而含有杂质的水难结冰,也就是说凝固点低於零度。海水中大约含有35%的盐分,所以到了零度也不会结冰,要到温度更低的时候,一部份纯水才能从海水中凝结出来。
4. 为什么海上不会结冰
冬季海上结冰作业不安全,不利于作业
5. 海水为啥会结冰
海水会结冰。
1. 我们知道淡水在0℃时结冰,可是海水就不同了。海水含有很多盐分,海水结冰时必须把所含的盐分大部分排出,这时的海水才能结冰。所以,海水必须在低于0℃以下时才能结冰。
2. 结冰时的温度,随海水中盐度的大小而变化:盐度高的海水,结冰时温度就要低;盐度低的海水,结冰时的温度就需要高一些。淡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海水呢?也是因为含有许多盐分,它的最大密度的温度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随盐度的增高而降低。当海水盐度大于24.695时,最大密度的温度低于冰点温度;盐度小于24.695时,最大密度的温度高于冰点温度,只有盐度等于24.695时,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和冰点的温度一样,都是-1.332℃。在海水的盐度低于24.695时,海水结冰的过程和淡水相似,但海水的盐度一般都高于24.695,因此海水结冰的过程比淡水要慢得多,需要的温度要比淡水低。
3. 海水结冰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寒潮天气使海面气温下降,大风搅拌,海面散失热量,海水冷却,海水温度降低。当降低到接近海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上层海水比重变大了,产生下沉,下层海水比重相对变小,要上升到表层。因为海洋中的海水盐度一般高于25,海水温度达到冰点,也正是接近密度最大时的温度,表层与下层海水又发生下沉上升的对流混合。其结果,把海表面的冷却水带到下层,又把下层形成冰晶时所放出的结晶热带到海面,海水再一次冷却,直到整个下沉上升水层密度均匀稳定才停止。当海水温度降至冰点并继续散热时,海水就开始结冰。海冰的形成可以开始于海水任何一层,如果混合强烈直达海底,也可以在海底部结冰。
4、海水结冰最基本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气温、水温急剧下降到冰点或冰点以下。二是要有凝结核。这个条件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满足的,在海洋中普遍存在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悬浮微粒和冬季降落到海面的雪花,这些都是结冰所需要的凝结核。
6. 为什么大海会结冰
会结冰
海水会结冰,尤其是在海洋的近岸区更容易结冰,那里水深较浅,对流规模很小,寒潮来袭时,气温会迅速下降,海水就会快速的结冰。
清水结冰的温度在零摄氏度,可如果水中含有杂质则会很难结冰。海水中大约有35%的盐类,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在溶剂中的运动速率远远大于水分子,因此,离子在溶剂中不断地运动,即使水温降到零摄氏度,水分子也不易形成晶体状态
7. 海里会结冰吗
陆地海上都有分布。
冰川主要构成单位是水,而冰山内部有大量的泥沙,从体形上看冰山大于冰川.
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全球冰川面积16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两极地区冰川几乎覆盖整个极地,称大陆冰川,又称冰盖冰川。中、低纬度高山区冰川称山岳冰川,又称高山冰川。地球上冰川面积97%,冰量的99%分布在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山岳冰川以亚洲中部山地最发达,喀喇昆仑山系有37%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在克什米尔一带有6条大冰川,每条长度均超过50千米。我国的冰川都属于山岳冰川。就是在第四纪冰川最盛的冰河时代,冰川规模大大扩大,也没有发育为大陆冰盖。
8. 为什么海水结冰
海被冻住了是因为气温太低了。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③水中有悬浮微粒等杂质凝结核。
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温降到0℃以下即可结冰。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由于盐度比较高,结冰时所需的温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时的水温也低于4℃。随着盐度的增加,海水的冰点和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也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