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通讯技术文献参考格式(海洋通信)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6 18:21   点击:291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通信

完工了

近日由中国牵头并承建的洲际海底电缆“和平”项目正式竣工,该电缆建设全长达到了骇人听闻的1.5万公里,这项海底工程在直接连接中国和法国,该项目落成在国内外造成的轰动有多大?怕是美国见了都拦不住!海底电缆,又称海底通讯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铺设在海底,用以设立国家之间的电信传输。

2. 海洋通信 杨堃

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

新中国建立以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份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

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第一阶段

是从1950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

其间,除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朝鲜、满、瑶、黎、高山等民族早已被确认外,其他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傈僳、侗、

东乡、纳西、拉古、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27个民族 。

民族学家黄现璠对壮族的确认,方国瑜对纳西族的确认,都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第二阶段

是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珞巴等16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

是从1978年到1987年。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

民族识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工作。

它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标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构成,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在民族识别三个阶段的工作里,费孝通、黄现璠、夏康农、秋浦、翁独健、李有义、李安宅、吴泽霖、方国瑜、杨成志、杨堃、吴文藻、江应梁、刘咸、林耀华等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界和民族学界的名家,及大批学者、民族工作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民族区别的特征

1、民族语言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不同民族各自使用的语言,是民族内部相互联系的主要工具,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稳定的、最显著的特征。它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民族语言的发展变化受民族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凝聚着人们长期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各民族共同语言因受不同民族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民族语言的发展状况对民族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没有民族共同语言,人们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因此,具有单独的共同语言,自然应该看作形成为单一民族的重要依据。

2、民族地域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一个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域,在地理上联成一片,没有被巨大的自然界线(如高山、海洋等)所分割,在政治上基本统一,没有长期被国家或者其它政治区划所分割,它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都依此而形成和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个自己共同的地域,长时期地被分割,已经具备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等民族特征,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彼此之间的严重差别,最终导致统一民族的解体。

当然,一个民族的成员并不是永远固定在一个共同的地域,因谋生、经商、迁移和战争等原因,会出现民族杂居或散居的现象。

可以说,某个民族共同体一旦形成以后,其民族特征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尔后即便这个共同体的人们各居异处,失去了原先的共同地域,他们在当初共同地域上形成的民族特征却未必就随之消失。

3、民族生活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一个民族内部随着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换日益频繁,商品流通逐渐增长,各个不大的地方市场集中成为全民族市场,从而使各地区相互依存,把人们结合成一个整体的经济联系。

民族内部的这种经济联系在各个民族中,由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齐,必然会有差异。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经济联系和共同的经济生活,民族的形成和存在是不可能的。

反之,如果一个民族的各个部分在经济联系上长期地割断联系,它们就会被同化于其他民族,或者与其他民族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这是斯大林考察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欧美许多民族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4、民族素质

指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它是一个民族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

通过语言、文化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对乡土的眷恋等形式,表现本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和自豪感。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其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一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民族。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大的稳定性。

有些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甚至民族共同语言等特征都已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仍明显存在,成为个别特征中最不易变化的一个特征,因而成为民族识别中必须加倍重视的标准。

3. 海洋通信就业前景

三维通信的发展前景很好!

三维通信是一种利用三维空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原因是在传统的二维通信中,信息的传输只限于平面内的传递,而三维通信可以将信息传输到空间中的任意点,极大地扩展了通信的范围和距离。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中,如空中通信、地下通信、海底通信等。此外,三维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打破传统受限的二维空间限制,提升用户的体验和交互效果。

4. 海洋通信龙头股

是央企

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是上市央企、500强企业“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5年12月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开发区设立。

公司主营业务立足于海洋通信领域,包括海底光缆、中继器、BU、陆地光缆及其他配套设备等产品的制造销售及提供海洋通信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等。

5. 海洋通信工程专业

“海上通”卫星通信系统(VSAT)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通信系统。船载通信天线可以收发卫星信号,实现和通信卫星的双向通信,再通过卫星调制解调器实现卫星信号和数据信号的相互转换,最后通过无线路由转化为WiFi信号覆盖整艘船体,提供用户正常的上网功能。用户只要下载“海上通”APP登录一下,就可以上网了。

6. 海洋通信网络

不可以

首先手机在海上是没有信号的,不能直接用手机上网。但是如果你所乘坐的船上有海上通讯卫星宽带,手机可以利用海上WIFI上网的,就像平时在家用wifi上网一样,微信,支付宝,QQ等这类通讯软件都可以免费使用,运营商不需要也没有办法收取流到你手机的流量费用。

7. 海洋通信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就业前景不错,毕业就业去向主要是水声行业和海洋、航天、航空、电子等领域的科研院所、海军技术管理部门、国内外大型通信公司等。

毕业后可在水声工程及相关领域中从事海洋声场分析、水下噪声及减振降噪、水声信号处理、声呐及水声对抗系统与设计、水声换能器与基阵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工作,或在国防工业领域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开发、应用水声技术与设备等工作

8. 海洋通信技术

本文介绍了在近一个世纪中海洋通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20世纪初,无线电报通过点火花式发射机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波向外广播,走出人类历史上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步。

1898年美国“圣·保罗”号轮船首先装置了上述收、发信机,跨出无线电在海洋通信上应用的第一步再到由于海上航行的船舶越来越多,为了能达成世界统一的规则以提高海上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而制订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for the Safety of life of Sea,简称SOLAS)并明确船舶无线电装置的配备和值班制度。

讲述了现在常用的一些通信设备,如窄带直接印字电报、中频无线电装置、高频无线电装置、甚高频无线电装置、单边带和海事卫星电话以及卫星移动通信的终端组成、设备配置要求、使用中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根据海上通信的发展趋势提出将GPS和移动通信组合起来构成GPS通信导航系统,提高海上通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9. 海洋通信现状

海底手机信号的强度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水深、水温、水压、海洋环境等。一般来说,水中介质损耗很大,所以信号下降非常快。在30KHz以上,7500dB/km的水深下,20米可以衰减150dB,就算水面上就是基站,20米以下也没信号了。但是,在港珠澳大桥深达40余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内,手机上的4G网络信号依然满格,语音视频通信流畅。

10. 海洋通信工程

1、通信工程专业简介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通信、应用电子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电子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信息理论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2、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

3、就业前景

面向新的世纪,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现今中国已经加入WTO,这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通信工程专业优秀人才的短缺成为中国参与国际间竞争的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未来若干年,中国势必会更加重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NZJ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