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表层水平方向
1、不同纬度的海区: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3、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垂直分布 水温由表面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以下垂直温差较小。
2. 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表层海水随昼夜和季节变化;中层海水的温度受洋流影响;深海包括海沟温度受地质环境影响,都不一样。几百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就不大了,平均三四度上下一两度。
足够高压强下水当然会变成固态。只要压强管够,温度几百度都可以结冰。
问题是大洋底的压强还不够“异常高”
,至少需要七百兆帕左右的压强,水才会转化为固相冰VI。在209.9兆帕以下,压强越大越不容易结冰。一百米水深大概增加1兆帕,三千米的大洋底只有几十兆帕,一万米的海沟也只有一百兆帕。无论考不考虑盐度的影响,都差得有些远。
3. 表层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是
海水温度分布并不均匀。
水平分布规律:(1)同一季节,低纬海区,水温高;高纬海区,水温低(太阳辐射纬度变化)(2)同一纬度,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太阳辐射季节变化)(3)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洋流)。
垂直分布规律: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表层海水(1000米)以下变化很小。(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海洋深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影响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洋流、沿岸地形、天气气候。
4. 表层海水温度和气温的关系
海水中的盐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所以温度越高确实还能够溶解更多的盐,不仅仅是Na盐,还有Mg、K、P等。
海水的温度与盐度成正比,因为温度越高,水的蒸发量越大,含盐量就会越高。
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在海水中铜的存在形式较为复杂,大部分是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在自由离子中仅有一小部分以二价正离子形式存在大部分都是以负离子络合物出现。所以自由铜离子仅占全部溶解铜的一小部分。
海水中有含量极为丰富的钠,但其化学行为非常简单,它几乎全部以Na+离子形式存在。
5. 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特点
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
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
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
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6. 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分布规律
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1、南北方向: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其中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于降水,因此盐度较高;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自副热带向高纬度海区,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少,盐度也逐渐降低。
2、东西方向:一般受洋流影响。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较低。 大洋中部盐度居中。 比如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为日本暖流,盐度较高,大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盐度较低。
其他影响盐度的因素还有,淡水汇入。各大河流入海口处,盐度都较低。如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 呵呵,看到答案也考完了
7. 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表明
①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②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影响、纬度制约以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同一季节,不同海区——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高 ,寒流经过海区水温低
8. 表层海水的温度随纬度如何变化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其他各大洋。年均温在20℃以上的洋面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88%,其中年均温在25℃以上的面积约达35%。
太平洋与其他大洋一样,其海水温度升高的热力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水温分布理应呈与纬线平行的带状分布。
但由于有陆地的存在、洋流性质的不同、气压风向的不一样,使表层水温分布另有特点。
从高低纬度来看,赤道附近年平均水温为25℃~28℃,愈向高纬水温愈低,等温线走向基本上与纬线一致。
从东西部来看,在南北纬40°间,东部等温线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弯曲,西部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弯曲,即东部沿岸水温低于同纬度西部沿岸之海水温度;在北纬40°~60°,东部沿岸海水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北弯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而向南弯曲,即东部沿岸的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西部沿岸海水温度。
而且在北纬45°~50°和南纬50°~60°,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别密,这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处温差变化大的缘故。
从南北太平洋来看,南太平洋表层水温要低于同纬度北太平洋表层的水温1℃~2℃,这主要是海陆分布形势使北太平洋受北冰洋影响小,而南太平洋受南极影响大的缘故。
从太平洋冬夏水温变化来看,太平洋西部,由于受亚洲大陆的季风和入海径流水温的影响,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冷、夏热。
9. 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1)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海洋表层水温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大洋环流两个因素。
①太阳辐射是海水的主要热源,因此纬度位置能直接影响海洋表层水温。
②大洋环流中的寒暖流能够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水热交换,暖流会使流经地区水温升高,寒流则会使流经地区水温降低。
此外,大洋形状、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冰等也会影响海洋表层水温。
(2)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①降水量和蒸发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海区海水盐度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的海区海水盐度低。
②陆地河川径流注入:陆地河川径流能够为沿海地区带来大量淡水,能够起到降低近岸海区海水盐度的作用,因此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海水盐度变化大。
③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同纬度海区高;寒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弱,海水盐度较同纬度海区低。
④海域的封闭程度:一般而言,海域越开放,海域与大洋之间的水体交换越多,则海域的盐度越接近大洋的盐度;相反,若海域较为封闭,则海域与大洋之间的水体交换较少,海域的盐度与大洋的盐度差异较大。
10. 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的缘故。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温度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温度就低。
11. 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示意图
海水温度越高,蒸发越强,水中的盐分并没有蒸发,所以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是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水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盐度高。赤道附近水温虽然高,但降水量大,所以盐度较低。高纬海区温度低,蒸发弱,盐度低。
海水密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是低纬度海区水温高,海水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海水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