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生态系统起源(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6 06:46   点击:17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

大海洋生态系统(LMEs)是肯尼思·谢尔曼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生物学特征确定出的世界海洋中 20个区域。

海洋生态系统可分为水层和底栖等2个子系统。其中,水层子系统包括从海洋表层到最大深度的水体范围内生活的所有生物,以及其所处的水体环境和底栖环境;底栖子系统则包括所有生活于海底基质中的底栖生物,以及其所处的底栖环境和水体环境。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和微生物等组分都会通过自身的生理生态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对外输出,并形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生态系统定义可知,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分层次的系统,而且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通常用生态系统健康这一概念来表示其整体状况。

2.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哪些类型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跟海洋生物所处的海洋环境组成  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生态系(Ecosystem)一词,系英国A.G.坦斯利于1935年提出。在此之前,德国K.A.默比乌斯(1877)和美国S.A.福布斯(1887)曾分别用生物群落(Biocoenosis)和小宇宙(Microcosm)这两个词,记述了类似坦斯利所说的内容。

3. 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

地球表面71%的面积都是海洋水域,29%的面积是陆地,而且在地球的热带地区,绝大部分的面积都是海洋,因此海洋在调节地球气候方面起到的总体作用要比陆地更大。

地球大气层中的水汽大部分来自于海洋,陆地上的降雨也大部分是海洋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水的温度在升高和降低时吸收和释放的热量较多,因此当地球的温度升高的时候,海洋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热量,维持地球的温度均衡,所以地球的生态环境离不开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近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气候学家联合印度这方面的科学家用他们的研究结果声称,印度洋和太平洋正在变暖,其海水暖池规模已经增大了一倍,这一变化正在改变全球降雨模式。

横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东部的印度洋-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洋最暖的部分,其中包含着“马登-朱利安涛动”,它是由地球热带赤道地区海水对流区块引起的,在北半球的冬季,其动向主要以周期约30-90天的速度向东行进,表现为雨云在热带海洋上空移动,通常是从非洲东部向东移动到印度,再绕过印度尼西亚进入太平洋,并一直行进到美洲,它可以影响季风气候区,引发大范围的热浪和洪水。

如今,两国的科学家们发现这个海水暖池每年都在扩大面积,并且正在改变已有的地球表面的降雨规则。它能促使我国长江流域、美国、东非地区、印度北部的降雨减少,同时也会导致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的降雨量增加。该研究报告已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迈克尔·麦克法登表示:“印度洋和太平洋大部分海域的水温都在变暖,不过最温暖的水域仍在西太平洋上空,印度洋水汽会被西风带吹到太平洋西部,使得这里云量增多,台风更容易出现。

海洋除了会吸收热量给地球降温,并且海洋水汽能增加降雨之外,海洋也对地球大气成分的含量有很大的调节作用,才能吸收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地球的物质效应,但是海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避免地球温室效应化,不过这一过程也会增加海水的酸度。

总之,海洋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表面与大气的能量物质交换和水循环等现象,在调节和稳定地球气候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气候的“调节器”,左右着地球的气候模式。另外,海洋中长距离的洋流可以调节全球能量、温度和养分的平衡,维持了海洋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发展,海洋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也是需要好好研究的一门大学问啊!

4. 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

海洋生态系统主要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所组成,而且每一部分又包括有众多要素。分析一下,这些要素主要有6类:

1.自养生物,是生产者,主要是具有绿色素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主要包括浮游藻类、底栖藻类和海洋种子植物;还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2.异养生物,是消费者,包括各类海洋动物。

3.分解者,主要包括海洋细菌和海洋真菌。

4.有机碎屑物质,主要包括生物死亡后分解成的有机碎屑和陆地输入的有机碎屑等,以及大量溶解有机物和其聚集物。

5.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物质,例如碳、氮、硫、磷、二氧化碳、水等。

6.水文物理状况,例如温度、海流等。

5. 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主要营树栖和攀援生活,有绿色水库之称。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消费者主要是人类,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缺乏高大植物。

6. 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①七年级生物常见的七大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②七年级生物书的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七个生态系统的关系是相互结合利用的。

③、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个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它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7. 海洋生态系统简介

海洋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浮游植物。

1.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 、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裸藻门八个门类的浮游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

2.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

8. 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题主你好,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海洋生态价值是区别于劳动价值的价值系统,大致包括海洋资源价值和海洋生态环境价值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其联系表现为很多直接构成海洋经济要素的海洋资源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区别在于海洋生态环境价值具有空间不可移性和整体作用性以及一定地域的消费者共享性等质的规定性。

海洋生态价值的特点:

1.海洋生态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2.海洋生态价值的主体整体性

3.海洋生态价值的全球连锁性

4.海洋生态价值的矛盾复杂性

5.海洋生态价值的整体有用性

6.海洋生态价值研究的战略紧迫性

9. 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1.浅海生态系统

水深6~200m左右的大陆架范围。世界主要经济渔场几乎都位于大陆架和大陆架附近,这里具有丰富多样的鱼类。陆架区的许多海洋现象都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潮汐、波浪、海流的作用都比较强烈。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深解氧和各种营养盐类,所以陆架区特别是河口地带是渔业和养殖业的重要场所;由于陆架区有着丰富的有机质,特别是繁殖极快、数量极大和很快死亡的微生物残骸,它们长期埋藏在陆架区沉积盆地泥砂中,在缺氧的环境下,受到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细菌的分解作用,形成巨大的海底油气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大陆架上开采或正在计划开发利用这个天然的海底宝库。

2.深海生态系统

深海带动水深2000~6000m环境条件稳定,无光、温度在0—4oC左右,海水化学组成比较稳定,底土是软相粘泥,压力很大,因为深海中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食物条件苛刻,全靠上层的食物颗粒下沉。由于无光,深海动物视觉器官多退化,或者具发光的器官,也有的眼极大,位于长柄末端,对微弱的光有感觉能力,没有坚固骨骼和有力肌肉,有薄而透明的皮肤以适应高压的特征。

3.大洋生态系统

图2 鲨鱼

从深海带到开阔大洋,深于日光能透入的最深界线。大洋面积很大,但水环境相当一致,惟有水温变化,尤其是暖流与寒流的分布。由于大洋缺乏动物隐蔽场所,所以大洋动物一般有明显的保护色。

4.火山口生态系统

最近,一些学者在考察深海生物时,发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生物群落,它位于Galapago 群岛附近深海的中央海嵴的火山口周围,火山口放出的水流温度高于周围200oC,栖居着生物界前所未知的异乎寻常的生物,如1/3m长的蛤蜊,3m长的蠕虫,它们的食物来源是共生的化学合成细菌,它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C02而制造有机物,生产三磷酸腺苷。

5.河口生态系统

河口湾是大陆水系进入海洋的特殊生态系统,由于许多河口湾是人类海陆交通要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甚深,也易于出现赤潮,河口湾生态学是一重要研究领域。一般地说,河口区生物的种类组成较为复杂,多样性指数较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湿地公约》的规定,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归为湿地范畴,所以潮间带生态系统等未划入海洋生态系统范畴。但潮间带海洋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生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