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性气候原因
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本区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
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
2. 海洋性气候是什么意思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monsoon climate)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
季风气候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东亚.南亚.东南亚为两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但两者因纬度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季风气候亦各有特征。澳门是属于亚洲季风,支配大陆与海洋冬夏之间,气压高低形势不同,风向相反,风性各异,天气差别很大。每年约自四至八月受海洋气流控制,盛行东南、西南风,是夏季风;自九、十月至翌年二、三月受大陆气流控制,盛行北、西北.东北风,是冬季风。
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每年不一,故季风气候易于发生旱涝自然灾害,如去年的干旱少雨、今年的洪涝多雨。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冬季寒冷。因此,气温年较差比海洋气候大。一般来说,最冷月出现在1月,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又表现出海洋性气候特点。例如,长沙的年较差24.6 ℃,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4.7 ℃,最热月为7~8月。从月平均值来看,7月平均为29.3 ℃,8月平均28.7 ℃,7月只比8月高0.6 ℃,实际上在1951~1980年的30年中,有1/3的年份是8月温度高于7月,况且从平均最高温度看,则以8月最热,为31.2 ℃。再以南京为例,年较差为26.0 ℃,1月最冷,平均2.0 ℃,最热也在7~8月,7月平均28.0 ℃,8月平均27.8 ℃,从1951~1980年30年间,有14年是8月平均温度高于7月,平均最高温度也是8月最热,为30.5 ℃。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例如,长沙年降水量1 390毫米,3~8月就占71%;南京年降水量1 031毫米,4~9月占74%;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强弱。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两倍,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对病虫害的减少起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又常常造成农业减产.
3. 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
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其后依次为(由欧洲开始顺时针旋转):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冬季气温0度以上,全年降水平均,季节变化小. 地中海气候:属冬雨型,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量极少,蒸发量大. 热带草原性气候:全年高温,明显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天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降水少. 苔原气候:冬季严寒,降水少. 冰原气候:冬季酷寒,降水少.
4. 海洋性气候分布广的原因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之所以分布广泛,主要是与亚洲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有关。亚洲东部、中部和西部都有大片广袤的平原和山地高原,这些地形地貌使得从北至南、从东至西的气流无法顺畅流通,导致温度和降水较为不稳定。
此外,亚洲还有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包括广阔的高原、巨大的草原、深厚的森林、广袤的沙漠、等等。
这些地形地貌的不同,以及地区之间的海陆分隔,均会导致气候和气温的变化,进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区。综上所述,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主要是因为亚洲地理位置和地貌多样性所致。
这种现象不仅对于这一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决定性作用。
5. 海洋性气候原因分析
答案,欧洲的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在欧洲最典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南北纬40至60度的大陆西岸,这里常年受西风影响,给季节分配均匀。年缴差和日较差都比较小。最低气温大于0度,最高气温小于20度。
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至40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恰大的影响,炎热干燥少雨。冬季受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
6. 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
非洲缺少的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非洲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缺少的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7. 海洋性气候有什么好处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海洋渔业提供了世界20%以上动物蛋白质,全球30%的石油与50%的天然气产量也来自海洋,国际贸易运输量的90%在海上,加上海洋旅游等等产业,海洋资源利用的总产值在全世界达每年7万亿美元。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类蛋白质资源的“仓库”,目前只有少数被人类利用;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1995年全球71个国家海上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为768.7亿吨。除此之外,在2000~6000米水深的海底区域,蕴藏着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和钴结壳,其中,据初步调查,15%的深海区有锰结核资源,总储量约3万亿吨;在海洋的空间资源中,对滩涂的主要利用方式是人工造地和发展水产养殖业,对海湾的主要利用主要是建港口,对海洋水域利用得最多的是海洋运输业;海水化学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矿物质,含量最大的10种依次为: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溴化物、硼酸盐、氟化物、钠、镁、钙、钾、锶等;海洋能资源的总蕴藏量十分巨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物估计,全球海洋能理论可再生的总功率为766亿千瓦,技术上允许利用的功率为64亿千瓦,这一数字是目前全球发电机总容量的两倍。
8. 海洋性气候原因有哪些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它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是在气候特征方面,表现出海洋性的特点,所谓海洋性,就是说气候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的季节差异没那么明显,这通常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气候呈现海洋性的特点。
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越靠近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就强一点,所以,大陆性和海洋性只是季风气候内部的差异而已。
就像对季风气候,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一样,在亚热带季风气候里面也分海洋性和大陆性。
9. 海洋性气候有什么特征
欧洲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征如下:1 .冬暖夏凉,年温差小:海洋性气候区靠近海洋,气候更具海洋性。2.一年四季都有雨,冬天的雨更多,一年四季都没有旱季。
原因:该地区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欧洲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潮湿
原因是:在夏季,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流下沉,很少下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向低纬度移动,该地区西风带的特点是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同时,由于冬季西风从温暖的海洋吹来(热属性的差异在海陆),气候温和湿润。
欧洲东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冷夏冬季炎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少,大陆性强。
原因:由于该地区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所以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图中干燥少雨,气温日变化范围大于年变化范围。此外,它离大陆中心越近,就越干燥,温度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范围就越大。
欧洲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寒区苔原气候
气候特征:全年寒冷少雨。
成因:高纬度
扩展知识:
欧洲西部地区。狭义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气候温和,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发达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⒈平原为主 ;欧洲西部地势低平,平原比例大,重要平原有波德平原、西欧平原;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广,北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有阿尔卑斯山脉。勃朗峰4810米,是欧洲西部最高峰。
⒉冰川作用明显
北部:受冰川作用,多峡湾、冰碛湖、海岸线曲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为典型。
南部:受冰川刨蚀,多U形谷、角峰、冰斗、冰碛湖,冰碛物的堆积形成波状丘陵。以阿尔卑斯山地区最典型
⒈欧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
在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欧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黑海。
⒉纬度位置:位于北纬43度---北纬58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
⒊本区位于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地域成分
欧洲西部多半岛、岛屿、海、海湾
半岛: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2、伊比利亚半岛 3、亚平宁半岛 4、巴尔干半岛 5、日德兰半岛
岛屿:1、大不列颠岛 2、爱尔兰岛 3、冰岛
内海:1、波罗的海 2、地中海 3、黑海 4、爱琴海 5、亚得里亚海
边缘海:1、北海 2、挪威海
海湾:1、比斯开湾 2、波的尼亚湾
海峡:1、英吉利海峡 2、直布罗陀海峡 3、丹麦海峡 4、多佛尔海峡
平原:1、西欧平原 2、波德平原 3、多瑙河下游平原
山脉:1、阿尔卑斯山脉 2、亚平宁山脉 3、比利牛斯山脉 4、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主要河流:1.多瑙河 2.莱茵河
水文特征
1、河网密,水量大,长河少。(因大陆轮廓曲折和山岭限制)
2、水流平稳(缓慢),水能蕴藏量小。(因大陆内部地形平坦)
3、流量季节变化小,航运价值大,水运发达。
4、湖泊多分布于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南北两侧.芬兰有“千湖之国”之称。
人种
欧洲西部的居民以白种人为主,是世界白种人主要分布区。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也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有些国家如匈牙利还出现了负增长。 共37个国家: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 、摩纳哥、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列支墩士登、圣马力诺、梵蒂冈、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奥地利、波兰、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 、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马耳他、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
气候
欧洲西部大部处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深受大西洋影响,海洋性特征突出。
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
特征
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越变越大,降水量则越变越少,总的来说,欧洲西部自西向东大陆性逐渐加强。
海洋影响
1位于中纬度西风带
2地势低平
3阻挡西风的南北向山脉少
4接近海洋
6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气候影响
1) 位于43°N~58°N,属西风带.
⑵夏凉冬暖
A.海洋调欧洲西部景色节.B.暖流影响.
为全球冬季气温最显著的「正偏差」区.
⑶终年有雨:西风吹拂.
A.秋冬降雨尤多原因:西欧沿海暖湿的海洋气团与大陆冷气团在本区交会,带来对流雨。
B.影响降雨分布的主要因素:山脉迎风坡、背风坡。
备注: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共有五种气候类型,其中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还有两种分布较少的气候为寒带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10. 海洋性气候明显的原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温和常湿的气候。分布在纬度40到60--65°之间的大陆西岸。这类气候全年在盛行西风影响下,气旋频繁过境,年降雨量500-700mm,在地形有利地区多达2500mm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暖月又低于22℃,年较差远小于同纬度的内陆与东岸地区。属于这一气候的有西北欧、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智利南部、南非及澳大利亚的东南一小部分。
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本区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温带海洋性气候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
一般来说海洋性气候是在大陆西岸,但澳大利亚东南部刮的是东南信风,带来大量的水气,而且这个信风是长年的不受季节影响,所以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整个地球信风的风向图形状类似于“<”状,折的那里是赤道。澳大利亚的信风是从东南方向过来的。
海洋性气候区内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特别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流温带海洋性气候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由于冬暖夏凉,年温差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