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生物纹样
海母就是水母,各地叫法不同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像一顶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
无论是热带的水域﹑温带的水域﹑浅水区﹑约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区都有它们的影踪。水母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了,它们的出现甚至比恐龙还早。全世界的水域中有超过250余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已知道的约有250余种。
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绝大部分海产,只有少数种类产于淡水,以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的浅水区最丰富。较小种类可作鱼类食饵;海蜇盐渍后成为食品,有些种类可作药用;有些浮游水母类可作为海流指示生物;但是,有些大型水母(如霞水母、根口水母)在大量出现时,会阻塞或破坏渔网。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生活,多数在浅海,少数为深海种。
2. 海洋生物纹理
海纹石是含有铜针的钠钙的宝石。
1、海纹石基调为无色,含铜为蓝色,产于基性火成岩、变质岩的隙缝之间。海纹石,石如其名,是一种拥有大海一样的波纹、大海一样的颜色的石头。海纹石的颜色和花纹非常漂亮,就像阳光洒在马尔代夫的海面上,海水深蓝,海面斑驳,甚是美丽。
2、海纹石其外观学被认为是天河石,尤其制成珠子坠子等小块料物件。海纹石是半透明至不透明宝石,它的透光性越高,玉化程度越高,价值就越高。海纹石的透可不是戴出来的哦,长期的吸附身上的油脂会有点变化的。
3、海纹石内质含铜,属于一种针钠钙石,呈不透明的天空蓝或火山蓝色。海纹石有着海洋般的蓝色,白色的纹路很像水波,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心里很平和。海纹石也有偏绿色的,但不如蓝色的那么漂亮。
3. 海洋生物纹样图
海南岛的海洋生物不计其数,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鱼类;2.海龟;3、海参;4.海贝;5.海蛇;6.其他海产(主要有软体类动物、腔肠动物类、甲壳类动物和藻类。)
资料链接:
1、鱼类
我国南海海洋鱼类约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南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马鲅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南沙群岛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品质十分优良,而且盛产我国其他海区罕见的大洋性鱼类。如:金枪鱼、鲨鱼等。鱼类是人类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世界人口消费的动物蛋白质,15%来自海洋。鱼类还是医药、化工及特殊工艺品的重要原料。
2、海龟
海龟是海洋中少有的几种爬行动物之一。海龟有不同种类,一般指的是“绿蠵龟”。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南沙群岛是海龟的“故乡”。每当4— 8月,大量的海龟随着暖流从领近海域进入南海,在南沙群岛的岛屿礁滩交配,爬上沙滩产卵。龟卵靠沙滩的温度自然孵化出小海龟。成年海龟体长一米左右,重约 100—200公斤。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肉和蛋都可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龟板可制成龟板胶,是较高级的营养补品。龟掌、龟血、龟油及龟脏都可入药,对肾亏、肺药、胃出血、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均有一定疗效。长期以来,海龟是南岛的主要特产之一,年产量可达2000多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把海龟列为重点保护的海洋动物,禁止捕捉。使海龟得到很好的保护,繁殖和回游的数量急剧增多。有许多海龟还滞留在岛屿礁盘的越冬。
海龟中还有一种很珍贵的品种,即玳瑁。外形与“绿蠵龟”相似,因其背甲鳞共有十三块,俗称“十三鳞”。鳞片质地优良,花纹美丽。光泽透亮,最是适宜制作珍贵的装饰品。
3、海参
海参属热带海洋中的刺皮动物。其营养价值与鱼翅、燕窝齐名。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海参种类很多,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供食用,而南沙群岛出产20 种,南沙群岛素以其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著名于世。其中以白乳参,乌乳参和梅花参最为珍贵。梅花参“参中之王”,为著名的大形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加工成干品后肉厚脆嫩,炖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滋补性非常显著。
4、海贝
海贝属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南沙群岛分布约250多种。按照用途可分为食用贝和观赏贝两大类。食用贝产量较大的有大马蹄螺、篱凤螺、历来磲等。大马蹄螺也称“公螺”,分布广阔,较易捕捞,产量很高,肉肥鲜美,是重要的经济贝类。篱凤螺产量也很可观,分布在浅水礁滩上,人们垂手可得,制成干品,肉味与营养均属上乘。“海贝之最”要数砗磲,也作“车磲”,俗称“蚵”、“大蚵”,大者如盆,重达数百斤。以大者为佳,肉质鲜美,已属佳品,其闭壳肌(俗称“ 蚵筋”)更是海产天然食品中的极品,食吃时撕成细条丝状,一丝入口,久嚼不烂其味的尤鲜。每公斤售价至近千元。
观赏贝类是南沙群岛又一重要的“土特产”。品种繁多,形状各异,色泽鲜艳,光彩夺目,不仅供观赏,也是制作名贵工艺品的重要原料。虎斑贝、唐冠螺、眼球贝、蜘珠螺等是其中珍品。海贝中很多是珍稀动物,已被列为自然资源保护对象。
5、海蛇
海蛇亦称"青环海蛇","斑海蛇",爬行纲,海蛇科。是生活在海洋里的爬行动物。有毒。长1.5-2米。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
腹部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鱼类。 卵生。分布于中国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近海。中国沿海有23种海蛇,其中广东、福建沿海海蛇资源丰富,以北部湾最多,每年可到5万多公斤。福建平潭、惠安、东山等各沿海县每年捕获可达1万多公斤。 海蛇在海中能驾驭波涛,能潜游水下,能捕捉鱼虾,能生儿育女。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终于彻底告别水乡,完完全全在陆上定居了,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蛇。可是,还有一部分蛇却依然怀恋故乡,再一次返回哺育过它们古老前辈的摇篮,变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海蛇了。
6.其他海产
主要有软体类动物、甲壳类动物和藻类。软体类除了上面介绍的贝类以外,还有弛名的鱿鱼、墨鱼、章鱼等等;甲壳类的螃蟹、龙虾等等。这些都是南沙群岛的主要海产。热带海藻类资源也极其丰富,是我国主要的产区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石花菜、麒麟菜、马尾藻、紫菜等等。
7、南沙群岛有的一级保护动物包括:红珊瑚、库氏砗磲和鹦鹉螺,均是珍稀的海洋生物。 红珊瑚,属腔肠动物类。同其他珊瑚一样,终生水媳型,红珊瑚由中胶层形成骨骼,骨质坚硬,颜色艳美,状如繁枝之树,出产极其稀少。可作高级装饰品。 库氏砗磲,属软体动物类。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壳面有高垄,垄上有重叠的鳞片。
4. 海洋生物纹样图片大全
天目湖的海底世界里面有一些热带的海洋鱼,热带的淡水鱼之类的。比如有花纹繁多的小丑鱼,美丽可爱的蝴蝶鱼。憨态可掬的大海龟。
5. 海洋生物花纹
海洋玉髓,简称海玉,是一种具有丰富色彩、花纹、图案的珍稀玉石。海洋玉髓产地具有唯一性,产自素有“宝石之国”之称的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海洋玉髓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均含有天然色彩、花纹和图案。海玉,因温润、通透的质地常见于珠宝首饰的设计和佩戴;海玉,也因丰富的色彩、花纹、图案被广泛用于奇石收藏。在奇石收藏领域,每一块海玉都独一无二,或是花鸟虫鱼风景,或是英雄美人典故,或是天地大道传说,其中不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作品。
6. 海洋生物的外形
1、冰海天使
冰海天使是海洋中的一种软体动物,它们通体透明,透明的身体中又能看见红色的器官,外形很像传说中天使的形象,也有“冰海精灵”的称号。
2、灯泡海鞘
泡海鞘是一种透明的海洋生物,长相非常像一个个灯泡,上面还带有白色或黄色的线条,当它们依附在五颜六色的海藻上时看起来十分好看。
3、七彩神仙鱼
七彩神仙鱼是世界十大最漂亮的观赏鱼之一,它们色彩鲜艳,在游动时有着优雅曼妙的身姿,还有着“热带鱼王”的美誉,非常受人们喜爱。
4、圣诞树蠕虫
圣诞树蠕虫是一种多毛环节类海洋动物,它们有着丰富的颜色,有红色、橙色、黄色、白色、蓝色等,看起来很像圣诞树,非常漂亮。
5、蝴蝶魚
蝴蝶魚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地和温带海域的小型鱼类,它们有着鲜艳的体色,菱形或椭圆形的身体,一般栖息在珊瑚礁附近。
6、鹦鹉鱼
鹦鹉鱼是一种热带鱼类,因体色鲜艳,嘴型酷似鹦鹉嘴型而得名,它们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中,也是世界十大最漂亮的观赏鱼之一。
7、花笠水母
花笠水母是一种少见的大型水母,它们的触手上有着十分漂亮的玫瑰红色,虽然长相漂亮,但它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毒性,被蜇后甚至会引起休克。
8、气泡珊瑚
气泡珊瑚是一种软体珊瑚,它们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部分海域,膨胀时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但它们也有着很强的毒性。
7. 海洋生物纹样图片
并没有水母海葵这种生物。
水母和海葵不是一种生物,海葵是一种长在水中的食肉动物,属于刺胞动物。而水母是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像一顶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