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运输有什么优劣之分(海洋运输的作用)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6 13:22   点击:101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运输的作用

回答如下:海洋发展的利与弊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利:

1. 资源丰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库,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对于矿物、石油、天然气、鱼类等的需求。

2. 经济贡献:海洋经济包括渔业、航运、旅游等多个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3. 科学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之一,对于气候变化、地质演化、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4. 交通运输:海洋是连接各大洲的重要通道,海洋交通运输能够实现大规模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提高了物资流通的效率。

弊:

1. 环境破坏:海洋开发活动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破坏珊瑚礁等,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 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会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气候变化:海洋发展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海洋污染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4. 国际争端:海洋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可能引发国际争端,如领土争端、渔业争端等,影响国际关系稳定。

综上所述,海洋发展既带来了利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海洋资源的作用,需要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

2. 海洋运输的作用和意义

海洋运输是国际间商品交换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货物运输量占全部国际货物运输量的比例大约在80%以上,海洋运输具有以下特点:

1、天然航道

海洋运输借助天然航道进行,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通过能力更强。随着政治、经贸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可随时调整和改变航线完成运输任务。

2、载运量大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现代化的造船技术日益精湛,船舶日趋大型化。超巨型油轮已达60多万吨,第五代集装箱船的载箱能力已超过5000TEU。

3、运费低廉

海上运输航道为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所建,经营海运业务的公司可以大量节省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为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4、对货物的适应性强。

由于上述特点使海上货物运输基本上适应各种货物的运输。如石油井台、火车、机车车辆等超重大货物,其他运输方式是无法装运的,船舶一般都可以装运。

5、运输的速度慢。

由于商船的体积大,水流的阻力大,加之装卸时间长等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货物的运输速度比其他运输方式慢。较快的班轮航行速度也仅30nmile/h左右。

6、风险较大。

由于船舶海上航行受自然气候和季节性影响较大,海洋环境复杂,气象多变,随时都有遇上狂风、巨浪、暴风、雷电、海啸等人力难以抗衡的海洋自然灾害袭击的可能,遇险的可能性比陆地、沿海要大。同时,海上运输还存在着社会风险,如战争、罢工、贸易禁运等因素的影响。为转嫁损失,海上运输的货物、船舶保险尤其应引起重视。

3. 海洋运输的作用是什么

国际海运的优点

1.运量大

一艘货船可以容积的货物是非常多的,海运的承载体船舶装载量可以达到数十万吨,一艘万吨油轮载重量相当于250~300节火车皮的载重量,50万吨油轮载重量相当于12500节火车皮。

2.运费低

海运的航道就是海洋,不需要修建任何轨道,而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所建,加上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那么单位运输成本自然就很低

3.运输种类繁多

无论是常规货物、危险品多能运输,只不过申请报关的条件不一样,不仅能运输冷冻视频、生鲜、药品、化工品液体、牛、羊、等,还能运输超重超大的货物

4.航道可调节

海运不用受到道路、轨道的限制,航道四通八达,通过能力比火车和汽车大。若政治、经济贸易条件变化,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和改变航线达成运输任务。

海运的缺点:

1. 航速缓慢

由于船舶在海上行驶的船舶体积较大,其所受到的阻力也较强,因此海运的速度比陆路运输、航空运输慢,不适合运送紧急物资。

2.灵活性低

船舶是海上交通工具,在抵达目的地后,只能将货物运输至船舶所停靠的码头,无法实现送货上门,因此海运的灵活性相对来说较低,需要地面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整套运输流程。

3.航行受环境影响

商船航行海上,时间长,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在遇到暴雨、大雾等极端天气时,为了安全,需要进行及时躲避。有时世界政治局势变动也会给国际海运带来风险。

4. 海洋运输的优点主要有

海洋运输主要有下列特点:  

(1)通过能力大。海洋运输可以利用四通八达的天然航道,它不像火车、汽车受轨道和道路的限制。  

(2)运量大。海洋运输船舶的运载能力,远远大于铁路运输车辆和公路运输车辆。如一艘万吨船舶的载重量,一般相当于250~300个车皮的载重量。  

(3)运费低。海运运量大,航程远,分摊于每货运吨的运输成本较少。

5. 海洋运输的作用是

海洋运输是国家整个交通运输大动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连续性强,费用低等优点。海洋交通是运输业,是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使海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必须抓好海洋交通运输这一重要节点。

6. 海洋运输的重要性

  东南亚自古至今都是东西联系的交通要道,近代东南亚发展为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上。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的“咽喉”。   马六甲海峡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7. 海洋运输的作用有哪些

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繁衍于陆地.今天,面对陆地资源短缺的压力,人类又把目光转向海洋,提出了“重返海洋”、“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说法.人类重返海洋、开发海洋,主要是从五个方面进行的.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首先是发展海洋牧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海洋渔业当中,使捕鱼率大大提高,但也导致天然渔业资源的衰退.因此,各海洋国家都非常注意开发海洋牧场,即用人工繁殖的苗种,在人为的舒适环境中经过中间培养,然后放到海洋中养殖,摄取海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来生长发育,最后科学合理地进行捕捞.从而使海洋渔业由传统的捕捞垂钓型向养殖放牧型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方向发展.

  其次,生物工程技术为改善海产品的质量开辟了新途径.例如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长激素使鱼的体重比对照的鱼增加了近一倍,而牡蛎、蛤、扇贝、贻贝和鲍鱼的产量则提高了25%.第三,海藻将成为未来“海洋食品农业”的重点之一.一公顷水面养殖海藻,加工后可提取20吨蛋白质,相当于40公顷耕地年产大豆的含量.海洋正发展为人类的“第二粮仓”.第四,向海洋要药.科学家们通过对多种海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进行研究,分离出数千种活性化合物,它们具有特异的化学结构,是陆生生物无法比拟的.其中许多化合物在抗癌、抗病毒、抗放射性、抗衰老、抗心血管病方面显示了特殊的功效.因此,向海洋索取新药、特药已成为全球竞相开发的热点.

  海洋矿物资源开发

  世界海洋矿产开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海洋油气的开采,其产值占海洋开发总产值的70%以上.到1995年,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海洋开采石油,年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30%左右;海上天然气产量已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表现出高速、高效的明显特点.当前仅次于油气的海洋矿产资源是滨海沙矿.已开发利用的滨海沙矿主要有金刚石、金、铂、锡等金属、非金属、稀有和稀土矿物等数十种.海洋矿产资源中还有一潜在的宝库———大洋多金属结核,总储量达3万多亿吨,其中一些锰、镍、铜和钴等主要有用金属的含量是地壳中平均含量的300多倍,有可能成为21世纪这些金属的主要来源.目前各国正在集中力量研制深海潜水器、水下居住舱以及海底采矿装置.预计从2010年开始,海底多金属结核的商业性开采将逐渐规模性展开.对洋底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开发利用也提上了日程.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据专家估计,世界海洋能的蕴藏总量高达750亿千瓦,包括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波能.由于这些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永恒性、无污染、分布广、数量大等优越性,许多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与开发.从目前水平看,海洋能之中潮汐能开发技术最成熟,已接近实用化并具有一定的商业竞争能力.不少国家已建成一定规模的潮汐能电站,如法国朗斯潮汐电站、俄罗斯基斯洛潮汐电站、我国的江夏潮汐电站等.波能技术也取得很大进展,日、美、英、加等国进行过国际合作波能发电实验,挪威曾建造500千瓦和350千瓦的波能电站,我国也已在导航灯标上推广使用小型波力发电装置.海洋温差发电、海流能和盐差能的研究与开发尚待进一步加强.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

  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海水淡化技术开发研究,其中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美国、日本等都把淡化海水作为解决淡水不足的主要办法,特别是科威特的淡水几乎全由海水淡化供应.海水淡化除过去主要采用的蒸馏法以外,利用渗透膜和分离膜淡化以及太阳能蒸馏法亦显出美好的前景.

  海水还是含有多种可开发利用的元素的液体矿床.其中溶解着近80种元素,陆地上的天然元素在海水中不仅几乎都存在,而且有17种元素是陆地上所稀少的.现代技术已能对海水中溶解的卤素以及镁、钾等资源提炼制备.预计在21世纪中对海水中大部分资源特别是海水提铀、锂、氚的研究将取得新的突破,从而为新能源开发提供燃料.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首先,传统的海洋运输业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在世界上各种方式的运输中,海上运输起着主导作用,海洋为此提供了无数条不用维修的“天然铁路”.不仅洲际间往来大多依赖于船舶,而且近岸海洋在运输上也功不可没.海上运输成本低、运量大,如今超级油轮的容量可达50万吨以上,当这种油轮以15海里/小时的速度在海上航行时,相当于1万节满载的火车皮同时在轨道上奔驰.

  其次是开发海上的生产、生活空间.诸如海上人工岛、海上工厂、海上城市、海上走廊、海上牧场、海上机场、海上油库、海上公园等.科学家预测,至迟到21世纪末,人类将有十分之一的人口移居海洋城市.

  第三是海洋中和海底空间的开发利用.如在海底铺设电缆、建设海中隧道、海底隧道、水下航行、海底输油管道以及海洋合理倾废场等.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发展上述海洋开发技术的同时,必须注意发展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监测技术,搞好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使海洋开发利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8. 海洋运输的好处

一、海洋运输的优点:

海洋运输借助天然航道进行,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通过能力更强。随着政治、经贸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可随时调整和改变航线完成运输任务。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现代化的造船技术日益精湛,船舶日趋大型化。超巨型油轮已达60多万吨,第五代集装箱船的载箱能力已超过5000TEU。

海上运输航道为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所建,经营海运业务的公司可以大量节省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为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海洋运输的缺点:

海洋运输是各种运输工具里速度最慢的运输方式。由于海洋运输是在海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台风,可以把一运输船卷入海底,风险比较大,另外,还有诸如海盗的侵袭,风险也不小。

海洋运输易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航期不易准确,遇险的可能性也大。

9. 海洋运输的含义

海洋运输主要有下列特点:  (1)通过能力大。海洋运输可以利用四通八达的天然航道,它不像火车、汽车受轨道和道路的限制。  (2)运量大。海洋运输船舶的运载能力,远远大于铁路运输车辆和公路运输车辆。如一艘万吨船舶的载重量,一般相当于250~300个车皮的载重量。  (3)运费低。海运运量大,航程远,分摊于每货运吨的运输成本较少。

10. 海洋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原因很多,主要有:

海洋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三分之二以上,我国绝大部分进出口货物,都是通过海洋运输方式运输的。

海洋运输的运量大,海运费用低,航道海运四通八达,是其优势所在。但速度慢,航行风险大,航行日期不易准确,是其不足之处。

海运业作为资金密集型的基础性运输行业,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没有环境污染、高效节能的独特优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