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工程风险评估课本(船舶与海洋工程评估)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6 11:10   点击:246  编辑:jing 手机版

1. 船舶与海洋工程评估

船舶与海洋工程(2017年教育部学科实力评估后给的排名)A+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10248 上海交通大学B+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B 10056 天津大学10151 大连海事大学B-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10699 西北工业大学C+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10487 华中科技大学C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C-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10335 浙江大学

2. 船舶与海洋工程评估论文

1.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生物数理统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无机与分析化学、水化学、电工学、流体力学、海洋生物学、鱼类学、海洋与气象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生态学、鱼类行为学、渔业资源增养殖学。

2.专业课 捕捞学、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渔业资源与评估、航海概论、水环境保护工程学、遥感技术、环境质量评价。

3.专业选修课 文献检索、专业英语、渔港监督、渔业经济学、水产品冷冻与保鲜技术、仪器分析、船舶原理、海洋法与渔业法规、织网机结构原理、助渔导航仪器、渔具设计学、船舶操纵、渔船与船员管理、海上安全与救助、消防知识。 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海洋调查实习、航海认识实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实习、捕捞学实习、海洋渔业资源实习、海洋环境与资源管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3. 船舶与海洋工程评级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资质等级原则上根据船舶材质分级分类管理,钢质一般船舶生产资质分为二级Ⅰ类、Ⅱ类、Ⅲ类、Ⅳ类,三级Ⅰ类、Ⅱ类、Ⅲ类、Ⅳ类,铝质一般船舶生产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资质分为一级Ⅰ类、Ⅱ类,二级Ⅰ类、Ⅱ类

4.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评估

是值得就读的,毕业生的就业很好。

华科船舶,就是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前身是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在1959年由原华中工学院朱九思院长受海军委托而创建(朱九思院长曾兼任系主任)。经刘颖、程天柱、郑际嘉等船舶领域知名专家以及一批批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而发展至今。

5. 船舶海洋学科评估

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尚未公布。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下: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一级学科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B

2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B

3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B-

4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法学 C+

5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电气工程 C+

6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C

7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工商管理 C

8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机械工程 C-

9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

10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C-

 

6. 船舶与海洋工程期刊排名

船舶工程杂志简介

《船舶工程》Ship Engineering(双月刊)1978年创刊,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国家技术类核心期刊。在推动造船工业技术进步、促进船舶科研事业的发展、沟通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报道学会动态和提供产品经济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已成为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中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工程技术类刊物。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4、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7. 船舶工程专业评估

1 进行船舶轮机的危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2 船舶轮机长可以根据船舶轮机运行的实际情况,结合历史事故经验和安全规范,进行全方位的危险评估,包括识别危险、评估危险和控制危险。具体可以采用FMECA(失效模式、效应和严重程度分析)等技术工具,以及组织船员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演练。3 船舶轮机长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多方面了解市场动态,从而保持对船舶轮机安全方面的敏锐度和专业水平。

8. 船舶与海洋工程能评什么职称

大副是在船长领导下主持驾驶部门日常工作的行政负责人,是船长的第一代理人。如果是单位聘用的职位则不是职称,通过大副考试的属于船舶技术人员系列中级职称

9. 船舶与海洋工程评估方法

看总吨,一般看吃水,150吨以下的不到半米,500吨估计要2米,3000吨估计要4米,万吨估计要6米,5万吨估计要8米,5万吨估计要8米,7万吨10米左右,14万吨的估计要14米,20万吨的估计要18米,30万吨的估计要24米。(以上只是个人实际经验估计)

10.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

高孝洪,主要从事轮机仿真、内燃机代用燃料、智能交通系统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国防工业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任专家组副组长、组长;他所主持的课题获“七五”、“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被评为国家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严新平,主要从事运输机械(系统)监测、诊断与控制;摩擦学系统与磨损预防;智能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运输安全与运载工具智能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等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湖北省青年科技精英和新长征突击手称号;首批入选交通部跨世纪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计划;入选国家教育部“万千骨干教师计划”;教育部“万千骨干教师计划”优秀教师。获得省部级成果19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和湖北省、武汉市等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项目16项。

杨建国,主要从事柴油机监测、诊断与控制;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研究。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曾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机械系做访问学者,;曾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航海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范世东,一直从事动力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与检测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陈辉,长期从事船舶及内燃机系统的计算机实时建模;仿真及仿真训练器的研究;开发工作和智能交通仿真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交通部青年教师奖、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交通部“新世纪”人才学术带头人。

刘正林,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推进系统性能优化、摩擦学系统及表面工程。现任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有5项课题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省教学优秀成果奖;在各种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40多篇论文,其中有4篇被国际四大检索系统“ISTP”收录;8篇被“EI”收录。

鲁凯生,主要从事控制理论与应用、多元有理函数系统和电网络,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测与控制、应用软件开发、GPRS技术应用、单片机和DSP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英国科学文摘等收录50多篇次。有两项科研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部评为优秀项目。

周瑞平 ,长期从事舰船动力装置CAD、船舶动力装置经济性与可靠性、振动与噪声等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特别是轴系集成计算软件、集装箱船和散货船装载仪、柴油机推进轴系振动分析系统、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标准(船舶工业行业标准)等成果,在国防和民用船舶设计、修造、教学等部门得到了很好地应用。近5年来,共主持科研项目11项,参与科研项目18项,现在研项目6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按姓氏笔画顺序)

丁彰雄 向阳 吕林 李格生 周新聪 钟骏杰 赵在理 钱作勤 喻方平

特聘、名誉教师

姓名 所在单位及职务职称

温诗铸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院士

徐滨士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院士

冯常学

美国Bradley University

丁光健

澳大利亚Monsh大学、高级研究员

孙小波

美国IMPCO公司高级工程师

宋又王

德国德中教育交流中心

J.E.S Vena-t

加拿大新 斯威克大学教授

金东寒

711所总工程师、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Mohamad.S.Qatu

美国Ohio州立大学

陆 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交通工程专业终身教授

严 立

大连海事大学金属所、教授

潘卫民

上海711研究所热气机工程中心教授

王 津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教授

彭永和

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总轮机长

周民彪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研发中心研究员级高工

邢申生

长航(集团)货运总公司总工程师兼船技处长

杨其明

北京铁路局北京科学技术研究所

李 健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11. 船舶与海洋工程风险评估

(一)人员落水险情的特点 落水人员的体力消耗很快,尤其是低温水域更是如此。因此在发现有人员落水时应注意及早进行施救。 (二)应急处置要点 1、提高警惕,随时监控,及时报告 2、确定位置,迅速行动 3、根据落水位置及潮流方向、潮流速度等迅速拟定搜寻范围,安排力量分区搜索,全面覆盖,提高救助成功率 4、听从指挥,协同作战 (三)现场注意事项 1.现场搜救力量在找到落水人员时,应尽快进行施救;施救时应注意被救人员的安全,救起后应注意做好获救者的保暖、饮水等措施;获救人员有受伤或神志不清、昏迷等情况时,救援人员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其到指定地点接受检查和治疗。 2.现场应急单位、船艇撤出应急行动时,应与指挥中心保持良好的通讯联系,及时通报现场搜救情况,撤离时应取得现场指挥或指挥中心的同意。 3.现场指挥、现场搜救单位、船艇应在行动过程中做好有关记录。 二、船舶搁浅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船舶搁浅的特点 1.搁浅位置通常是在航道或港区水域。 2.搁浅常常会造成船体、螺旋桨、舵的损坏。 3.搁浅船舶的损坏部位和损坏程度不易确定。 (二)船舶搁浅可能引起的后果 1.船舶高速搁浅时由于冲击力较大,可能造成旅客、船员受伤。 2.船体损坏造成燃油或其它污染物泄漏。 3.受潮流或风浪、海底底质等因素影响,船舶可能断裂或倾覆。 4.船舶可能会发生危险物质泄漏而发生污染、火灾、爆炸等危险。 5.船舶在航道或港区水域搁浅,可能影响其它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 (三)应急处置要点 1.核查船舶损害情况和搁浅程度,掌握、评估船舶的安全状态,并采取措施尽量保持船体平衡。 2.综合考虑船体、货物、潮汐、水流、水深和底质等因素,迅速制定脱浅方案。 3.事故船上有人员受伤时,应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