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大最危险的海洋生物排名
1、大白鲨
大白鲨(学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称噬人鲨,是最大的食肉鱼类,身长可达6.5米,体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锯齿缘,呈三角形,牙长10厘米,大型进攻性鲨鱼。但正因为其特别巨大型,可以认为已经是食物链最终极猎食者,即最高级消费者。大白鲨分布于各大洋热带及温带区,一般生活在开放洋区,但常会进入内陆水域。它们最喜捕食海豹、海狮,偶尔也会吃海豚、鲸鱼尸体。
2、牛鲨
牛鲨体型较小,身体较其它鲨鱼相对宽阔,躯干粗大,整个身体呈纺锤型。体背呈侧暗灰色,腹侧为灰白色。雄性牛鲨可长到2.1米长,90公斤重。雌性则更大,达3.5米长,230公斤重。牛鲨的头宽扁,尾基上下方各长有一个凹洼。牛鲨眼睛很圆,瞬膜发达。前鼻瓣呈宽三角形;没有口鼻沟或触须。牛鲨分布在从澳大利亚西部到巴西任何的热带、亚热带沿海水域。
3、虎鲨
虎鲨(学名:Heterodontus)是软骨鱼纲(Selachii)虎鲨科(Heterodontidae)仅有属“虎鲨属”所有种类的统称。特点是两背鳍前缘各具一粗大硬棘。约有10种。海产,底栖,除地中海和大西洋外,几乎各处可见。通常3.25-4.25米,最长6米。两腭具锐牙,前方者呈门牙状,两侧呈臼齿状。以无脊椎动物如海胆及甲壳动物为食。
4、鲸鲨
鲸鲨,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鳃裂5对,鳃裂基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如鲸鲨,有二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三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
5、大青鲨
大青鲨,鲨鱼的一种,体细长,2-4米。身体近似纺锤形。头宽扁,头长小于全长的四分之一;吻三角形,长而尖突。眼小,圆形。口呈半月形,上颌牙三角形,边缘具有细锯齿;下颌牙较狭而尖。上下颌各有牙28-30枚。鳃孔有5个。背鳍两个,第一个背鳍不大,上角钝尖形,下角尖突形;第二个背鳍比臀鳍小。尾细长,尾鳍上下方各具有一个凹洼。胸鳍呈镰状。腹鳍小,近似方形。身体背面和上侧面为灰青色,腹面和下侧面为白色。性情凶猛,游泳敏捷。盛产于温带暖海和热带海洋。常见于海面,贪食鱼群、鱿鱼和其他鲨鱼。
6、鼠鲨
鼠鲨,又名大西洋鲭鲨,是鼠鲨科的远洋大型鲨鱼。鼠鲨是坚实及沉重的鲨鱼,背部呈深蓝色,腹部呈白色,鼻端呈锥形。鼠鲨可以生长至3.7米长,重160-250公斤。最特别的地方是在背鳍上有一白汶。这使它们与太平洋鼠鲨及大白鲨有所分别。尾鳍上有两个龙骨,与太平洋鼠鲨相似。主要以小型辐鳍鱼类为食,如鲭鱼、鲱鱼、帆蜥鱼及刀鱼。因有时会在未受刺激的情形下对游泳、潜水、冲浪的人,甚至小型船只进行致命的攻击而恶名昭彰。分布于大西洋,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南极洲的海域。
7、姥鲨
姥鲨是姥鲨科及姥鲨属中唯一的一个物种。它是继鲸鲨以下世界上第二大的鱼类。姥鲨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海洋。它们游动缓慢,一般都没有危害及依靠浮游生物为饵料的。它们经常迁移,会季节性的出现在某些地区。就像其他的大型鲨鱼,姥鲨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原因是其低繁殖及过份捕捞,以供应世界各地对鱼翅、鱼肉及器官的需求。
8、六鳃鲨
六鳃鲨是一种大型鲨鱼,可以长到18英尺(5.5米),它们有一个别的鲨鱼没有的特技,就是能短时间改变身体颜色。由于这种鲨游泳不快,它们就利用这种技能和背景混合起来,然后偷偷靠近游泳快的猎物。六鳃鲨是在澳大利亚珊瑚海1400米深的水下被发现的。2006年“澳大利亚深海研究”项目团队利用最新技术的远程遥控相机对澳大利亚深海物种进行研究和拍摄,发现了大量怪异的深海物种,六鳃鲨就是其中之一。
9、皱鳃鲨
皱鳃鲨鳃裂之所以比其他鲨鱼多,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大多栖息于深海环境,而深海环境的氧气浓度比较低,因此需要比较多的鳃裂来进行气体交换。皱鳃鲨多栖息于深海,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全世界但是十分零散。皱鳃鲨妊娠期长且繁殖和生产率低,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其本身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10、巨口鲨
巨口鲨:全世界计1属1种。体长4-5.5米,体重最重可达1吨(1215千克)。头大嘴大,细牙成须状,和姥鲨科及鲸鲨科的鲨鱼一样,以过滤浮游生物为食物;口附近有发光器,可能用来吸引猎物。尾长,但和长尾鲨科不同,上半叶上翘得较不明显。体色呈棕黑色,腹部偏白色。有别于鼠鲨目的其他种类,巨口鲨的吻部较圆润且不明显。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栖息深度约5至1000米之间,以深海居多,故很少被捕获。巨口鲨在1976年被美国海军第一次发现,从那之后,只出现过60次,可谓十分罕见。
2. 海洋里最危险的生物
1.荆棘冠刺
属性:动物界
荆棘冠刺,它是海星的一种,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为一种有毒的海星,它的身上有很多的刺,它在用次攻击其他生命的时候会释放毒液,这些毒液会让其他的生命感到剧烈的疼痛。
2.医生鱼
属性:脊索动物门
医生鱼,和人类一样,海洋中的生物也是需要医生的,而这种鱼就是海洋生物中的医生,它们在自己居住的附近开诊所,一些受伤或者不舒服的鱼可以免费来这里治病,并且它们的医术非常的高明,保证能治好。
3.河豚
属性:鲀科
河豚,世界十大最萌的鱼之一,这种鱼在餐桌上经常见到,它的肉非常的鲜美,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它也是一种含有剧毒的鱼,特别是解剖它的时候,一旦被刺伤,就有可能引起毒发身亡。
4.鲉鱼
属性:动物界
鲉鱼,这种鱼的鱼鳍上含有毒液,如果被它的鱼鳍刺伤,毒液就会释放在伤口中,受伤的部位就会有激烈的疼痛,并且几天之后情况会加重,四肢也会跟着疼痛。
5.盒子鱼
属性:箱鲀科
盒子鱼,这是一种长相非常可爱的鱼,它们全身都是黄色的,上面还有圆圆的黑圈圈,并且它们的身子是方形的,圆鼓鼓的,看上去非常可爱,但是千万不要被它们的外表迷惑,它们身上的毒性非常大。
6.黄貂鱼
属性:魟科
黄貂鱼,这种鱼的攻击性非常的强,它常常用身上的七根刺去攻击其他的生命体,同时这七根刺还会释放毒液,它们用自己的刺刺向对方的时候,自己也会受伤,这是一种近乎自杀式的攻击。
7.毒蛇鱼
属性:脊索动物门
毒蛇鱼,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鱼,它们白天主要藏在深海之众,到了晚上会出现子海面上,利用身上释放出来的光亮来捕捉猎物,它们的牙齿非常的锋利,口也很大,能够吞下体格大的生物。
8.狮子鱼
属性:鲉形目
狮子鱼,这是一种毒性非常大的鱼,这种鱼的毒液主要分布在它的脊柱上,但是它身上的毒液的存在只是为了自保,它是一种温和的、没有攻击型的鱼类,如果不小心中毒了,可能会有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9.石鱼
属性:鲉形
石鱼,这是一种非常善于伪装的生物,它们常常隐匿在珊瑚和岩石之中,自己也像一块石头,这种鱼身上的毒性非常的大,它身上的毒会导致人暂时性地瘫痪,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
10.吸血鲶鱼
属性:动物界
吸血鲶鱼,这是一种非常恐怖地鱼,它神出鬼没,会被人身上地血液和尿液吸引,并且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情况下进入人的身体之中,探入人的骨髓,总而言之,它是一种及其危险的鱼。
3. 十大最危险的海洋生物排名榜
1.灯笼鱼
属性:脂鲤科
灯笼鱼,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圭亚那和亚马逊河流域,这种鱼两眼上部和尾部各有一块金黄色斑,在灯光照射下,反射出金黄色和红色的色彩,所以就叫做灯笼鱼,在深海中,它发出微弱的光,若隐若现。
2.狮子鱼
属性:圆鳍鱼科
狮子鱼,这种鱼的主要生活区域是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及南北极冷水区,这种鱼非常柔软,有一点像蝌蚪,没有鱼鳞,它的肚子上有吸盘,可以吸附于海底,它的身上有毒腺,人被刺后会引起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
3.牙签鱼
属性:毛鼻鲶科
牙签鱼,这种鱼主要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它是一种淡水鱼,形似鳗,全身几乎透明,很难被看到,这种鱼非常的恐怖,它会被人的体液吸引,然后迅速钻入人体内吸血甚至噬吃人体组织。
4.大白鲨
属性:鲭鲨科
大白鲨,世界上最凶猛的海洋生物之一,也叫做噬人鲨,是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最大的食肉鱼类,它最高可达6.5米,体重有3200公斤,这种鱼的牙齿非常锋利,并且换牙的频率也非常高,进攻性极强,在海上遇见大白鲨是非常危险的。
5.海鳝
属性:海鳝科
海鳝,它生活的区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分布于浅水区域,它的鳃孔小而圆,并且没有胸鳍,表皮十分光滑,也没有鱼鳞,它的牙齿非常的坚利,是它们捕捉食物的利器。
6.水虎鱼
属性:脂鲤科
水虎鱼,也就是我们听说的食人鱼,它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中,虽然它起名为食人鱼,但是它也分为杂食性、肉食性两种,遇到肉食性的食人鱼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会咬伤人。
7.石头鱼
属性:鲉科
石头鱼,这种鱼的毒性非常的强,它喜欢生活在海底或岩礁下,并且善于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如果潜水者无意踩着了它,它就会立刻反击,向外发射出致命剧毒,致人身亡。
8.蝠鲼
属性:蝠鲼科
蝠鲼,这种鱼的性情比较温和,它的牙齿细小,所以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出没于珊瑚礁附近,这种鱼现在的数量越来愈少,并且出现的次数也不多,所以已经成为了重点保护对象。
9.电鳗
属性:裸背电鳗科
电鳗,,这种鱼有一个神气的能力,它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输出的电压可达300-800伏,所以被大家称为水中的高压线quot;,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它评为地球上最令人恐惧的淡水动物之一。
10.毒蛇鱼
属性:巨口鱼科
毒蛇鱼,这是一种深海鱼,主要生活在的热带至温带海域,它们的牙齿,长而伸出,有利于捕捉猎物,胃具有弹性,可以根据猎物的大小自由伸缩,它身上的发光器,主要用来诱猎物的。
4. 十大最危险的海洋动物
1、非洲牛箱头蛙
这是世界上的第二大蛙,有着很强的攻击性,并且可以跳到3米高以上。在它们跳跃范围内的任何动物都会成为它们的捕食目标。
它们会将动物吞下,让动物窒息而死,然后慢慢的消化。如果猎物太大了,非洲牛箱头蛙会将猎物吐出来,等到下一次进食吃掉。
它们长着突出物一样的牙齿,当这些头蛙合拢嘴巴的时候,它们的牙齿就像是碎玻璃一样。
2、蠼螋
又称之为夹板虫,剪刀虫或耳夹子虫。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存于树皮缝隙中或者腐木里面和落叶堆下面这些阴暗潮湿的地方。是一种杂食性的昆虫。
听说这种动物可以钻进人的大脑里面,将人的脑神经给切断,产卵的雌蠼螋,会通过它的螯,把自己附着在人体上。在午夜时分,当人睡着的时候,蠼螋就会爬进人的耳朵里,一直钻入人的大脑。
接着蠼螋会小心的切断人的颅神经,让可怜的宿主无法察觉。它会产下上千枚卵,4天后,这些幼虫会孵化出来,以柔软的脑组织为食,此时宿主已经完全疯狂,最终极为恐怖的死去。但似乎没有人被蠼螋钻进过脑袋里面。
3、吸血鬼鱼
吸血鬼与是在缅甸被发现的,这种吸血鬼牙齿般的结构并不是牙齿,而是一种骨骼,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颚骨的副产物,这些骨骼会刺破皮肤生长形成弯曲的尖状结构。它的下颚可以张开较大的角度,与身体主躯干呈45-60度,看起来非常的像吸血鬼。
4、精灵鲨
精灵鲨是一种海洋动物。其最常见的生存地点在日本周边海域。精灵鲨的皮肤极薄、而且缺色素、因此呈半透明状、透过其半透明的皮肤可以清洗的看见其鲜红的肌肉、故此精灵鲨通体呈粉红色。
除了其肤色的恐怖之外、它在捕食时也让人感到可怕。当精灵鲨接近猎物时,其下颚会急速充气而膨胀,这使得其嘴内部在捕食瞬间呈近似真空状态、在空气压力的推动下,海水和猎物会一起涌进精灵鲨的口中。它嘴中满口的利牙可使猎物迅速被粉碎、几乎没有猎物可逃过它的魔掌。
5、水虎鱼
又叫做食人鲳,是公众对一类分部于南美洲亚马逊河鱼类的统称。并非指某一种特定的鱼,而是一个类群,包括近56个种。属脂鲤科中的锯鲑脂鲤亚科,按食性和生活习性不同,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两种。通常说的食人鲳,指该亚科中的肉食性红腹锯鲑脂鲤。该鱼体长30厘米(不计尾鳍)。
主要分部于安第斯山以东至巴西平原的诸河流中。除亚马逊河外,库亚巴河和奥利诺科河也是其主要产地。中国最后十九条“食人鱼”于2003年2月25日在南京被销毁。在中国灭绝,现处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分布于阿根廷、巴西。
6、死亡之虫
在茫茫的戈壁沙丘中常有一种巨大的血红色虫子出没,它们形状十分怪异,会喷射出强腐蚀性的剧毒液体。此外,这些巨大的虫子还可从眼睛中放射出一股强电流,让数米之外的人或动物顷刻毙命。然后,将猎物慢慢地吞噬,所以大家把它称为死亡之虫。
许多目击者对它的描述都惊人地一致:它生活在戈壁沙漠的沙丘之下,长5英尺左右,通体红色,身上有暗斑,头部和尾部呈穗状,头部器官模糊。蒙古当地将“死亡之虫”命名为“allghoi khorkhoi”,由于这种恐怖的虫子从外形上很像寄居在牛肠子中的虫子,也被称为肠虫。据目击者称,每当“死亡之虫”出现,将意味着死亡和危险,也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之一。
7、吸血蝙蝠
吸血蝙蝠是蝙蝠科所有种类的吸血蝠的统称。吸血蝙蝠的身体不大,没有外露的尾巴,毛色主要呈暗棕色。它们的相貌看起来非常丑恶,在天黑之后才开始活动,每晚定时觅食——吸食动物的血液,不同种类的吸血蝙蝠吸血对象也有所不同。
分布在美洲中部和南部,体型小,最大的体重不超过30——40克。头骨和牙齿已高度特化,颊齿在数量和大小上趋于减少(小),是最特化的种类。上犬齿特大且呈刀状,均有异常锐利的“刀口”。臼齿小无机能,拇指特长而强,后肢强大,能在地上迅速跑动,甚至能短距离跳跃。
吸血蝙蝠飞行力强,无尾,具鼻叶,因而曾隶属于叶鼻蝠科,是名副其实的以血为食的类群。吸血蝙蝠的寿命较长,平均寿命为12年。一般来说一只吸血蝙蝠一生所吸的血达100升左右。2010年1月,秘鲁亚马孙地区发生吸血蝙蝠连续咬人事件,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恐慌。亚马孙地区卫生局透露,近几周内已有至少7名儿童被吸血蝙蝠咬伤后狂犬病发作死亡。
8、蝙蝠鱼
成年体形可以达到八米,重量超过1.4吨,温柔而优美,性情温和和好奇。喜欢在波浪中嬉戏,深得潜水爱好者的喜爱。它们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带以及温带海域中,马来西亚附近的海域是“蝙蝠鱼”的聚集点之一。
头宽而扁,体细长,头体均被以坚硬的结突或棘刺。口小,一些种类的吻延长上翘。体长最大达36公分(14寸)。游泳力差,常以臂状的胸鳍和腹鳍爬行于海底。多生活于深海,有些生活于浅水。
9、迷幻躄鱼
迷幻躄鱼,是一种黄褐色或桃红色的躄鱼,因其全身遍布迷幻般的粉色和白色条纹而得名。这种鱼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安汶岛和巴厘岛附近的水域中。在2009年,印尼安汶岛的近海被发现。
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善于隐藏,还可以通过喷射推动力来逃避危险。迷幻躄鱼的皮肤呈胶状,显现肥胖、肉质厚而松软,它的皮肤上覆盖着白色条纹,这些白色条纹是从眼睛呈放射状向身体蔓延。这种白色素可以使它的皮肤色彩更加绚烂多彩,更便于混入海底五颜六色有毒的珊瑚丛中寻求庇护。
迷幻躄鱼在其面部的外轮廓可能有一种感官结构,就如同猫胡须一样具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这种鱼通过面部外轮廓感官结构能够感触到一些海底洞穴内部石壁的状况,便于在珊瑚礁之间狭小的空间进行探索。这种鱼的下颚长着2-4排不对称的小牙齿,可用于咀嚼更小的鱼类,虾以及其他海洋生物。
10、皱鳃鲨
皱鳃鲨又名拟鳗鲛,是鲨鱼中最原始的一种,无亚种分化,有“活化石”之称。身体两侧有六条鳃裂,鳃间隔延长而褶皱,且相互覆盖,所以命名为皱鳃鲨。
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东部,日本到澳大利亚的西太平洋,以及美国加州到智利的东太平洋地区。属软骨鱼纲的一目。体长1.5米左右。鳃间隔延长而褶皱,且相互覆盖,所以命名为皱鳃鲨。
皱鳃鲨满口的三角牙证明皱鳃鲨是凶猛的捕食者,但科学家认为它不会攻击人类。和深海里的其它鲨鱼和鱿鱼等鱼类相似,皱鳃鲨的牙齿也像针头一样。皱鳃鲨主要吃食其他鲨鱼、鱿鱼和硬骨鱼。它们也吃从海水上层沉下来的腐肉。
5. 世界十大最危险的海洋生物
因为许多海洋生物是有毒素的,比如一些水母
6. 最危险的海洋现象
海洋的尽头指的是海洋深处的未知区域,如深海或深渊等地带。对于人类来说,海洋的尽头确实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地方,具有一定的神秘和危险性。
海洋深处存在极端的环境条件,如高压、低温、黑暗等,这对人类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此外,深海中还存在各种奇特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有些生物具有强大的捕食能力或其他特殊适应性,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此外,海洋的尽头还存在其他风险,如海啸、海洋漩涡、强烈的水流等自然现象,以及可能存在的未知海底地质活动或化学物质。这些都使得海洋的尽头成为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地方,对人类来说具有一定的可怕性。
然而,对于科学家和探险家来说,海洋的尽头也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领域。通过深海探险和科学研究,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海洋的奥秘,并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海洋的尽头具有一定的可怕性和未知性,但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探索的领域,需要科学探索和保护。
7. 五种最危险的海洋生物
世界上最危险的鲨鱼是生存于海洋中的巨齿轮鲨也叫大白鲨,是海洋中仅次于百吨以上的篮鲸的第二大鲨鱼,体重达三十吨以上,是名符其实海洋中霸主,排第一位,蓝鲸如大象性情温顺,捕食小型海洋生物,而巨齿鲨身体呈流线型,游速快凶猛,捕食大型海洋生物。
8. 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洋动物是什么动物
说起沧龙,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它曾经也是海中的霸主,还海洋里的龙,虽然没有巨齿鲨那么凶猛,可以在整个海洋里没有敌手。但是沧龙秒杀恐鳄还是毫无压力的。沧龙的种类很多,最大的霍夫曼沧龙体长21米,重33吨,是中生代海洋的顶级掠食者,曾让许多古老的海洋物种灭族。
沧龙是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甚至连金厨鲨都是它们的食物。在约8500万年前,美国的堪萨斯荒原是西部内陆海的海底,是沧龙的领地。那个时候气候更温暖,没有极地冰盖。地球表面80%以上都被海洋所覆盖。到了19世纪30年代末,一种巨兽的骨骼第一次在北美被发现,这就是沧龙之谜的开始。
最早发现沧龙化石的人以为那是鲸鱼化石的一部分,或是一条鳄鱼,不然就是巨型蜥蜴的两颚部分。之后,人们渐渐发现,在全球的每个角落都找到了沧龙骨骼化石。由此诞生了一个结论:沧龙曾经称霸整个地球。虽然它在后来并不是巨齿鲨的对手。
9. 十大最危险的海洋生物排名表
1、大白鲨
大白鲨(学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称噬人鲨,是最大的食肉鱼类,身长可达6.5米,体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锯齿缘,呈三角形,牙长10厘米,大型进攻性鲨鱼。但正因为其特别巨大型,可以认为已经是食物链最终极猎食者,即最高级消费者。大白鲨分布于各大洋热带及温带区,一般生活在开放洋区,但常会进入内陆水域。它们最喜捕食海豹、海狮,偶尔也会吃海豚、鲸鱼尸体。
2、牛鲨
牛鲨体型较小,身体较其它鲨鱼相对宽阔,躯干粗大,整个身体呈纺锤型。体背呈侧暗灰色,腹侧为灰白色。雄性牛鲨可长到2.1米长,90公斤重。雌性则更大,达3.5米长,230公斤重。牛鲨的头宽扁,尾基上下方各长有一个凹洼。牛鲨眼睛很圆,瞬膜发达。前鼻瓣呈宽三角形;没有口鼻沟或触须。牛鲨分布在从澳大利亚西部到巴西任何的热带、亚热带沿海水域。
3、虎鲨
虎鲨(学名:Heterodontus)是软骨鱼纲(Selachii)虎鲨科(Heterodontidae)仅有属“虎鲨属”所有种类的统称。特点是两背鳍前缘各具一粗大硬棘。约有10种。海产,底栖,除地中海和大西洋外,几乎各处可见。通常3.25-4.25米,最长6米。两腭具锐牙,前方者呈门牙状,两侧呈臼齿状。以无脊椎动物如海胆及甲壳动物为食。
4、鲸鲨
鲸鲨,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鳃裂5对,鳃裂基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如鲸鲨,有二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三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
5、大青鲨
大青鲨,鲨鱼的一种,体细长,2-4米。身体近似纺锤形。头宽扁,头长小于全长的四分之一;吻三角形,长而尖突。眼小,圆形。口呈半月形,上颌牙三角形,边缘具有细锯齿;下颌牙较狭而尖。上下颌各有牙28-30枚。鳃孔有5个。背鳍两个,第一个背鳍不大,上角钝尖形,下角尖突形;第二个背鳍比臀鳍小。尾细长,尾鳍上下方各具有一个凹洼。胸鳍呈镰状。腹鳍小,近似方形。身体背面和上侧面为灰青色,腹面和下侧面为白色。性情凶猛,游泳敏捷。盛产于温带暖海和热带海洋。常见于海面,贪食鱼群、鱿鱼和其他鲨鱼。
6、鼠鲨
鼠鲨,又名大西洋鲭鲨,是鼠鲨科的远洋大型鲨鱼。鼠鲨是坚实及沉重的鲨鱼,背部呈深蓝色,腹部呈白色,鼻端呈锥形。鼠鲨可以生长至3.7米长,重160-250公斤。最特别的地方是在背鳍上有一白汶。这使它们与太平洋鼠鲨及大白鲨有所分别。尾鳍上有两个龙骨,与太平洋鼠鲨相似。主要以小型辐鳍鱼类为食,如鲭鱼、鲱鱼、帆蜥鱼及刀鱼。因有时会在未受刺激的情形下对游泳、潜水、冲浪的人,甚至小型船只进行致命的攻击而恶名昭彰。分布于大西洋,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南极洲的海域。
7、姥鲨
姥鲨是姥鲨科及姥鲨属中唯一的一个物种。它是继鲸鲨以下世界上第二大的鱼类。姥鲨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海洋。它们游动缓慢,一般都没有危害及依靠浮游生物为饵料的。它们经常迁移,会季节性的出现在某些地区。就像其他的大型鲨鱼,姥鲨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原因是其低繁殖及过份捕捞,以供应世界各地对鱼翅、鱼肉及器官的需求。
8、六鳃鲨
六鳃鲨是一种大型鲨鱼,可以长到18英尺(5.5米),它们有一个别的鲨鱼没有的特技,就是能短时间改变身体颜色。由于这种鲨游泳不快,它们就利用这种技能和背景混合起来,然后偷偷靠近游泳快的猎物。六鳃鲨是在澳大利亚珊瑚海1400米深的水下被发现的。2006年“澳大利亚深海研究”项目团队利用最新技术的远程遥控相机对澳大利亚深海物种进行研究和拍摄,发现了大量怪异的深海物种,六鳃鲨就是其中之一。
9、皱鳃鲨
皱鳃鲨鳃裂之所以比其他鲨鱼多,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大多栖息于深海环境,而深海环境的氧气浓度比较低,因此需要比较多的鳃裂来进行气体交换。皱鳃鲨多栖息于深海,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全世界但是十分零散。皱鳃鲨妊娠期长且繁殖和生产率低,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其本身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10、巨口鲨
巨口鲨:全世界计1属1种。体长4-5.5米,体重最重可达1吨(1215千克)。头大嘴大,细牙成须状,和姥鲨科及鲸鲨科的鲨鱼一样,以过滤浮游生物为食物;口附近有发光器,可能用来吸引猎物。尾长,但和长尾鲨科不同,上半叶上翘得较不明显。体色呈棕黑色,腹部偏白色。有别于鼠鲨目的其他种类,巨口鲨的吻部较圆润且不明显。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栖息深度约5至1000米之间,以深海居多,故很少被捕获。巨口鲨在1976年被美国海军第一次发现,从那之后,只出现过60次,可谓十分罕见。
10. 十大最危险的海洋生物排名图片
1、后肛鱼
这是一种小而有趣的动物,它的尺寸在15至25厘米之间。它生活在200至1000米深的地方,它的头部虽然结实但却是透明的,可露出部分器官。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前眼垂直位于颅骨内部,可以在游泳时朝水面观察。他绿色眼睛中的色素可以过滤阳光,以帮助它检测猎物的生物发光。
2、欧氏尖吻鲛
与其它鲨鱼种类不同,这种深海鲨鱼拥有粉红色的皮肤。欧氏尖吻鲛通常位于200至1300米之间的海底深度之间,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它那粉红色的外貌可能与皮肤半透明表面附近的血液有关。欧氏尖吻鲛比较有趣的特征除了粉色皮肤之外,还有其嘴巴凸起的部分。它们会通过这种长状的尖嘴来感觉猎物。由于它属于古老的鲨鱼家族,因此也可称其为活化石。
3、皱鳃鲨
在海底1500米处可以找到皱鳃鲨,它同样也是真正的活化石。这是一种卵生的海洋动物,这意味着该物种的妊娠来自于在母亲子宫内孵化的卵,即从那里喂养幼仔。它有 300颗尖锐的三尖齿,可用来捕食猎物,包括其他鲨鱼。
4、高体金眼鲷
这种成年时期大小为17厘米的食肉鱼通常发现在500至2000米深的地方,但有时甚至可以在海平面以下5000米的地方找到它们。与它的身体相比,它的锋利牙齿是海洋中最长的。此外,它每天都在迁移:白天在较浅的水域中觅食,而在晚上,它寻找更多的觅食深度。
5、深海龙鱼
这种鱼虽小但也令人生畏。其牙齿比白鲨和食人鱼等其他掠食者的牙齿更坚固,这一点激发了科学家的好奇心,因为仍有很多与这种动物有关的事情需要解释。据信,当它张着嘴等待猎物掉入致命的洞穴时,它那透明的牙齿可以散射光线。除此之外,龙鱼还配备有能产生光的小型荧光体,据了解,这种能力使其在2173米深处非常有用。另外,同样也有在5000米的深度看到过它们的身影。
6、“鬼鱼”
在2016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进行的持续探索中,首次看到了一种生活在世的吸须鳚科物种。它是在海底2500米的深度被看到的,它体长10厘米,所拥有的半透明皮肤,可以避免它们被轻易看见。另外,其身体上没有鳞片,有着神秘而无色的眼睛。
7、古海参
为了在一个寒冷而阴暗的世界中生存,有些生物选择让自身成为道路上的亮光,但这不是一种哲学上的推理,而是一种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而来的能力。在2016年,当时人们在海平面2970米以下看到了像古海参这样会发光的海参物种。
8、长鳍鱼
长鳍鱼也叫琵琶鱼,它生活在1000至3000米的海洋深处。这种生物同样拥有独特的发光“附件”,实际上是产生光并帮助捕食猎物的器官。这种生物的雌雄之间拥有巨大的体型差异,而且雄性会留在雌性身体区域并终生寄生。
9、小飞象章鱼
1990年,首次见到的这种生物是被发现在海底2815至3932米之间的一个深度,它被认为可以到达高达6000米深度的深海平原,这使其成为已知的软体动物种可以到达的最大深度。它的名字得益于它的侧脚蹼,让人联想到迪斯尼著名的角色小飞象。其头部实际上是一个包含所有器官的肌肉袋。尽管它的外观很可爱,但它却像雨伞一样张开嘴,吞噬着猎物。
10、阴曹蛇胸鳝
这种生物是一种明显没有外部眼睛的海洋动物,最初是在19世纪70年代的“挑战者探险”中捕获而被发现的。它位于海底3935米至5100米之间,长28.7厘米。它是卵生的,并且像许多深海动物一样,它的幼崽漂浮在开阔的海面上。
11. 十种最危险的海洋生物
10、海鳝:长相丑陋凶恶,牙齿坚利,适于捕捉及咬住猎物,也能严重伤其天敌,一般在受侵扰时才会攻击人类。
9、鳄雀鳝,大型凶猛鱼类,这种鱼有毒不适合食用,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会吃光水中的其他鱼类,也会攻击人类。
8、坦克鸭嘴,喜马拉雅山西面河流的一种大型鲶鱼,经常食腐进化出出攻击人类的习惯,曾经有人在游泳时被它咬住拖到水里失踪。
7、虎鱼,拥有可怕尖牙的大型鱼类,会利用它剃刀般锋利的牙齿,凶狠地攻击一切活动的生物。
6、食人鲳,大名鼎鼎的食人鱼,凶残嗜血,群体出动,牙齿锋利能够轻易将猎物撕裂,将猎物吃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堆白骨。
5、石头鱼,躲在海底或岩礁下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如果不留意踩着了它,脊背上的背刺有剧毒,会刺穿透鞋底刺入脚掌,使人中毒产生剧痛,严重的将会致死。
4、电鳗,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是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可达300~800伏,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鳄鱼也不敢招惹它们。
3、牙签鱼,生活在南美水域,会通过尿道钻入人体内吸血甚至噬吃人体组织,造成剧痛。除非动手术否则无法取出,当地人无不闻之丧胆。
2、吸血鬼鱼,长着满嘴刀子般锋利的牙齿,长度可达15厘米,凶残成性,它是食人鱼的克星,以食人鱼为食。
1、河鲀,通常也叫河豚,含有致命毒素,却是难于抵抗的超级人间美味,每年都有人因为吃河豚而丧命,因为河鲀致死的人数比以上所有鱼类合计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