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国土战略地位
海洋国土又称蓝色国土,是一个沿海国家的内水、领海和管辖海域的形象统称。管辖海域包括领海以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历史性海域或传统海疆等。近代史以前,“金戈铁马”曾是强大帝国的代称。1840年后,沿海国门的多次洞开,中国在“塞防”与“海防”之争的杂音中开始关注海洋。蓝色国土理念早已被浇灌得根深蒂固。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中国全民都应该形成一个概念,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
中国的蓝色国土,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的周边海域及国际海底区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近300万平方千米,相当我们陆地领土的30%。蓝色国土较多出现于科普读物或文学作品中,它与国家领土或领海的法律地位不同。
2. 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领海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属国家领土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国家对领海及其资源具有所有权并对其中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即领海主权。
海权,一直是一个大国得以强大发展的重要保证。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它属于权利政治的范畴。所谓“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正是对海权在综合实力上所有的作用的印证,也无疑适用在各个时代的国家发展中。
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来,海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二,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其广阔的海面为各国进行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海洋作为一个国家的天然保护屏障,为国家安全带来了优势。
当前,中国积极发展着“外向型经济”,而国际海权竞争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海权在各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面对当前呼唤海权的时代,中国积极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海洋大战略——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重要性,加快构建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现代海洋管理机制;推进海上国际合作,加大与国际海洋组织交流;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资源利用,保障发展安全;充实海上力量,打造综合防护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海权就是国家安全,其物质基础是海上力量,海上力量的核心是海军。所以,中国要加大海军队伍建设加强本国的海上力量,维护好我国的国家安全。
3.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地位
2012年11月8号提出的,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经济,一般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由这样一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
4. 海洋国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国主张应该拥有的管辖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我们称作海洋国土。
中国海洋国土面积是300万平方公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我国相关法律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等相关国际法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5. 海洋国土我国
中国的海岸线出去212海里才可能是公海。
之所以说可能,是说这片海域离所有国家的领土都距离在212海里以上才能称之为公海,如果离中国的大陆或者岛屿414海里范围内有其他国家的领土,之间的海域就不能称之为公海。
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 。领海(一般是12海里)与公海之间的次级地位者是专属经济区(可达200海里)。
中国大陆幅员辽阔,海岸线绵延18000多公里,北起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入海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州防城港市北仑河口。如果算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总长度就会翻倍,达到32000多公里。
中国最著名的十个海岸线:
1,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跌落在地面的天空
2,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北海银滩:面积最大的银色沙滩
3,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黄金海岸:沙漠与大海的吻痕
4,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红海滩:红色春天的自然奇观
5,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东寨港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6,山东省荣成市成山头:太阳升起的地方
7,山东省蓬莱市蓬莱阁:中国五大名楼之一
8,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岛海滩:一万年前已有先民活动
9,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半岛:深圳的黄金海岸
10,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岛:海天佛国普陀山
扩展资料
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 。
注意:领海(一般是12海里)与公海之间的次级地位者是专属经济区(可达200海里)。例如,宫古海峡的中部是专属经济区(国际航道,它国有自由航行权,可以无害通过),到西太平洋就很快到了公海。
公海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
它不是任何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因而不处于任何国家的主权之下;任何国家不得将公海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不得对公海本身行使管辖权。
6. 海洋国土战略地位分析
海洋国土一般指蓝色国土又称海洋国土。是一个沿海国家的内水、领海和管辖海域的形象统称。管辖海域包括领海以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历史性海域或传统海疆等。近代史以前,“金戈铁马”曾是强大帝国的代称。1840年后,沿海国门的多次洞开,中国在“塞防”与“海防”之争的杂音中开始关注海洋。蓝色国土理念早已被浇灌得根深蒂固。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中国全民都应该形成一个概念,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
7. 海洋国土概念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整个海洋可划分为内水、领海、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海域。其中,领海和内水属于国家领土的范围,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则组成国家管辖区域。
8. 海洋国土战略地位是什么
中国的海洋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
蓝色国土又称海洋国土,是一个沿海国家的内水、领海和管辖海域的形象统称。管辖海域包括领海以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历史性海域或传统海疆等。
中国的蓝色国土,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的周边海域及国际海底区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近300万平方千米,相当我们陆地领土的30%。蓝色国土较多出现于科普读物或文学作品中,它与国家领土或领海的法律地位不同。
9. 海洋国土重要性
世界强国之林出现了越来越多强盛的名族,其中有国土面积第一的加拿大,也有海滨国家墨西哥,如果要问对于一个强国来说陆地和海域哪个更重要,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海域。原因主要是海洋不仅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作用非常广泛,对一个国家的各方各面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海域是一个国家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地球百分之七十的部分都是海洋,所以能把各个国家相隔的除了地界就是海洋了,因此海洋也是一个国家很重要的屏障保护部分。临海国家会比接壤邻国的国家更加安全,不容易受到他国的影响。如果是接壤国家发生战争就会比较容易波及到自己国家。
海洋物种资源丰富,利于生物多样性。有一种说法是生命起源于海洋,所以其实海洋里面的物种资源及其丰富,甚至有很多是我们闻所未闻的,这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也对生物链乃至整个进化有着重要作用。
海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便利。我们可以和明显的感觉到临海城市会比内陆城市发达,主要原因就是临海城市交通便利。放在国家层面也是一样的,不仅交通方便,如果发展旅游业,那海岸线长短都要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如果是两个在其他方面实力相当的国家相比,临海的那个肯定会发展得刚好一点。可见海域对国家的重要性远远强于大陆。
10. 简述海洋国土战略地位及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海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更加显著,在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和海洋事业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提升海洋科研能力、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是推动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11. 海洋的战略地位
昆明离大海的直线距离大约700公里,昆明离大海的陆路距离是981公里昆明离大海的铁路距离是1000公里左右。虽然昆明是个内陆城市,但从昆明出发到大海,比如防城港市航空、铁路、公路都是十分便捷的,昆明也是西南、西北出海大通道的前沿桥头堡。所以,昆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