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型海洋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主要有7个方向,也叫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1.节能环保,重点关注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等类公司,如豪泰科技,三安光电等2.新兴信息产业,重点关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类公司,如软控股份、远望谷、数源科技、拓尔斯等3.生物产业,重点关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类公司,如华兰生物、长春高新等;
4.新能源,重点关注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企业,如中核科技,东方电气、湘电股份等;
5.新能源汽车,重点关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如宇通客车,安凯客车等;
6.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关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类公司,如中国卫星,宝钛股份、西飞国际等;
7.新材料,重点关注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类公司,如北矿磁材、中科三环、金发科技等。
2. 海洋材料技术
海洋球是塑料或吸水性树脂做的。海洋球采用的是LDPE环保材料去制作的,另外在采购海洋球材料的时候会成批抽检,保证每一批的原材料合格。
普通的真空球玩具采用的是ABS料或者废旧的PE料,在卫生上面就不能通过CE认证,这种玩具给小孩子玩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3. 海洋生物材料有哪些
一般情来说,用来制作鱼缸的玻璃最厚19毫米,再厚的多数采用夹胶的手段,所以玻璃鱼缸一般都不会做得很高,高度超过1变的玻璃鱼缸就很少见了。
而楼主所称的塑料,多数是指亚克力(20厘米以下的开模浇铸缸多用塑料),它是一种有机玻璃,也称PMMA,它有和玻璃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1、重量轻,同体积有亚克力重量大概是玻璃的一半。
2、透光率高,质量好的透光率可达95%,而好的超白玻璃才85%的透光率,除非是水晶玻璃(或是光学玻璃)的透光率和它接近,那也太贵了,做一个烟灰缸都要好几百。做一个一米缸的价格都好几万了。
3、抗冲击性比玻璃强,因为它比玻璃软多了,拉升性也比玻璃强。10毫米厚的亚克力板和同等大小的玻璃,如果用锤子把它们碎砸的话,砸亚克力最少要多花三、四倍的力气才行。
4、亚克力材料可以做得很厚,常规尺寸最厚的亚克力有400毫米的,而玻璃常规最厚的就只有19毫米,所以大鱼缸都首选用亚克力材料。两米多高的亚克力鱼缸都是用80毫米以上的亚克力做的,如果是海底观光隧道的话可能会用400毫米的亚克力来做。
用来做鱼缸的话,同尺寸鱼缸,亚克力鱼缸的透明度高多了,也更具欣赏性,但正因为亚克力材料偏软,5毫米厚的玻璃就能做的鱼缸用亚克力材料的话多数要用到8毫米到10毫米。由于两种材料采用的胶粘剂的不同,玻璃都用酸性硅胶,亚克力用溶剂(或是UV无影胶),做出来的鱼缸胶粘面亚克力要漂亮得太多。
在鱼缸打理方面,养过鱼的人都知道,鱼缸或多或少会有绿藻附着在缸壁上,玻璃鱼缸可以用刀刮、用百洁布擦、用钢丝球擦(都不建议,JBL钢刷除外,最好用塑料片刮)而亚克力产品它的耐磨性很差,很容易被刮毛,最好用软布擦。小件的鱼缸配件都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浸泡,一般一盆水放两盖子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就可以把绿藻弄干净,之后用大量地清水冲洗就行了。
在化学稳定性方面,玻璃和亚克力都可以直接接触食品。粘玻璃的酸性硅胶在干透前也对鱼有害,亚克力的溶剂型胶水没干透前多数有毒,两种胶水干透后都无毒。
总之,新缸是亚克力比玻璃漂亮多了,价格也是亚克力贵。
4. 新型海洋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手抄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遥感所获得的遥感信息,在国土普查、资源勘测、地形绘制、灾害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标志中国航天已掌握了使用氢氧发动机以及在失重条件下两次点火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研制和发射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搭载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步入国际市场。自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至2000年,中国共将26颗外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海洋捕捞,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I”通信卫星。长二捆运载火箭在大推力发动机、大型卫星整流罩、火箭捆绑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中国航天已具备发射各种大载荷商用卫星的能力。
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也开创发展了中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成功合作的典范。
1999年11月20日,新型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11月21日飞船顺利回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十四圈,历时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七十六圈,历时四天十九小时三十三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7号发射,9月28日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5. 一些常用的海洋材料
建筑工程的十种主要材料有
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
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
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扩展资料:
生态建筑材料的发展战略
1、建立建筑材料生命周期(LCA)的理论和方法,为生态建材的发展战略和建材工业的环境协调性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2、以最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代价生产传统建筑材料,如用新型干法工艺技术生产高质量水泥材料。
3、发展大幅度减少建筑能耗的建材制品,如具有轻质、高强、防水、保温、隔热、隔音等优异功能的新型复合墙体和门窗材料。
4、开发具有高性能长寿命的建筑材料,大幅度降低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和服务寿命,如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保温隔热、装饰装修材料等。
5、发展具有改善居室生态环境和保健功能的建筑材料,如抗菌、除臭、调温、调湿、屏蔽有害射线的多功能玻璃、陶瓷、涂料等。
6、发展能替代生产能耗高、对环境污染大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建筑材料,如无石板纤维水泥制品,无毒无害的水泥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等。
7、开发工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技术,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优异性能的建筑材料,如利用矿渣、粉煤灰、硅灰、煤矸石、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生产的建筑材料。
8、发展能治理工业污染、净化修复环境或能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的新型建筑材料,如用于开发海洋、地下、盐碱地、沙漠、沼泽地的特种水泥等建筑材料。
9、扩大可用原料和燃料范围,减少对优质、稀少或正在枯竭的重要原材料的依赖。
6. 新型海洋材料的种类和应用领域
海洋中有鱼类、贝类等动物和藻类等生物20余万种。在古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就捕鱼虾,以海洋生物作为食物的重要来源。到20世纪80年代,海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6000多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85%以上。水产品作为人类的食品,潜力还很大。例如,仅南大洋的磷虾,据统计常年可维持在几十亿吨,若每年捕几亿吨,即可满足全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许多海洋生物还是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贝壳、珊瑚可加工成很受欢迎的工艺品。海鸟粪是极好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