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发展海洋牧场的条件和要求
海上牧场顾名思义。“海洋牧场”的意思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2. 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
桑沟湾海洋牧场好玩
桑沟湾海洋牧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海面宽阔,水质优良,海产丰盛,碧海、蓝天、阳光、沙滩、岛礁,构成了桑沟湾自然天成与现代发展融合的魅力。湾内南畔有着古老的泓泰渔家码头,中部有着北方最大规模的海上网箱养殖群,在桑沟湾海洋牧场,可尽情享受海中采摘、池里摸鱼、垂钓、逗河豚的乐趣。
3. 山东发展海洋牧场的条件和要求有哪些
山东的荣成市被称作“中国渔业第一县”,万顷海洋牧场已成“蓝色粮仓”,远洋捕捞船队扬帆万里,海上休闲旅游风生水起,高端水产加工、高端制造产销兴旺。去年荣成的海洋产业总收入超过820亿元。
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渔业小县,到水产品产量、总收入连续36年稳居全国县级“头把交椅”,从简单的捕捞养殖到精深加工、休闲渔业、高端制造、港口物流、国际贸易及各类新兴业态齐头并进,荣成之变被视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生动案例。
4. 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
海南海洋牧场规划区域包括海南岛近岸海域和三沙群岛海域,共有养护型20个、13593公顷,休闲型26个、17535公顷。其中,在海南岛近岸海域选址布局海洋牧场27个、27728公顷;在西沙群岛海域选址布局海洋牧场9个(养护型2个、休闲型7个)、1600公顷(养护型400公顷、休闲型1200公顷);在中沙群岛海域选址布局海洋牧场3个(养护型3个)、500公顷(养护型500公顷);在南沙群岛海域选址布局海洋牧场7个(养护型7个)、1300公顷(养护型1300公顷)。
规划称,海南将海洋牧场区域分为琼北海洋牧场区、琼东海洋牧场区、琼南海洋牧场区、琼西海洋牧场区、西沙海洋牧场区、中沙海洋牧场区、南沙海洋牧场区共7个区域,建设以人工鱼礁、人工珊瑚礁、海藻场和海藻床为基础的河口、海湾、近海、岛礁类型海洋牧场,开展海洋生物增殖、休闲渔船配备、休闲渔业平台建设、可视自动监管系统建设和特色休闲渔业项目配设。
根据规划,海南将在海南岛27个海洋牧场临近的24个渔港和码头、在西沙群岛9个海洋牧场临近的9个海岛、在南沙群岛7个海洋牧场临近的7个海岛,打造40个休闲渔业基地。
5. 山东海洋养殖牧场在哪里
日本
基本情况
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即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1973年,日本又在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上提出:为了人类的生存,在人类的管理下,谋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1978年~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日本水产厅还制订了“栽培渔业”长远发展规划,其核心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电子学等先进技术,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场”,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养)和吸引自然鱼群,使得鱼群在海洋中也能像草原里的羊群那样,随时处于可管理状态。
韩国
基本情况
1994年~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 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 制造) 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该项目计划分别在韩国的东海(日本海)、韩国南部海域(对马海峡) 和黄海建立几个大型海洋牧场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有优势品种的培育, 在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后,逐步推广到韩国的各沿岸海域。1998年,韩国首先开始建设核心区面积约20km的海洋牧场。经过努力经营,2007年6月竣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统营牧场取得初步成功后正推进建设其他4个海洋牧场,并将在统营牧场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应用到了其它海洋牧场。
美国
1968年提出建设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域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巨藻,取得效益。
中国
中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从1981年至1988年,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分别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共计20多万立方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山东省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规划》,在全省沿海大范围开展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连云港海州湾、厦门五缘湾、珠海万山群岛、海南三亚等地也已启动建设不同规模的海洋牧场。浙江舟山市的白沙、马鞍列岛两个农业部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6. 山东省海洋牧场数量
海洋是国际化的媒介,是威海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优势。
威海海域面积1132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78公里,自然岸线保有率达100%,近岸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达到98.6%。拥有8处国家级、省级海洋保护区,200多公里清洁沙滩,30多个公益性滨海公园,7处大型滨海旅游度假区。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骨干城市,威海大力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强化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先后获评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获得五个国家级海洋示范试点的城市。
依托地域优势,发挥海洋全领域竞争力
海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威海拥有海参、鲍鱼、对虾、海带、扇贝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779种,是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全省最大的海参、鲍鱼、牡蛎、牙鲆、河豚、扇贝、石鲽、海蜇和裙带菜养殖基地。拥有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拥有15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3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典型。
7. 山东省海洋牧场观测网
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创建示范区:
(一)选址科学合理。所在海域原则上应是重要渔业水域,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养护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代表性;有明确的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符合国家和地方海域管理、渔业发展规划和海洋牧场建设规划,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和其他管控要求,与水利、海上开采、航道、港区、锚地、通航密集区、倾废区、海底管线及其他海洋工程设施和国防用海等不相冲突。
(二)自然条件适宜。所在海域具备相应的地质水文、生物资源以及周边环境等条件。海底地形坡度平缓或平坦,礁区或拟投礁区域历史最低潮水深一般为6—100米(河口等特殊海域经专家论证后水深可低于6米),海底地质稳定,海底表面承载力满足人工鱼礁投放要求。具有水生生物集聚、栖息、生长和繁育的环境。海水水质符合二类以上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磷酸盐除外),海底沉积物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三)功能定位明确。示范区应以修复和优化海洋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通过示范区建设,能够改善区域渔业资源衰退和海底荒漠化问题,使海域渔业生态环境与生产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能够吸纳或促进渔民就业,使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互促进。配套的捕捞生产、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不影响海洋牧场主体功能。
(四)工作基础较好。黄渤海区示范区海域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平方公里,东海和南海区示范区海域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平方公里或已投放礁体总投影面积不低于3公顷,海域使用权属明确;黄渤海区已建成的人工鱼礁规模原则上不少于3万空方,东海和南海区已建成的人工鱼礁规模原则上不少于1.5万空方,礁体位置明确,并绘有礁型和礁体平面布局示意图。具有专业科研院所(校)作为长期技术依托单位。常态化开展增殖放流,采捕作业方式科学合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示范区应吸纳一定数量转产转业渔民参与海洋牧场管护,周边捕捞渔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五)管理规范有序。示范区建设主体清晰,有明确的管理维护单位,有专门规章制度,并建有完善档案。示范区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具备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有礁体检查、水质监测和示范区功效评估等动态监控技术管理体系,保证海洋牧场功能正常发挥;能够通过生态环境监测、渔获物统计调查、摄影摄像、渔船作业记录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分析海洋牧场建设对渔业生产、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8. 山东国家级海洋牧场名单
山东省济阳县孙耿镇西北方向,与齐河县交接的位置,有一个山东省齐州监狱,对外叫六一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